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用杖打孩子(八) 時間管理


孩子在還小的時候,
尚未有具體清楚的時間觀念,
他們可能不明白一個小時是多長,
也不明白一天,一個星期代表的意思是什麼,
玩到瘋的時候,根本就忘記該上床睡覺的時間,
其實不是他們故意不上床睡覺,
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睡覺的時間,
許多父母親會大吼大叫的說 : "都幾點了?還不去睡覺!"

對於幼兒,
我們只要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生活,
孩子自然就會養成好的時間觀念,
比如,吃完飯就可以玩一個小時,
睡覺以前一定是洗澡,換上睡衣,
然後是床邊故事時間,
然後關燈,晚安,睡覺.
如果,把這樣的程序變成一種固定的習慣,
時間一到就帶孩子去浴室洗澡,
只要洗完澡,換上睡衣,孩子就知道上床睡覺的時間到了,
一點都不需要大吼大叫.
如果家長的生活作息沒有固定的模式,
孩子就沒有規矩可以依循,
他們的生活作息,當然也就跟著父母親一樣不按牌理出牌.

上了小學以後,
我開始慢慢放手,
不再嚴嚴的規定孩子幾點到幾點一定要做什麼事,
乃是教她一些時間管理的原則:

1. 階段式任務
如果要孩子長達一,二個小時都坐在書桌前,
功課如果沒有寫完就不能休息,
這樣的作法,效果其實是非常的差,
不僅小朋友痛苦,爸媽也痛苦,
所以我們可以將時間切割成小等份,
低年級的小朋友大概是10-15分鐘為一個單位,
中高年級以上,可以試著朝一次專注30分鐘以上邁進,
專注寫功課的時間一結束,
小朋友可以選擇休息十分鐘,
或者,他也可以選擇繼續下去,
還有另一種選擇是換別的科目來作,
或者去練鋼琴,拉小提琴也行,
因為,只要是換到另外一個完全不同思考方向的科目來學習,
雖然學習的腳步沒有停止,但是頭腦卻可以得到休息,
比如,國語總共有三頁,15分鐘只寫了一頁,
下一個15分鐘,可以換成寫數學,不必一直寫國語,
接下來可以去練鋼琴,或作家事,洗洗碗...
孩子放學回家以後的所有任務,
可以用這種分段式的,交替的方式來完成,
學習生活就不會太枯橾,
也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學習並不是痛苦而不愉快的事.

2. 彈性的時間安排
很多家長會規定小朋友星期五放學回來一定要把週末的功課都作完,
接下來週六,週日二天就可以放心,快樂的玩,
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但卻不是唯一的方法,
這樣的時間規劃組合是:一直寫+一直玩,
然而,時間規劃的組合還有好多種:
我還可以一直玩+一直寫,
也可以玩+寫+玩+寫,
或者寫+玩+寫+玩,
這些時間安排的方式沒有哪一種組合是好的,或是不好的,
每一種組合都可以視生活情況,功課的多寡、性質及孩子的個性來使用.

我不會規定孩子幾點到幾點要寫國語,幾點到幾點要算數學,幾點到幾點要練鋼琴,
因為這其中只要有任何一件事因故拖延了,後面的時間就通通跟不上了,
這樣的執行方式,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挫折感,
覺得自己總是無法按時完成任務.
所以,我只給孩子一個最後時限,
ㄅㄨ現在是高年級,所以最後時限通常是十點鐘,
十點鐘就要梳洗,準備上床,
所有的任務,包括:
吃晚餐,寫功課,準備考試,練琴,閱讀,找資料,玩,休息,....等
ㄅㄨ可以按著第一點所說的階段性任務的方式,隨自己的意思交替,穿插著安排,
所有的任務只要在十點鐘以前全部完成就好;
因為畢竟只是個11歲的孩子,有時難免鏍絲會鬆掉,時間掌控的不好,
媽媽就要在旁邊盯她的進度,
提醒她注意以這樣的速度是否可以在時間內把任務完成,
還有在她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提供協助.

週末的時間,則是從星期五下午放學後到星期日晚上十點,都是她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
通常小ㄅㄨ星期五晚上是一定不寫功課的,
因為她覺得一個星期上了五天的課,已經很累了,
週五晚上迫不及待的想要放鬆,書包根本就是扔在一邊,絕對不會去打開的,
所以,寫功課的時間通常都擺在星期六,
孩子會事先知道我們週末的活動,
週日白天是一定在教會的,
下午如果想和同學一起玩,或是教會弟兄姐妹約了一起要參加什麼活動,
那麼功課就要提早完成,
如果,星期天下午沒有什麼事,
即使ㄅㄨ想把作業留到星期日下午以後才完成,也沒有關係.
不管是先玩再寫或先寫再玩,只要在星期日晚上十點鐘以前完成都沒有問題.

ㄅㄨ從三年級開始,
就會自己規劃時間,
每天放學回家,她就會在寫字板上寫下自己的時間規劃,
通常只有幾個字,大概像這樣:

語詞
吃飯
勝算
阿媽卡片
三字經
練琴
數習

雖然規劃好了,
還是可以視情況修改計劃,
比如,數學作業實在算的很煩,
可以隨時停下來先去彈琴,或吃點東西,
等頭腦休息夠了,再回來算數學.
ㄅㄨ現在已經可以很熟練的彈性規劃安排自己的時間,
也可以視情況調整原本的計劃,
只要是屬於她的任務,她都可以一一完成,
一點都不需要爸媽在旁邊叮著,管著,唸著....

3. 娛樂休閒完成法
國小五年級的功課,開始搞得小孩和大人都頭昏腦脹的,
有時小ㄅㄨ會累到已經無法繼續完成,
眼看著上床時間已經到了,孩子也累了,
功課卻還沒有完成,該怎麼辦呢?
那就該是老萊子娛親的時刻了,
此時,娛的可不是高堂雙親,而是寶貝女兒,
讓孩子邊嚐試著完成作業一邊吃點零食,或放點輕音樂,先去洗個澡,...都可以,
我會陪在孩子旁邊,跟她一起唸題目~小明從圖書館走到學校的距離是.....
" 小明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下次碰到小明,就把答案告訴他! " 我開玩笑的說.
ㄅㄨ聽了覺得好笑,精神來了,功課不知不覺就寫完了.


作父母親的,在孩子漸漸成長之後,
要學著放手,不要總是替他們安排,規定,
卻只是讓孩子照表操課而已,
我們要教導孩子如何管理時間,
讓他自己用智慧,視情況,彈性安排,學著管理自己的時間,
否則,將來上了中學,大學,
家長和老師一旦放手不管了,
孩子就會不知道怎麼安排他的生活,有效規劃他的時間.

能有效運用時間的人,才能過一個充實,豐富,成功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