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現,是眾人所期待的
當我結婚來到洛杉磯以後,
不管在任何場合,
我遇到過許多壓根就不認識的人跑來問我說:
"妳是廖律師的太太厚?"
當年在L.A.我們的婚筵總共請了37桌,
全部都是廖先生的親朋好友和弟兄姐妹,
所以有很多人在婚筵那天看過我,而我卻不認識他們...."妳是廖律師的太太厚?"
通常在我點頭承認之後,
絕大部份的人會接著說,
"妳知道嗎?我們都在幫他找對象耶,他相親相了好久(大約七年),怎麼找都找不到合適的,後來知道他要結婚了,我們都很為他高興...."
對於我們的婚姻,所有的人都是高興的,喜悅的,
廖律師終於結婚了....
而不是~~
他怎麼這麼快就結婚了.
換句話說,
我的出現,是大家多年來的期待...
我跟廖先生結婚是在他前妻過世八年以後,
其實,他是從喪妻一年多以後開始考慮再婚的事,
這其間尋尋覓覓,閱人無數,
親友為他介紹的女孩子數不清有多少,
如此三年過去了,沒找著,
五年過去了,沒找著,
七年過去了,怎麼還沒找到,
反而是旁邊的人開始擔心,大家都希望廖生先能趕緊找到結婚的對象,
連廖先生的兒女都希望爸爸能早一點兒結婚.
就這樣,我在眾人的期待中出現了,
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廖律師終於結婚了 !!!"
所以我得到了教會弟兄姐妹,廖家親友,廖先生的子女,前妻娘家....等來自四面八方所有人的祝福....
我知道有不少的男士在喪偶之後或許不到一年,甚至半年,三個月就娶了新太太,
對於這些男士而言,
或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過沒有太太照顧的生活,
所以就急著趕快再娶一個,
但,其實在許多親友的心中卻是一個大問號,
前一陣子不是還聽到他講到多愛自己死去的妻子,
怎麼這麼快就可以另娶嬌妻呢?
特別是岳父母可能都還未從喪女之痛中走出來,
孩子們一定還在想念他們的母親,
這個時候,突然聽到爸爸又要結婚的消息,
難免,這個後母的婚姻所到的祝福比較多是不由衷的,
尤其孩子對母親還存留著很深的印象,
無形之中總是會拿新媽媽與自己的母親作比較,
在彼此的適應上就會比較辛苦一點.
所以,如果姐妹正在和剛喪偶不久的弟兄交往,
第一,最好能低調一點,
畢竟也要顧及到其他親友的感受.
第二就是,如果想結婚的話,寧可多等等,
除非是孩子特別的小,通常是三歲以內,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或是子女都已成家立業,與父母親之間的臍帶早已切斷,
否則,像一般在求學階段的孩子,都需要花一段較長的時間,
才能慢慢的走入他們的生活,
我相信,這比一下子突然就空降到他們當中,所需要適應的困難要少的多.
當然,我並不是說,大家都要像廖先生一樣等八年再結婚,
但是,如果能推遲到一年,二年,甚至三年以後,
壓力或許會比較少一點.
另外,我建議弟兄可以在喪妻之後,多花點時間和子女相處,
像廖先生,以前忙著讀書,考律師執照,工作賺錢,
所以沒有參與過二個孩子成長的過程,
前妻過世以後,他做了八年多的單親爸爸,
反而和二個孩子建立了很親密友好的關係,
一大二小的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國,
到現在二個年青人都已經將近卅了,
父親的話對他們而言都還是金玉良言,極具參考價值的,
因為他們相信父親,愛他們的父親,
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接受了父親的新太太,
所以,我和二個年青人的關係是建立在一個好的父子關係上.
如果,父親從前沒有好好的建立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在孩子失去了母親之後也沒有花時間去愛孩子,了解孩子,
很容易的,再婚之後,孩子也一定會把後母當作是與父親一夥的去敵視她,
如此一來,就真的是 "後母難為" 了.
Counter Stats
buy property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