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二章記載了以利的二個兒子何弗尼與非尼哈的劣行,
搶了百姓要獻給耶和華的祭肉,又與會幕前伺候的婦人苟合,
大家都會說這是因為以利沒有好好的教導他的二個兒子,
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
撒母耳也是以利教出來的,
他在幼年時第一次聽到耶和華呼喚他時,
並不知道那就是耶和華在跟他講話,
乃是經過以利的指導之後,
撒母耳才學會了聽神的聲音.
那麼同樣是以利教出來的,
同樣是在會幕中學習事奉,
何弗尼與非尼哈因行惡,悖逆神而慘死沙場,
而撒母耳卻成為以色列中最偉大的先知之一,
成為神所喜悅,所重用的僕人.
在同一個人同一個環境的教導之下,
卻有二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它的原因應該會是什麼呢?
(沒有標準答案,大家就是按個人所能了解的推測一下)
同一種人同一種環境
回覆刪除但是有不同的關係
何弗尼與非尼哈是以利的兒子
撒母耳只不過是寄住在以利家裡
我相信以利也知道他兒子的惡行
我相信以利也曾在他兒子們小時候教導過他們做人處世的道理
但是以利顯然的溺愛他們
風聞他們的惡行卻也不懲戒
神說以利「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
而且神說以利「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
相反的
撒母耳絕對會知道
自己不過是寄住的客人,不是以利的兒子
以利捨不得用杖管教自己的兒子
對撒母耳卻不會有什麼捨不得
所以撒聽了以利的教訓必然乖乖聽話
所以撒母耳初次聽到神論到以利家的懲罰
卻不敢跟以利說
我猜他都是因為怕會被責打
以利畢竟不是撒母耳的父親
箴13:24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箴19:18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
箴22:15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
箴23:13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馬克白回答的很好,
回覆刪除幾乎和我們老師講的一模一樣,
在應用方面,我的應用是~~~
有許多基督徒,
當別人的孩子去當傳道人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很高興,
有人奉獻給主來使用,當然很好呀!
然而當他們自己的孩子要獻身的時候,卻是強加反對,
"當牧師或宣教士那麼辛苦,我的孩子怎麼可以去當牧師?"
"我的孩子那麼聰明,應該要去當醫生,賺很多錢才對呀..."
也有一個笑話說,
有一個長老有三個兒子,他說:
"老大最聰明,讓他去當醫生,老二有音樂天份,可以當音樂老師,
只有那個老三什麼都不會,讓他去當牧師吧."
可見得現以利也是不少呢!
有些事情永遠都不會變的
回覆刪除比如父母對子女的愛.....雖然有時候它會以錯誤的形式展現
王姊 那你們老師怎麼講呢??
回覆刪除請參考馬克白的第一個回應,
回覆刪除我們老師也是說,因為以利溺愛他的孩子,
而撒母耳並不是他的孩子.
有一位姐妹她作了很好的應用,
回覆刪除她說,有的牧師很忙,忙著去照顧和教導別人的孩子,
反而忽略了教養自己孩子的責任,
其實許多pk (pastor's kid)是在父親缺席的環境中成長的,
他們無法從他們的牧師父親身上看到神的形象,
長大以後,他們自然就離開了神,離開了教會.
我想這也是滿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神要我們作祂忠心的好管家,
要管理好所有祂託給我們的人事物,
包括我們的家庭.
對我來講 這個我反而比較能接受耶................
回覆刪除可能我會有這樣的想法 是因為這是我所看到的
我反而很少看見有一個父親 疼愛溺愛自己的小孩 卻對其他小孩很嚴格
通常是 要嚴格就一起嚴格吧.......
雖然我一點聖經基礎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