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丹麥的節能政策

sun.jpg
從廣播上聽來的,
我真希望有美國人能聽得懂這段節目....

丹麥這個國家在卅年前,石油的進口, 99% 需要仰賴中東石油國家,
從一九七零年代,他們開始推行節能政策,
因此,當此全世界正在為再一波的石油危機而叫苦連天的時候,
丹麥全國的失業率卻只有百分之一在丹麥的旅館內使用的電燈是自動感應設備,而且是節能的燈泡,
許多住旅館的旅客,常常有那種付費者是大爺的心態,
反正我已經付了錢,什麼電燈啊,冷氣啊...出了門也懶的關,
在丹麥的旅館,如果顧客出門忘了關燈,關冷氣,二分鐘之後,電源就會自動關閉.

他們的馬桶一定都是二段式的節水馬桶,
一段是水量流出較少,另一段是水量較多的,
當然就是視大小號來決定用高水量或是低水量.
在美國則從沒有見過這種類型的馬桶.

丹麥的發電機有 20% 是使用風力發電,
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風力發電機在丹麥,
而美國的風力發電機連百分之一都不到.

在丹麥,上下班的尖鋒時刻也會塞車,但是塞的是腳踏車,
他們有很寬敞的腳踏車專用道,
即使在下雨天,大家也都還是穿著雨衣騎腳踏車上下班.

即使在全世界石油價格還不高的時候,
丹麥的石油平均一加侖就要10美元,
這是政府的另一個節能政策,
石油價格中要課極重的稅,
一來是減少民眾使用汽油的用量,
再來就是每個家庭若在家中增設節能設備,
可以從政府那裡得到補貼,
而這些補貼的費用,就是從汽油中所課徵的稅而來的.

在丹麥沒有垃圾掩埋場,
所有的垃圾都儘量回收利用,
剩下較少的垃圾量就都丟進焚化爐裡燒了,
而燒垃圾所產生出來的熱氣就拿來提供家庭中的熱水使用,
不知道在技術上是如何能達成這樣的效果,
或許他們花了極高的成本在設備上.

反觀美國,
真的....住在這裡,你會被氣死,
美國是舉世聞名的  "浪費之國",
人口只佔世界的 5% ,卻使用了全世界 25% 的資源, 
很多政府的政策是鼓勵你浪費,而非節能...
因為我住在洛杉磯,所以我只能舉洛杉磯的例子.

1.在加州,一年365天,只有幾天會下雨,其他都是乾爽宜人,太陽高掛的好天氣,
但在大部分洛杉磯的居民卻不是利用免費的太陽能把衣服晾乾,而是使用 "烘衣機",
我來美之後研究好久,嘗試過不要使用烘衣機,但是我家那口子不贊成,
因為把衣服晾在外面,鄰居會抗議,覺得你晾的衣服有礙觀瞻.

2.在洛杉磯,沒有方便又便宜的大眾運輸工具,
因為洛杉磯地方很大,即使有人想騎腳踏車也無法辦到,
可能一大早起床開始騎,等騎到公司,人家已經下班了...

3.洛杉磯大部分城市並不是由政府推動回收工作,
而是少數民間團體自發的行動,
所以,即使有人有心想要作環保,回收垃圾,
也是非常的不方便,弄到你很想放棄,
我每一個月會把我所收集的回收品拿到回收場去丟,
但是我需要自己把回收品分類,
塑膠製品分七類,紙品又要分個4-5類吧,其他還要分出玻璃,金屬,...真的很麻煩,
而且要開車到回收場大概來回要50分鐘,
我就在想,
我為了要減少垃圾量,卻消耗了更多的汽油,製了更多的空氣污染,
我真不曉得,我到底是有沒有幫上忙,
哎...真的是感到很無力.

4.加州政府從不教育他們的百姓,應該要如何節能,
像我們家其他的成員就是一堆環保大白痴,
上次到舊金山,我們一家四口住在旅館,
出門以前,他們故意把冷氣開著不肯關,
為的是回來的時候,一進門就會很涼快,
全家人只有我一個堅持要把冷氣關了,
因為我們一出門就是一個晚上,不必為了那頭十幾分鐘的涼快而浪費好幾個小時的電,
結果,少數服從多數,我的抗爭失敗....
心裡好生氣,這群美國人真是自私又無知,
這都是因為政府沒有宣導,政策沒有配合,學校裡也不教....

在全球都致力於環境保護的同時,
住在洛杉磯,哎.....
我不知道,將來上帝要怎麼跟美國人算這筆帳.

最後回到丹麥,
丹麥的總理說了一段話,
"要解決石油危機,不是想辦法壓低油價,
而是把油價提的更高,高到讓每一個人都捨不得用,也用不起,
那時就會逼著所有的人好好想想該如何節能了..."


但我在想,到底油價到底要高到什麼地步,
才會讓美國人走上節能之路,
而不是用類似攻打伊拉克來獲取更多石油的爛招 ???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mechanics
gold coast mechanics Counter

8 則留言:

  1. 人太自私了,沒有好好管理地球的結果,只會導致滅亡。
    在倡導節能減碳的當今,我老闆還是24小時開著他辦公室的電燈,即使休假,也是開著。如果今天電費要他付,他就不會這樣了吧,唉,自私的人終於會嘗到苦果。

    回覆刪除
  2. 我今天也聽到這段廣播 不過你是邊聽邊做筆記嗎?紀錄的如此詳細

    回覆刪除
  3. 我是開車送女兒上學的時候聽的,
    回家以後,趁著還有記憶的時候趕快打出來,
    其中還有一段沒有聽到,因為那個時候送女兒進教室.
    "今日話題" 這個節目是我每天送小孩上學時必聽的廣播節目,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
    可以進到 "姑妄聽之" 這個項目,
    裡面的文章大都是我從這個節目聽來的.

    回覆刪除
  4. 我實在太同意了
    我覺得來到美國我一直很不能忍受美國的浪費
    雖然政府只會大放厥詞的說要節省能源
    可是在政策設施上似乎一點幫助也沒有
    即使高爾拍了那部紀錄片(雖然聽說他家其實最浪費)
    好像受到很多注目 但是根本沒人想要去在意這個問題
    現在住阿姨家 因為阿姨家這裡沒有回收這回事
    所以我都只好默默的蒐集一些可以回收的東西週末拿給我姐回收
    可是我自己的東西也不多 所以說真的也沒回收多少
    然後在學校大家明明都快冷死了還要穿外套但冷氣仍然開很強
    從這件事情看就覺得美國人真的很自私
    有時候覺得他們好像很喜歡把小事化成大事
    但大事當成沒事 真是不明白
    我現在的同學都是移民
    但大家似乎對於能源這件事情都比美國人還要在意
    可是在這個環境中 真的有那種近墨者黑的感覺
    覺得自己越來越浪費.....
    因為在美國 浪費是美國生活的一部分.....
    不知道這算不算文化差異......

    回覆刪除
  5. 這篇文章寫得真好,應該多點人看到,
    雖然我不是人氣部落格主,
    但想在我那兒放上文章連結,可以嗎?

    高油價也是近來台灣很熱的話題,
    不只丹麥的觀念態度值得我們借鏡,
    若政策面也能跟上腳步,
    必能相得益彰!

    回覆刪除
  6. Ines,

    歡迎連結或轉貼 :)

    回覆刪除
  7. 時間就是金錢的國家,忙是很好的藉口,也很難落實環保政策。

    回覆刪除
  8. Maczou,
    對呀,
    真希望大家都能回歸簡樸,簡單的生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