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不悔3



對不起,這幾天比較忙,讓大家久等了...不悔
作者 : 陳惠琬

星期日的水晶教堂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很有著朝聖的氣派.
透明水晶的建築物,反映著藍天白雲,和著教堂內飄出的天韻歌聲,
好一片天上人間的祥瑞氣象.
然而曉陽無心欣賞周身的景物,
她焦灼地在門口等著遲遲未現的葉可.

昨晚一夜輾轉難眠,腦海中盡是反覆重播著下午的會面.
曉陽本來未抱必成的心,但一絲僥倖的心仍是有的,
她卻沒想到葉可會讓她失望得如此徹底.
葉可的世故虛榮,炫耀式的健談,
一句句澆熄了曉陽幾天來的期盼.
而他的擅作主張,欠缺誠意,更讓她有不被尊重的屈辱感.
矛盾的是,就這樣否定葉可,曉陽又心有未甘,
到底,葉可是難得的有身價,又還沒被定下的單身漢,
她怕作出日後會後悔的決定.

" 抱歉,來晚了,昨晚派對弄的太晚了. " 葉可匆匆趕來,打斷了曉陽的沉思.
" 唔..快進去吧,他們已經開始. " 曉陽心中又升起不滿的情緒,
一個眼色也未飄過葉可,轉身便疾步進入教堂,找了位子坐下.

節目相當豐富,講道其實也不錯,
但不知為什麼,曉陽覺得這些就是填不飽她的屬靈胃口.
她也覺得好笑,什麼時候開始認起教會,認起牧師來了,
平常主日去教會都有回到大家庭的溫馨感,
轉來碰去的盡是些親切的面孔,
彼此之間的關係,常是坦誠摸進對方的靈魂觸鬚裡.
哪像現在這樣拐彎抹角,費盡言語去縮短彼此遙不可及的距離呢?
唉 ! 原來與教會的弟兄姐妹乃是生命的連繫啊 !
無端地,竟對那平常沒什麼感覺的幾張面孔思念起來.

瞅著身邊東張西望的葉可,
曉陽體會到這個生命前程難測~~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葉可意識到曉陽正凝視著他,
靠過來輕聲的說 : " 我雖不信教,但這牧師講的東西和我平常所信奉的,沒有差很多嘛 ! "

唉 ! 曉陽心裏輕輕的嘆著,真是愈來愈遠了.
她索然的翻著自己的小聖經,翻著翻著,幾行小字突出地映入眼底
" 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
曉陽再次輕嘆,有生命與沒有生命的差別,是可以體會,
可是,一個單身在美國的女孩,沒有愛情和子女的相知相伴,豐盛從何而來呢?

" 我來了...得生命... 更豐盛. " 曉陽在這句子上反覆地和神摔著跤.
稍頃,她頽然放棄. 幽幽地抬起頭來,
卻注意到水晶教堂頂上一線天光洩下,
堂內所有晶瑩剔透的水晶反射著萬丈光芒,真個光彩奪目.

" 是神,是神自己! "
曉陽忽有洞悉了天機的狂喜.
是神給我生命,是祂使我活得更豐盛 !
而我卻一直在等待著另一個人來開創我的生命.
哦 ! 我為什麼會這麼固執 ? 這麼儍呢 ?
為何要自限生命於感情依歸這一點呢 ?
無怪乎這一點落空便會有全盤皆輸的失落感 !
神目前未賜予,豈不是想使自己由這一執著中釋放出來,
體會完全依附與神親近的喜樂嗎?
這位好牧人,既然認得我的聲音,一路引領,
甚至為我捨命,祂會不將好處留給那些敬畏祂的人嗎?

" 走吧,去照相. " 崇拜結束了,葉可碰碰她,
沒注意到沐浴在水晶陽光裏的曉陽,臉上煥發著一股神韻.

曉陽順從的跟著葉可跑前跑後,照盡了所有可以照相的角落,
只是,他們各用自己的相機拍著,
這是葉可的主張,曉陽也不反對.

時近正午,曉陽有些飢腸轆轆,
她心想,不知葉可什麼時候才提議去吃飯 ?
終於,將近一點半時,
可慢吞吞的把相機收好,然後伸出手來說 :
" 我看,我們就到這裏為止吧, 很高興認識妳,後會有期. "
曉陽沒料到這一招,錯愕地有些來不及反應,
被動地,她伸出手來隨便的握了一下,
眼睜睜地,看著葉可轉身,大踏步,漸行漸遠的背影.

繼而,曉陽又從心裏笑出 : 無怪乎人說現代男子現實,
看著沒指望的,一塊也不會花在妳身上.
話說回來,她也不圖這頓飯,天下不是沒有免費的午餐嗎?

曉陽只覺心裏一片輕鬆愉快,
回去的路上,她心裏盤算著 :
回去下碗麵,就著剩菜打發好了,....下午詩班是趕不上了,真可惜....
上次來了新人,該打個電話聯關心一下....,
屋裏的擺設也該重新佈置了,
誰說單身的人不能成 " 家 " 呢 ?



全文完
刊於使者雜誌一九八八年九月號


-----------------------------------------------------------------------------------------

本文給我的感動是~~~
我們信主一段年日後以後,慢慢會感受到自己和沒有信耶穌的人有著極明顯的差距,
電影 " 屋上提琴手 " 中的猶太父親對他那位想要與外邦人結婚的女兒說,
" 魚和鳥是不同的動物,魚和鳥怎麼能結婚呢 ? "
我國中時期有一位很要好的同學,畢業後有一段時間失聯了,
後來到我快結婚前,才與她聯絡上,
跟她談話的時候,有時會感到聊不起來...
如果,基本層面上就感到不投機,不投緣,
那當然也就沒有以後的戀愛與結婚了.

有人問我 : " 妳相不相信緣份 ? "
我相信 !!!
二個好人不一定就會成為好朋友,
有的人跟他一聊,就會覺得你跟他不是同一個頻道的,
聊起來就是沒有感覺,沒有共鳴,
有的人則與他一見如故,感覺什麼心裡事都願意與他分享.
理性如我,從前不相信一見鐘情,
二個陌生人,怎麼可能一見面就愛上了 ?
後來,我相信了,因為我看到許多一見鐘情的情侶,
人家婚後也是過的很不錯.

相親這檔事兒,以前常作,
老實說,妳真的會有一種直覺,
大概吃過一頓飯以後,妳就會知道是不是他了...

記得我和廖先生第一次見面,
當時我在講台上講道,他坐在會眾席中,
我從上面看見他,知道他就是人家要介紹給我的那一位,
當時,我一邊講道,心裏一邊有個念頭 ~~
 " 我要好好看看他的長相, 以後如果真的嫁給他,我就會記得第一次見到他的樣子. "
結果... 我現在都還記得當時我看到的他~~~一張短短的,黑黑的,憂鬱的臉.


當曉陽感受到葉可離信仰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的時候,
她是從結婚的角度來看,而不是從傳福音的角度去衡量的,
當年我跟她一樣,也常在心裡作這樣的考量,
如果信仰的程度相距太遠,那我就會放棄,不去考慮這個人,
因為我不想拿婚姻當作向一個人傳福音或等候一個人靈命成長的代價,
我在神學院有一位同學,認識她的另一半時,他還是個未信主的小混混,
我同學向他傳福音,他很快就信了,然後他們很快就結婚了,
然後,過幾年他就進了神學院,作了牧師,現在在中部開拓教會.

這樣的見證真的很美...
但我還是寧可錯過結婚的機會也萬不敢冒一次這樣的險,
所以,當時也還是朝信仰較有根基的基督徒著手...
不過到後來我也是嫁出去啦,只不過比人家晚個好幾年而已.
每個人尋找伴侶的觀念和想法都不一樣,
有的傾向保守,有的趨向開放,
開放的人會勸你開放一點,保守的人會叫你保守一點,
但我覺得,不論妳是否願意接受妳的另一半是從未信開始,
妳都要先計算好妳未來所可能要付的代價,
然後用一個負責的態度去對妳當初自己所作的決定...


p.s. 如果所有相親的結局都和這篇小說寫的一樣,不是神預備的那個人就會主動跟妳說拜拜,那該有多好....只可惜,許多時候,明知道對方跟妳不是一掛的,他卻開始積極主動的追求,幾次讓妳作了決定以後又開始猶豫不決,不知道到底該放不該放,那就真的叫人感到迷惘了....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handyman
melbourne handyman Counter

1 則留言:

  1. 算是好結局;學到了很美的信息-是神使我活得更豐盛 !



    這幾天在跟廖牧師討論,
    只有讓上帝來改變並豐富我們的生命,
    否則生活中太多的不順心,不如意就會把我們打敗.
    Am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