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ㄅㄨ的小晚餐

 星期三去參加禱告會,
因為時間有點兒趕,來不及讓ㄅㄨ在家裡吃晚餐,
所以我就煎了張蛋蛋葱油餅,放在保鮮盒裡,
讓ㄅㄨ可以在教會裡吃.
時間已經來不及了,ㄅㄨ還在那裡慢慢穿鞋,
哎!今天又要遲到了,
自從有了小孩以後,禱告會幾乎沒有一天不遲到的,
不過遲到總比沒有到還好吧!

我匆匆忙忙的帶了我和ㄅㄨ的外套,我的提包,還有ㄅㄨ的故事書和貼紙簿,
把ㄅㄨ弄上安全座椅,車子快速的上了路,
途中才忽然想起來...
"阿我的葱油餅ㄌㄟ?該不會忘在家裡吧?"
趁著等紅燈的時候,找了一下,
這下子好,果然沒帶,真是個糊塗媽咪!
怎麼辦?小孩子和我們大人不一樣,
等一下如果ㄅㄨ肚子餓了,
一定會在那裡一直吵著要吃東西...,
如同耶穌恩友這首歌所說的~~萬事都可到主面前求,
那就禱告吧...
我一邊開車,一邊在心裡默默的禱告,
求神為ㄅㄨ預備晚餐,讓她在教會裡有東西可以吃,
我禱告後心裡就有平安,知道主必定為祂的孩子預備.

果然,一進到教會,我們從一位姐妹的身後經過,
她一轉身,拿了一個銅鑼燒給我說:"This is for Grace!"
哈,神真的為ㄅㄨ預備了一個很棒的晚餐,
奇妙偉大又真實的神總是垂聽並應允我們的禱告.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悵然


最近因為在找服事工場,過程中竟然感到些許悵然
只是因為感到自己好像只是件附屬品,覺得自己不再重要,
人家要聘的是牧師,師母只是牧師的配偶而已,
跟以前受聘作女傳道時的感受完全不同,
作女傳道需要清楚自己所蒙的召,
但是師母不用,即使是一個不信主的女人,
如果她的丈夫是個牧師,那她當然就是師母了,
這就是我現在的感覺,
沒有人會在意我有沒有蒙召,
沒有人會在意我的異象和負擔是什麼,
因為我只是牧師的配偶.
沒有結婚以前,
我沒有歸屬感,但我知道我是誰,
我知道自己是一個蒙召事奉神的人,
結了婚以後,我有了歸屬,卻不再知道自己是誰,
我是一個家庭主婦,我是一個傳道人的妻子,
但這些都不是我最看重的身份,
我只在乎....我還是不是一個傳道人.

當年在訂我的擇偶條件時,
在平信徒和傳道人之間,我作了考量,
我既想在婚後繼續全職事奉,又想做一個順服神的好妻子,
如果我的丈夫是在社會上工作,而我還是繼續在教會作我的女傳道,
就會變成在家聽丈夫的,但是在教會丈夫要聽我的,這樣子對我而言好像太難了點,
所以二全其美的方法就是嫁給傳道人,
這樣子就可以免去家庭,教會二者之間的角色混淆了,
但世界上總沒有一件十分完美的事,
今天已經有人總是衝著我叫廖師母了,
而我還沒有計算好,從"慧敏傳道"變成"廖師母"的過程中,我要付的代價是什麼,
反正我知道我會是個不能發表意見的人,我可能會是個在教會廚房裡忙的女人(我討厭廚房),
我會是個在育嬰室裡當褓姆的人,也許我還應該去學學插花?
那我還教不教導,我還講不講道,我還帶不帶門徒?
以前都是帶頭衝鋒陷陣的人,
現在是在後方替丈夫補褲子的人,是替別人加油納喊的人,
我真的會覺得失落,覺得悵然,好像也不清楚自己是什麼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但這是我的選擇,我不會後悔,
因為我沒有別的選擇,所有的情形我考量過了,
即使是現在這種情形,我也覺得嫁給傳道人是我身為一個獻身的女人的最好的選擇.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cute Grace

Grace

換了一個新的網路相簿,
終於可以把可愛的ㄅㄨ的照片弄到我的blog上了,
enjoy it....


洛杉磯風景
只是在家的附近隨便拍一拍,就覺得很漂亮了...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把羊帶走的牧羊人

因為現在還沒有找到事奉工場,還是自由之身,
廖先生有機會被邀請到不同的教會去講道,
所以我們就有機會到處去看看,
每次聚會完午餐時間跟教會的同工聊聊,
我發現,我們所到的每個教會幾乎都經過分裂,
有的是分裂後"元氣大傷"的教會,
有的是分裂出去"先天不足"的教會,
就這麼樣,每個教會都差不多是30-50人不等,
有的教會更厲害,可以一次分裂成三個.
華人教會分裂的程度如此之厲害,
讓我覺得非常的驚訝,
更讓我驚訝的是...
教會分裂的元兇竟然都是....

"牧師"

沒錯,絕大部分的教會分裂都是牧師傳道人帶頭的,
關於這點,我也是最近才愰然大悟的,
我舉幾個我聽過在台灣及北美教會分裂的例子:
1.有一個教會大約300多人,牧師想要把教會改成小組型態,
但是許多同工和會友都不願意,而牧師卻堅持一定要改,
弄到後來教會只好請牧師走路,
牧師走了,教會中有八十多個支持牧師的人也跟牧師走了,
他們就自己另行開了一間教會.

2.有一個教會,在牧師的英明領導下,
一年多以前才買了一間新的會堂,
最近牧師又嫌新堂的主日學教室不夠用,無法拓展社區工作,
所以提出另購新堂的計劃,
同工們覺得新會堂才買了一年多,如果又要換,對教會可能會負擔過重,
最後他們決定在會員大會上讓所有會友表決,
結果是,另購新堂的計劃被否決了,
牧師因此決定辭職,
有廿多位支持牧師的弟兄姐妹也跟著走了,
他們出去自立門戶,開了一間新教會.

3.一個教會聘來了一位年輕的牧師,
牧師作了將近六年,教會人數卻一直往下落,
執事會全體通過認為這位牧師不適任,決定任期到後就不再續聘,
有些會友知道了這件事情,
認為執事害牧師沒有工作,實在是太沒有愛心了,
牧師後來提早離開,
有廿多個會友跟著牧師一起到別的教會去聚會了.

4.還有一個教會,跟第3例的情況相似,
也是因為教會不留牧師,
而牧師走的時候就有一些人也跟著他走了,
但更不幸的是,這個教會一共走了二任牧師,
而二個牧師都帶了一些人走,
這個教會還經過另一次重創,
總之,三次下來,教會從二百多人變成現在的卅人,
所以他們現在不太敢再找牧師了.

我自己是一個傳道人,我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一再發生,
大概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在教會總是會有一些支持牧師的忠實會友.
2.不管是事工計劃不被支持或是不再續聘,對牧師而言都是一個挫折,
所以開拓一個新的教會,可以按自己的異象和想法去做,會是很多牧師的選擇.
3.若是教會請牧師走路,牧師很快就會面臨到生計問題,要再另覓一間牧養的教會可能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尤其是被教會解聘,可能也會增加找教會的困難度,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出來開拓一間新的教會.
4.當初上"拓荒與植堂"的課時,老師也有說到,拓荒時若有一些基本成員,
作起來是會比一切從零開始要容易的多.
5.其實,有時候並不是牧師主動去找會友,要他們跟著牧師走,
反而是有些會友因為愛牧師的緣故,主動去找牧師,表示願意跟他走的.
6.牧師在感到挫折與前途茫茫之際,聽到部分會友的溫暖支持,
就會特別的感動,而且會覺得這是神為他所開的路.
7.這是我個人的感覺,拒絕會友跟從的好意,好像會太辜負他們了.

在以上幾種因素之下,事就這樣成了,
一間本來有五,六十人的教會,
就變成了二間要死不活的教會了.

站在一個傳道人的立場,似乎這一切的發生都是理所當然,
是神在為祂的僕人開路,
一直到這陣子,我看到這些分裂後的教會同工和弟兄姐妹們,
我彷彿可以體會到他們的傷和痛,
他們對於聘請牧師變的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我看到分裂後的教會和分裂出來的教會,
都變得很弱小,教會增長和復興之路變得更遙遠而漫長,
本來我以為,如果有那麼幾個人想要跟從我,大家可以一起同心打拼也是很好啊,
但我現在就不這麼認為了,
我想為了教會著想,我會選擇孑然一身的走.

我想對牧師傳道人講幾句話:
有時候,我們覺得從神那裡得到一個異象和負擔,
但得到異象的時間通常並不是馬上就行動的時間,
神提早告訴我們,是要我們好好的為這件事禱告,
然後慢慢的花時間把異象傳遞給教會的同工,
如果這真是出自於神的帶領,
神會感動教會絕大部分的肢體大家一起同心來作,
所以我們可以把目標達成的時間從一個月延長為一年或是二年,
不要輕易的作出走人的決定,
如果你走了,那麼神給你對這個教會的異象要如何實現呢?

如果,教會真的請我們走路了,
我想我們首先應該要來到主面前反省自己,
我們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做了不討神喜悅的事,
我們是不是得罪了教會的弟兄姐妹,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怎麼改進,
然後好好的在神在人面前認罪悔改,
如果,我們省察了自己凡事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
我們對得起神,對得起弟兄姐妹,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那我們就用同樣的信心相信,神必定會祂忠心的僕人開前面的道路,
教會中總是會有一些忠實的愛我們的弟兄姐妹,
我們要為神把他們擺在我們的生命中來感謝神,
但是請我們都為著教會著想,
不要輕易的帶走一隻羊,
他屬於哪個羊圈就該留在那個羊圈,
畢竟羊是屬主的,不是屬我們的,
鼓勵他們繼續留在教會裡與執事同工們一起為教會打拼,
也許我們不知道自己在無意中竟作了使教會分裂的人,
求神幫助我們,無論是什麼原因使我們必須離開教會,
我們只求我們能留點什麼給教會,
卻不要想要從教會帶點什麼走,
如果,我們真的走了,
那就有風度的...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吧.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丟個問題給大家想想

上課時,老師提出來的...

撒母耳記上第二章記載了以利的二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的劣行,
搶了百姓要獻給耶和華的祭肉,又與會幕前伺候的婦人苟合,
大家都會說這是因為以利沒有好好的教導他的二個兒子,
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
撒母耳也是以利教出來的,
他在幼年時第一次聽到耶和華呼喚他時,
並不知道那就是耶和華在跟他講話,
乃是經過以利的指導之後,
撒母耳才學會了聽神的聲音.

那麼同樣是以利教出來的,
同樣是在會幕中學習事奉,
何弗尼非尼哈因行惡,悖逆神而慘死沙場,
撒母耳卻成為以色列中最偉大的先知之一,
成為神所喜悅,所重用的僕人.
在同一個人同一個環境的教導之下,
卻有二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它的原因應該會是什麼呢?
(沒有標準答案,大家就是按個人所能了解的推測一下)

2007年5月14日 星期一

素食餐館的迷思

上個星期六,
一個親戚邀我們到一家素食餐館吃飯,
一起慶祝母親節,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進素食餐館吃素食...

那天晚上吃的是"酒席"的素食,
通常餐館的酒席菜就是表示會吃的很澎湃,
菜上來了,
我們吃了素牛排,素腰花,素魚,素蚵,素炸排骨,素蝦...
感覺上我們好像吃的很豐富,
事實上,只有一句話~~~
我們吃了一大堆的豆皮和豆干.

回家的路上,
和我老公在討論這件事,
為什麼素食餐館要用這種類型的作菜方式呢,
我身為一個家庭主婦,作菜經驗五年,
我都可以一下子列出十幾種可供素食的食材,
茄子,南瓜,筍,芋頭,蘿蔔,菠菜,山藥,牛蒡,木耳,苦瓜,...好多好多,
即使不用雞鴨魚肉和海鮮,還是有很多食材可以用,
為什麼只單單用大豆一種食材作素食呢?
我想,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
"為了要把素食作的很像雞鴨魚肉和海鮮"
這是一種迷思,
既然要吃素,就好好的吃素,
為什麼要變成吃"素的暈菜"呢?
其實,這些素的暈菜跟真實的暈菜的相似度,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
我覺得實在沒有必要花那麼多的精力在研究如何把素菜變成像暈菜一樣.

一般會吃素的人大概是二種吧,
一種是為了身體健康,一種是為了宗教的原因,
如果是為了身體健康而吃素,
那麼如果用一大堆豆類來作菜,而忽略了使用其它食材,
這麼不均衡的飲食方式其實對人體是只有害處而沒有益處的.
如果是為了宗教原因而吃素,
那通常都是為了不願意殺生,不想對動物那麼殘忍或是向佛祖許了願,
那如果又把素食做成雞鴨魚肉的樣子,
會不會顯得這位吃素者還是有點兒"六根不淨"呢?
而且我想,大部分的吃素者都是自願自發的,而不是被強迫的,
所以即使不把它做成暈食的樣子,
吃素的人還是會吃素,
他們不會因為沒有吃到素魚素肉而不情願再吃素,
這樣推論起來,
這些素暈菜對象到底是誰呢?
可能是,
有一些人,你想要讓他吃素,可是他不想吃,
所以你就把素菜做成像暈菜一樣,
這樣他會以為,他吃的是暈菜而不是素菜.
但是把素食材作成暈食,其實是不可能的,
馬上就會露出馬腳來了,
因為上帝創造萬物是"各從其類",
菜是絕不可能變成魚的.
所以總體而言,
無論是哪一種吃素的原因,
這種用大量豆類作成暈食的作法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我對素食餐館有二點小小的建議:
1.與其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在如何使豆子變的更像肉,
不如把精神花費去研究如何把各色各樣的素食材搭配更有特色,
如何把平常習慣與肉類配搭的菜與其它素食材作更完美的配搭.
比如,平常我們都是吃筍尖炒肉絲,
那我們就來想想有什麼食材可以代替肉絲來與筍尖搭配,
而不是去想,我如何把豆子做成肉絲的樣子來與筍尖配搭,
這樣子或許會讓素食者吃的更愉快一點,
至少他們還是可以吃到豐豐富富各樣的菜色,
而不是吃來吃去都只有豆子.

2.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一定要有大魚大肉才會有很澎湃的感覺,
這是一般人很難改變的觀念及飲食習慣,
像我這種習慣暈食的人,即使那天晚上吃了許多很像肉的肉,
我只能說,吃了很多東西以後,我不餓了,
但是卻沒有飽實感,(也有可能是因為那天晚上只有吃菜而沒吃飯),
如果要跟人家比澎湃,可能素食館很難真正的作到,
那我們不如就來個反向操作,
走"粗茶淡飯"路綫,
現代人都吃的太多,太多了,
如果知道有個地方可以吃點兒粗茶淡飯,
可以吃到各種不同的新鮮蔬果,讓身體少點兒負擔,
或許反而更容易吸引顧客上門呢!

其實,我只是覺得,
有時候人是不是把事情想的太複雜了點?
如果我們不要拐彎抹角的想要把菜變成好吃的肉,
只要直直的想過去~~~
菜就是菜,如何把菜變成更好吃的菜就行了,
這樣生活不是會更簡單更快樂一點嗎?

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一千個為什麼

ㄅㄨ現在三歲,是最喜歡問"為什麼"的年紀,

考驗著母親的智慧...

"媽媽,為什麼要刷牙齒呢?"
"因為刷牙齒,牙齒才不會壞掉."(這題還滿簡單的  :)

"媽媽,為什麼每天都要睡覺?"
"因為如果妳不睡覺,就會太累."(如果妳不睡覺,媽媽就會太累...)

"媽媽,為什麼吃蕃薯會放屁?"
"ㄜ...因為...蕃薯裡面有一種東西,吃下去就會變成屁."(怎麼樣?夠深入淺出的吧!)

"媽媽,為什麼妳一直尿尿?"
"因為媽媽的尿尿很多."(因為媽媽膀胱無力呀,孩子...)

"ㄅㄨ,在公共場合的時候,講話要小聲一點,這樣才不會吵到別人."
"什麼是公共場合呀?"
"就是在外面有很多別人的地方..."(孩子,標準答案應該是~~所謂公共場合就是眾人聚集之所在地,了解嗎?)

追根究底式的問話
"媽媽,我們要去哪裡?"
"去買菜."
"去買什麼菜呀?"
"買我們家吃的菜."
"買什麼吃的菜呀?"
"買菜菜,肉肉,蘿蔔,還有麵麵..."
"買什麼麵麵呀?"
"買媽媽煮給爸比吃的麵."
"買什麼爸比吃的麵啊?"
"好了,媽咪要開車,不要再問了..."
真的是給她三條線,
孩子,為娘的智慧有限啊...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我的神學傾向

作一個測驗可以知道您的神學觀傾向於哪一位聖徒喔...

以下是我測驗出來的結果,
沒有錯,我就是百分之百的Anselm(安瑟倫),
以前,我以為我特別受神的眷顧,
所以我自己領悟出一套關於救恩的"邏輯",
後來,上教會歷史的時候,
才知道安瑟倫老前輩早就發表了同樣的看法了,
所以我一直以安瑟倫老前輩的同道自居 哈!

要了解安瑟倫請點這裡
安瑟倫

不過,明明我就不喜歡加爾文,為什麼我會那麼像他?居然有73%
還有,奇怪,我不是福音派的嗎?
為什麼馬丁路德對我的影響那麼少,只有27%,
其實我還滿喜歡他的呀!


You scored as Anselm. Anselm is the outstanding theologian of the medieval period.He sees man's primary problem as having failed to render unto God what we owe him, so God becomes man in Christ and gives God what he is due. You should read 'Cur Deus Homo?'

Anselm

 
100%

John Calvin

 
73%

Karl Barth

 
67%

Charles Finney

 
67%

Jgen Moltmann

 
53%

Augustine

 
33%

Paul Tillich

 
33%

Martin Luther

 
27%

Jonathan Edwards

 
20%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13%

Which theologian are you?
created with QuizFarm.com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音樂之一,
也許大部分的弟兄姐妹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慧敏傳道為什麼會來榮恩堂事奉?
奇怪,王姐到榮恩堂不是一件最理所當然的事嗎?
從我小時候就看到她在榮恩堂了呀!!!

來榮恩堂的背後其實有一件辛酸事,
跟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有關... 


我被學校派到榮恩堂實習,是我四年級要畢業的那年,
其實,我從一年級剛進神學院的那年就知道這個教會了,
當時她的名字是美仁里浸信會內湖分堂,
我的野蠻女友蔡同學一年級時就是在這裡實習的,
當時有學姐一知道蔡同學被派到美仁的內湖分堂,
就來恭禧她說,這個教會很棒.

後來有一次上"個人佈道課"的時候,
老師大概是一位美國宣教士,叫孔蓮德,
她的聲音很好聽,雙耳掛著大圈圈的耳環,
講起話來,表情動作都很豐富,教學也很活潑,
每次上她的課都在期待著她今天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
那天她很高興的跟我們說,
美仁教會的內湖分堂要成立教會了,
她請我們全班一起替這個教會起一個既有創意有又屬靈意義的名字,
我當時也隨便起了一個,
反正我也沒有什麼創意,
後來老師公佈了五個入選的名字,
我覺得都起的滿好的,
有一位學姐起的名字給我的印象最深,叫~~
"愛之窩"...
愛之窩教會,嗯...真的很有創意,
聽起來就是一個很可愛的教會,
孔老師興高采烈的說,下個禮拜大家就要開會決定了,
我也很期待,想知道,後來這個教會到底起了個什麼名字,
我希望"愛之窩"能夠當選.

孔老師來上課了,
她帶著一副難得看見的懊惱的表情說,
為什麼這些這麼好的名字他們都不接受呢?
那...這個佈道所到底叫什麼名字呢?
叫"浸信會榮恩堂"
這麼八股的名字!!! 牧師們,你們難道就不能有點兒創意嗎?
當時我的心裡這麼想.

沒有想到三年後,我也來到了這個當初我覺得應該要叫"愛之窩"的教會,
來了以後,我發現一件事,內湖怎麼這麼愛下雨,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晴朗的天空之下,
居然有一個穿著雨衣的機車騎士從你眼前經過,
那他八成是從內湖來的,
因為當其它地方沒有下雨的時候,
內湖卻常常是細雨綿綿的下個不停,
哎!我討厭下雨.

畢業的時候到了,
對每一位畢業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尋找事奉的工場,
第一個來找我談的就是榮恩堂的牧師,
"妳當初受洗是點水禮,到浸信會當傳道人就要重新再浸一次."
我知道,牧師的立場也不認為需要再浸一次,
只不過既然在浸信會,當然還是要照浸信會的規距,
要我再浸一次?門兒都沒有,
榮恩堂!你出局了,
我哪兒都可以去,偏就不留在你們浸信會...
所有四間我曾經實習過的教會,
包括榮恩堂,有三間打算找我去服事,
可是...
有一天衛X堂的李牧師打電話給我,
"慧敏,曾牧師在考慮,想請妳畢業以後到我們教會來服事..."
"真的?太好了,我喜歡去衛X堂..." 我心裡想著.
"可是,我跟他說,妳應該會去妳姐夫的教會."李牧師說
我不懂,李牧師為什麼不讓曾牧師自己來跟我談,
他,他,他居然替我回絕了,這是怎麼回事?驚
另一個,我的母會,萬X堂的同工來跟我講,
"我們本來想請妳畢業後回來的,
但是,我們想,妳應該會去妳姐夫的教會,所以..."
這是怎麼回事?
好!!很好!!!,沒關係,
我可以再等別的教會,反正我就是不會去榮恩堂.

在一次禱告會中,
劉易步嚴媽媽起來分享一段經文,
那段經文像一把鐵槌一樣敲在我的心上~~
"你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申十一11
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 那不就是內湖嗎??€

從那天開始,我跟上帝之間有了許多拉扯與爭戰,
"可是,我一個女傳道還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再受洗一次,那我還有什麼尊嚴可言"
"可是,如果我再受一次洗,那我受洗之前的我的服事又算什麼?"
"我當初雖然受的是點水洗禮,我可是清清楚楚的重生得救啊.我為什要再洗一次?"
"這樣子,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受點水禮的人就是比受浸禮的人矮一截囉?"

神很努力的說服我,
祂藉著路得記教導我:"妳看,路得也是放下自己的尊嚴從自己的家鄉來到以色列呀!"(以色列仇視外邦人,尤其是摩押人,而路得卻是一位摩押女子.)
又有一次,我帶著一顆鬱卒的心從榮恩堂準備要搭公車回家,
腦中響起了一首詩歌~人人需要主
"有何代價嫌太高,向失喪人傳福音?"
神也藉著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幫助我,
"阿敏,耶穌不需要受施洗約翰的洗禮,可是祂還是盡了諸般的義."美雲說.
"沒關係呀,我總共洗了三次."陳牧師眨著眼睛說.
但我只要想到我在眾目之下受洗的那一幕,我就真的難過的無法答應下來,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對別人那麼簡單,對我卻那麼難.

三月的某一天,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我的生日,
為了要給自己一個生日禮物,
在回家的半途中我下了車,
跑到一家戲院去看了一部電影,叫"辛德勒的名單"
片子很長,總共是三個小時,
中場還休息十分鐘,
因為整部片子都很血腥,殘忍,
我真的不想也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可是不看完怎麼知道結果是什麼?
我忍耐著看到最後,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
德軍戰敗,辛德勒的工廠也必須把所有的猶太人都遺散,
辛德勒抱著猶太人哭了,
他後悔他為什麼要留著他的車子,為什麼要留著他的戒指,
如果他把這些都賣掉,他還可以多救幾個猶太人,
我懂了,我終於懂了,
如果一個德國人可以為了愛猶太人,而變賣所有,
那我作這麼一點小小的犠牲,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我來了,而且決定要用我的全心來愛我的羊.

受洗的那天終於到了,
我彷彿能體會耶穌等著上十字架的那種心情,
所有的慕道友和他們的親人和教會的弟兄姐妹都很快樂,
大家都在唱快樂日,
只是沒有人看到我的心在淌血,

受完洗,丟完臉,受完罪,
在大家都在獻花,照相,送禮物的當兒,
我悄悄的走了,連換下來的濕衣服都沒有拿,
我記得是春花姐幫我提回教會的,
坐在公車上,眼淚一路沒有停過,流下的眼淚比過去十年加起來還多...
我跟榮恩堂的的"一世情緣",就是這麼結下來的.

接下來的幾年,傷還在,
又歷經教會沒有牧師的階段,
跟新牧者磨合的階段,
慢慢的,這些都在弟兄姐妹滿滿的愛與無條件的順服之中得到了醫治,
所有的艱難與痛苦,只要是和榮恩堂一起經過的,
都在神的恩典之下,成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你還是可以出污泥而不染

這是我最近的一個很深的體會

我仍然在和一群師母一起上課與學習,
當大家七嘴八舌的在討論關於信心的功課時,
有許多位師母認為,
在美國,妳要學會把妳的困難講出來,
而且要學會爭取自己該有的權益時,
但仍然有一位師母起來作見証,
當教會什麼都沒有給她的時候,
她還是忠心的在那裡服事,什麼都沒有為自己爭取,
神卻豐豐富富的供應了她的所有需要.

當許多牧者都在抱怨美國華人教會很難牧,
讓很多牧師受到傷害而離開,
或者至少要處處保護自己,小心翼翼的同時,
我卻可以感受到,
這些牧者為了要保護自己,已漸漸的失去了愛人的心,塞住了憐憫的心腸,
但我仍然看見一位牧師為著她的一位得癌症的會友禱告時,
哭泣著大聲呼喊:"主啊!求你憐憫他,主啊!求你憐憫他."
看著這位女牧師,
我深知,她真的愛她的羊,而且愛的那麼深.

在美國看病很貴,
醫生都很忙,他們的時間顯得分外寶貴,
所以不可能讓病患知道詳細的情形,
但我仍然遇到一位老醫生,
耐著性子,把我所請教他的和沒有請教他的,都一一清楚說明,詳細回答.

從來美國我就一直抱怨,
美國人為什麼放著上帝免費贈送的太陽光不用,
而一定要用烘衣機,
這樣不但浪費資源,
又會使溫室效應變的更嚴重,
"美國人真是魔鬼撒旦用來快速毀滅地球的工具!"  我常常這麼想.
但是,我前二天才知道,
我認識的一位姐妹,
醫生的太太,
住在聖瑪莉諾的豪宅區,
但是她來美國廿多年,
無論住在哪一州,
從來沒有用過烘衣機.

還有住在我隔壁的夏琳老太太,
在我還不知道什麼是資源回收的時候,
她已經是一位環保尖兵了,
大家不要為這有什麼了不起,
請大家注意,
她住的是美國,
美國政府並沒有在推行環保,
所以許多美國人都是環保白痴,
像我們家就有三個,
完全不知道什麼叫資源回收,節省資源.

常聽到教會在抱怨美國校園的風氣很差,
女孩子如果沒有跟男生有過性關係,
就會被同學譏笑為沒有吸引力的女人,
婚前性行為在許多校園裡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但我知道有一對基督徒新婚夫婦,
在他們的婚禮中,
牧師請新郎吻新娘的那一個親吻,
是他們從認識交往以來的第一個親吻.

我常聽到有人在抱怨美國的環境,
它使人對人失去信任與愛心,
它使人對神失去信心與倚靠,
它使人活在不得不參與破壞地球的無奈,
它使人無力抵擋誘惑與試探,
但是...我相信...
好學校也有壞學生,
壞學校也有好學生,
重要的是,
你自己選擇要作什麼樣的人.

我以前常常疑惑,擔心,
我真的很怕,我會死於安樂,
因為我看到很多傳道人來美國十年廿年以後就變了,
我怕我會像他們一樣,
為了求生存,他們不得努力為自已爭取,
我很怕我自己好日子過慣了,
為了不要再過以前那種辛苦的日子,
所以有一天,我也必須準備為五斗米折腰,
但是....
最近上帝讓我遇到這些基督徒,
讓我知道,
在大家都主張為自己努力爭取的時候,我還是可以憑信心過生活,
在許多傳道都因為受過傷害而退縮的時候,我還是可以忠誠愛主,為羊捨命,
在整個世界都向同性戀和淫亂低頭的時候,我還是可以對試探說不,
我也要教我的孩子,支持她保護她,讓她有能力向試探說不,
在極為浪費奢華的美國自以為是的,驕傲的,不停的在消耗破壞地球資源的時候,
我還可以為環保作更多,即使在美國這樣的環境並不容易.

選擇成為一個上帝要我成為的人,
不要選擇成為一個世界要我成為的人,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証人,
如同雲彩圍著我們,
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
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
存心忍耐,
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小孩的禱告

在書上看到幾則小朋友的禱告,
小孩看事情的角度總是和我們成人不同,
他們也想到一些事情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
我一邊讀,一邊在想,
如果我的孩子作了這樣的禱告,
那我該說些什麼...

一個小女孩寫了一封信給上帝,
"親愛的上帝,我哥哥告訴我生小孩的事,可是聽起來好像跟你造人的方式不太一樣,那麼是誰錯了?"    瑪莎敬上

白天去動物園的孩子,在晚禱的時候問:
"親愛的天父,你原來就要長頸鹿長成那個樣子,還是你不小心出了意外?  阿們

晚上媽媽講完舊約以色列人逃離埃及,渡過紅海的故事之後,要小女兒晚禱之後睡覺,小女兒是這麼祈禱的:
"親愛的天父,我很喜歡出埃及的故事,真的是很好聽的故事,你真的很會編好聽的故事,感謝你,阿們."

親愛的天父,是誰沿著每個國家劃了線?   南茜敬上

親愛的天父,我們的假期一直都 在下雨,我爸爸都氣瘋啦,他用了不該說的話,說了一些你的壞話.不過我希望你不要生氣,也不要責罰他.  你的朋友(不告訴你我是誰)敬上

親愛的天父,為什麼你不讓現在已經造出來的人活下去,要讓他們死掉,然後又造出新的人來呢? 珍妮敬上

親愛的天父,如果該隱和亞伯有自己的房間,該隱就不會殺人了.我和弟弟的問題就是這麼解決的.  賴利敬上

親愛的天父,你真的是無形的,還是變了魔術戱法?  露西敬上

親愛的天父,昨天晚上,看到你弄的落日以後,我才知道紫色和橘色也可以配得來,真是太漂亮了.  尤琴妮敬上

親愛的天父,你最近怎麼不發明新動物了?   愛動物的茉莉敬上

親愛的天父,你打電動玩具嗎?我媽媽不准我打,不過那實在是很好玩,天堂如果沒有的話,我將來也不想去,或者我去開一家?   哈利敬上

親愛的天父,天使要不要上學?如果天使也要考試的話,他們也會考不及格嗎?     葛莉絲敬上

2007年5月3日 星期四

無關媒體廣告

洛杉磯早上起來還是有點兒冷,
所以拿了件日式的小長袍給ㄅㄨ穿,
她哭了,不肯穿,
我把衣服丟在床上,等她哭完了,
我毫不讓步的說,把"小日本"拿來穿好,
ㄅㄨ都叫那件衣服叫"小日本",
女兒知道她如果敢再不聽話,
她的麻煩就大了,
所以就乖乖穿上了,
過了一會兒,
她自己一個人站在鏡子前面又哭了起來,
"鳴....ㄅㄨ ㄅㄨ 好胖...哇...(大哭)
我趕緊跑去抱起她來說:"不會啊,妳身材很好",
說完了我自己都覺得好笑...
不是都說我們的審美觀念都是受媒體廣告的影響嗎?
ㄅㄨ才三歲,還那麼小,
既不看報章雜誌,也不看大人的電視節目,
她看著鏡子,哭著說自己很胖,這又是從何而來呢?
可見得,"愛美"跟"怕胖"應該是女人的天性吧!


P.S後來,媽媽認輸了,幫她把穿上看起來會"胖胖"的小日本服換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