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無招勝有招


射鵰英雄傳 ~~  老頑童周伯通

有一次,我帶一個小組聚會,
一位姐妹提出一個建議,
希望以後聚會能靈活一點兒,
她知道有一位牧師,每次聚會都是讓弟兄姐妹自由的討論,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死死板板的非要照著聖經一段一段的查,
常常,我在帶查經的時候,會提出問題來給大家討論,
但是討論起來往往不是很熱烈,
姐妹建議,就讓大家自由的來談,
一談到大家有興趣的話題,自然氣氛就熱絡起來了...我很感謝這位姐妹的建議,
" 這位姐妹, 妳所提建議非常的好,
但這樣的自由的討論方式是一種 " 境界 " ,
帶領的人要很有功力才行,
因為他必須要十分敏銳於聖靈的帶領,
他隨時可以感受的到聖靈此刻的工作和引導,
所以他可以放下自己手中的那份查經材料,
順著聖靈自由而行... "  我說.

我接著說,
你們看過武俠小說嗎 ?
許多武藝高超到出神入化的人都是沒有什麼招式的,
像射鵰英雄傳中的老頑童周伯通,
你看他瘋瘋癲癲的亂踢亂打,東躲西藏,完全沒有什麼招式,
好像只是為了自己快樂而打著玩兒的,
但你就是傷不了他,捉不到他,也打不死他,
這就是無招勝有招,
但他的 " 無招 " 是怎麼來的呢?  是從 " 有招 " 開始的,
講得讓大家更失望一點兒,
所有的 " 無招 " 都是從基本功開始的,
從蹲馬步,劈材挑水,背武功的口訣,運氣,練內功....每天不停的反覆的練習,
基本功練好了,再練難一點的,難一點的練好了,再練更難的,
如此經年累月的不停止的練習,經過十幾年或是幾十年以後,
他或許就可以練到" 無招勝有招 " 的境界了,

所以,各位弟兄姐妹,我們若要在每一次的聚會都得益處,
到有一天,我們可以丟掉手上的查經材料,跟著聖靈的引導,自由的發表,討論,
我們也需要從基本功 ~~ 每天靈修 (讀經禱告,花時間與上帝相交) 開始操練,
我們一起來苦練個幾年,
或許有一天,我們也可以進深到 " 無招勝有招 " 境界了. "

屬靈生命的操練是從每日紮實的靈修生活開始的,
而且,我們無法立刻見到效果,
常常作了幾天又不作了,
甚至我知道很多基督徒根本就完全沒有讀經禱告的生活,
他們只想每個禮拜到教會來聽牧師講講道,見見老朋友,
他們根本就不覺得讀經禱告的必要性,
一旦遇到了大一點兒的難處,
就到處問, 我怎麼樣可以聽到神的聲音 ? 我現在該怎麼辦 ?
到處請人為他禱告,因為他也不知道該怎麼禱告,
有人告訴我,他只想作個 " 一般信徒 " ,
能夠為上帝賜給他平安的日子感恩就好,
這樣的信徒,每個教會都有.


有的基督徒才剛信主,聖經還沒有翻過幾頁呢,
就已經急著訓練他們使用屬靈的恩賜,
要知道若是沒有以聖經為根基,以愛心為動機,
就任意的使用屬靈恩賜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但是,很多教會不教他們的信徒從基本功 ~~靈修禱告 開始,
直接就訓練他們參與教會中許多不同層次的事奉,
以致於很多信徒都還沒有真實去操練與神同在,聆聽神的聲音,
就已經開口閉口的 " 神對我說.... " 了.

即使是使徒保羅這樣與神親近的人,
也不任意的將 " 神對我說..." 這句話掛在嘴邊,
" 論到童身的人,我沒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憐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見告訴你們. " (林前八25 )
保羅寫的這封哥林多前書就是神所默示的,
但是保羅當時不曉得自己在寫的是聖經的一部分,
他說,這不是主的命令,只是他自己個人的意思,
如果,保羅都還要這樣小心的使用 " 神感動我,神對我說... " 這類的話語,
那我們豈不是當更加謹慎,
我們還是要回到基本功夫上,
好好的,實實在在的每天親近神,讀經,背經,默想,安靜,和更多的禱告,
到有一天你真的確定神對你說話了,才能說 " 神對我說 ".

在聚會中,每個基督徒都說自己信耶穌,
都會說感謝主,會唱哈利路亞,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
但是過不了多久,我就可以猜測出在眼前的這群人的屬靈光景到底如何,
有時,我從他們翻聖經的樣子可以看出來,
有時,我從他們問的問題可以聽出來,
更多的時候,我從他們談話的內容,行為舉止,個性的顯露,...就可以知道,
其實,許多時候,我不需要一個一個的問 : 你有沒有每天靈修禱告 ?
只要經過一段時間,自然就可以分辨的出來.

為什麼呢 ? 因為有操練的,有對付過的, 就是不一樣.
用練武功的術語來講,有多少功夫底子的,
根本不用自己吹噓,別人只要一試就知道了...

很多基督徒不了解 " 每日靈修 " 這個屬靈的基本功的重要性,
只是羨慕一些外在的表現,
看見別人都是隨著聖靈的引導,自由的分享,
聽見別人說 : " 神感動我,神對我說... "
就以為自己也可以這樣作,
但若是這一群人從來都不好好的親近神,學習聆聽神的聲音,
也不能感應到聖靈的工作,引導與帶領,
然後大家又不願意照著聖經,耐心紥實的先從基本功開始操練
會有什麼後果呢?
基本上,聊來聊去,都是在聊一些八卦,教會的八卦,社會的八卦,
老人就聊最近身體怎麼樣,媽媽們就聊孩子聽不聽話,哪裡可以買到便宜的菜,
男人們就聊政治,聊運動比賽,...
看起來,我們這樣也是 " 無招勝有招 " ,
但其實只是一些既傷不了人又保護不了自己的花拳繡腿而已.
鼓勵大家,無論如何,若是要和上帝有親密的關係,時時可以聽見祂對你所說的話,
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認命的,紮紮實實的,每天付上代價,自己去建立與神之間的關係,
只學學表面的無招,並不是真的無招,因為你的裡面還沒有得到真的自由,
將來若是遭難,有麻煩的時候,就這幾招,可是救不了我們的.

我們教會今年開始作門徒訓練,
一個禮拜有五天要寫功課,
還要花一個晚上的時間來跟小組員討論,
我帶的是老人組,
有幾位老人家說,哎呀,我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看字看多了會頭暈,
那想寫功課的人就寫,不想寫的人就不要寫,
聚會的時候,有人想分享就分享,沒有人分享就聽師母講,
而且一次聚會分享五天份,太多了,我們一個禮拜讀一天的功課就好了.

我說,進度可以慢,但是功課不能不寫,
很多屬靈的寶藏只有自己親身去做,去操練才能得到,
光聽牧師,師母講是沒有用的.
就好比學游泳,你可以聽老師講解怎麼游泳,
但是你若從來不下水練習,你是不可能學會游泳的,
我每天為所有參加門訓的廿多位弟兄姐妹提名禱告,
也為我自己和廖牧師禱告,
我求主讓我們在每天的作業和讀經禱告中,被上帝的靈真實的摸著,
讓我們都能經歷聖靈的工作,使我們屬靈的生命能更進深,更寬廣,
如果我替大家作功課,大家的靈命就可以成長,
那我一定會每天都不停的為每一個人作功課,
可是我不能....,
自己下多少功夫,就得多少造就,有些代價,別人不能替我們付,
為了每個弟兄姐妹的成長,
所以只好作個狠心的牧師,師母,
我只能答應會繼續不斷為大家禱告,
我知道,許多人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裡已經累壞了,
還要勉力找出時間來寫功課,真的很辛苦,
但是,請大家都忍耐,都加油,
將來得著豐碩的果實以後,你是不會後悔的,
因為一切辛苦都有了代價.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與南加州聖教會所有弟兄姐妹共勉...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electrician
melbourne electrician Counter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互你死的學生



真的是太好笑了,
要會台語的人才能意會喔...

互你死的學生(台語)

小護士:「阿伯你好,我是互你死 (護理系)的學生,這是互你虧 (護理科)的學妹。」
阿伯:「我咧!」
小護士:「我互你死畢業之後,就是
互你ㄙㄞ (護理師)了。」
有一天小護士見到阿伯氣喘不過來,急忙拿來氧氣罩。
小護士:「阿伯,我知道你很難過,我
互你勇氣(氧氣), 死死ㄝ(吸一吸)卡快活。」
後來,阿伯的老伴急忙趕到醫院。
阿婆:「護士小姐,我老伴呢?」
護士指著手術室說:「剛剛
ㄉㄞˊ(抬)進去 了。」  (ㄉㄞˊ""的台語發音)
阿婆:「老伴
小護士:「你不用傷心啦,待會妳可以到隔壁
棺材室(觀察室)去看他了。」
知道台語的重要性了吧!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dry cleaners
gold coast dry cleaners Counter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關於解經(五) ~~可與不可



許多基督徒很喜歡問 ~~ 基督徒可不可以....
基督徒可不可以上酒家 ? 基督徒可不可以吸煙 ?
基督徒可不可以吃偶祭像之物 ?姐妹可不可以上台講道 ? 基
督徒可不可以說方言 ?

以下,我和大家分享分辨 " 可與不可 " 的幾個基本原則...1.  聖經新舊約都說不可的就一定不可

比如,同性戀,
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所有的經文都對同性戀行為加以遣責,無一例外,
這便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準則,
無論這世代的價值觀如何改變,同性戀者如何自辯,企圖將自己逆性的行為合理化,
我們基督徒頭腦要很清楚,不能在這事上妥協,
前年加州教會為了反對同性婚姻在加州合法化,所以提出了一個八號提案,
八號提案一旦通過,同性婚姻在加州便再度成為非法,
當時,我們在教會鼓勵弟兄姐妹要投票支持八號提案,
並且在成人主日學時,特別撥出一堂課的時間教導聖經中對於同性戀的看法,
當時,便有同工指出,我們不應該在教會將一個政治提案拿出來,影響信徒的決定,
畢竟這是個人的價值觀,是個人的選擇,
我告訴大家,一般你要投哪個候選人,那是你個人的選擇,
我們教會不會在聚會中專為哪個候選人拉票,宣傳,
但這個議題,是牽涉到信仰與真理的部分,
聖經已經清楚的教導我們答案是什麼,
身為基督徒,在這件事上,我們沒有自己的選擇權,聖經的答案就是我們的答案,
身為傳道人,在這件事上,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要教導弟兄姐妹,上帝的心意為何,
所以,要我說,關於這個議題,你們就憑感動,按自己的想法自由選擇吧...
這樣的話,我說不出口,
說這樣的話,我就是害了弟兄姐妹,引導他們誤入歧途,
說這樣的話,也對不起我的主,將來沒有臉去見主的面,跟主交帳.

所以,在聖經中,提到像同性戀,不可交鬼,不可通靈,拜偶像,....新舊約中都有一貫的立場,
所以,我們不必考慮有其它答案的可能性,也不可找任何的藉口妥協.


2.  在舊約中可以,而新約不可以的,以新約為依歸

啟示是漸進的,
許多舊約時代中可行的事,其實是神所不悅納的,
但因為上帝還沒有將整個救恩與聖經完整啟示出來,
所以,在舊約中有些不好的行徑,上帝暫時容忍,
但到了新約,啟示已經完整,所以因著時代的改變,新約給了人不同於舊約的答案,
比如,一夫多妻,舊約中有些合神心意的人是多妻的,如,亞伯拉罕,雅各,大衛,...
上帝不但沒有責備他們,反而賜福給他們,
但到了新約,保羅則說,個人當有自己的妻,
也講了,要等到配偶過世才可以再嫁娶.

所以男人們不能拿著舊約說,亞伯拉罕有二個老婆,所以我也可以有二個老婆,
因為在新約時代以後,這樣的事已經不被允許了.


3.  在聖經中有些地方可以,有些地方不可以,則屬於文化與情境的問題,需要視情況而定.

比如,曾經備受爭議的,女性可不可以公開禱告或講道的問題,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一5 說到,女人若講道或是禱告的時候應該要蒙頭,
表示女人是可以公開講道和禱告的,
但是在提摩太前書二12 卻又說,我不許女人講道.
我們不能很確定,
保羅為何允許哥林多教會的女人講道,卻不允許提摩太所牧養的以弗所教會的女人講道,
關於這點,不同的解經家有不同的看法,
無論如何,可以想見,當時保羅必定是因著不同的教會狀況,而提出不同的處理方式,
因此,按理說,基本上女人是可以公開講道的,
只是,我們需要視地方教會的情況而定,
而不必為著女人可以不可以講道而爭論,爭執,也不需要採彼此對立的態度,
個人要在這樣的事上保持彈性原則,
不要在一個不適合女人講道的地方,硬要把女人推上講台,
也不要在一個接納女人講道的地方,非要把女人推下講台.

又如,到底可不可以吃拜偶像的祭物 ?可不可以吃血 ?
有人說,不可以,因為聖經說,你不可以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又有人說,可以,因為聖經說,凡物只要存著感謝上帝的心,什麼都可以吃.
為著這個,人也可以爭論不休,
其實,真正的答案應該是 ~~ 有時可吃,有時不可吃 ,
而決定可或不可的標準是在於 " 別人的良心 " , (林前十28-29)
不是說,你覺得可以吃就吃,
而是說,別人覺得你可以吃,你才吃,別人覺得你不該吃,你就不該去吃.
目的是,不要因為你的行為而使別人的信心軟弱或使上帝的名被毀謗.

又如,不可說謊,
聖經中有許多地方提起說謊是神所不喜悅的,將來是要受審判的,(啟廿一8)
但聖經中也有好幾處提到,有一些人說謊卻蒙大福,
妓女喇合說謊救了二名以色列的探子因而全家免遭滅亡的命運,
以色列的二名收生婆,因為說謊保全了許多猶太男嬰的性命而蒙耶和華賜福,
基遍人因說謊而與約書亞簽了盟約,因而保守全族免遭殺害,世代在耶和華的殿中服侍.
說謊不應該,但在攸關他人性命的時候,或是符合上帝更高的心意之情況下,
說謊有時是必須的.

有一位姐妹到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去服事,
結果中途被公安抓走了,公安要她把家庭教會領袖的名字都說出來,
姐妹本著 " 不可說謊 " 的誡命,就把教會領袖的名字一五一十的都招了出來,
後來那些教會領袖受到很大的逼迫與傷害,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因此喪命,
但像這樣死守規條,不顧他人身家性命的作法,真的是太不智慧了....

4.  有時聖經給的不是一個可或不可的是非題,而是程度與範疇的問題

比如,有人說現在的基督徒根本就不必守十分之一奉獻的規定,
因為那是舊約的規定,在新約中並沒有提到十分之一的事兒.
也有人說,好 !! 如果你不守舊約中十分納一的規定也沒關係,
新約中寡婦所奉獻的二個小錢可是百分之百的奉獻耶...,
你不想奉獻百分之十,那你奉獻百分之百好了.
事實是,耶穌也曾提起要守十分之一的規定,
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只納十分之一,那些公平,公義的事卻都不去行,
但後來耶穌說了一句 : " 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 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太23:23)
表示耶穌是主張守十一誡命的.

配合新約其它奉獻的相關經文:
寡婦的二個小錢是百分之百,
馬其頓教會的奉獻,不但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林後八3)
所以馬其頓教會的奉獻是超過百分之百,
如此,我們可以劃出一個奉獻的範圍出來,
是從基本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百,甚至我們可以有超過百分之百的奉獻,
在這個範圍內,你可以憑你個人的感動,不要勉強,不要作難,
而奉獻的比例愈高則需要的信心愈大.
那麼到底要奉獻多少才蒙悅納呢?
上帝不是看你奉獻金額的多寡,而是看你是否是甘心樂意的奉獻 .(林後八7).

有的人因為十分之一是舊約,所以不守,
而新約的百分之百又拿不出來,
所以乾脆二個都不作,愛給多少給多少,
這是因為不清楚聖經的教導所造成的,所以失去了許多福份.
所以,我們應該要抓住聖經對奉獻的基本精神,
聖經不是要我們從百分之十或是百分之百這二個中答案中挑一個來遵守,
而是給予我們一個很大的範疇,可以讓我們自由運用.
"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 "

5.  有時聖經給我們的不是二選一的答案,乃是二者併行不悖,但是有一定的次序.

例如,福音派一直在討論,到底能不能說方言?還是應該好好的作先知講道 ?
大部份反對方言的人,都是把使徒行傳中的方言解釋成是講別國的語言,
還有,引用林前十三8 " 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 來反駁說方言的其他信徒.
但是,隨便拿幾節經文出來,就會發現這樣的證據力其實是很薄弱的.

A.  保羅說,方言是沒有人能聽出來的 (林前十四2 ),
說別國的話這類的方言,是只有在使徒行傳第二章出現過一次而己.

B.  福音派有時也會斷章取義,
林前十三8 " 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 的上半句是 "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 "
但是他們故意不提前半句,只提後半句,有掩耳盜鈴之嫌.
整節經文是 "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
這句話,其實是保羅把世上暫時的恩賜與永恆的愛作比較,
" 恩賜 " 是用來在地上建立教會用的,
將來我們都上了天堂,不再需要建立教會的時候,所有的恩賜都將不再被需要,所以都會停止及歸於無有,
惟有愛,是永遠長存,即使將來進了天國,愛還是常與我們同在.
所以,這節經文不適合用來反駁 " 方言 " 的恩賜.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從 " 說方言 " 和 " 作先知講道" 二者之間作選擇,
因為這二者根本就是可以併行不悖的,
" 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也不要禁止說方言 "  (林前十四39)
方言的問題,早該跳脫可不可說或有沒有方言的範疇了,
聖經白紙黑字寫著有方言,所以我們不要硬著心亂拗,
方言的問題,主要是何時說,如何說...等這類運用方面的問題, ~~ " 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 " (林前十四40)

那麼,方言的規矩是什麼 ?
1. 按著順序而來,在教會中,使徒,先知和教師是排在頭三位,說方言的恩賜是排在最後一位. (林前十二28),
因為,既要求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林前十四12),
而說方言因為別人都聽不懂,只造就自己,而作先知講道則是造就教會 ,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羨慕作先知講道的恩賜.
而方言不要去禁止,但也不要太過強調.( 林前十四1~4)
 
2.  說方言要有翻方言恩賜的配搭,若沒有翻方言的人,就不要在公開場合說方言.

3.  就算在場有翻方言的人,也要有次序,輪流著說,不要好幾個人同時說,造成聚會的混亂 ( 林前十四27)

方言與講道之爭,不是你死我活之爭,
而是如何彼此配搭和諧相處,按著次序進行的問題而已.

6.  基督徒是自由的 (主的靈在哪裡,那裡就有自由)

有許多問題在聖經裡是找不到答案的,
可不可以抽煙 ? 可不可以上網 ? 可不可以看電視 ? 可不可以打麻將 ?
可不可以作試管嬰兒(人工受孕) ? 牧師可不可以為非信徒證婚 ? ...
有的人以為,凡是聖經上沒有說不可以的,就都可以作,這是縱慾主義.
有的人則認為,凡是聖經上沒有說可以的,就都不可以作,這是禁慾主義.

每一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的抉擇,
許多時候,我們不停的在問 " 可以不可以 ? "

聖經是幾千年以前的作品,那時沒有網路,沒有發達的醫療科技,
自然也就沒有提到我們當今所面對的這些問題,
所以要直接從聖經裡找到可或不可的答案是不可能的,
但是聖經給了我們一些大原則,
我們可以依這些大原則來作抉擇...

1.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他的轄制 (林前六12)

可不可以上網,釣魚,打球,玩電動遊戲....?
其實這些事只要沒有違反善良風氣,及聖經的道德標準,就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如果,你被它所轄制,變成正事不幹,荒廢課業,整天都在玩,
那你就需要改變或停止作這些事.

2.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林前十23-24)
可不可以吸煙,吸煙只是一個個人的愛好問題,
但是吸煙對你的身體有害,
吸煙讓你的妻子作寡婦,兒女當孤兒的機率增加,
而且呼出來的二手煙,會給予他人更大的傷害,
所以,不是教會規定基督徒不可以吸煙.
而是為了別人的益處,你需要戒煙.

3.  所以,你們或喫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林前十31)
保羅主張傳道人靠福音養生,也就是傳道人接受教會的金錢及生活上的供應是應該的.
保羅收了腓利比教會的奉獻(腓四18),卻不收哥林多教會的奉獻(林前九14-15),
因為腓利比教會的人愛保羅,甘心的供給他的需要,
但是哥林多教會的人質疑保羅的權柄與工作,
所以,保羅寧可不收他們的奉獻,免得上帝的工作受虧損.
亞伯拉罕拒絕亞蘭王戰敗後的貢獻,
他說 : 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拉蘭富足. " (創十四23)

你可以任意的吃或喝,
但是吃喝多少, 吃喝什麼, 在何處吃喝...則關係著上帝的榮耀,
吃晚飯可以,但若晚飯是在酒家裡,旁邊坐著陪酒的女郎吃,
這樣子吃飯,有沒有榮耀神 ? 那你就必須去思考與衡量了....

許多人說,我不想信耶穌成為基督徒,
因為信了耶穌以後,這個不能作,那個也不能作,我就沒有自由了...
聖經上說, 主的靈在哪裡,那裡就有自由,
基督徒有聖靈的幫助,知道怎麼去分辨什麼是可作的,什麼是不可作的,
聖靈來改變我們的生命,使我們得到真自由,
許多人有自由,什麼都可以做,
但是他們往往卻受到那些事物的轄制,
變成不得不做,很想戒,但戒不掉...
有做的自由,但沒有不做的自由.

但基督徒的自由不一樣,
按著更崇高的原則 ~~ 榮神益人,
我有做的自由,但也有不做的自由,
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這才是真自由.

靠著聖靈的引導,經年累月的操練,
生命更加的老練與成熟,
我們便能  ~~  從心所欲,不逾矩.
愛作什麼就作什麼,卻絕不會超過尺度,
使人得益處,也使上帝的名得榮耀.

我們都需要努力, 大家彼此共勉...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electrician
melbourne electrician Counter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關於解經(四)~~ 個人的引導



聖經除了教導世人與基督徒生活的大原則以及關於耶穌基督救恩的道理以外,
聖經也會對個人說話,
換句話說,針對個人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需要,
聖靈會藉著聖經中的話語來向不同的人展現出上帝對他們個人的帶領與教導,
也就是,我們平常聽到 " 聖經上有一句話好像跳出來似的... "  
這樣的一句話影響了一個人所作的決定,
所以我們會聽到有人說 : " 我讀經讀到某一段,神告訴我要去做某件事... " 

不僅是靈恩派的基督徒會經歷上帝以這樣的方式引導一個人腳前的道路,
在福音派當中,這樣的見證也比比皆是....
1.  有一位傳道人從神學院畢業以後,在教會裡牧會,
過了幾年,開始有人給他建議,說他很有教導的恩賜,
應該再出國受裝備,這樣可以好好的發揮上帝所給他的恩賜,
一個人跟他提這個事,他不覺得怎麼樣,
但是好幾個人都不約而同的跟他提起,可以考慮出國去進修,
於是他開始認真的為這件事禱告,
有一天他讀到羅馬書十二章17節 ~~ 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這句話在聖經中原本是指 " 好事,美事要儘量去做 ",
但是,當時對這位弟兄而言,他明顯感到是上帝在回答他關於是否該出國進修的問題,
後來他果然出國讀書了,現在正在神學院當教授,
我上過他的課,是一位很好的老師,
這個見證也是他自己在課堂上提起來的.

2. 有一位姐妹,得知她自己教會的牧師在道德上犯了罪,
她沒有張揚出去,只是禱告,但是心中很掙扎,
不知是否該離開這個教會,
有一天她讀到以賽亞書五十二章 11 節 ~~
" 你們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不要沾染不潔的物,要從其中出來. "
這節經文原本是在講上帝要審判巴比倫,
所以警告以色列人趕快從其中逃出來,以免遭到波及,
但在當時卻成了上帝給這位姐妹的答案,
後來她離開了那間教會.

3.  我個人也在人生的幾個重要關頭中,得到上帝給我個人的指引,
要從神學院畢業的那一年,
學校的老師,同學都會給畢業生開歡送會,
有的還會送禮物,大多是書還有卡片,
有一次我打開一張卡片,上面寫著一節經文
" 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
當時讀了,沒有放在心上,
但隨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怎麼所有我收到卡片,或是書上題的款,都寫著同一段經文,
加起來大概有五次之多,
一直到畢業典禮那天,學校送給每一位畢業生一本串珠聖經,
打開封面,躍入眼簾的又是
" 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

我承認有時候我對聖靈的工作真的是滿遲鈍的,
所以上帝需要用五倍的聲量才能讓我聽見祂的話語  :)
但從那時起,我終於明白,
" 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 是上帝賜給我一生事奉的使命與恩賜所在.
一直到現在,這個呼召與使命還是那麼清楚的刻印在我的生命之中,
也感謝神,直到現在十六年過去,
至今我還在這條路上,還沒有偏離.

這節經文本來是用來鼓勵所有的傳道人要好好的分解,傳講上帝的話語,
但對我個人而言,卻是上帝給我的一生的使命與呼召.

事實上,福音派的基督徒,也不是只是死板的去解釋上下文,
而且只查經,而不應用,把聖經變得生硬而無趣,
也不是說,我們都固執剛硬到完全不接受聖靈活潑的引導方式,
類似以上這些例子,在福音派的教會中都是很普遍的.

這類的解經方式有幾個特點 :
1.  通常照字面看上去是什麼,神的答案就是什麼,我們不一定會去察究它的上下文.

2.  通常是經文中的幾個關鍵字扎到了你的心,比如:上例中的 " 眾人以為美的事... ", " 離開吧 ", "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 ...
從這幾個字,讀經者一下子就能領會神的旨意.

3.  這種感動是非常主觀的,只有你自己知道,別人無法去評斷說,你領受的不對,
別人無法按著正常的解經原則來跟你說好說歹.有時甚至連讀者本身也不能確定,這是否真的是神的旨意.

4.  這種主觀的對神旨意的體認,不常出現,一般是在人生中幾個比較重大的轉折或苦難中會出現,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大多還是照著一般聖經所教導的大原則去生活的.

既然這樣的讀經的感動無法以一般正常的解經原則去察驗,
又是屬於個人完全主觀的領受,旁人無法給予評斷,
那我們應該如何審慎的運用這樣的資源,
能清楚明白上帝對我們個人的心意與計劃,
讓我們一生能走在上帝所安排的道路上而不致歪斜而誤入歧途呢 ?

1.  動機
要存著順服的心,把自己完全交在神的手中,
有許多人自己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這樣子在讀經時,常常會被自己心裡的意願所誤導,
很容易就可以從聖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卻不一定是上帝所要給你的答案.

2.  態度
當我們真的領受到聖靈藉著聖經給我們一個答案,
我們不要跑出去大聲嚷嚷,
說上帝告訴我,要我這樣,要我那樣,
而是要存著保守,謙卑,謹慎的態度,繼續等候,察驗,印證,
因為人是不完全的,即使我們是存著順服的心在尋求,
按著人讀經時的心情,身體狀況,心思意念,或撒旦魔鬼將牠的謊言放進人的心裡...等不同的條件之下,
讀經領受錯誤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所以,有一位我的屬靈長輩告訴我,
即使你已經有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
還是要留下百分之一的餘地,讓上帝有機會來調整改變我們.

如果,我們一得到神的話指引就大肆宣揚,
萬一事情沒有照著你所領受的成就,
小則你自己難堪,大則可能會傷害到教會,影響到別的信徒的信心,
我在教會中也遇到不少人,
當初興高采烈的宣告,結果灰頭土臉的收場.

3.  環境
當我們領受了從上帝而來的答案時,
往往我們需要有環境的印證,
若在環境上遲遲沒有開路,
則我們需要再回頭察驗當初的領受到底有沒有問題,
有的人看到環境上沒有開路,就會想,
神已經這樣應許了,就一定非要讓它成就不可,
所以就用了許多人的方法,血氣的方法自己去運作,
比如,出國進修,發現申請沒有被通過,
就開始急著找門路,找關係,找其它的學校...
非要把自己送出國以配合自己所得到的應許,
這種是最可怕的,
往往會造成許多不榮耀神的事來.

4.  真理
雖然這類的領受無法用一般的解經原則來理解,
但它還是不能離開整本聖經的大原則,
上回提到那個姐妹說神要她 " 羊入狼口 " 也是屬於這類的領受,
但為什麼她的領受就不對呢 ?
因為她的理解不合乎整本聖經的原則,
舊約規定以色列人不能與外邦人結婚,新約說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
與異教徒結婚會大大的影響到我們的信仰生活,
這是聖經中一致所強調的,
所以,我們是可以從聖經中領受神對我們個人的引導,
但也不是就完全不受約束,完全不管真理的原則.

5.  時間
有的人領受了神的話語真的很興奮,迫不及待的要出來為主作見證,
但我個人是覺得,我們不如等事情真的照著你所領受的成就以後,
從整個過程中,你看出上帝工作的方法,再出來作個完整的見證,
有的人會覺得這是個 "馬後砲 " 式的見證,
比起事情成就以前就宣告出來,似乎顯得不夠神奇,無法彰顯神的奇妙與偉大,
或許是...,但若事情沒有成就,則要付的代價和受的虧損也大,
而且,你等事後一一經歷整個神帶領的過程,再作見證,
則眾人所看見的是上帝在整個過程中的每一個工作,而不止是一句神奇的宣告,
若是神的工作,人聽了就會受感動,事成前講和事後講,效果不會有什麼差別.


以下我分享一個我個人的經歷,讓大家看看如何的使用以上這幾個原則 ~~

我在單身的時候,在幾件恰巧發生的事情以後,
我決定要為一位單身的弟兄禱告,尋求我們將來在一起的可能性,
禱告了沒有多久,有一次我讀到詩篇卅七 5
"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 ."
" 祂就必成全 " 這幾個字跳在我的眼前, 是上帝給我的答案.
沒有想到,過了沒有多久,
這位弟兄不但沒有來跟我表示,反而開始跟另一位姐妹在交往,
以我的個性,這種情形並不難解決,
就當我是聽錯神的聲音,我不會去強求些什麼,
但奇怪的是,當我決定要放棄的時候,
我又讀到以賽亞書  " 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
不但讀經會讀到,在那段時間裡,有時教會敬拜讚美時,也會剛好唱到 " 祂必成就 " 之類的詩歌...

這種情形持續的發生,造成我很大的困惑,
我想放棄,但神不讓我放棄,
我常常聽到他們倆兒出雙入對的消息,
自己卻被那些經文綁著,像個白痴一樣守著上帝的應許,
我沒有公開張揚過這件事,只跟幾個我的屬靈同伴分享,
她們其中有的說,妳應該要跟他表示呀,要不然他怎麼會知道呢 ?
主動跟男生表示 ? 這不是我會做的事,
但那時騎虎難下,不知該如何是好,
也只好厚著臉皮,趁聖誕節期寫了張卡片問候他,
這是我所敢作的最大極限,但卡片寄去也是石沉大海.
  
後來,我又想,一定是因為我看到他已經有對象了,
所以對於神的應許失去了信心,
為了表示我相信上帝的應許,堅固我的信心,
大概有一年的時間,我停止了所有的相親活動,
若有人要介紹對象給我,我都說,我正在等候神,所以暫時不相親了,
即便如此,情況仍然膠著在那兒,
這樣的日子我忍受了二年多,
直到有一天.....
" 夠了,我不玩了... ,你想怎麼樣 ? " 我跟上帝生氣了,
首先,我把那些 " 主必成就 " 的經文都從我的腦中刪除,
第二步,我開始我接受相親的安排與邀請,
恢復相親後,第一個相親的對象就是我們家老爺.

當時,我不明白,以我跟上帝的交情,
尋求並明白神的旨意,對我而言不是一件難事,
而從過去到現在,在尋求神旨意方面,我從沒有過如此大的失誤,
這件事讓我開始懷疑我尋求神旨意的 " 功力 " 以及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在這種靈性光景之下,我沒有作任何的禱告與尋求,就遠嫁到美國來,
還好嫁的還不錯,可見冥冥之中,上帝的手仍然引領著我  :)

有好幾年的光陰,我的心與上帝很疏離,
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跟祂相處...
彷彿一位好友,突然之間,讓我感到祂是如此的陌生,
彷彿我從未認識過祂,彷彿過去明白祂的旨意都是假象,
對我而言,過去的信仰和經歷,一切都變得不再真實.
我開始對我的服事,對我的信仰感到迷惑而不安全,
還好那幾年,我在忙著適應美國環境,專心在家裡帶孩子,沒有全職事奉,
還好那幾年,即使在那樣的光景之中,我也沒有離開神,離開教會,
還好那幾年,上帝也沒有離棄我,儘管我抱著懷疑的眼光望著祂.

我思想我的信仰,我反省,我求問 : " 主啊,我哪裡錯了..."
漸漸的,上帝讓我看到我的驕傲,
原來我以為,我己經對上帝瞭若指掌,
神讓我看到自己的渺小,讓我看到祂大到你根本無法用人的小腦袋去測度祂的所作所為,
原來我過去太倚靠自己的屬靈經歷,
過去以為反覆出現多次的經文就是上帝對我說的話,
後來才知道,事實不儘然是如此,
因為上帝是天天作新事的神,
若我只是用那幾個慣用的公式去套用,分析祂的作為,
則祂只要稍微在祂的作法上有點變化,
我就完全無法明白,而且陷入很大的迷惑之中....

其它還有好多屬靈的功課,也在這幾年當中漸漸的明白.


我評估在這整個事件裡,
1.動機
有人說我是因為已經喜歡上那位弟兄,
因為心理作用,所以才會一直從聖經上看到主必成就的經文,
我不知道,或許有吧,如果一點都沒有喜歡的感覺,也不必考慮什麼結不結婚了,
但至少,從頭到尾我沒有拿著那些經文強要對方配合,
基本上,我還是比較傾向順服上帝的帶領的.
關於這點,就交給上帝來評估吧.

2.  態度
當我領受到這些經文的時候,我並沒有到處張揚,
只是與少數幾個成熟的知心好友分享,
詢問她們的意見,請她們代禱.

3.  環境
在環境上,似乎神沒有開路,
我有試著給對方機會,有作過一點兒投石問路的動作,
但基本上我選擇不去打擾這位弟兄,
不製造三角關係,不攪混情境,不憑血氣行動,
我相信,若這是神的旨意,祂會用祂的方法,在祂的時候工作,
而我只是等候...

4.  真理
對方是基督徒,未婚,我才會考慮放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旨意,
當知道對方有交往的對象,我則選擇退到一邊去等候神的工作,
而不是企圖去拆散對方,以幫助上帝完成祂的旨意
所以,自認為還算符合聖經真理的要求,
即使後來沒有什麼尋求禱告就結婚了,
但結婚的對象也是有基本條件的 ~~ 好基督徒,愛主,能接受我是女傳道的身份,
也不是隨便亂嫁的喔...

5.  時間
還好當年的那句經文沒有輕易公開,
後來雖然沒有應驗,但我慶幸在整個過程中,
除了我自己以外,沒有一個人受到傷害或被波及到,
甚至連事件中的男主角也置身事外,
許多年過去了,感謝神,如今我仍然站在上帝的面前服事祂,
祂賜給我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和一群可愛的弟兄姐妹,
神曾經給我一句經文 ~~  耶穌說,凡不因我跌倒的人,有福了.
即使禱告不靈驗了,讀經沒有亮光了,
許多的事情,我們不明白,甚至懷疑上帝到底愛不愛我,
但還是堅持的相信,堅持的靈修禱告,上教會,
這樣的人至終必會得到來自上帝的祝福,
因為這是耶穌親口說的 : " 凡不因我跌倒的人有福了."

我分享這些,並不是說,
要大家效法我,跟著我這樣作,
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我的作法還是有許多瑕疵的,
但至少沒有人受到傷害,沒有人因此而對上帝感到迷惑,
我個人固然經歷過多年的靈性低潮,看似受了點虧損,
但經過多年的療傷止痛,沉思默想,回顧與省思,
我覺得我成長了,改變了,在信仰的領域上又寬廣了一些,
結局還算是圓滿的.
但我知道,類似的問題,把教會和團契搞得烏煙障氣,
三個人都離開教會,還波及到旁邊一些相關人等的例子,其實是非常的多.
所以才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總而言之.
這類個人主觀領受的讀經方式,
其實無論在福音派或是在靈恩派當中都是非常普遍的事,
因此而製造出來的問題,也是非常的多,
問題有大有小,有的只關係到個人及家庭的前途命運,
有的則對整個教會甚至教會界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大家常常會遇到,
故要存敬畏神的心,謹慎小心的面對,
務要尋求與眾人和睦,並使神的名不致受到羞辱才是.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optometrists
gold coast optometrists Counter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關於解經(三) ~~同感一靈


繼續回答反唐者的問題 ~~~

解經難道不包含生活運用嗎?那詩篇不是告訴我們?要默想神的話?默想自然會帶出延伸?但既然有聖靈引領?同感一靈是很自然的!!若有他人有過度延伸!!聖靈自然會修剪對付 !!除非他自己不夠成熟...什麼是同感一靈 ?一般我們簡單的定義為
一群基督徒在聖靈的感動之下,
不約而同的對於一件事有著某一種程度的相同看法...

在教會裡,每一個人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想法,恩賜和價值觀,
一個有傳福音恩賜的牧師會希望大家都出去傳福音,
但另一個有教導恩賜的牧師卻認為應該要先好好的教導聖經,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一個要這樣,一個要那樣,該怎麼辦呢?
在教會裡,我們會一起禱告,直到聖靈在我們當中工作,
使我們同感一靈,有了相同的看法才一起同心的去做...

但問題是,當一群人有著共同的想法和感動的時候,就叫作 " 同感一靈" 嗎?
其實也未必...
有一種叫作 " 英雄所見略同 " ,
在社會上我們可以到處看到一群志同道合者參加一個社團,
喜歡跳舞的就約了一塊兒去跳舞,
喜歡唱卡拉OK的就一起去唱卡拉OK,
在教會裡,即使完全沒有聖靈的工作,
也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作點什麼事.

另一種叫 " 一丘之貉  ",
是一群一起作壞事的人,
像幫派,大家都覺得打架,械鬥,吸毒...是英雄的表現,
這樣的組合,是建立在錯誤的價值觀之下.
在教會裡, " 結黨 " 的人,會認為自己是站在上帝這一邊,
他們同心合意的去批評或攻擊教會和牧者,
還自稱是 " 同感一靈 " .

可見得,並不是說,教會裡的一群人有一個同樣的想法就叫作 " 同感一靈 ".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 : 
是不是多數人有共同的看法就表示出於聖靈,
而少數人的看法就不是聖靈的感動 ?因為沒有人跟他同感一靈 ...

從聖經和教會歷史中我們可以發現, " 同感一靈 " 這個察驗的方法,
在許多情況之下是不靈光,不管用的,
甚至會誤導人,使人無法真正去認識上帝的旨意.
聖經中的先知們是當時以色列中少數真正明白神旨意的人,
大部份的官長,祭司,百姓,...等.都是一丘之貉,是同心作惡,悖逆,敵擋神的人;
用 " 同感一靈 " 這個原則,必定察驗不出來.

中古世紀的歐洲在羅馬教廷的統治之下,
主張翻譯聖經的約翰威克里夫,被教廷判為異端,
死後屍骨被挖出來丟在墓園以外,終身聲名狼藉.
還有當時有認為地球是圓的科學家也判為異端,
因為所有的人都認為人們所住的地方是一個平面,
但是經數百年,千年後,
我們才看出,這些少數被逼迫,被判為異端的人才是真正受聖靈感動的人,
而那一大群人,看似有同樣的看法,看似為聖靈所感動的人,
卻是大大得罪神的人.

所以,我們也無法單單從人數的多寡就輕易判斷出聖靈的工作.

所以,用 " 同感一靈 " 這個方法來察驗教會所解釋的聖經,所得到的信息是否是出於神的,
理論上看起來不錯,但在實際運作上是有瑕疵的,
我並不是說,這個方法完全不可靠,完全不能用,
事實上,是有它的需要性,
只不過,我們不能 " 只 " 靠同感一靈,
還需要配合別的方法來察驗.
比如,是否配合整本聖經其他的經文,
如果,東解釋一句,西解釋一句,把聖經拆的支離破碎,使聖經失去一貫的信息,
或跟其他的經文意義相違背,...等
即使大家都覺得講的很好,卻不一定是真的出於聖靈.

比如,觀察信息所帶出的果效,
有沒有引人謙卑捨己,歸向基督,
還是叫人放大自己,過自我為中心的生活?

比如,觀察那些反對的少數人是什麼樣的人,
反對的人是個什麼樣的基督徒,聽聽他們反對的理由是什麼 ?
客觀的,冷靜的接受並聆聽他們的意見,看看自己有什麼需要調整改變的地方,
有則改之,無則勉之...

而解經者本身更要有謙卑,肯改進學習的態度,
才能在講道及教導的事奉上不斷精進,
真正謙卑學習的講道者,
隨著年歲的增長,事奉的年日漸長,
人生閱歷更加豐富,認識上帝比年輕時更多,
在過去所堅持的神學觀念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改變,
因為他對上帝的體驗更深,看聖經也能看到更深的含意,
而不再只是從前年輕時的膚淺角度來看.


另外,我要討論一個關於 " 同感一靈 " 的重要話題,
卻是許多基督徒及屬靈領袖所常常忽略的,
這一忽略,造成了許多教會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 ~~~ 時間
 " 同感一靈 " 有時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就拿新約聖經的形成來講,
大約在主後一百年左右,所有的新約聖經都已經完成了,
但是約到了主後三百多年的時候,新約的正典才正式形成,
也就是說,從五旬節教會建立以後,大約三百多年的時間,
教會只有猶太人的舊約聖經,而沒有新約可讀.
因為,這三百年是聖靈在作 " 同感一靈 " 的工作,
當時為耶穌寫生平事蹟的書非常的多,
但為什麼是太可路約這四卷書被列在新約聖經之中,而其它的沒有?
保羅所寫給教會的書信絕對遠遠超過這十三封書信,
但為什麼就是這十三封信被列在聖經中 ?而其它的沒有?
因為教會 " 同感一靈 " .

當時在眾教會間彼此傳閱著保羅的書信,和一些其他使徒的作品,
經過三百年聖靈的工作,有一些作品仍在教會間被抄錄傳送,
因為這些作品,無論在哪個時代,在哪個地區,在哪個教會,
讀起來都讓人感受到聖靈在對教會說話,所以漸漸形成了我們現在讀的新約聖經,
而一些沒有聖靈感動的書信就在聖靈的運行中被淘汰了.

詩歌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在唱的許多傳統詩歌,像奇異恩典,祢真偉大....等,
都是經過數百年的考驗,
代代的基督徒唱了都覺得感動,
每每在人生的逆境中,這些詩歌幫助了許多人,感動了許多人,
所以它們留下來了....

這幾年來,我對於詩歌感到迷惘而無所適從,
太多的現代詩歌不停的被創作出來,
老實說,有些詩歌對我這個中年基督徒而言,實在是無法適應,
有的既不好聽,又不好學,又不好唱,更不用說能夠記得住,讓人隨時可以朗朗上口,
有的鼓聲節奏太強烈,聽得我的心臟不停砰砰的跳,
有的則是不停的反覆那幾句,一唱半個小時,
唱得我只好以尿遁逃避,等唱完了再進去.
本來想在blog上發發牢騷,小抱怨一下,
但後還是決定忍住不說...(今天還是寫出來了...)

為什麼我不會再在意詩歌的問題呢,
因為我明白了 " 同感一靈 " 的道理,
也明白了 " 時間 "  與 " 同感一靈 " 的關係,
詩歌像聖經一樣,需要經過眾教會和眾聖徒的考驗,
我不要管那些我唱了沒有感動的詩歌,只管唱那些我喜歡唱,有感動的歌,
如此一間教會一間教會,一個信徒一個信徒,
每一首詩歌,都需要這樣,一關一關的經過,一代一代的走過,
出於聖靈的感動,經歷長時間的考驗,
有些詩歌會廣為流傳,而有些則會漸漸被眾人所遺忘.

在教會裡,有許多爭執都是因為不了解 " 時間 " 與聖靈感動之間的關係而發生的,
有的教會領袖從神領受了一個異象,
所以開始在教會推動,推了老半天推不起來,
同工都沒有感動,不肯合作,
吵吵鬧鬧的過了幾年,
牧師覺得,這個教會的弟兄姐妹真不順服,
結果不是同工離開教會,就是牧者帶著他的異象走了,
同樣的情形又發生在下一個教會,下一個牧師的身上,
如此下來,總有人帶著疑惑,
不明白,既然異象來自於上帝,為什麼教會的同工卻都沒有同感一靈呢 ?

問題在於,我們不明白,
有時候,上帝給我們一個想法或一個異象,
並不是要我們 " 馬上,立刻 " 就去實現,
而是要我們等候,預備,順服,禱告,努力,....直等到時機成熟,
這段等候的時間有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但許多時候,我們等不了,我們以為神要的是馬上,
所以就憑著自己的血氣而行,去吵鬧,爭取...
鬧得整個教會雞犬不寧,
若我們願意忍耐,等候,憑信心相信,如果這是主要我做的工作,
那麼祂自己會按著祂的時間表來成就,
教會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爭執與分裂了.
想想亞伯拉罕,從得到會生一個兒子的應許到撒拉生了以撒,
這中間隔了多久 ? 廿五年 !!!
亞伯拉罕也以為是馬上, 所以早在生以撒的十三年前,他就生了以實瑪利,
但那並不是神真正要賜給他的...

所以,我想,靈恩派和福音派,多少年來這樣吵個沒完沒了,
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是各佔自己的山頭,各有自己的理論,各有自己的擁護者;
或許是因為我們還在過程當中,
因著聖靈在信眾當中的感動與帶領,
一些東西會被留下來,一些東西會隨著時代的洪流而消逝,
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在與聖靈同工,
我們與聖靈一同在察驗這個世代的所有信息,所有詩歌,
數百年後,後世的子孫們綜觀整個歷史的演變,
他們將賦予我們這個世代的基督徒一個定義,
就如同我們現在回頭看見過去數百年來先聖先賢,
賦予他們的時代對於人類歷史及教會的一個評價,
更重要的是,將來我們都會從上帝那裡得著我們該得的評價.


最後簡單回覆反唐者的最後一句話 :
若有他人有過度延伸!!聖靈自然會修剪對付 !!除非他自己不夠成熟...

不成熟的基督徒太多了,
有的是因為剛信主,所以不成熟,
這樣的信徒需要有屬靈的長輩教導帶領他們,
只可惜,許多初信的基督徒,還沒有打好真理的根基,
他們沒有被教導如何在教會正確的使用屬靈的恩賜,肢體之間當如何百節各按各職,
也沒有被教導如何靠著聖靈去修養改變自己的品格,
就已被教導要去醫病,趕鬼,行異能,說預言了,
就好像一個小孩子,還不會走路就要他拿菜刀,
這樣不僅會傷了別人,也會傷了自己.

聖靈的確會修剪對付,
但聖靈可以在傷害造成之前,就可以把樹枝修剪好,
而不要等傷害造成了,才讓聖靈來修剪...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electrician
melbourne electrician Counter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關於解經(二) ~~ 靈意解經



我先分享一下關於 " 靈意解經 " 的部分,
或許在上一篇文章裡會感覺我反對以 " 靈意解經 " 的方式來讀聖經,
其實,我並不反對用 " 靈意解經 " 的方式來讀經,
" 靈意解經 " 有時候是需要的,
但是要用對地方,而且仍要在整本聖經的規範之下來解釋....,所謂的 " 靈意解經 " 就是為經文當中的一些人事物找到其背後所象徵的意義,
然後按著那些象徵的意義去解釋一段經文...

以下是俄利根對好撒瑪利人的解釋 ~~~

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人 ~~~ 乃指亞當或人因不順服而墮落的教義,
耶路撒冷 ~~~ 乃指樂園,耶利哥 ~~~ 乃指世界,
強盜是那凶猛的仇敵、邪靈、或基督降世前的假先知,
傷患是指不順服;被剝去了的衣裳是指失去了不朽壞和美德;
他被打得半死是因為他的人性已死了,但他的靈魂仍然存在;
祭司則指律法;負重擔的牲口乃是指基督;
酒是指教導和使人歸正的監督、或保護教會的天使;
兩分錢是指新約和舊約、或愛神和愛人、或相信父也相信子,
而撤瑪利亞人的回頭就是指基督的再來...

這是靈意解經,解釋的很好,把救恩的問題解釋的很清楚,讀者會覺得很有亮光,
但其實與耶穌講這個比喻的立意卻不符合,
事實上,大部份耶穌所講的比喻裡,祂都會自己給答案,只有少數的比喻沒有,
在這個比喻的末了,
耶穌問說:「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耶穌自己把答案說出來了,祂要我們能像那位好撒瑪利亞人一樣,
隨時伸出援手幫助那些正在困苦中有需要的人,
而不要像祭司和利未人一樣,表面上看起來很敬虔,
實際上卻絲毫沒有憐憫人的心腸.

這類的經文,既然耶穌自己把答案都講出來了,
我們就不必畫蛇添足,自己加上一些沒有必要的意思在裡面,
俄利根固然能應用這段經文把救恩解釋的很好,
但是聖經中提到救恩的經文有許多,
不需要非要用這種靈意解經的方式來讀.


1.  啟示文學
聖經中每一卷書是用不同的文體寫的,
有的是歷史的記載(記敍文), 有的是詩體,像詩篇,
有的是啟示文學,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所寫出來的,像但以理書七 ~  十二章,還有啟示錄,以西結書,及先知書中部分經文,
不同的文體就要用不同的解釋方法,
像箴言,大多是警世的諺語,所以一般看字面就可以了解其中的意義,不需要用 "屬靈解經的方式 " ,
一般新約中的書信類,看字面解釋大概也夠用了.

但是像啟示錄,及但以理書就無法以字面來解釋,
因為單靠字面,你解釋不出來,
什麼龍啊,敵基督啊,什麼七碗,七號啊,又有什麼大淫婦啊....
怎麼看都看不懂....
因此需要先找出這些圖畫背後的意思來,才能把經文的意思解開.

但是,要找出這些圖畫的象徵意義,也不能自己胡亂套用,
有的解經是把當代的一些人事物擺進去,
比如,有人曾說,希特勒就是啟示錄中的敵基督,因為他專門逼迫教會並殘害神的選民,
比如,有人曾說,但以理書中半鐵半泥的像有十個腳趾頭,就是當時的歐洲共同巿場,
但是這些說法隨著時間的移轉,統統都不攻自破,
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在講解啟示錄時是拿著中東局勢,時代的變化直接套用在經文當中來解釋的,
其中有的解釋還可以接受,但有些卻仍然經不起時代變遷的考驗.

基本上,我們解釋啟示文學的經文,
仍然要按著整本經文的脈絡來解釋,
我們要知道啟示錄的作者  ~~  使徒約翰 , 是一個猶太人,
他從小就受到舊約聖經的教導與薰陶,必定對舊約聖經是十分熟稔的,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使徒約翰所描述出來的圖像,有許多都可以在舊約中找到,
比如,猶大的獅子,羔羊,四活物,金香爐,冰雹,水變血,魔鬼,書卷,橄欖枝子,巴比倫,耶洗別,巴蘭,耶路撒冷,生命水與生命樹...等,
我們都可以在舊約聖經中找到這些圖畫,
新舊約聖經的主題,信息與內容是整本一貫的,
因此,我們若熟悉舊約的話,就不難找出那些圖畫背後的含意.

有許多人喜歡把時事與啟示錄連起來講,
比如,現在又有人把中國的掘起比喻成啟示錄中的大龍了,
因為中國人看重龍,皇帝都以龍子自稱,而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
有更多人喜歡聽這樣的解經分享,
我猜想,其中有一個原因是,
聽這樣的信息就像聽公眾人物的八卦一樣有意思,
但我覺得,這樣的信息聽聽就好,不必認真,
因為過幾年,中東局勢或世界局勢一改變,
這些信息也會跟著失去價值....

我們還是好好的努力讀舊約,
舊約熟了,新約(包括啟示錄)很多地方就會懂了.

2.  雅歌
另一卷我個人覺得可以用靈意解經法來解釋的,就是雅歌 (所羅門的歌中之歌),
這卷書在猶太人當中曾引起很大的非議,
在古代人的眼中,這卷書根本就像是本色情刊物,
因為書中不僅描寫男女之間的情愛故事,
還把男女之間的性愛關係作了詳細的描述,
所羅門與書拉密女的洞房花燭夜,
第四章清楚描寫新郎愛撫新娘是由上而下,
第七章再次同房,新郎對新娘的愛撫則是由下而上.

這樣的一卷書放在聖經中是很唐突的,
因此對雅歌的解釋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見解,
有人覺得就是按字面解釋,單純是描寫男女之間的情愛,
可以拿這卷書來教導年輕人談戀愛的功課.
除此以外,也有一些人覺得該以屬靈的角度來看待這卷書,
我們可以用 " 基督與教會 " 的角度來讀,
耶穌是新郎,教會是新婦,
還有,也可以當作是描述 " 基督徒個人與上帝之間親密的關係 " ,
那麼讀的時候,就可以把書中的書拉密女當作是自己,而上帝就是我們渴慕尋找的愛人.

3.利未記
這卷書,對許多基督徒而言,也是很難明白的,
上帝為什麼要把這些枯燥的猶太律法書放在聖經裡 ?
若沒有靈意解經,就很難明白這卷書,
按新約希伯來書的教導,
利未記的許多人事物都是預表著耶穌基督,
比如,大祭司,被殺的羊羔,
聖殿中的所有擺設都象徵著我們與耶穌基督及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因此,希伯來書亦有 " 小利未記 " 的別稱,
藉著希伯來書,我們才能明白利未記當中的一些奧秘.

總而言之,
我們不需要視 " 靈意解經 " 為牛鬼蛇神,
反而要學習在讀經時倚靠聖靈的光照與引領,
使我們能明白聖經中的屬靈含意.
或許,上一篇我所舉的例子應該更名為 "私意解經 " ,
以免把 " 靈意解經 " 的正面意義給抹煞了.

綜合以上我幾點,我將 " 靈意解經 " 的一些基本原則簡列於下,
這樣大家就更容易明白

1.  解釋聖經,有時 " 靈意解經 " 是絕對必要的,所以基督徒不能排斥靈意解經.
2.  是否可使用靈意解經法,需要視那卷書的文體而定,啟示文學,雅歌及利未記,可用靈意解經法來解釋.
3.  使用靈意解經時,不可任意 " 對號入座 " ,作無謂的關聯,最好是能夠貼著整本聖經的主旨走,尤其,儘量從新約中找到解釋舊約的依據(如以希伯來書來解釋利未記)或從舊約中找到解釋新約的依據(如從創世記,出埃及中找到啟示錄中圖像的表徵).
4.  有人說,聖經所有的經文都是指向耶穌基督,所以,可以在默想經文時,試著與耶穌基督相關聯.( 所以換句話說,像本文一開始所提到俄利根的解經,雖然不是貼著比喻的原意走,但至少他也闡明了救恩的真理,所以對我個人而言,這樣的解經,雖不滿意,但是可以接受)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accountant
gold coast accountant Counter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關於解經 (一) ~~ 上下文


花一些篇幅來回答主內弟兄(或姐妹)~~ 反唐者的問題...

解經難道不包含生活運用嗎?那詩篇不是告訴我們?要默想神的話?默想自然會帶出延伸?但既然有聖靈引領?同感一靈是很自然的!!若有他人有過度延伸!!聖靈自然會修剪對付 !!除非他自己不夠成熟...





1.  解經難道不包含生活運用嗎?那詩篇不是告訴我們要默想神的話?
是的,解經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應用在生活當中,
解經的目的不是為了增長自己的知識,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默想神的話也是必要的,
因為默想幫助我們能細細咀嚼神的話語,而不只是囫圇吞棗而已,
我們當然要把聖經應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但應用必須建立在正確的解經根基之上,
錯誤的解經就會帶出錯誤的生活態度.

若沒有建立在正確的解經原則之上,
我們讀聖經不但不能把聖經中神的旨意讀出來,
反而是把我們自己的意思讀進去,
是拿著聖經要脅上帝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
而不是真心的想要順服上帝.

我舉幾個例子給大家參考看看

1.  一個姐妹和一名男子談戀愛,
對方非但不是基督徒,而且他的全家都拜拜,拜的很虔誠,
她說上帝感動她要嫁給這名男子,
大家都勸她最好不要,因為信仰不同,將來夫妻之間會很難相處,
而且婆家又拜的那麼虔誠,到時候如果要求妳要跟祖宗燒香,祭拜,妳的麻煩就大了,
因為基督徒是不可以燒香祭拜的,
大家都勸她回去多禱告,
過了一陣子,這位姐妺告訴大家說,
她讀聖經讀到一段話,讓她明白,上帝真的要她嫁給那個人,
她用的經文是 : " 你們去吧!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羔進入狼群。 " ~路加福音十3
大家聽了都差一點昏倒....

事實上,耶穌說 : " 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羔進入狼群。"
是在差遣七十個門徒到各地去傳福音時說的,
是指門徒出去傳福音時,會遇到反對的,敵擋的,還有逼迫他們的人,
應用是 ~~~
我們傳福音,有時候真的是遇到很多的危險....如羊進入狼群一般.

二次世界大戰時,
許多歐美宣教士遠離自己舒適的家園,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台灣來傳福音,
有的人還在船上就已經得病而死,
有的喪失自己的妻子兒女,有的在中國被義和團殺害,被嘲笑,被潑糞...
現在也有許多無名的宣教士前往印度,或到伊斯蘭教徒中間去傳福音,
也有不少被鞭打,囚禁或殺害的.

因此,這位姐妹沒有在正確的上下文及基本的背景查考之下,
強把自己的意思讀進聖經裡面,
企圖給自己和別人一個合理的說詞來作一件根本就不討神所喜悅的事,
這樣的應用真的是大有問題.


2.  有的靈意解經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卻是不正確的
之前我有寫一篇文章是關於 " 無花果的比方 "

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 (馬太福音24 : 23)

一種很普遍的解釋是,
無花果代表以色列,所以當以色列復國,歸回自己的領土以後,就是主來的時候,
這也是沒有看上下文,也沒有參考當時背景的靈意解經.
如果大家去看這節經文前面所講的,
廿四3 門徒問 : 世界末日有哪些徵兆 ? "
耶穌回答了 v.4 - 31 這段話,
末世的徵兆有地震,戰爭,饑荒,及各種災難,還有假先知,人的愛心冷淡...等,
隨後講了,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
因此,按照耶穌所講的這整段話來看,
無花果樹是指祂所提到的這些災難,
當我們看到世上開始有這許許多的災難發生時,
我們就會知道,主來的日子愈來愈近了.
按當時的背景,是因為無花果是當時以色列人當中很普遍的食物,
就好像山東人吃饅頭,美國人吃漢堡一樣的普遍,
所以,耶穌用無花果來作比喻,對當時代的人而言,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明白.

整段經文中,完全沒有提到以色列這個國家,
但是我們後來的人卻誤會了耶穌所講的意思.
這樣的解經同樣的也帶出錯誤的結果出來,
我知道有一個機構(大概是在美國)特別在募款集資,
想辦法把在以色列境外的猶太人都送回本國去,
如此,就可以儘快促成主耶穌的再來.

當我們從上下文及當代背景去解釋一段經文以後,
我們就可以確定,耶穌是要我們留意世代的變化,
當我們發現時代愈來愈邪惡,敗壞時,
我們當存著盼望與信心來忍耐,儆醒過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不要灰心,也不喪膽,
因為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太廿四13),
應用在生活當中則因個人而異,
有的人受到這段經文的警惕,覺得應該多禱告,
有的人則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壞習慣,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有的人則可能在苦難中得到神話語的安慰,存心忍受苦難,等候上帝的救贖...
而不是所有人都忙著去帶猶太人回以色列...

3.有的解經是加上了自己的想像力,
這是我最近才聽到的,也是從一個走靈恩路線牧師的口中說出來的,
耶穌說 : "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是發白),可以收割了。"  (約四35)
這節經文我們都很熟,主要是告訴我們傳福音的急迫性,
因為很多人的心都在渴慕認識真神,只是沒有人告訴他們,
所以我們要多多去傳福音,領人歸主.

但這位牧師的解釋是
回教徒頭上都裹著白色頭巾,成群的回教徒聚集在一起,
遠遠看去就像是發白的莊稼,
所以我們要積極努力的去作回教徒的福音工作.

若是有了基本的解經原則,馬上就可以分辨,
這樣的信息根本就不必理它,
我們若是從這節經文領受到上帝愛人的心是何等的急切,
自然我們就會努力去傳福音,
但應用起來,各人有各人的領受,
有的人向社區傳福音,有的人向少數民族傳福音,有的向兒童傳福音,
可不可以有人受感動向回教徒傳福音呢 ?
當然可以....
但是我們不能像這位牧師這樣的解釋聖經,
這樣就變成,耶穌只要我們向回教徒傳福音,
雖然沒有違反整本聖經的原則,
但是聽起來很怪,而且也沒有必要這樣解經.

4.  這是我聽過最令我昏倒的解經,也是出自走靈恩路線牧師的口,
耶穌被釘十架時,祂穿的外衣和裏衣,被兵丁們拿去以抽籤的方式分了,
我們都知道這是當時羅馬兵丁的習慣,
他們可以分得死刑犯的衣服,
為了公平起見,所以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這次是誰可以分得犯人的衣服.
這是在顯明,耶穌為我們付代價,付到一無所有,
不但把命捨了給我們,連穿在身上的衣服也都沒有留下.

但這位仁兄的解釋是,
耶穌的衣服兵丁們都搶著要,還需要用抽籤來決定,
表示耶穌穿的一定是西裝,(我想他的意思是說耶穌的衣服很名貴,很高級),
耶穌為我們成為貧窮,無佳形美容,不像君王騎著馬,乃是騎著驢駒子,
從哪裡來的高級西裝讓兵丁們搶?
這種解經法不但不合乎這段經文的上下文,也跟整本聖經的意思背道而馳,
這就是靈意解經的危險,誰都可以拿一段經文來亂講,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我聽說他的教會絕大部份都是年輕人,
或許是他想要吸引年輕人來,讓他們覺得牧師講的道不是八股的,不是無聊的,
所以用這種嘩眾取寵的說法來討人的喜歡,真的是夠了,
這樣的教會,一萬多人,牧師講的道,大家都喜歡聽,
但是我個人不屑聽這樣的講道,講得再精彩都不屑聽...

這樣的講道會教出什麼樣的信徒來 ?
或許簡單一點想,還是一樣,教出一大堆成功神學的產物,
而不曉得什麼是清貧,什麼是知足,什麼是犧牲的愛,
我也不曉得他的會友有多少人能真正體會耶穌為我們的犧牲是何等的浩大.

以上是我舉的一些例子,
每一個例子有一個錯誤的解經,和它們所帶出的錯誤的應用,
也解釋了正確的解經為何,又如何的應用在我們的信仰和生活當中,
下一篇,我要解釋一下,什麼是 " 同感一靈 "
若篇幅夠,也講一些關於聖經如何給予個人的指引,
就是常聽得有人說 : "神給我話語,要我去某個地方,或作某件事..."
聖經除了給予教會大原則以外,也會給予我們個別的引導,
但我們該如何正確的應用才不會傷了別人,害了自己,害了教會,又羞辱主的名.
如果,篇幅裝不下,就留待第三篇再討論.




Counter Stats
burleigh accommodation
burleigh accommodation Counter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When you Believe

影片中唱歌的二位,分別是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和妻子西坡拉,
曾經在很絕望的時候,這首歌給了我很大的安慰,
把這首歌送給所有在等候上帝帶領的弟兄姐妹和朋友們,
願上帝在未來的一年裡成就你所想望及等候多年的事,
我們因信在絕望中仍有指望...






When you believe 當你相信
(原詞曲:by Stephen Schwartz and Hans Zimmer  中譯: Diana)

原唱:Mariah Carey & Whitney Houston (現在這種卡司很難重現囉)


Many nights we prayed
許多夜晚我們禱告
With no proof anyone could hear
不確定神是否聽到
In our hearts a hopeful song
心中有首盼望之歌
We barely understood
超越我們所能明瞭

Now we are not afraid
如今我們不再恐懼
Although we know theres much to fear
儘管未來令人畏懼
We were moving mountains
Long before we knew we could
早在我們明白以前
我們信心已能移山
(Oh yes) 喔是的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當你相信 就能帶來神蹟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儘管盼望微弱 卻難以滅絕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祂明白你能行出奇蹟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當你相信 你就能行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當你相信 就能做到
(oh yeah) 喔 是的

End this time of fear
終結心中恐懼
When pray so often proves in vain
儘管禱告似乎徒勞
Hope seems like the summer birds
Too swiftly blown away
盼望如同夏日小鳥驚恐而逃

Yet now im standing here
我仍要持守站立
My heart so full i cant explain
我心豐盛難以言喻
Seeking faith and speaking words
I never thought I'd say
我從未想過我能開口 尋求信心為神發聲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when you believe)
只要相信 就能創造神蹟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儘管盼望微弱 卻難以滅絕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you can acheive)
祂明白你能行出神蹟 (能行神蹟)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當你相信 你就能行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只要相信 你就能行

They don't always happen when you ask
當你祈求就必得著
And its easy to give in to your fears (oh)
不必屈服恐懼之下
But when your blinded by your pain
我們總因苦痛盲目
You can see your way though the rain
經歷恩雨反能看見
All is stil, It's in your voice,
It says hope is very near
靜默之時祢的聲音 訴說盼望已然來臨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when you believe)
只要相信 就能創造神蹟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儘管盼望微弱 卻難以滅絕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you can acheive)
祂明白你能行出神蹟 (能行神蹟)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當你相信 你就能行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只要相信 你就能行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當你相信 你就能行
Just believe (2 times)... (oh yeah) 就是相信 單單相信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只要相信 你就能行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cleaners
melbourne cleaners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