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也是從善如流,
覺得管教孩子一定得立下一些奬懲制度,
但是,不知不覺的卻慢慢的走向了無為而治,
現在對小ㄅㄨ幾乎是沒有懲罰,也沒有奬勵,
但如果真要奬勵的話,
那就給錢吧!
並不能真正的讓孩子改正錯誤,
反而讓孩子有羞愧感,
也有可能,孩子為了避免受罰而開始學會說謊,
我們要包容孩子的錯誤,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就如同上帝包容我們的錯誤,給我們犯錯的機會一樣.
積極的作法是與孩子一起討論,
找出可以預防未來犯錯的方法,
考試考不好,千萬不要處罰孩子,
而是要與孩子一起檢討如何能夠更進步.
至於奬勵呢?
對於台灣,美國大部份的孩子而言,
平日的衣食住行,旅遊玩樂,文具圖書,三C用品...幾乎是垂手可得,其實孩子什麼都不缺,
如果買玩具給孩子,
大概玩個幾天,就把玩具束之高閣,放在永不見天日的角落裡了,
如果不斷的為他們升級三C產品,
一方面花費太高,另一方面感覺會不斷的提升孩子的慾望,
似乎只要一有新款推出,就非要把舊的換掉不可.
ㄅㄨ是個物慾很低的孩子,
記得之前答應她,如果考前三名的話,就帶她到玩具反斗城去買個幾佰元的玩具,
ㄅㄨ繞了大半天,說什麼都不想買,
後來勉強買了個會跑會叫的小狗回來,
大概只玩個二天,就被丟在玩具箱裡了,
後來,我們母女倆兒討論,決定下次不要再買玩具了.
如果,奬品是開放可以看電視和用平板,和電腦的時間,
這招在我們家是不成立的,
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會規定使用三C的時間,
就如同我之前在 "時間管理" 一文所分享的,
只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該做的事,
小ㄅㄨ可以自由彈性的規劃她的時間,
即使現在功課還沒寫完,卻在用電腦,也不會被禁止或挨罵,
只要能在睡覺時間以前把所有事情完成即可,
既然可以完全自由使用3C產品,
就沒有把它當作奬勵的價值了.
最後,我決定~~那就給錢當作奬勵吧!
很多人以為如果給錢的話,
孩子就會有錯誤的金錢觀,
以為不管作什麼事都是為金錢而做,
其實孩子對金錢及使用物資的方式,
並不是 "用錢當奬勵" 這件事,
孩子會不會感恩,惜福,不浪費,過簡約的生活,並且樂於幫助他人,
是在於父母平日使用金錢及物資的態度,
媽媽如果平日亂花,亂買,喜歡上網購物,逛街大血拼,
買回來的東西,只用幾次就堆到櫃子裡去晾著,
或者喜歡替孩子買十分名貴的衣物及用品,
或者平日浪費成性,不珍惜物資,
孩子看待錢的態度和使用物資的方式自然就是跟著爸媽走.
我平常總是帶孩子去買一件二佰元的衣服,
後來有機會去到價格比較高的名店,
一件衣服打了折還要一千多塊,
ㄅㄨ就買不下手,
"媽媽,這個好貴,我們過去買的衣服才二佰塊一件,又便宜,又好穿."
我平常的衣食住行都是走平價路線,
說穿了就是個不識貨的鄉巴佬,
老實說,我還真不懂得名牌為何物,
所有的名牌,我沒有一個叫得出名字的,也不知道它們的商標符號長什麼樣.
有一次,花650元買了一個包,
帶到教會去,
有人說,哇!師母帶名牌包耶,
原來我買了個假冒的名牌,但我壓根兒就不知道包上的符號所代表的任何意義,
ㄅㄨ在這樣的媽媽的教養之下,
也很難是個金錢消耗者.
每次ㄅㄨ每次期中,期末考如果在九十分以上就會有奬勵,
考90-94分給30元, 95-99分是50元, 考100分的話就是70元,
此外,從三年級開始,每個月有100元的零用錢,
ㄅㄨ通常都把錢放在她的公主小錢筒裡,不會亂花,
基本上,如果有好朋友生日,她會用自己的錢買禮物給同學,
給爸媽買生日禮物,小ㄅㄨ也很慷慨,很捨得為父母花錢,
有時媽媽會邀請她一起作慈善捐獻,
在一個定額裡面,媽媽出大部份,ㄅㄨ出小部分,
最近她也決定要開始十一奉獻,
小ㄅㄨ每個月的零用錢是100元,
所以十一奉獻就是10元,
ㄅㄨ說,10元太少了,我要每個月奉獻20元給上帝.
給孩子錢有幾個好處~~
一來孩子擁有對金錢的支配權,她會覺得她長大了,她是一個大孩子了,
所以,她就會學著像個大人一樣來思考如何支配自己的金錢和擁有物.
其次,她必須學會在有限的,少少的資源中作取捨,
比如,想買二樣東西加起來是120元,但是口袋裡只有100元,
她必須先界定自己的價值觀,什麼是她要保留的,什麼是她必須放棄的,
父母此時不要給意見,不要替她作決定,
讓她自己學著思考,學著作取捨,
也讓她自已去經歷必須捨棄的無奈,
也經歷因為買錯東西,花錯錢的懊惱或是作對決定的喜悅.
如果孩子大了,沒有屬於自己的金錢可支配,
需要什麼就跟父母,然後由父母決定要不要買或買什麼,
孩子就很難有機會去思考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沒有自己的錢可以支配,總覺得自己仍是個離不開父母的小孩,
有了自己的錢,即使只有一點點,也會覺得自己可以作自己的主人了.
第三是教導她懂得奉獻,
學校或是教會常會宣導為有需要的人奉獻,
如果是父母掏錢讓孩子去繳,
對孩子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是用她自己的錢去奉獻,
那就是她自己甘心的犧牲與奉獻,
然後她才會真正懂得奉獻的意義與精神.
平日小ㄅㄨ如果幫忙作家事或是有什麼特別貼心的舉動,
爸媽都是口頭奬勵,沒有什麼物質的禮物,
稱讚的時候要很真誠,發自內心,如:
" 媽媽覺得好感謝神,把這麼棒的孩子賜給我."
" 妳為張小嫙預備這麼棒的生日禮物,作妳的朋友真幸福."
" 謝謝妳這麼努力的預備考試,不像媽媽小時候都不讀書."
(這句話是真的是由衷的,小ㄅㄨ對課業負責認真的態度,比我小時候強太多了,
只要比媽媽表現得好的,都值得大大的鼓勵 )
我是指在物資太豐富到有點兒浪費的社會中,
物品的奬勵,反而可能會造成孩子不珍惜物資的態度,
因為得來太容易,也太多了,多到都會嫌煩,
沒有達到奬勵的目的,
如果,要奬勵的話,那就給錢吧!
給錢的話,孩子可以學到更多人生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