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0日 星期六

我的姓名大全(三)

這個名字代表著我一生中最最艱苦的日子,
也代表著時代的巨變...

3.王小美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兒面熟,
沒有錯,  王小美是我國小一,二年級教科書中的女主角,
男主角的名字叫李大同,
王小美李大同應該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一年級生吧,
在國語課本裡,我們隨著他們一起學習~~這是黑板,這是板擦兒,
在數學課本裡,李大同買鉛筆,要我們算一算他總共花了多少錢,
總之,王小美和李大同陪著我們度過了國小一,二年級的美好時光.

到了高中時期,我讀的是商職,
因為我是班上惟一的一個姓王的,
為了懷念可愛的王小美,
所以同學都戲稱我為王小美.

A.高中的日子,對我而言不是"悲慘"二個字可以簡單形容的,
因為我讀的是夜間部,
只上了一個月的課,我就發現白天的時間在家裡挺無聊的,
所以我就找到了一個打工的工作~在貿易公司裡當打雜的小妹,
頭二個月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
二個月以後,我父親出了車禍,成了植物人,
因為要幫忙分擔家計,而且能夠繼續讀書,
所以後來就變成不得不做,
也註定了我在未來的年日裡與大學之路永遠絕緣,
大學之門從沒有與我擦肩而過,而是總在遙不可及的另一方,
總之,我連考個意思,滿足一下年少時夢想的機會都沒有.

王小美每天的日子都是辛苦的,
早上六點多就起床了,然後搭擠死人的公車去上班,
到晚上下課從松山坐車回到永和都已經十一點了,
回到家裡要和媽媽一起替爸爸洗澡完才能休息,
週末哪兒也不能去,因為不能丟爸爸一個人在家裡沒有人照顧,
一輩子只參加過一次與其它學校的男生的聯誼.
父親病在床上的日子是九年,
頭四年,剛好就是我讀高中的那段時間,大家都在調適,
我們需要學習怎麼與苦難相處,
剛開始,我們姐弟三人還常為了今天到底誰該去幫爸爸洗澡,作運動而爭吵,甚至大打出手,
媽媽氣的當場暈倒在地上,
我記得那時還找了大舅舅來調停,
四年過去了,慢慢的,塵埃落定,
姐姐結婚了,弟弟當兵去了,
照顧爸爸的責任理所當然就落到我和媽媽的肩上了,
每天都是我和媽媽一起幫爸爸洗澡,餵他吃飯,喝水,吃葯,作運動,
我常常累到夜晚上了床,忍著淚水,
等媽媽去上大夜班了以後,才抱著棉被自己一個人趴在床上嚎啕大哭,
再累,也沒有人和我們二個人輪班了..
也好....,這樣大家都不用再吵了....

父親因為在床上躺久了,
所以他有許多的併發症,
肺積水,尿道炎,高血壓...,
印象中....,也是他病的頭四年,
父親每半年就要住一次醫院,
每住一次醫院都會把我們全家弄的人仰馬翻的,
我們都要輪流跟公司請假到醫院裡去照顧爸爸,
記得有一次,爸爸又住院了,
那年我高中四年級(夜間部要多讀一年),
輪到我照顧爸爸的那一天下午,剛好輪到我們班拍畢業的團體照,
因為要照顧爸爸,
所以我沒有去拍照,
所以那年的畢業紀念冊的團體照裡就沒有王小美,
那年也是剛受洗的一年,
我學會了有需要就去跟上帝禱告,
爸爸出院之後,
我就跟神禱告祈求說:"主啊!我實在是受不了這種日子了,祢看,為了照顧爸爸,我連畢業照都不能照,請祢讓爸爸以後再也不要進醫院了."
神應允了我的禱告,
從那次起,一直到父親過世為止,
他沒有再進過醫院一次.

或許是在那段八年多的日子裡,上帝給了我許多的熬煉,
父親過世以後,我就再也沒有遇過比那個時候更辛苦的日子了,
也許,我應該這麼說:"經過了八年多苦難的洗禮,
那些小麻煩對我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麼了."


回頭想想,就是因為當年經過的苦難特別的大,
所以經歷神的恩典也特別的多,
所以...當年的王小美也特別的熱心事奉神,特別的愛主,
我時常懷念那時單純愛主,每一個禱告與呼求,幾乎是"有求必應"的日子,
這就是我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的,
如果苦難能使我更加的愛主,那我寧可選擇苦難,而不要過好日子,
王小美的心情,或許只有約伯才能體會,
因為約伯也是在苦難中才對上帝說出一個發自內心的禱告~~
主啊!從前我風聞有你,如今親眼看見你.

B.當年七歲的王小美,現在已經四十歲了,
卅多年的歲月過去,
王小美親身經歷了時代的巨變,
從前的民族英雄成了千古罪人,
不僅王小美和李大同從教科書裡消失了,
中國歷史也沒了,中國地理也不見了,
中國古文沒了,三隻小豬搖身一變,成了新成語,
南京大屠殺也不翼而飛了.
如今我才明白,原來教育也是政治操作的結果,
只不過以前操作的是國民黨,現在操作的是民進黨.

記得小時候,
上學進到校門要向蔣公銅像敬禮,
國歌和國旗歌是最流行的,
因為每天至少要唱二遍,(升旗典禮和降旗典禮)
雖然當時年紀小,
也不曉得到底有沒有這個可能性,
但"殺朱拔毛,反共復國"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我想那也是許多百姓心中的惟一目標,
是大家一起團結奮鬥的動力.

幾曾何時,台灣變了,
族群分裂,彼此仇恨,
只不過是為了支持不同的政黨,
也可鬧得家庭破裂,夫妻離異,
我不懂,就這麼一個小小島,
為什麼大家就不能彼此合睦,團結起來?
如果要"統",那麼就全國一起努力,
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拿好自己的籌碼,
訓練多一點的專業人才,
從政治',經濟,教育,財政,社會...等各方面不同的環節和對岸去談.

如果要"獨",那麼就全國一起同心,
實施全民皆兵,
推動各種適合戰爭的社會建設,
花大錢自己研發,製作精良武器,
(不要向外國買,因為外國都受到中共的干預,
台灣花大筆的錢,卻只能買到50%功能的武器),
即使敵強我弱,中國大,台灣小,
只要大家一心一意,再加上基督徒的禱告,
難保我們不會奇蹟般的殺出一條血路來.

如果要維持現狀,既不統也不獨,
那大家就不要去選一個可以從"四不一沒有",講到"四要一沒有"的台獨總統來.
竭力保持與對岸良好的關係,
撇開政治,在文化和經濟方面與對方維持良好的互動,
儘量不要去刺激對方,逼得我們必須提早在統獨二者之間作抉擇.

我是一個家庭主婦,或許我的見解很可笑,
但我個人覺得,
台灣的問題不是我們沒有路可以走,
而是我們大家都不走在一塊兒,
一個分崩離析的國家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中國人本來就已經是一盤散沙了,
再加上後現代個人主義,相對主義的思想高漲之下,
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
團結合作,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變成過時的口號,
我個人覺得台灣人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政黨之爭,
同樣都是生在台灣,長在台灣,卻無法彼此相愛,而互相爭鬥.

為什麼呢?
已過不惑之年的王小美,反而愈來愈疑惑....


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家庭會傷人

老師規定要寫的讀書報告,
如果每次書籍分享都有辦法寫的這麼詳盡就好了,
所以人還是要逼,要有點壓力才會做得更好,

書名:家庭會傷人,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

      鄭玉英、趙家玉譯,

      張老師文化出版,200511月初版59


一、               
簡要內容:

1.              家庭是一個系統:家庭是一個整體的運作系統,其運作並非偶然形成,而是按照固定的循環方式進行的,因此,在任何家庭裡,每個人對於家中的問題都有責任,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單獨受到指責。系統裡的毒性教條代代相傳,只有當我們了解自己的家庭系統時,才能重新發現一些不妥當的教條如何限制了我們,而走出僵化的人生腳本。只有當我們了解自己的家庭歷史時,才能找出真正的自我。

2.              原生家庭:每一個人之所以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尤其是父母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最大,父母親如果沒有健全、成熟的人格,子女也會受到其不良的影響,而且代代相傳。

3.              心理防衛機轉:當我們被虐待時,我們會用自我防衛來保護自己。例如,壓抑自己的感覺、否認問題的存在、轉移憤怒到其他事物或朋友身上、幻想被愛、理想化或假裝不在乎、讓自己麻木冷漠、不再有任何感覺

4.      毒性教條:毒性教條視「服從」為最高價值。毒性教條的摘要如下:

·         對需人照顧的孩子而言,成人就是他們的主人。

·         成人像上帝,可以決定是非對錯

·         孩子要為成人的憤怒負責

·         父母犯錯可以免受責難

5.      康復的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重振意志)

A.    承認自己的生活一團糟

B.     相信我們可以恢復正常

C.     願意把自己交給上帝

·         第二階段(尋回自我)

A.    哀悼過去

B.     饒恕

C.     把家人交給神

·         第三階段(返璞歸真):尋求與上帝的合一

 

二、                五句嘉言:

1.              在不正常的婚姻關係中,家庭會可能會有一個孩子產生一些反社會的行為,並且藉著這些行為來表逹父母心中彼此的忿怒,這個孩子也許會吸毒、惹麻煩、不唸書,他的問題可能會轉移父母之間的衛突,甚至於會使父母親因為擔心他,而彼此親密起來,這樣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代罪羔羊」通常是家庭問題的承擔者,而家庭也往往因為這個孩子的問題行為去尋求治療,遂使家庭有機會面對真正的問題,我們可以說他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貢獻和服務。(P.49)

2.              健全的家庭裡,家人各自心理健康,而且家人之間關係良好,每一個家庭員都能精誠合作,同時又能保持獨立自主,既能滿足集體需求,又不疏忽個人的需求。功能良好的家庭是培養成熟人格的園地。(P.61)

3.      建立紀律的四個原則,能使生活中的痛苦減輕:

·         能夠遲延滿足

·         接受自己的責任

·         誠實無欺,忠於真實

·         為了靈性成長,節制某些需求(P.69)

4.      五種天賦的自由:

·         有自由去聽和看此時此刻發生的事,而非只能聽和看過去、未來或是「應該」的事物。

·         有自由去思考自己所想的,而不是應該怎麼想。

·         有自由去感覺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應該的感覺。

·         有自由去渴望以及選擇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應該要的。

·         有自由去幻想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而非永遠扮演安全而僵化的角色。(P.71)

5.              良好的溝通的焦點在於高度的自我察覺和對別人的敏感度;好的溝通者通常清楚自己內在的過程,也留意他人的感受。自我察覺包括認識自己的知覺、留意自己內在對事情的解釋習慣、自己的投射、感覺和慾望;對他人的敏感及理解則包括在感官上觀察的技術,及把對方的話加以翻譯的能力。(P.73-74)

 

三、                對本書評估或不同的觀點:

        整本書絕大部分都寫得很清楚,我讀了很有收獲,唯獨到了最後一章,立場變的有點奇怪,好像有點新世紀的味道,例如p.304「毫無疑問,富有創意的潛意識的心靈,為我們的生命設計了一個藍圖。」、p.308「個人需要一位精神上的導師,尋求他的支持或指點。」都帶有很濃的新紀色彩,但到了p.310卻又說到「我們透過祈禱和默想來改進我們跟上帝的接觸,並且祈禱是為了了解祂對我們的安排,及請求祂賜給我們力量去完成祂的旨意。」立場好像又不致了。

        雖然作者曾經在神學院修習過,但看起來他並不認為上帝是唯一可以幫助他、醫治他的,書中提到的「上帝」,感覺上比像是新世紀的概念~把上帝當作是人內在意識的一部分。
         而我個人卻認為,心理學固然可以幫助解決一些人世間的難題,但人若是不肯謙卑來的到主的面前,向上帝支取力量,靠著聖靈的安慰與引導,人還是找不到出路的。

 

四、                如何應用在事奉上:

  • 第一章~第四章把家庭如何影響到人的一生講的非常清楚,我個人也有同樣的經歷,回到過去受傷的情境中,重新用大人的角度去定義當時的遭遇,再加上悔改接受耶穌的救恩以及饒恕傷害過我們的家人,會使一個人重獲新的生命。
  • 教導會友自己要致力於生命的成長與改變,且用愛心和從神而來的智慧來養育自己的兒女,唯有身心靈都健康的人才能養育出合神心意的子女。

如何成為丈夫的祝福

這是我的學期報告,
打算要實際運在我的婚姻生活中,
使用的參考書是~

書名:祝福妳的丈夫(Blessing your husband)
出版社:美國麥種
作者:艾玟絲

如何成為丈夫的祝福

 

引言:

                          每一對夫妻之間都存在著不同的問題,若夫妻雙方都 

             意識到他們的婚 姻需要改善而一起同心努力,這實在是一

             極美的事,但大部分的夫妻是只有其中的一方感到他們的婚

             姻關係需要更加溫、更成長,而因著男女之間天生不同的差

             異,有心想要改進婚姻品質大都為女性這一方。

                       因為配偶沒有同樣的看見與感動,常常使得另一方在改善婚姻方面的努力顯得沮喪且無力,所以許多的婚姻問題就只好長期的擺在那裡,更甚者只能任其每況愈下。

                       事實上,婚姻就像是跳雙人舞一樣,二人很有默契的、用彼此所習慣的舞步跳著一首接一首的舞曲。然而,只要有一方的舞步開始改變,開始不再按著過去習慣的舞步進行的時候,那麼即使僅僅是一方的改變也必會影響對方不得不隨著你的新舞步起舞。例如,平常妻子總是愛批評丈夫的缺點,每一次的批評都成為一次爭吵的導火線,現在妻子改成消極的不講話,或是積極的讚美丈夫的優點,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會再引起配偶的反擊,也停止了將來無止息的爭吵。

                       因此,身為一名想要改進婚姻關係的妻子,即使配偶並沒有同樣的意識,只要仔細留心從家庭生活中的許多微小事情開始著手,學習用更美、更新的互動方式來影響配偶,相信在舞步一陣混亂之後,夫妻彼此都會開始學會更和諧、更美的新舞步。

                        與其被動的等候配偶改變而成為我的祝福,在他並沒有按著我的期望而改變時,心中便充滿了苦毒與傷害,倒不如化被動為主動,先從自己能改變的地方開始,讓自己先成為配偶的祝福,如此,不但配偶得到了一個溫柔成熟的妻子,因著自己為婚姻的努力,自己也會成為幸福婚姻的受益者,這就是我之所選擇研究這個題目的原因。

 

 

一、                要成為丈夫的祝福,必須要了解婚姻的目的與真相:

        許多人以為人生中的一些問題在結婚後就會得到解決,例如用結婚來逃避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或是以為結了婚以後人生的大事就算是完成了,還有人以為結了婚以後就有長期飯票或有了免費女傭可以用;有人以為結了婚以後就永遠都不會寂寞總之,婚姻讓許多自認為不完全的、帶著問題的人以為找到了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

        事實上,婚姻並不是用來避免痛苦和試煉的方法,而是更親密的、更人性的去暴露問題和面對問題的途徑,但這種受苦卻是有著深刻意義的受苦。因為在婚姻中所有暴露出來的問題,除了「愛」沒有其的更好的策略可以解決,因此人能在婚姻所遭遇的問題中學習到聖經中所說的「愛的真諦」,婚姻中的困難其實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個生命成長的機會。

作法:

1.   反省自已對婚姻的看法與動機是否有不當的幻想:

        可能是因為我較晚婚,還有婚前是一名女傳道,知道每一對夫妻都有他們需要去面對的問題,所以比較沒有對婚姻有過多不實的幻想。但人畢竟還是自私的,一旦進入到婚姻當中,當然還是希望丈夫能在每一方面滿足自己的需要,因為每天都生活在一起,現實生活中,配偶還是有許多令我感到不滿的地方,所以二個人就是得去「磨」,磨到二個人都變得更好。只是要甘心情願的被磨,而不是心懷苦毒的在那裡忍受痛苦。

        剛結婚的時候,的確有為了面子的緣故,而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的婚姻有問題,然後就自己悶著默默承受,後來就覺得自己很傻,為什麼為了要假裝完美而苦了自己呢?不如坦承面對、坦承分享,然後藉著禱告交託給上帝,反而可以每天喜樂的過日子了。

 

 

二、                要成為丈夫的祝福,必須要接受丈夫是一個不完全的人:

               女人婚後就會發現一個事實:妳的苦是來自於意識到,

        我的丈夫沒有辦法滿足我各方面的需求。如果我們可以接受

        進而欣然的擁抱這個必然的痛苦,就會使我們與丈夫的關係

        更加的密切。

               我們需要知道:男人的一些本性需要聖靈的大能才能轉

        變他們,才能 與妻子有更好的親密關係。在我們接納的態度

        中,男人就能學習冒險及在失敗中成長。

                當我們只倚賴我們的丈夫,而不倚賴耶穌基督,指望祂

         供應我們嚮往的完美、不止息的愛時,隨之而來的必是苦

         毒、失望和心碎。在我們的婚姻中,需要每天不斷的接受神

         的邀請,天天倚靠祂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學習積極地信靠基

        督,以祂作為真理和生命的來源,為我們的靈魂帶來新的 

         食物,我們的生命才會真正的成長、豐富與滿足。

作法:

1.   接納丈夫的不完全,以鼓勵代替挑剔,以實際的幫助代替直率的勸告,以牲的愛代替嚴苛的批評。

2.   列出丈夫的氣質、才能和性情中我最欣賞和喜愛的部分,在艱難的時候,把這張清單拿出來看:

他的優點:

·         正直、老實、沒有心眼

·         待人溫和、從不發脾氣

·         作事認真,絕不偷工減料

·         是一個好爸爸,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

·         受教、願意改變,經常請教人,願意接受妻子和他人的建議

·         認真的尋求上帝

·         是一個有雄心的人

·         國、台、英語三聲帶

·         偶爾會默默的作一些體貼的小事,但是如果沒有留心就很難發現

·         聰明

3.   為丈夫需要改進的地方禱告,不要試圖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他,把他交給上帝,神自會按著祂的計劃來調整、改變他。

 

三、                要成為丈夫的祝福,必須好好的照顧自己:

                如果妻子本身是一個身心靈都健康的人,才能成為丈夫

         的祝福,身體健康,不要常生病,讓家人擔憂;性格成熟,

         經得起挫折失敗和批評,情緒穩定,凡事看的開,有持家的

        基本能力;敬畏神,願意讓神來調整自己的軟弱與不完全的

         地方。這樣的妻子本身就是一個祝福,不論是對丈夫、對家

         人,對自己都是一個祝福。

       作法:

1.   反省自己需要調整與改變的地方

脾氣不好、耐心不足、喜歡批評(尤其是批評老公)、不會講甜言蜜語、不夠浪漫、整理家的能力還要再加強….

每次看到丈夫眼中的剌時,就要想想自己眼中的樑木,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我的丈夫和我一樣都是不完全的人。

2.   了解上帝對我的愛及對我生命的計劃,欣賞自己、愛自己、作自己喜歡的、高興去做的事情。

              我喜歡和朋友聊天、看書、寫寫文章(自己有一

      個網站)、吃蛋糕、看電視、穿牛仔褲和運動鞋,心

      情不好時就去買個小東西、花點小錢犒賞一下自

      己。我對自己有信心,知道上帝要我作什麼,也努

      力在朝神的旨意前進。

3.   吃均衡的食物和多作運動

4.   維持好品質的靈修生活

5.   在生活中留心神的恩典,並存感恩的心去享受、保持靈活與彈性,不要過一成不變、死板的生活。

        如果自己是一個快樂、健康、有自信的可愛妻子,自然就能給配偶一個溫暖可愛的家,如果自己是一個自卑、可憐或脾氣暴燥、嘮叨的妻子,當然丈夫也不會給妳好臉色看了,先對自己好,才有能力對別人好。

 

四、                要成為丈夫的祝福,必須培養有情趣的夫妻生活:

        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安排許多小小的樂趣在家庭和夫妻生活之中,來為夫妻之間的感情加溫。以下是從「祝福妳的丈夫」一書中「約會妙招101」中挑出適合我們夫妻可以做的事來:

1.      分享彼此的夢想與抱負

2.      為彼此按摩

3.      出去散步

4.      租一部電影一起欣賞

5.      一起出門旅遊

6.      到海邊去看夕陽

7.      到公園野餐

8.      一起購物

9.      一起看過去的或小時候的照片,分享彼此的童年

10.  分享彼此屬靈的領受

11.  一起參與同一項事奉

12.  一起出去吃早餐

13.  他喜歡唱歌,我喜歡彈琴,可以一起自彈自唱

14.  一起帶孩子到公園或主題樂園去玩

15.  常常給他一個小禮物或小驚喜

16.  一起玩遊戲,像文字接龍、猜謎

17.  一起聽校園民歌

18.  去看show和表演

19.  到基督教書房去買書

20.  到公園去放風箏 

        從每天的小事上為我們的愛情加溫,培養夫妻之間的感情,慢慢的,家庭的氣氛就會愈來愈好,而且簡單易做,也不用花很多錢,值得努力去做。

 

結論:

                       夫妻不是對頭,為著自己的利益而要求對方的配合;也不能講公平,一天到晚計較誰吃虧、誰佔便宜。夫妻是戰友,要在人生的戰場上同心面對苦難和挑戰,在人生的路途上幫助彼此成長,配偶得好處就是我得好處,配偶得榮耀就是我得榮耀,一起同甘共苦、共榮共存。存著這樣的心態來對待配偶,就必成為丈夫的祝福,也能使自己成為一個蒙大恩的女子。

        婚姻關係的改進是值得期待的,但卻不要期望妳的配偶會先改變,唯有讓自己先成為丈夫的祝福,讓自己成為一個成功的帶舞者,經過堅持的努力過程,末了必能親嚐美滿幸福的甜蜜滋味。

真相大白

被騙了卅多年,
終於真相大白了,
你知道"城門,城門,雞蛋糕"是什麼意思嗎?
真的很有趣喔...

今天在咖啡廳聽到王心凌的流行歌:
『啊城門城門 雞蛋糕 帶著愛騎白馬進城堡.....blra blra... 』 於是給
它想起,今天就來教育一下這位坐在面前的朋友吧:
 
「coco, 問妳喔,城門跟雞蛋糕到底有何關係?」 
 
朋友懷疑一下,唱了一次原版童謠:「城門、城門,雞蛋糕...36
把刀....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 」
 
朋友說:「不知道,只是我比較不了解的是為什麼要帶36 把刀,
白馬載得動嗎?」 
 
我:「%#%#$&%~~~ 啪!你老是文不對我題!我只問
"城門跟雞蛋糕到底有何關啦!」
 
朋友哼了好久,最後還是搖頭說:「不知道,可能是因為給小朋友
唱的,不需要邏輯吧」
 
我:「是啊是啊,你以為是 YOYO TV 水蜜桃姐姐他們唱的那些鬼歌喔?
狗屁完全不通的騙小孩的歌啊?不是啦!」 
 
於是我拿出白紙在紙上寫著:『幾丈高』
 
朋友眼睛睜得跟她的眼睛一樣大,然後,很含蓄的狂笑了起來:
「哇!」 
 
當初聽王心凌的宣傳在電台(news98)
糾正王文華時,我也是一陣狂笑!從小錯到大!
 
「真相大白」後,心想,一定是.... 
 
從前從前,蕃薯小孩看著聽著跟著芋頭小孩在院子唱家鄉童謠,
覺得好聽,學了下來,久了.... 以訛傳訛!  
肯定是!
 
但還是上網深入調查真相....
發現: 
安徽人是這樣唱的:『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
帶把刀,走進城門繞一遭,問你吃桔子吃香蕉。』 
 
南京人是這樣唱的:『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
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
 
 
傳著傳著,台灣囝仔於是這樣唱:『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
,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 
 
你錯了多久咧?

2007年3月5日 星期一

我的姓名大全(二)

這個名字代表著我一段短暫的,無憂無慮的生活

2.蚵仔麵線(要用台語唸喔)

這是我國一,國二時,一些調皮的同學給起的綽號,
據說是從我的另一個綽號"王阿敏"演變而來的,
大家可以試試看怎麼樣能把'王阿敏"唸成"蚵仔麵線",
提示: 先把"王阿敏"三個字唸成一坨的感覺,
然後在後面再加個"ㄙㄨㄚ",
唸起來是不是很像"蚵仔麵線"呢?

國中時期的蚵仔麵線過的很快樂,
那時還時興能力分班,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個制度,
我向來就不是個用功的學生,
智力測驗後的結果,我被分到了B段班,
到了國三的時候又被轉到A段班去了,
其實我不喜歡到A段班,
因為在B段班我是雞頭,到了A段班卻成了牛尾,
在B段班時,我永遠都是前三名,到了A段班就變成了卅幾名,
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  :(

頭二年在B段班,我過的很快樂,
我們什麼課都是按正規來上,
不像A班的人,
什麼體育課,音樂課,童軍課都被借去上英文和數學,
而在B班的我卻什麼都上了,
童軍課,老師教我們打繩結,採標本,觀察植物,
音樂老師是個基督徒,
當時我還沒有信主,但是卻很喜歡老師教的一首詩歌叫"若",
"若我是一朵路旁的小花,開放在陽光下樂無涯...."
家事課的時候,我們學做爆米花,和燒賣,織圍巾和作玫瑰花,
我還參加過跳舞比賽,我們班跳的是民族舞蹈,
而且還拿到全校第二名呢.
我的興趣很廣泛,除了英文,數學和地理不行以外,
其它幾乎每一科我都很喜歡,而且成績都很好,
我的物理不用怎麼讀就可以考高分,
我還當過化學小老師,
生物,健教也是我滿喜歡的科目,
國文課時所背的古文到現在都還記得,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每天下午四點多就回到家了,
不再補習,也不用上第八堂課
(我從出生到現在還沒有看過補習班長什麼樣子,也沒有去過南陽街.)
當時又是校園民歌的全盛時期,
我還有很多時間學會了許多校園民歌,
到現在廿多年過去了,
許多歌仍然可以朗朗上口.

我想在此說明一下為什麼我的英文會那麼爛,
希望我不是在替自己找理由...
因為我國中一年級的英文老師,她....
她可能是覺得我們B班的學生都是智商有問題,
所以沒有條件或是沒有資格學音標,
所以她就沒有教我們讀音標,
我記得我那個時候讀英文是用中文來讀的,
比如,window,我就在單字的旁邊寫上"熨斗",
所以window就不是窗戶,而變成了熨斗,
這種讀法應付一下國一的課程還可以,
到了國二,就開始有困難了,
到了國三,英文對我而言,已經難到我無法去應付它了.,
到了我當了傳道人之後,我的英文就只剩下廿六個字母和This is a book了...
但是當時的我們根本就不會覺得這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還單純的以為,老師沒有教的就一定是不重要的,
現在回想起來,
其實,B班的學生並不是笨蛋或是頭腦有問題,
他們只是開竅比較慢,還不曉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
如果有老師願意多多鼓勵他們,教他們不要因為被分到B段而自暴自棄,
我相信還是有許多人長大以後會很有成就的,
只不過,我想我們是太早就被放棄了.

不過,在當時的我還沒有這些領悟,
只覺得每天的日子都過的輕鬆愉快,
如此快樂的國中生活,從不感覺到所謂的聯考壓力,
其結果當然就是成了被聯考拒絕的小(女)子.
儘管如此,我還是感謝神,讓我有這麼一段短暫的無憂無慮的的生活,
因為,苦難的腳步已經隨著我年齡的成長悄悄的靠近了我,
在我國中畢業沒有多久,就冷不防的走進了我家的大門.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徴求查經材料與講章

事情是這樣的,
去年因為樂多變成了天空,
而我後來又回了樂多,
所以就變成我有二個部落格了,
前一陣子突發奇想,覺得天空的部落格放在那裡不用也是可惜,
所以我就把它改裝成查經及講章專用的部落格,
我已經放了我自己編寫的二卷查經材料在裡面了,
一卷是舊約的歷代志上,
是我現在在帶婦女會查的經文,只剩一篇就全部查完了,
另一卷是新約的約翰福音,
是我以前在榮恩堂時為作門徒訓練而編的,
全部廿一章的內容都在裡面,
但是我覺得內容太少了,
所以盼望各方弟兄姐妹提供您自已編寫的材料及講章給我,
若是在書房買的查經材料就不用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到書房去買,
我希望我的網站有的是市面上買不到的,
這樣需要用的人才可以找到有不同參考價值的東西,
若是各位傳道人,牧師或同工有您自已編寫的教材,
懇求惠賜予小女子,准許我可以刊在我的部落格上,
若是有已經編好一個課程,一個課程,成套的教材更好,
或是有專題或是有講章,都非常歡迎,
我會在各主題上加註作者的名字,
所以您若是要有個筆名也可以.
若蒙有心者肯惠賜材料給我,
請寄到我的信箱裡~
amyliao2007@gmail.com

如果有人想要了解這個查經的部落格長的什麼樣,
也可以到以下的網址去看,
不過現在裡面有的東西很少就是了.
http://blog.yam.com/aag/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都沒有公開它的原因,
光靠我一個人可能再等個三年五年也不會有什麼看頭,
所以就麻煩大家幫幫忙一起來澆澆水了,
謝謝!

童年的回憶

這二天我和ㄅㄨ都很快樂,

因為我昨天無意間在超市發現了一片"頑皮豹"的DVD,
"頑皮豹"是我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卡通影片之一,
我覺得它是一部非常有創意的卡通影片,
記得我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一定要看頑皮豹,
每個小故事大約是5-8分鐘吧,
全片沒有對話,而且只有一個配樂,就是它的主題曲,
但是內容從頭到尾都很有趣,毫無冷場,
連才三歲的ㄅㄨ都看得懂,她看的很專心,
還不時傳出她咯咯的笑聲.
看過頑皮豹的人應該不會覺得像哈利波特之類的也能叫創意吧?
我很懷念頑皮豹,沒有想到居然讓我在超市巧遇頑皮豹,
頑皮豹還真夠頑皮的.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幾個很棒的卡通影片,
我想我們五年級的這一代是很有福的,
因為我們看到許多很優秀,有教育意義又非常有創意卡通,
似乎當時的幾部卡通都是我們五年級生的共同回憶,
頑皮豹是其中之一,
另外還有"北海小英雄"中可愛又聰明的小威,
只要摸摸鼻子,就有點子可以解決所有的難題,
我認識一對夫婦,年齡層與我相近,他們的長女叫"曉葳",
據他們說,就是因為他們太懷念北海小英雄了,所以才給女兒取了跟小威一樣發音的名字.
(我是否應該把ㄅㄨ的名字改成"頑皮抱"?)

還有無敵鐵金剛中的木蘭飛彈,永遠是我們嘲笑不完的話題,
科學小飛俠...一號鐡雄,二號大明,三號珍珍,四號阿丁,
五號是不是叫阿龍啊?我忘了,反正就是一個胖胖的男生,
我最喜歡的是大明,因為他長的又帥又酷,
很多小女生都跟我一樣很喜歡他.
"小天使"走的是溫馨路綫,
記得嗎?啦啦 啦啦 啦嘟嘟(嘟嘟),  啦啦 啦啦 啦嘟嘟(嘟嘟)

這些卡通都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還好有他們相伴,讓我的童年是那樣的多姿多采,
到我國中時,最流行的應該要算是"小甜甜"了吧,
但是...對於小甜甜與安東尼之間的愛恨情仇,我就沒有多大的興趣了,
尤其,國中正值叛逆期,總想作點跟人家不一樣的,
所以...大家在看的,我就故意不去看,
所以...我的童年也就跟著這些卡通影片的消失,而離我愈來愈遠了.

你跟我一樣是活在頑皮豹和北海小英雄的回憶裡嗎?
你的童年回憶是什麼呢?

2007年3月2日 星期五

我的姓名大全(一)

最近回想到,從小到大,身邊的人都會給予我不同的稱呼,
這些稱呼有的是一個暱稱,有的是一個外號,有的是一個職份,
不同的稱呼代表著不同的時代或社會背景
也代表著我不同的生命歷程.

1.我的全名
除了求學時期的老師會連名帶姓的叫我以外,
真正老是連名帶姓叫我的人居然是我的父母親,
連名帶姓的叫人,是一種上對下的權威,
對你的上司,你絕不敢連名帶姓的稱呼他,
只有權柄比你大的人,才會連名帶姓叫你的名字.
通常父母稱呼子女都是只叫名字,
或是你有一個可愛的乳名,只有父母親或長輩才會這樣叫你,
這是一種長輩庝愛晚輩的表現.

我有一對對我們管教甚嚴的父母親,
以前,父母親對我而言是可畏的而不是可愛的,
印象中,無論好事壞事,他們都是連名帶姓的叫我們三個孩子,
家對我而言,好像很少與"可親","可愛"劃上等號,
與其說是個"家",不如說她是個"軍事訓練中心",
小學的時候,因為趕著上學,怕遟到,所以出門時沒有向爸爸媽媽說再見,
所以被爸爸罰站在門口,
我還記得那次我和弟弟張著塞滿饅頭的大嘴,
在那裡哀哭切齒,嚎啕大哭,
再不走,到了學校,還得讓老師罰站哪...
還記得我一直到國中時期,
父親還堅持"女孩子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距,
除了上學,哪兒都不能去,禮拜天放假,要家裡灑掃庭除,幫媽媽做家事,
我是一個很乖的孩子,不像我姐姐,叫她不要做什麼,她就偏要去做,
所以,我真的很土,一直到我高三以前,我都不曾和同學一起看過一部電影,
因為,當我問媽媽,我可不可以跟同學出去的時候,
媽媽總是說:"妳去問妳爸爸."
然後,我從來都不會去問我爸爸,
因為,我知道他一定會說:"不可以."
不但如此,他還會順便把你教訓一頓,
我何必惹這個麻煩呢?
所以,乾脆以後如果同學找我,直接拒絕就好了.

常常,我很羨慕同學的爸爸,媽媽都叫他們的乳名,
不管那個乳名有多土多幼稚,
不管是什麼小寶,阿毛,丫頭,小胖....
我都覺得那是一種好甜蜜,好窩心的感覺,
我也總是覺得疑惑:"不是每個人都應該有個可愛的乳名嗎?為什麼就我們家沒有呢?"

想歸想,疑惑歸疑惑,
從小被父母這麼連名帶姓的叫到大,
不但習慣了,而且還覺得理所當然,
每次在教訓兒童主日學的小朋友時,
我都會想到我媽媽,因為我覺得那個時候我真的很像她,
所以有時候叫晚輩,我也都是連名帶姓的叫,
有一次,我就連名帶姓的叫了我外甥的名字:黄X約,
當時年紀還小的他,就跟我說:"敏姨,妳不可以這樣叫我."
"為什麼?"
"因為,只有我馬麻生氣的時候才會叫我"黄X約".
我姐姐真果然是我們家的"叛徒",
她雖然也是我們家出品的,
可她好像什麼都是在體制以外.

一直到我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
我的女兒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名,單名一個"ㄅㄨ",是她爸爸取的.
我發現,我也是在生氣要處罰她的時候,才會連名帶姓的叫她,
我也發現,在為人父母方面,我和我的雙親有一些相同之處,但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婚姻和信仰改變了我的生命,
藉著聖靈的幫助,我有很多的改變與成長,
神把我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好的影響留了下來,
不好的部份,祂正一點一點的在改變與調整,
對父母親的愛也是漸漸的有增無減,
儘管小時候不能明白父母親的管教方式為什麼是這樣,
但現在的我真的深深的體會到他們對我的愛,
時代在變,觀念在變,
但父母的愛是永不改變的,
當我對我的女兒說:"ㄅㄨ,來!妳要不要吃這個?"
和當年我的母親對她的女兒說:"王X敏,來,妳看媽媽給妳買了好東西."
同樣都是充滿了母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