七月份收一封電郵是浸神前任院長張真光牧師,師母寄來的,
原來張院長和師母來到美國,所以他們嚐試著和在美國的校友聯絡,
知道張院長八月中旬會來洛杉磯,
所以也很期待能和他們見上一面,
昨天,許多浸神校友聚集在阿凱迪亞市的真道神學院,抱著期待的心到了真道神學院,
怎麼來的人我都不認識,
一聽之下,這些老牧師有的是第四屆的,有的是第五屆或第六屆,
也有的是張院長年輕時,五十多年的老朋友,
而我是第四十屆的畢業生,
眼前來的都是老前輩了,難怪我都不認識...
張院長發揮他驚人的記憶本領,把現場大約卅位校友一個一個叫出我們的名字,還有概略的介紹,包括配偶喔 !
我記得在校時,有一次聽院長說過,
當時他就可以叫出浸神所有畢業校友及在校生大約五百個人的名字,
如今又過了十幾年,想必現在能叫出的名字又更多了...
大家鬧著要張院長彈琴,我們來唱詩歌,
院長一坐下來就開始彈,完全不用看譜,彈到一半還可以轉調,
我們唱了一首 "你真偉大" , 還有一首 "真神之愛"
一唱起來,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主動分四部,
想起以前在神學院參加詩班的日子....
凡是在浸神讀過書的神學生,
尤其是在張院長時代,在詩班課和司琴法中被院長調教過的,
音樂程度可以從五音不全,豆芽菜認不得半顆,
進步到可以唱彌賽亞合唱曲和彈鋼琴.
哈...哈...我會不會形容的太誇張了 ?
站在高高的張院長前面,每一個人的個子都顯得十分矮小,
十多年過去,真沒想到張院長和張師母真的連一點點都沒有變,
只是院長胖了點,我覺得比起以前削瘦而顯得嚴肅的臉龐多了許多親切感.
以前就滿喜歡聽張院長講道的,
總覺得其中充滿了許多可愛的小亮光,
昨天張院長也跟我們作了短短的分享,
他講了信用卡的比喻,提醒我們要注意將來要神的面前交帳,
但我最喜歡的是他講到賽跑的比喻,
院長說,他小的時候,看人家賽跑,
但他總是不懂,
為什麼有的人從很前面開始跑,有的人起跑點在後面,有的人在更後面,
這樣不是很不公平嗎?
等到他長大了才明白,
原來有人是在外圈,有的人是在內圈,
雖然起跑點不一樣,但卻是公平的.
同樣的,我們有時候會覺得,為什麼我是那個在後面的人,
但神是公平的, 因為你是在內圈的跑道,
不管我們現在是在前或在後,神是公平的,
祂都在終點站等著我們.
我身邊是葉永芳葉姐,卅八屆,
因為過去都是一起住在女生宿舍,克安館的生活是我們共同的回憶...
會後,我們一起到餐廳用餐,
大家說說聊聊,聊著現在,聊起從前,
聽學妹說,克安館很快就要裝冷氣了,
現在的神學生真的愈來愈好命,
讓我懷念起以前那段單身女生宿舍的日子,
沒有洗衣機,都是用手洗衣服,
幾十個女生只有二隻電話可用,
天花板上的電扇在夏天裡呼嚕嚕的轉著,
陳師母在清晨六點鐘,神出鬼没的出現,
查著每一個房間裡還有哪個懶虫還賴在被窩裡,
想起那段日子的許多磨練,
想起那段日子許多的歡笑和眼淚....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dry cleaners Counter
是啊!真是超想念那四年的日子------
回覆刪除還真不是"人"所能過的;所以說,我們都曾經是"超人"! >_<
芬蘭姐
芬蘭姐,
回覆刪除說也奇怪,
在校期間,其實有許多時候,感覺是不愉快的,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
卻是許多美好而甜蜜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