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妳需要想:他們又不是我的孩子
廖先生曾恥笑過我是一個 "死忠" 的人,
只要認定自己是歸屬於某個團體,
如果不是上帝一腳把我踢出來,
即使日子過的再痛苦,也絕不離開,
之前,在一家公司裡作會計作到生不如死,也不輕言離開,
後來,萬福堂和榮恩堂相繼出現過牧者離開的危機,
儘管對於接管一個教會,心中充滿了恐懼,一點兒信心都沒有,
也在心中誓言要與弟兄姐妹共同渡過難關,
在平安的時候,不會想要離開,
在困難的時候則覺得自己的肩上負有一份責任,當然不可能撇下弟兄姐妹而不顧.
我的死忠,也用在我的婚姻上,
雖然心中擁抱著我的大女人主義,
我不倚靠男人的愛憐而活,
對丈夫,既不舉案齊眉,也不卑恭屈膝,
但是,自我嫁到廖家以後,就把這個家當作是我一生的依歸,
二名繼子女在家的時間不多,
基本上就是我們夫妻倆和一個幼小的女兒在家裡,
但是在我的心中,只有我們一家五口都到齊了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家,
如果有人每年都收到我寄的聖誕卡,就會發現,
照片上,我的家一定是5口全到,
絕不會只有我,廖先生和ㄅㄨ三個人的照片,
對我而言,只有我們3個人照的相片,不能代表我們一家,不能算是全家福,
因為提娜和菲利浦都是我的家人.
平常,我們吃東西不分彼此,
有時這個人吃不了的漢堡,薯條,就給那個人吃掉了,
花錢也不分你的,我的,
付錢的時候,有時你出,有時我出,借了錢不還也沒關係,
有時想跟提娜借條牛仔褲來穿穿,就自己直接去拿,不必打電話去問,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只要知道是自己家人拿去用的,就變得一點兒都不計較了....儘管,在許多事上,二名繼子女就是我的家人,
但只有在一件事上,我不能把他們算作是我的兒女,
那就是在 "管教" 方面.
我和廖先生結婚之時,姐弟二人都還在大學念書,
管教的方法不是責備處罰,而是要建議勸導,
二個年輕人將屆成人,管教階段接近完成,
但還沒有到完全放手的階段,
有時還是需要家長的規勸與引導.
我自忖自己絕對無法取代孩子們心目中親生母親的地位,
對一個後母而言,與繼子女之間關係的建立已屬不易,
但是卻有可能因為 "管教" 的問題,而輕易拆毀,
管了,可能不會有什麼效果,只是徒增彼此間的嫌隙.
想想自己小時候,親生父母管教我時,都還有不滿,受傷,不公平的感覺,
更何況是一個與我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繼母的管教?
想到這裡,就決定放手不管,全部交給廖先生去處理,
當然,我也不是裝聾作啞,不聞不問,事不關己,
既然是自己的家人,自然也希望他們好,
所以,我雖然不當面對他們說好說歹,
但是常常會私底下給廖先生出主意,提建議,分享我的看法,
以前在台灣好歹我也是個青少年的輔導.
在經過與廖先生的討論和溝通之後,
我們二人會達成一個共識,
然後由廖先生去和他的子女溝通,
比如,菲利浦今年畢業,在離舊金山不遠的奧克蘭找到工作,
他的女友也在舊金山讀書,
為了要節省房租,又想住寬敞一點的地方,
所以想跟女友合租一間大一點的房子,一人一個房間,
菲利蒲和女友安吉都是愛主的基督徒,
但是我們還是覺得不妥,
所以討論後的結果是~~不可以.
然後,由廖先生去和兒子說,
並且告訴他們為什麼不可以.
有時,我提的建議沒有被接受,
那我就尊重廖先生的意見,不會插手管這件事,
這個時候就需要用這個原則,妳要告訴妳自己~~
沒關係,他是你兒子,不是我兒子,你可以決定要怎麼管教他.
雖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但是在這個時候,我會把界線劃的很清楚,
不會一塊兒攪下去和稀泥.
等一下會詳細分享我的作法,
我在這裡先舉個例子,
有一次,廖先生告訴我,兒子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被警察開了罰單,
兒子把罰單交給了老爸,當然就是要老爸出錢,
我跟廖先生說,我們可以幫他出大部份,但是另外一小部分要從他的零用錢裡扣,
讓他學會為自己的錯誤負責任,
廖先生卻說 : " 以前我的罰單也是我爸爸替我交的,但我並不會因此而故意去違反交通規則,接到罰單對我而言已經是一個處罰了."
既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我就不再多說,就讓老公去付吧....
我不會非堅持我的看法,也不會插手管這件事,
且待日後看兒子還犯不犯,如果不再犯就算了,
如果又犯了,到時候再來重覆提我的意見.
對於繼子女的教育問題,我的角色是在幕後,不露臉的,
既然嫁進這個家庭,我們都願意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的,
所以,我會想,既是我的孩子,當然我就有責任要教育他們,
但是,在管教這件事上很容易就會擦槍走火,
不得不慎....
我的作法是~~
1.先和配偶討論,把妳的意見和看法提出來.
所有的管教問題,一定要和配偶商量過,
妳可以提出妳的看法,但是最後要讓配偶來作決定.
這個步驟非常的重要.
2.然後由配偶出面去和他的兒女溝通,
尤其是處罰,一定要由父親出面,
如果是後媽來進行的話,孩子在被處罰時難免心裡不痛快,
很容易破壞辛苦建立起來的關係.
3.如果必需要由妳出面的時候,妳需要用 "傳聖旨" 的方式來作.
因為這是你們夫妻二人討論出來的結果,
尤其,妳又把決定權交給了妳的配偶,
所以,這個時候妳就可以跟孩子說~~
"你爸爸跟我討論過這件事, "他的決定" 是....."
即使配偶是照著妳的想法而作的決定,也不要說~~
"我覺得你應該要....",
還是要用傳聖旨的方式~~你爸爸決定.....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第1點非常的重要的原因,
因為,這是對身為後母本身的一個保護,
所以聖經上說,妻子要順服丈夫,對妻子而言,其實就是一種保護,
如果,是我自己決定了要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
一旦孩子有了反彈,我不但沒有一個中間人來替我緩解,
反而會為了管教問題,與配偶之間也有了嫌隙,
那我就真的是腹背受敵,
長久累積起來,日子就會愈來愈不好過了.
失去母親的孩子,有的會特別的懂事,但也有的會變的很驕縱,
也許是外公,外婆,舅舅,阿姨,甚至父親本身...,
他們因為可憐孩子沒有了媽,所以就會特別的驕竉他,
或者是孩子從小就沒有受到合適的管教,
那麼他也會是一個難以相處和改變的孩子.
如果,很不幸的,妳遇到的是一個被竉壞的孩子,
基本上,我可能會為了這個孩子而放棄進入這段婚姻,
這個我之前已經分享過了,現在就簡單複習一下重點....
首先,喪妻之人有時候為了怕寂寞會很想趕快就結婚,
但是妳不能急,寧可多花點時間了解他的家人,尤其是將來要住在一起的人.
再來,就是萬一妳發現他真的有個被驕縱到不行的孩子,
這就是妳面臨抉擇的時候了,
如果,妳選擇要進入這個家庭,
那妳就需要預備自己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多充實各方面的知識,學習倚靠神,
因為妳將要打的是一場硬仗,
而且不要對妳的配偶有太大的期望,因為他或許不會站在妳這邊,
甚至孩子的驕縱可能就是他造成的.
基本上,一個孩子的個性在6-10歲之間就已經定型了,
如果,妳的繼子女已經是個10歲以上的青少年,
大概妳已經沒有辦法用強勢的管教方式來改變他了...
妳需要用愛心和忍耐,蒐集相關資源,倚靠神,求主賜下智慧,更多的禱告和漫長的等候...才能漸漸看到一些兒的改變.
1.還是把管教孩子的決定權,交給丈夫,即使他的決定是不管小孩,妳也不要出面作壞人.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一名繼女真的是壞到不行,人前作一套,在後母面前又是另一副嘴臉,
因為她的丈夫一味放縱,她就自己出面管教這個孩子,
結果,母女吵(二個人本來就不合),夫妻吵(為女兒的事吵),父女也吵(因為父親先前的驕竉,結果女兒爬到他頭上來了)....
後來,她先生的結論是~~我女兒會變成這樣都是妳這個後母造成的.
姐妹們,我們真的不要作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傻事啊...
這就是我今天一再要強調的重點,
我們不是不愛這個家,不愛這個孩子,
但是,只有在管教的事上,我們需要狠下心來劃清界線~
好 ! 這是你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你要這樣作就這樣作吧!!
如果我們沒有在此嚴格的劃清界線,到頭來可能對妳,對孩子,對夫妻之間,都沒有好處.
2.如果,孩子的問題根本就是出自父親的驕慣,妳需要先從妳的配偶著手.
溝通,一起上研習課,分享妳讀的書,請屬靈長輩給他一些勸告,還有為他禱告...
3.妳順服配偶的決定之後,結果孩子捅了簍子,不要去幫他收那個爛攤子,讓妳的配偶自己為他的決定負責,叫他自己去處理.
除非他自己吃到苦頭,否則他不會與妳一起同心同意的教養這個孩子.
所以不要由你出面去跟學校或警察或教會去交涉(看他在哪裡捅的簍子),叫妳老公自己出面.
也不要拿自己的嫁妝,私房錢,甚至跟娘家借錢去幫忙處理,叫妳老公去想辦法.
聽起來有點兒狠心,但是唯有這樣子,才能讓妳的配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男人,
有時會相信權威人士,有時只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有時會聽聽朋友的建議,
但是許多時候卻獨獨不相信自己妻子的話....
所以有時候,只好藉由別的管道來讓他相信妳所說的,
(而且,通常他們都不會承認當初妳的看法是對的,他們會相信那是他靠他自己想通的)
總而言之,
管教子女,對一個後母而言是一個戰場,
若是處理的不好,生活就好像是在地獄一樣,
要打贏這場戰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加入這場戰爭,
劃好地界,從場外進攻,
爭取配偶的認同與支持,再由他出面,
透過禱告,神會給智慧,也會感動妳的家人,
如此,妳就掌握到了幸福的鑰匙了.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study Counter
Hi, Amy,
回覆刪除Great.. It is always nice to read your sharing...
How's everything?
真的覺得妳很有智慧!
回覆刪除願上帝祝福妳!
may,謝謝妳,
回覆刪除感謝神,覺得信耶穌真好,
因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蒙祂的幫助和引導,
也願上帝賜福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