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

台灣行之飼料費(二)

聚餐結束了,我們想到公館的某書房去買一些書,
因為美國的中文屬靈書籍都好貴喔,
同工好康逗相報,告訴我附近又開一家新的書房,
因為新開幕,正在折扣中,
我心中又是一陣疑惑,
為什麼要在走路只相隔五分鐘的地方再開一間性質一模一樣的書房?
這又是某大教會作的...

這個大教會剛建堂,
蓋了個十樓左右的大教堂,
而一樓就是他們新開的書房,
我不能妄加論斷,
不知道他們的動機何在,
是否是因為新蓋了大樓,有這個空間,所以就開了個書房?
還是因為蓋了大樓,有財務上的壓力,
所以想要藉書房來減輕財務壓力?
或是為了要方便會友買書?
或是為了要鼓勵會友看書?
................
我不知道為什麼,
但我個人覺得這樣做真的十分的不妥.

基督徒的人數已經夠少了,
肯看書,肯買書的基督徒又更少了,
這麼一小塊餅,
大家還要來搶著分,
分圓五百公尺裡有校X書房,有華X書房,現在又多了個真X書房,
我真是不懂,
教會就好好的當教會就好了,
為什麼要去開書房呢?
如果要開,為什麼不開的遠一點呢?
在中南部,很多基督徒想買屬靈書籍都很難買到呢!
要不然,如果你們真的那麼有錢,
來美國服務華人基督徒也很好呀?
總而言之,我就是不懂,
為什麼要把書房開在同為肢體的,別的書房的附近?
你如果希望會友多讀書,
為什麼不跟附近的書房合作,
鼓勵會友到僅隔貴教會五分鐘腳程的校X書房去買書呢?
這樣不是可以合作,可以互惠嗎?

教會不是也應該支持福音機構的事工,
讓福音機構因著教會的支持,
而在財務及人力上更有本錢去為他們的異象打拼嗎?
我不是校X書房的什麼人,
我只是不明白,
大教會是不是只顧著發展自己的事業,
而沒有顧及到在你們教會這個地區其他肢體的需要呢?
為什麼不能自我犠牲而去成全其它的肢體呢?

自我信主以來,
印象中,幾乎每個福音機構都在叫窮,
再加上這幾年來經濟不景氣,
按理來說,福音機構不會增加的那麼快,
但奇怪的是,福音機構卻仍然不停的在增加,
許多福音機構的功能都是重覆的,
其實他們根本就是在做一樣的事,
每個機構都要有人,有辦公室,有刊物,有文宣費用,
這樣重覆的開設一大堆機構,
致使許多有異象的基督徒,
憑著一顆愛主的熱忱,在福音機構裡做事,
在生活上卻沒有得到好的照顧,
許多機構的同工都只能領半薪,
在這些機構裡,最出名的一句話就是~~
"姐妹當弟兄用,弟兄當畜牲用" 
而且還要勒緊肚皮  :(

許多機構或教會只是為了一點點理念上的差距,就鬧分裂,
自己另立門戶,另起爐灶,
為什麼大家不能忍耐,不能合作呢?
每件事都有很多人在做,
可是每一件事都做不好,
因為基督徒的力量都被分散了,
我們不但沒有互相幫助,
有時,可能反而在互相抵消力量...

之前教我開車的教練是從大陸來的,
每一次教我開車二個小時是卅五元美金,
我和我老公算一算,
卅五塊,扣掉油錢,車子的折舊,保險費...其實能剩下的真的不多,
有一次,我在車上就問了教練這個問題:
"你一次只收卅五塊真的很辛苦耶."
他告訴我韓國教練的行情是六十五到七十元之間,
"幾乎是你們的二倍,為什麼會差那麼多?"我問.
"因為華人教練都惡性競爭,為了要搶生意,不惜降低價格,結果就把行情給破壞了,
而韓國教練很團結,如果誰敢亂降價,他們就會聯合起來去砸他的車子,
所以韓國教練都不敢亂降價."這是教練給我的解釋.


我的意思是,
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像韓國人或日本人一樣,
為了大我的利益而情願犠牲個人小我的利益?
如果華人天性就是一盤散沙,
難道華人的基督徒也應該是一盤散沙嗎?
我們不是一個身體嗎?
身體與身體之間不應該彼此相顧嗎?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不再看見自己,而能看到別人的需要?
如果每一個教會都只顧壯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需要,
我真不知道台灣的教會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什麼是"合一"?
"合一"不是把所有的小教會都吸收到你們這些大教會裡去,
而是彼此庝惜,彼此相愛,彼此接納不同之處,
不計代價,不指望償還,不指望回報的互相幫補,
犠牲自己,成全他人.
我知道有一個小教會大概只有五,六十個人吧,
確實的人數我不是很清楚,
他們知道在他們附近有一間比他們更弱小的教會有一些財務上的需要,
結果小教會的牧師帶領同工們作了一個決議,
把他們的會堂拿去銀行貸款借錢給那間更小的教會,
跟你們這些大教會,一旦要你們拿錢出來,就要人家改招牌比起來,
會不會有一絲兒慚愧的感覺呢?
或許,有人會說,
我們也有拿錢出來幫助很多人,
我們也開很多研討會讓小教會的牧師來學習,
我們也想幫助他們成長,
我們也做很多很多,只是妳不知道,妳也沒看到...
我想是的,我不知道的事還很多,
我只是提出我的疑惑:
"改掛你們的招牌是什麼意思?飼料費之說真的是你們心裡所想的嗎?"

什麼是"成全"?
大家都知道"禱告之手"的故事吧?
二個同樣具有藝術天的年輕人一起到巴黎打天下,施展抱負,
他們什麼都沒有,經濟拮据,沒有飯吃,
其中一個人放棄了他自己的大好前途,
辛苦打工賺錢,供另一個人去學習藝術,
講好了,等此人學有所成的時候,再換另一人去學習.
但是待此人學成之後,
老友的手因為操勞的緣故已經無法再作畫了,
他那位有成就的朋友,為了感念好友的犠牲,
而畫下了好友那雙枯槁的禱告的手.
後來這位畫家和好友的禱告之手激勵了世界上千萬人的心.
犠牲自己的利益去使別人成功,這就是合一,就是成全,
我相信教會什麼時候能做到這點,這就是復興的開始了.

反觀台灣教會,
書房一間一間的開,
福音機構一個一個的設立,
敬拜讚美團多到我已經無法認得誰是誰了,
而台灣基督徒的比例還是與廿多年前一樣,只有2%...
一個小小的餅,大家都要分,
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分到一點兒碎渣兒,
每個機構都要錢,每個機構都缺人,
每個同工都只能勒緊褲帶,要做的事卻很多,
如此虧待自己的同工,也真的是虧欠主.

我無意批評指責任何一個教會或是福音機構,
我相信大家都是帶著異象與使命,
懷抱著服事主的熱忱出來的,
我只是想表達,
在我們追求自己的理想與異象時,
能不能多考慮一下你周圍的肢體,
如果你想要做的事已經有人在做了,
那就把你的錢捐出去,多鼓勵人去支持那個人的工作,
默默的為他禱告,甚至投入他的團隊,
讓那個團體能有效的服事主,
你這樣做,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紅,一輩也沒有認識你,
看起來,好像你並沒有達成神所給你的異象,
但想想我們的父神,將會如何的為你感到驕傲與喜悅,
我也想呼籲一下這些大型的教會,
(也許並沒有人會注意到我這篇文章,但我還是要講一下)
有的教會自認是台灣教會界的龍頭老大,
如果大教會真的想要成為眾教會帶頭影響的人,
不是要眾教會來配合,滿足你們所想要的,
也不是你們的主任牧師在特會時,上台來講一篇關於"合一"的道,
而是...
如果你們能夠把自己的教會破碎,
把自己分享給其它的教會,
為別的教會製造成長的機會,
把扶持弱小的教會看的比自己植堂的事工還重要,
鼓勵那些流浪到你們教會的小羊回去為自己的教會打拼,
你的教會其實不差他一個,
但對小教會而言,多一個人卻是多一份振奮人心的力量,
替別人長壯他的小羊以後,記得要還給人家,
而且知道你花的飼料費,就是上帝要你拿去分享給人的,應當是不求回報的,
那麼也就不枉上帝賜給你們如此多的恩典,如此多的飼料了.

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台灣行之飼料費(一)

難得回台灣,趁幾位同工中午休息的時間約他們出來吃個飯,聊一聊,
當然每次回來跟弟兄姐妹一起吃飯都是他們付的錢,真是不好意思,
謝謝大家對我們全家的愛與關心!

餐中我們聊起一些台灣教會的現象...

我們聊到台灣教會現在出現的一個現象,
數百人,甚至上千人及數千人的大型教會開始愈來愈多,
而台灣基督徒的比例還是只有百分之二,
這表示,這些大教會的會友有許多是從其它教會跑去的,
這樣等於是同一個人把錢從這個口袋掏出來再擺到另一個口袋而已,
實際上,基督徒的人數並沒有增加,
如果用財政方面的術語來講,那就是~~
教會的"貧富差距"也愈拉愈大了,
也就是說小教會的人數已經夠少了,卻仍在減少當中,
大教會的人數已經很多了,而他們仍在"增長"當中.

我曾經聽過一個大教會的牧師如此說:"大家都怪我們搶了小教會的羊,
其實這都是因為小教會沒有草可以餵飽他們的羊,
我們這裡有草可以讓羊吃飽,難怪他們會跑到我們這裡來."
言下之意,好像都不是他們的問題,
是這些小教會沒有本事把他們自己的羊留住.
這次聚餐中,一位同工跟我說,
有一位牧師說:我們還沒跟他們收"飼料費"呢!
我聽了真的好生氣,好生氣,
現在年事稍長,已經學會不要隨便公開發脾氣,
可是還是忍不住跟這位同工數落了這些大型教會的不是.

我自己是從小教會出來的,
人數最少的時候,連我只有九個人,
因為牧師轉換到別的教會服事的同時也把其它的羊都帶走了,
小教會有許多的辛酸,
如不容易吸引新朋友留下來,
聚會時不容易有熱鬧的氣氛,
所以大家也都不會很熱衷於參與教會活動,
人力不足,不容易作成什麼事,
財力不足,可能連牧師的薪水都發不出來,
牧師不但要忍受經濟拮据的壓力,
在教會"淒涼"無人的氣氛之下,也很容易感動沮喪,挫折而因此失去動力,
會友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能找到其他大一點的教會時,他們可能就會選擇離開,
而這種情形的發生,就會讓牧師及其他會友感到更挫折,更沮喪,
就對自己的教會更沒有信心,
如此便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而反觀大型教會,
人才多,財力豐,組織健全,
可以找到好的或知名的講員,
也延攬了音樂,教導,關懷,輔導,美術,影音...等各樣恩賜才幹的人才,
一辦起聚會都是熱熱鬧鬧的,人山人海的,
所以他們就可以招聚吸引更多的人來到他們的教會,
如此一來, 大教會的人數就開始愈聚愈多,
而小教會則落入了另一個淒涼的惡性循環裡.

根據聖經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肢體之間要彼此建立的原則之下,
我要問問這些大教會:
"對於這些小教會,弱小的肢體,
什麼是你們該負的責任?
什麼是你們該持有的態度?
什麼是你們該採取的行動?
你們是抱著驕傲的老大心態:"這也不能怪我們呀,是他們沒本事留住他們的羊呀!"
(在我個人聽起來,他們背後意思是:誰叫他們拼不過我們!)
還是應該抱著彼建立的愛心來扶持,幫助這些比他們弱小的教會,
讓他們的人數多起來,讓他們也能夠增長的像你的教會一樣大?

如果你們大教會的小組裡來了一位弟兄,
是因為他的教會沒有小組也沒有團契,
那可以不可以請你們少給你們的小組長一點兒業績的壓力,
不要讓你的小組長因為急著要在半年以內分裂出另一個小組而"飢不擇食",
連別的教會跑來的羊也要,
你們可不可以訓練你們的小組長,用基督裡的愛心對這位弟兄說:
"我們歡迎你來我們小組裡學習,然後我們希望你把從這裡學到的帶回你的教會,
在你的母會裡開始一個小組."
然後,你們就當作是訓練自己的同工一樣,好好的訓練這位弟兄,
讓他可以回去在自己的教會裡來做.
如果,有一位別的教會的姐妹來上你們的成人主日學,
你可不可以告訴她:"希望妳把在這裡所學的拿回去在妳的母會開課,
我們可以免費提供你們教材."
牧師們,當你們在主日講道的時候,
是不是有時也教導教導這些跑出他們自己羊圏的羊,
要回去好好的愛他們自己的教會,
而不是只教導他們要愛你的教會.

小教會沒有能力訓練同工,
基於彼此建立的真理,
大教會可以幫小教會訓練呀,
甚至分出一,二個小組去他們的教會主日崇拜,去支援他們,
就像是差派宣教士到外國一樣,
你們教會已經有上千人了,
分個20~30個會友出去,其實對你們的業績影響並不大.

事實上,我對某些大教會的作風非常的不滿,
他們根本就是帝國主義心態,
只在乎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擴張自己的版圖,
對小教會恃強欺凌,極不尊重,
除了"飼料費"之說為自己搶羊的罪開脫以外,
他們也會假好心跑去小教會說:
"我們願意替你們出錢建堂...,
但是你們教會以後要改掛我們的招牌,
換句話說,就是變成我們的分堂之一."
也有的乾脆就把自己的分堂開在別的教會的對面或隔壁,
還臉不紅,氣不喘的說:
"都是在為神的國努力呀."
但是弱小的教會怎敵的過你們這些財大氣粗的大托辣斯?
這種種的行徑就如同舊約拿單先知所講的比喻,
一個擁有上千隻羊的富戶,
卻跑去搶隔壁窮人家唯一的小母羊羔.

有些表面復興,為著神的國在努付出打拼的大教會,
其作風行徑卻是個不折不口的吸血鬼,
沒有真正的國度的眼光,沒有愛心,也不明白真理,
耶穌說:"看見你的弟兄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
看見他們赤身露體就給他穿,這些事,
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但這些大教會作的又是什麼呢?
不但搶了人家的羊,還要收人家"飼料費."

待續...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Alhambra Park

我先生只要有空,都會開車到離家大概6-8分鐘車程的一個公園裡去打網球,
據和他交過手的人透露,廖先生的網球打的非常好,
他是個用頭腦在打球的人,
只可惜因為年齡漸老,體力比以前要差一些,
成績已經從單打冠軍到雙打冠軍到雙打季軍,
到這二年都是打男女雙打,每次球賽都提早回來,
因為都被淘汰了,所以吃個便當就回來了.
老公說明,因為球隊配給他的女生都太差了,
嗯,我相信我的老公仍然是寶刀未老,
也許也應該去學學網球,
將來可以和我老公一起打夫妻檔.

話說,我們家廖先生參加的那個網球隊叫"阿公隊"
看看阿公隊的球員,雖不是身強力壯的年輕小伙子,
但至少也都是五十多歲的中壯年人,
為什麼要叫"阿公隊"呢?
後來,我才知道"阿公隊"其實是"阿罕布拉公園隊"的簡稱(Alhambra Park)...

其實,這個阿罕布拉公園也是我和ㄅㄨ常常去打發時間的地方,
冬天寒風澟洌,夏天艷陽高照,所以有時候會不想出門,
春秋二季,通常一個禮拜至少都會去個二三次,
有時候是禮拜一到禮拜五都去.
在美國的孩子真幸福,每個城市都有很大的公園可以玩,
ㄅㄨ喜歡在公園盪鞦韆,溜滑梯,騎玩具馬和挖沙子,
而她的粉紅小三輪車就是她的接駁車,
如果她想要溜滑梯她就會先騎她的三輪車騎到溜滑梯那裡,
下車,溜一下滑梯,
過一會兒,她又想要去盪鞦韆,
她就會再騎著她的三輪車到盪鞦韆那邊,
下車,然後去盪一會兒鞦韆,
每回我跟在她的車後,都會覺得~~~
我女兒真是個天才,
年紀這麼小就懂得善用交通工具,
將來不怕她會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的身體,
因為她絶不會讓她自己玩的太累 :)

L.A是個文化大融爐,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色人種,
如果你是早上到公園,
你會看到帶著小孩出來大都是華人,
尤其是中國大陸來的,
台灣人只有聊聊幾個,
很多都是老夫婦來到美國,語言又不通,
為了要維持生計,所以都會幫人家帶孩子,
一個孩子一個月收五百,帶四個就有二千塊,
也算是不錯的收入,不用跟兒女伸手要錢,
這些都是我跟他們聊天以後慢慢了解的..
到了下午,小學生放學了,
公園裡就會變的非常的熱鬧,
有墨西哥人,有白人,有亞洲人,有時也會看到印度人和黑人,
夏天通常到下午七點多天都還是亮的,
所以有的家長會帶孩子到公園的野餐桌上寫功課,
涼風徐徐,綠草盎然,伴著孩子的嘻戱聲,
寫起功課來一定特別的有興緻.
你還會看見有許多父親帶著孩子來,
教他們打棒球,或美式足球,或爬高,跳遠,
工作之餘,還要花時間陪伴孩子,
要當現代的新好男人還真不容易...
你也會看到不同的家長對孩子有不同的管教方式,
有的人用的是那種無效的管教方式,
就是有管跟沒管一樣,
ㄅㄨ的年紀小,動作慢,
有時,正要從溜滑梯溜下來的當兒,會被其它比較大的小朋友搶在她前面,
那時,你就會聽到小朋友的母親,坐在遠遠的地方喊著:
"Hey,Peter! Don't do that!!"
然後繼續聊她的天或講她的手機,
第二次,peter又來搗蛋,
他的母親又遠遠的喊:
"Hey,Peter! don't that again."
回頭,繼續聊她的天...
真想告訴她:"your son will do it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he won't stop until you teach him..."

在美國的小孩子,十六歲以後才可以考駕照,
所以家長都很辛苦,因為要忙著接送小孩,
想想看,連買個小文具都要妳撥出時間來載他去,
如果家裡不是只有一個小孩,而是三個呢?
你覺得煩不煩?"
但是在公園裡,這是一個好處,
因為小孩不會開車,不能自己回家,
所以父母如果要走了,小孩就必須跟著走,
你常常會看到,有父母在前面走了,要回家了,
孩子在那裡哀哭切齒的,不情願的,跟在後面,
其中有一些是被處罰的,
如果經過三申五誡還不聽,
那麼對孩子們最痛苦的懲罰莫過於~~~
正玩在興頭上的時候,聽到:"立刻回家"的恐怖令命,
ㄅㄨ也曾經被我如此的懲罰過,
媽媽講幾次都不聽?
好!現在就回家,不要玩了...
然後我們母女倆就合演了一齣公園裡最熟悉的畫面,
媽媽在前面走,女兒在後面且走且哭,
沒有人會對妳們報以奇怪的眼光,
因為大家都了解,妳是在管教妳的孩子,
每個人都曾經是這個場面的主角.


黄昏的時候,會有冰淇淋車來,
冰淇淋車有二種,
一種是手推車,ice cream man會搖著小鈴呼喚著...
大寶,小寶快來買冰淇淋喔!
另一種是開箱型車來的,
沿途播放著叮叮噹噹的輕快音樂,
吸引著大朋友和小朋友絡繹不絕的前往購買,
這是我最喜歡的公園畫面之一,
在我的心裡是一種溫馨可愛的感覺.

我不記得我小的時候,父母曾經帶我去過公園,
連盪鞦韆都是小學五年級時從私立小學轉到公立小學時才學會的,
在地窄人稠的台北長大的小孩,
恐怕很難有美好的公園讓他們可以回憶童年,
以前從不覺得一個公園有什麼大不了的,
等自己有了孩子,才真的明白,
如果有一個地方能夠裝的下所有孩子歡樂的腳印與可愛的笑聲,
那個地方一定就是公園!!!
我為我的孩子與我的全家人感恩,
因為我們有幸都能成為"阿公隊"的一員.


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內室的禱告(進到至聖所)

上個星期參加了台福婦女會所舉辦為期二天的婦女靈修會,
講員是北加洲生命河靈糧堂劉梅蕾師母,
總共是五個信息,一個操練,
我去聽了二篇信息,看了一場他們同工所表演的以斯帖歌劇,

我在台灣的時候剛好也有機會到他們靈糧堂的一間分堂聚會,
再加上以前也遇過一些靈糧堂的傳道人,
我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就是他們靈糧堂的傳道人講話或講道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好像是從同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
他們都有幾個共同的特徵:
1.講話的嗓門都很大,速度很快,很急促.
2.在幾乎所講的每一句話之後都會加上"哈利路亞"或是"阿門"
而且講阿門的時候都是用英文的疑問句方式,
講"阿"的時候,音調要往下,講"門"的時候音調要上揚,
比如...
"今天神的榮耀要在我們當中彰顯,哈利路亞!"
"神要與我們同在,阿門?"(注意,它是疑問句)
"現在我們的同工要來獻舞,哈利路亞!"
"我要來介紹我本人出的幾本書,哈利路亞!"

有時候聽他們在講的時候,會覺得很好笑,
他們的"哈利路亞"和"阿門"好像用的有點兒太泛濫了...
不過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覺得真的很有趣.

以上是題外話,
現在言歸正傳,我要分享的是,
這次聚會中,我聽到的一個讓我很得幫助的信息.

進到至聖所的禱告
聖殿大致上從外到內,有外院,聖所至聖所,
外院有銅祭壇是燒祭物的地方,洗濯盆是清洗燔祭物的地方,
聖所裡有陳設餅桌,上面擺著十二個陳設餅,每天都更換,
聖所裡還有金燈台和燒香的金香壇,
至聖所裡擺的是約櫃,是祭司與神面對面的地方.
我們每次禱告,都是為了要來到神的面前,
如同從外院一直走到至聖所裡與神面對面,
許多基督徒覺得自己聽不到神的聲音,不能明白神的旨意,
或是覺得禱告不蒙垂聽的原因其實是在於,
他們通常只是來到外院就走了,
根本就沒有進到至聖所內,
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見到主的面,
所以當然就無法聽見神對他們說話,也無法明白神的旨意.

通常...我們一開始禱告,就像來到了外院,
外院中的銅祭壇是表明我們將身體獻上當活祭,
我們的身體來到主的面前,把自己當作祭物在祭壇上被殺,被燒,
銅祭壇是獻祭的地方,也是爭戰的地方,
在這裡,也就是我們剛開始禱告的時候,
動物被殺的時候會在那裡掙扎,
我們在被獻的時候,也會開始掙扎,
此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許多忙亂的思想,讓我們沒有辦法專心的禱告,
像我...常常一坐下來禱告的時候,
許多的雜念都跑進來了,
"冰箱裡的肉應該要先拿出來退冰,不然晚上會來不及煮."
"某某人打電話來,我都忘了回,我應該趕緊回個電話給他."
"正在讀的那本屬靈書籍寫的真的很好,迫不及待的想要繼續讀下去."
"ㄅㄨ正在睡午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醒過來..."
因為這些雜亂的思想,所以我無法專心的禱告,
有時候乾脆先起來把這些事都辦一辦,然後再回來禱告,
但是這樣子就浪費了許多可以禱告的時間.
有的時候,就隨便禱告禱告,頂多十幾分鐘就禱告完了,
因為我心裡急著要去辦那些我所擔心的事.
就這樣,很多人都是只到了外院就走了,
如果一次只禱告五分鐘,十分鐘,
思想,情緒都還在攪亂當中,然後匆匆就走了,
難怪有很多人的禱告生活建立不起來,
禱告沒有效果,好像神都沒有垂聽,也聽不到神的指示,
都是因為只來到外院,而沒有進到聖所與至聖所.
克服的辦法:
1.要求自己漸漸增加禱告的時間
2.對腦中攪擾的思想與人事物說:"退去吧!"

因為撒旦魔鬼不喜歡我們來親近神,
所以牠會用盡一切的力量攔阻我們到神的面前,
我們的話語是帶著權柄的,當我們奉主的名吩咐撒旦和這些攪擾我們親近神的"雜念"退去的時候,
我們就可以開始專心的禱告了.

其次是洗濯盆,
繼續來到主的面前,你會看見自己裡面許多隱而未現的罪,
看見自己的軟弱與不足,
此時要在神的面前認罪悔改,
因為人非聖潔,不能見主的面.

進到聖所中
1.陳設餅:是代表神的話語,主耶穌說,祂的話是我們生命的糧.
當我們繼續專心禱告的時候,有時,忽然有神的話語進來,使我們的心開廣起來.
2.金燈台:耶穌是我們生命的光,金燈台的油也代表聖靈的恩膏.
此時聖靈的膏油會光照我們,照出我們內心中的隱情,
有時會有安慰,有時是責備,有時是指示.
3.金香壇:聖徒的禱告就是所燒的香.
神會開廣我們的心,讓我們想到遠處和近處的人的需要,
我們會開始願意為神的國度禱告,
為遠方素未謀面的人禱告,如同為自己的親人禱告一樣,
甚至還會為他們流淚的禱告.

至聖所,來到神的約櫃前,與主面對面,
神親自對我們說話,
我們的思想,態度,價值觀都改變了,
生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扭轉,
也更有力量愛身邊周圍的人.

要天天來親近神,不可怠忽一天,因為靈命是"不進則退",
若有段時間都沒有來親近神,就會與神愈來愈疏遠,
要再近到神的面前來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耐心和毅力,
在此與大家共勉,
要花時間與代價,竭力進到至聖所中與面對面,
如此,我們便能明白神的心意,
也能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人.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想到一個笑話

在台灣的時候,因為蔡同學的公公住院,
她必須在醫院裡照顧她的公公,
所以我們就去醫院看望他們,
然後就在醫院附近找一家餐館吃個飯,
餐中蔡同學夫婦問起我們的服事工場找的如何,
我們說,目前還沒有什麼眉目,
"你們想在什麼地方牧會..."蔡同學問
"還是在南加州一帶."廖傳道說
"為什麼不去東部?"
"因為那裡太冷了."
"那德州呢?"
"那裡又太熱了."
應答到此,我和蔡同學忽然心有靈犀,不約而同的說~~~

"那你應該去老底嘉教會,因為那裡"不冷也不熱"..."

分開好幾年了,默契還是好的沒話說  :)

如果你會覺得好笑,那表示你的聖經讀的不錯喔, 
如果你還覺得一頭霧水,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笑的,
請參考啓示錄三14-22
順便請繼續為我們尋找全職服事的教會禱告.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為什麼我會不喜歡敬拜讚美?

幾曾何時,我己經不太喜歡參加每次聚會前的敬拜讚美了,
理智上我知道聚會不應該遲到,
但骨子裡真的想等他們把詩歌都唱完了再進去,
這幾年不論是在美國或是台灣, 我看真的除了榮恩以外,
每個教會在主日崇拜的時候, 都一定要先站著唱半個小時的詩歌,
老實說,這段時間對我而言是枯燥而沒有意義的,上個禮拜台福總會婦女部請來了北加州的生命河靈糧堂的劉師母來帶領特會,
還是照往例,心裡面掙扎著是否要準時參加聚會,
終於,我的理智勝過了我的軟弱,我提早到了, 敬拜讚美中我特別嚐試去感受,
為什麼我會不喜歡參加現在的敬拜讚美? 為
什麼我不能在詩歌中放開心的來讚美神,享受與神的同在?
我想大概有幾個原因:
 1.現在新創作的詩歌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且很多的調子跟拍子都怪怪的,
我的意思是,像後起拍子和切分音,臨時升降記號的歌很多,
歌詞結構又不像古典的詩歌那樣,每一句有幾個字都是固定的, 沒有對仗,有的甚至連押韻也沒有,
唱一首歌就像讀一篇散文一樣,不好唱也不好學,
而且更奇怪的是... 分明就是不同的團體,不同的作者, 怎麼聽起來那個味道都差不多,
不管聽沒聽過,總覺得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 如果一次敬拜是唱五首歌,
那麼大概有四首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 (也許是我脫離事奉工場已久,沒有跟上新的潮流)
光學這幾首新歌就已經夠忙的了, 根本就沒有辦法好好敬拜.

2.有的人,一首歌要唱個十幾遍,唱的好煩.

3.有的人,根本就只是唱詩, 從頭到尾一首接一首,一直唱,
其實敬拜不是只有唱詩歌, 也需要有禱告,有靜默,有神的話,甚至有肢體之間的交通與互動,
我覺得只是一直唱詩歌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敬拜.

4.使用樂器彈奏的方式和調性來搧動會眾的情緒,
(自從我發現許多人使用這招以後,我的情緒就不再被搧動了,或者是我就不再被感動了.)
我覺得一個帶領敬拜的人之所以能將會眾帶到神的面前,讓聖靈能摸著他們的心,
不是靠操弄音樂的方式和技巧, 而是他這個人是一個被主對付過,被主得著的人,
他應該是一個時常親近神,時常禱告的人,
一個人必須在主面前是一個對的人, 他才能好好的被神來使用.

每回看著台上的兄姐在賣力的帶領著, 台下會眾的回應卻是如此的冷淡,
而我也是冷淡者的其中一個, 常常讓我對他們感到十分的虧欠,
我只是在思索... 台灣或是北美華人教會的敬拜讚美是不是又走到另一個需要突破的瓶頸了?
我覺得教會同工該著力的應該不再是用什麼方式來帶敬拜,
而是每一位同工應該花多少時間跪下來禱告,自潔,悔改,親近神,
讓自己先成為一個敬拜主的人,
不要忘了敬拜的主角是上帝而不是詩歌.

其實,我應該沒有資格講這些, 畢竟我現在已經沒有參與在這樣的事奉當中了,
我不是在檢討別人, 我只是在反省自己,
我想知道如何能再像以前那樣子,
喜歡到主的面前用詩歌來敬拜祂.

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台灣行之童話村

善良好心的加恩跟善良好心的月桂借了車,
載了我們一家三口到宜蘭去玩

加恩從訂旅館到行程計劃,都包辦了,
還要開車子,司機兼導遊,
真的是一位聰明,善良,有愛心的好姐妹,
第一天我們住了一間不錯的旅館,
泡了溫泉,逛了宜蘭大街,
連ㄅㄨ都會講:我要泡湯,我要泡湯,
"我要泡湯"這幾個字從一個三歲小孩的口中說出來,
不知怎麼的,覺得特別好笑...
第二天早上我們到羅蘭靈糧堂去聚會,
教會很復興,二堂加起來有二百多人,
目前正在蓋一個很大的教會大樓,
牧師講道也很不錯,跟生活很有關係,
可能因為是小組教會,留住新朋友是小組長的事,而不是牧師的事,
也可能是因為知道我們只是旅遊經過沒有留下來的可能,
也可能只是因為牧師忙著要去開會,
聚會結束後,我有機會碰到牧師,
跟他說,謝謝他今天的分享,我覺得很得幫助,
牧師只是機械式的說了聲謝謝,然後二眼直視前方的...走了.
沒關係,反正我們是來敬拜主的,不必太在意牧師怎麼對待我們.

中午到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我們聽了小朋友講的相聲,只能說真的是後生可畏,
買了陶笛,我現在已經會吹奇異恩典和祈禱了,
我們看到了街頭秀,吃了當地美食,
還有很多都沒有看到,就已經到下午三四點了,
我看到加恩還在辛苦的聯絡我們今晚要落腳的地方~童話村,
"我們會晚一點進去,但是我們一定會到,..."
"ㄆㄞ ㄙㄟ, ㄆㄞ ㄙㄟ, 一定要留房間給我們喔."
"我們等一下就過去了."
吃完飯我們匆匆的走了,
還有點兒事我們得先去辦,然後才能進童話村,
所以當我們找到童話村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了,
啊? 這裡就是童話村喔,
眼前出現的是一間透天厝,旁邊蓋了幾間小木屋,
可能是想像中,把它想的太美好了,
我以為是像渡假村那種的,
有很廣大的草原,幾隻牛羊,
住的地方至少應該像一般旅館飯店一樣,
有個服務台,服務台有小姐在負責check in,
然後,我們的行李有服務生幫我們搬,
來台灣旅遊,住的每一家旅店都是這樣呀,
可是這個童話村好像是小本經營,
老闆娘正在忙著帶其它客人去採桑葚,所以沒有時間理我們,
我們就順便參觀一下他們的環境,
外面的花園大概是我在美國的家的後院的二三倍大而已,
老實說,我真是不想住在這裡,
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用餐的地方是在室外,
不是在室內那種灯光美氣氛佳的感覺,
這次回台灣,不知怎麼的,蚊蟲好像都不認得我了,
所以我和ㄅㄨ一直有被蚊蟲叮咬的困擾,
我可不想在這裡用餐,
等我們吃飽了,蚊子們也都吃飽了,
而且一個人要2000塊,那三個大人就要6000了,
6000塊住這樣的地方,好像有點兒不划算.

看樣子,加恩對這個地方也不滿意,
奇怪的是,我老公,平常他是最講究的,
這次反而覺得沒關係,要住也可以,
我出了個餿主意...
趁老闆娘忙著帶人去採桑葚,沒有時間理我們,
我們不如腳底抹油,快溜...
上了車,加恩用手機打給老闆娘,說我們不去住了,
她被老闆娘在電話裡駡了好久,
我知道加恩的心情很受影響,
可是...就是不想住那裡呀...

第二天,在車上,我老公說話了,
"其實,我們昨天應該住在童話村,因為我們是基督徒,基督徒應該要守信用."
我才想起來,之前加恩還一直跟人家掛保証說一定會去,
所以老闆娘把其它的客人都推掉了...
然後,我們又趁人不備的溜走了,
而且,當時我只想到自己,也沒有想到加恩的心情,
我想她是很矛盾的,如果住了,
花這麼多錢,住這樣的地方,好像有點兒對不起我們,
如果不住,又覺得對不起人家,當初還信誓旦旦的跟人家保証一定會來.
如果,我當時能大方的說,
"沒關係,至少他們小木屋很新,也整理的很乾淨,而且也跟人家講好了,我們就住這裡吧!"
這樣就不會讓加恩那麼為難了,
而且...後來我們去住的旅館也是很不怎麼樣...
跟童話村比起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老公說了以後,我突然想起詩篇裡的一句話:
"...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詩篇十五4~
以前,我還曾經用這節經文勉勵過別的基督徒呢!
結果,自己卻沒有照著神的話去行,
要講神的話很容易,要行出來卻是何等的困難,
車上,我們三個人都同意,
童話村的事情,我們並沒有照著神話語教導而行,
我想罪魁禍首應該是我吧,
當初我不要建議他們溜走就好了..
求神赦免我,
幫助我,讓我不是事後才想到神的話,
乃是在需要用時,就能及時想起,
並且有一顆順服的心去做.

2007年4月10日 星期二

台灣行之合一

星期日到榮恩堂聚會,
理所當然的,除了弟兄姐妹以外,
我還會看到王牧師,王師母和柴牧師,柴師母,
王牧師夫婦還是那個樣兒,
王牧師會跟我打個招呼,王師母...這次我好像沒有跟她直接打過照面,
他們絶不會跟柴牧師夫婦一樣過來很熱情的歡迎我們,抱抱我的小孩,
也不會跟其他弟兄姐妹一樣來跟我聊上幾句,
以我們過去彼此同工的關係,
我覺得這一切都很正常,
如果他們對我太熱情,反而就不像他們了...

聚完會回家,
我思忖過去在榮恩堂和王牧師夫婦同工五年半之間的點點滴滴,
我記得在那段年日裡,我常常生氣,常常哭,常常擔心煩惱的晚上無法入眠,也常常抱怨和批評....
我承認...我和他們絕不是完美的配搭與組合,
弟兄姐妹們也都知道,也都看的出來,
我們不是那種彼此欣賞,恩賜互補,深愛對方,
從來沒有意見不合的時候,時時和睦相處的完美配搭.
我們有許多方面是極為不同的,
我承認,從我的角度來看,
我幾乎看不慣他們所有的一切,
我和他們之間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跟他們同工的經歷,對我而言...
well...我只能說,真的是"刻骨銘心".

我記得那段時間裡,我常常在想的一個問題是~~~
耶穌要我們在祂裡面合而為一,
但我要如何與這對與我截然不同的夫婦合一的來服事神?
我常常會覺得有罪咎感,覺得自己沒有把合一的功課學好,
也沒有作好榜樣讓弟兄姐妹可以學習如何愛他們的牧師,師母...
"主啊,我到底要怎麼跟他們合一啊?" 這是我常常問主的一個問題.

但是...這幾年來,我在美國看到一些華人教會的問題,
我開始愈來愈覺得,其實...
我和王牧師,師母之間同工的關係足為許多服事者的"楷模"
(聽起來好像有點兒誇張,只不過我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詞兒了.)

是的,我們真的是很"合不來",
我不喜歡他們,
我也感覺到他們也似乎常對我懷著恐懼的心情
(大概是因為我常對他們發脾氣)
但是...
我必須老實說,我很感謝王牧師,
他給我很大的空間來發展我的事工,
從不干預和限制我手邊所作的工作,
我們從不彼此嫉妒,
我有話都是跟他們擺明了講,
從不表面和氣,笑裡藏刀,
我們不明爭暗鬥,
我們不群聚結黨,
我們從不各自拉攏支持自己,喜歡自己的會友及同工來彼此攻訐,傷害,
只是為了要鞏固自己的地位或保有自己的勢力.
不但如此...,
我們還共同完成了許多大小任務,
當挑戰來了,任務來了,
我們可以同心合意,不分你我的去承擔責任,
我們不喜歡彼此,
但我們不彼此對立,爭鬥,
我們還可以分享資源,
在彼此有需要的時候彼此幫扶,
我們曾一起開過無數的會,
在那間小小的辦公室裡共同作過無數的決策,
我們努力的將彼此之間的差異所造成對教會的衝擊與傷害減到最輕,
大家都知道我不喜歡他們,
但他們可以同時愛三位傳道人而不需要選邊站.

多年過去了,王牧師,師母還是那個樣子,
而我也還是我...
或許若有機會再次同工,我們還是會那麼的"合不來",
過去,我常問自己"合一"是什麼?
我如何能與這對與我截然不同,南轅北轍的同工"合一"?
如今,我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原來在我自認為自己很失敗,很糟糕的同工關係裡,
我們都在學習與經歷在基督裡的合一.

我們不同,
但我們卻願意為著教會的成長,
讓自己常常受傷,掙扎,流淚,
我們像刺蝟一樣,
在鼓起刺來攻擊仇敵的同時,
我們的刺也傷了彼此.
一次又一次,我們共同面對了無數的爭戰,
我們也忍受著給彼此的傷害,
(這樣寫,是不是太悲壯了點???好像我們是什麼歷史偉人)
我現在終於明白,
"合一"不表示"合得來",
"合一"也不表示"和氣",
"合一"不表示我們都不再痛,
而是我們都願意為著教會,為著主的緣故,
忍著痛楚學習"彼此相愛"的功課.

在美國,我看到,聽到許多華人教會的問題,
我認為,影響教會合一其中最最可怕的就是結黨,
幾個臭味相投的同工聯合起來對付另一組人馬,
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堅持自己的立場,
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傷害另外一些同工來逹到自已想要的目的,
都說是為了教會好,
但他們若真的是為教會好,就應該不要再鬥了.
榮恩堂之所以可愛,
就是同工各有各的個性,
但是卻沒有結黨與紛爭.

有結黨就會有假冒與虛偽,
有結黨就會有陰謀與詭計,
有結黨就會有許多運作不完的電話,
有結黨就會有暗中開的會,
有結黨就會有仇恨,有比較,有競爭,有耳語,有黑函,有密秘,有無法攤在陽光之下的事...
結黨的教會沒有合一,也沒有愛,
結黨教會的特徵就是~~
當你聽到他們在敍述同工之間的問題時,
你會覺得劇情好像是連續劇一樣那麼的錯綜複雜,
他們同工彼此之間的糾結就像是一團打了結的毛線球,亂七八糟的,
又像是一個無解的方程式,
總之,就是亂到讓你覺得無從解起....

教會不合一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私心
許多人口裡說是為主,其實都是在服事自己的肚腹,
用許多屬靈的藉口在為自己的利益運作,
表面上是獻上馨香之祭,他以為別人都看不出來,
其實別人可以聞的出他所獻的祭裡夾雜著些許臭味,
有一位已過退休之年的老牧師和另一位年輕牧師有著師徒之情,
可以算是年輕牧師的屬靈長輩,
其實他只要稍微用點兒力就可以把年輕牧師推上一個重要職位,
但他卻讓整個情勢轉到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方向去了,
我和我老公都感覺得到老牧師似乎沒有提攜後輩的意思,
反而是在為他自己未來的年日舖路,
我們實在要非常小心,不要存著私心摸聖工,
如此我們在主的面前不但不能留芳萬古,反而是遺臭萬年.
p.s.我還跟我老公打睹,如果老牧師陰謀得逞,那我就要幫我老公作一次全身按摩,如果老牧師陰謀沒有得逞,老公要替我按摩
(我們二個好無聊,不好好為人家禱告,還在那裡幹嘛)


我感謝神,從神學院畢業以後第一個服事的教會就是榮恩堂,
這是神給我的恩典.
榮恩堂有軟弱,有不足,有意見不合,也有彼此看不順眼,彼此不服的時候,
但榮恩堂裡沒有結黨,同工事奉沒有私心,
我想這就是榮恩堂之所以在神面前蒙恩的原因之一,
凡是在榮恩堂的同工都要為神給我們這樣的教會而感恩,
也要時時儆醒,不要自高,以免落入結黨和私心的軟弱中.

過去,我總覺得我一直都沒有學會"合一"這個功課,
每每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為著神沒有從天上如閃電般的賜下一句話來教導我如何合一而感到懊腦不已,
如今回首,主讓我明白,整個在榮恩堂服事的過程,
就是主所給我最最清楚的教導,
以前我總覺得和王牧師的配搭一定會讓耶穌打個"不及格",
也許我們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也許未來我們有機會再同工,我們會作的比當時更好,
但我現在彷彿感受到主對我們的誇奬: "嗯! 你們表現的不錯!"
然後主轉過頭來問我說:"慧敏,現在妳是否已經得到當年妳所想要的答案?"
是的,我終於明白,中知,德芬為什麼會在我的生命裡出現,
感謝你們,在過去那段年日裡忍著傷害與痛苦陪伴我一起學習,也教導我"合一"這寶貴的功課,
也要謝謝你們與我如此不同!!!

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台灣行之我的鄉愁

猶記得五年前初到美國時,
每天都望著電腦上弟兄姐妹寄來的e-mail 獨自流淚,
七個月後拿到綠卡,第一件事就是"奔向祖國的懷抱"~回台灣,

此後每一年我都懷著期待的心情,
即使帶著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回台確實有許多的不便,
我仍然不辭勞苦的,迫不及待的坐我最討厭坐的飛機,
不遠千里而來的回到台灣.

和洛杉磯比起來,台灣實在是太可愛了,
有好吃的塩酥雞,有熱鬧的夜市,
有什麼書都可以看,但不一定要買的誠品書店,
有我以前一天至少要喝一瓶以上的麥香紅茶,
有我一向慣用的,台灣最流行的名牌~地攤牌,
無論鞋子,衣服...一律三百五十塊就可以買到,
喜歡雜貨店或便利商店就在樓下的方便,
即使炒菜炒到一半才跑去買醬油也還來的及...
最重要的是台灣有我親愛的弟兄姐妹,
他們也是我在主裡最親愛的家人.
每次回台灣都會想:如果就留下來,和我的親友們永遠在一起,
不必每天都擔心接到聽也聽不懂的英文電話,
每天都可以輕易的買到便宜又好吃的東西,
有空就約朋友出來喝個下午茶....那該有多好!!!!
回到美國以後,我知道,我的思鄉病又會開始嚴重的發作,
而且久久不會痊癒....

去年,是我來美滿四年的時候,
我開始想,其實我也不必每年都回去,
孩子還小,要出趟遠門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去年,我沒有回台灣,
所以....我開始意識到~~~~我的思鄉病開始漸漸康復了...
今年,是因為老公願意跟我一起回去,
否則,我可能還是會選擇留在美國,省點麻煩.

回到台灣,驚訝自己居然對台灣開始有點兒..."不習慣",
空氣怎麼那麼潮濕,全身都黏黏的,好不舒服,在L.A都不會這樣.
出門都無論要搭哪種交通工具都需要走一段兒路才行,
不像在L.A出門不用走路就有車子可以開,
美國的廁所比台灣的乾淨的多,
台灣的公廁有一股台灣廁所特有的臭味,不知道為什麼?
台灣的街道都是狹小而髒亂...,跟美國的不一樣,
好在這些念頭在回來二天以後就慢慢消失,
之後的二個多禮拜裡,一切關於台灣的美好記憶又開始回籠了,
但是我發現這次回台,雖然很高興,
但卻不時隱約感覺到有一股淡淡的鄉愁,
不可能...我真的是在懷念美國嗎?    我問我自己.
我跟顔姐稍稍聊起這一切,她說:"這表示妳已經開始在美國生根了..."
移民也許跟移樹一樣,
總要經過幾年,枯乾,凋零的時候,
然後根才會開始在異國的土地裡慢慢的生長出來,

也許吧,思鄉病開始漸漸好了,
開始發現美國也有她的優點,
現在,台灣仍是我的第一故鄉,美國是我的第二家鄉,
但...如果在這裡再待個十幾廿年,
在榮恩堂裡認識的人會愈來愈少,
在美國開始有了自己牧養的羊,
在台灣的一切開始變的愈來愈模糊,愈來愈陌生,
對美國的所有開始有了感情,人脈愈建愈多,
到那個時候,或許...
美國成了我的第一家鄉,而台灣卻變成我的第二故鄉,
我不知道那時的我會有什麼感受,
或許有比現在更嚴重的鄉愁~~~
在美國的時候,有著對台灣的鄉愁,時時掛念著台灣
回台灣的時候,卻有著對美國的鄉愁,不時想念著美國,
或許,會覺得自己同時是台灣人,也是美國人,
或許,會覺得自己不是台灣人,也不是美國人了...

p.s.
本來以為自己開始喜歡上美國了,
一進洛杉磯機場,看到海關那副嘴臉,心中又是一陣不悅,
我總覺得這些海關好像從骨子裡就不喜歡我,
尤其當他們發現我的英文不好以後,
進出美國也十幾廿次了,
我真的不了解,洛杉磯難道找不到一個 nice 一點的海關嗎????
哎...如果我是一顆來自台灣的芭樂樹,
那麼即使我已經在美國扎了根,
可我還是個道地的台灣芭樂啊!!!

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

台灣行之律師的問話

回台灣不像在美國那麼方便,出門就有車子可以開,
除了坐捷運以外,最多的就叫小黃載我們上路,
我先生每次都會選擇坐在前座,因為他想和司機聊天,
但是每次聽他在跟司機談話的時候,
我都覺得心情很不好,很想發脾氣...

1.為什麼不問懂的人?
我老公談話的方式就是一路不停的提出問題讓對方回答,
但是他問的問題有很多讓我覺得很奇怪,
比如,他會問司機,你覺得台北的房地產情況怎麼樣?
這位司機是住在桃園,而且不是所有的計程車司機都對房地產有興趣,所以司機說:"我不太了解,沒有研究."
我老公就會繼續問:"那高雄的房地產情形怎麼樣?"
喂!你沒有聽到人家說他沒有研究嗎?
而且,如果你要知道房地產的情況為什麼不問懂的人呢?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好不好...

2.陷阱式問話
上了車,老公又開始問司機問題了,
廖: "你們花蓮老師一個月的薪水是多少?"
司機: "我不太清楚..."
廖: "有沒有三,四萬..."
司機: "我不知道耶."
廖: "應該有三萬吧?"
司機可能是因為一直被追問,感覺到他一定要給廖先生一個答案,所以他只好說: "ㄜ...應該有吧."
所以廖先生有了結論:"花蓮的老師薪水大約在三萬以上..."
其實我也不清楚花蓮老師的薪水到底是多少,
只是我覺得,是不是律師的問話都是這種陷阱式的問話,
一步一步引導你回答他所想要的答案,
其實"三萬元"這個數字應該是廖先生給司機的答案,不是嗎?

3.親共分子
對我們家廖先生而言,中國什麼都好,
他到中國旅遊已經超過十次以上,而且以後還要再去,
去年中國青藏鐵路完工,我總覺得他怎麼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中共建鐵路,你在旁邊樂個什麼勁兒?
在美國,他只看中國的中央電視台,
台灣新聞不看,這個我可以理解,連我都不太想看,
因為不知道他們到底一天到晚在吵些什麼,
但是他連美國的CNN都不看,
每次我提到中國大陸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他總是說:"他們會改變的."
令我不解的是...
廖先生是個道地的閩南人,
父親是二二八的受害者,
母親立志一輩子不講國語(普通話)
兄弟姐妹的顏色多多少少都帶點不同程度的綠,
所以我真不知道他的紅是從哪裡紅出來的?
他覺得台灣目前根本就不是大陸的對手,
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就跟中國談條件,二岸統一,回歸祖國就好了.
"可是你不覺得中共這樣到處打壓台灣很過份嗎?"我問他
"那中共現在愈來愈強大,有什麼辦法呢?"他說

其實,我才是個外省人,
該親共而想要回歸祖國會的人好像應該是我吧,
但我是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的人,
我愛台灣,我希望台灣能在國際間有尊嚴的站立著,
中共不應該如此高姿態的打壓我們,
即使要談,也應該是站在平等地位~二個國家的談判,
而不是用大陸要"收回"台灣的高姿態來轄制台灣,
本來我是沒有什麼政治立場,
我只負責為政府禱告,為台灣禱告,
求神來帶領台灣未來的道路,
但是廖先生的過度親共,激起了我的台灣意識,
反而讓我開始傾向支持台灣應該要走我們自己的路,
有時我真不明白,廖先生他到底是不是台灣人啊.....

在台灣搭計程車,廖先生最喜歡聊的當然還是二岸的政治話題,
廖:"你覺得中共會不會來打台灣."
司機:"不會,因為打了,他們自己也會有損失.."
廖:"不一定喔,我看他們是會來打喔..."
司機:"他們不敢打,美國會出兵保護我們..."
廖:"不一定喔,我看美國是不會來保護我們的..."
!&^$#!&....
我在後面聽了不斷的為他捏把冷汗,
怕他會被計程車司機一腳踢出去,或是被亂棒打死,
這裡是台灣啊! 廖先生....
下了車我有點語帶諷刺的問他說:"你是中共派來搞統戰的嗎?"
沒想到他沒有聽出我話中的含意,
反而哈哈大笑的說:"對!我是來搞統戰的."
真的是敗給他了.

以前沒有那麼多機會聽廖先生跟別人的談話,
一趟台灣之行,讓我又開始有點兒覺悟~~~
我們要在一塊兒學習的功課還很多....

台灣行之神垂聽我所有的禱告

老實說離開事奉工場以後,靈命是有點兒退步,
因為生活平順,沒有什麼事工上的挑戰,
所以就沒有什麼事是需要迫切禱告的,
所以...就會覺得上帝變得沒有像以前那麼的真實,
其實不是上帝變,而是我變了,
想是我沒有學會大事小事都應交託仰望神,
因此,這次回台灣,我決定要把一切的事物都交託在主的手中,
包括無尾熊ㄅㄨ的適應問題,要見的人,要辦的事,要去的旅遊...等,
我都在離美二個禮拜以前開始一一列出來向上帝禱告祈求,
我需要更多更多的經歷神,來喚醒我沉睡己久的靈,
萬沒有想到,上帝居然垂聽了我所有的禱告...

禱告一
赴台前一直擔心ㄅㄨ的時差,洗澡,上廁所和環境適應的問題,
所以早早就開始為這些事禱告,
神垂聽了我的禱告,
在飛機上我們三個人幾乎都沒有什麼睡,不知為什麼反正就是睡不著,
ㄅㄨ大概只睡了三個多小時,
回到永和娘家是晚上十點半,
我們三個人,行李一放,累的倒頭就睡,
所以幾乎完全沒有時差的問題.

p.s.回美國時就沒有為時差的問題禱告了,
想說回來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調,
結果,廖詩恩這二天都是盧到早上七八點才睡,
我老公陪她上半夜,再由我陪她到天亮,
然後她就從早上七點開始睡到下午六點半,
這幾天可把我給磨慘了,誰叫我回來不禱告呢..
可見得禱告的力量實在很大.

二年前回台時,ㄅㄨ才一歲,她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弱,
帶給我最大的困擾就是她不肯用別人家的浴室洗澡和上廁所,
這次回去,她已經三歲了,可以聽得懂大人講的話,
經過開導與溝通,一步一步的先從擦身體開始,
剛開始她會有點要哭要哭的樣子,
慢慢的就愈來愈好,
到後來,無論換到哪個浴室去,直接把她丟進浴缸裡也沒有問題了.
而且ㄅㄨ居然很喜歡台灣,
因為可以逛街.坐捷運,她每天都吵著要我們帶她去逛街,
最喜歡的是7-11(便利商店),因為每三五步就有一家,
隨時都可以買到一些便宜又好吃的小點心

無論是在時差,洗澡,環境的適應,神的照著我的所求所想為我成就了.

禱告二
到天祥的第二天早上就發現ㄅㄨ的臉上,手臂和腿上有許多又紅又腫的小紅點,非常的癢,ㄅㄨ一直用手去抓它們,
擦了小護士和蘆薈都沒有什麼用,
而且舊的還沒有好,新的又不停的長出來,
看的我真的覺得好心疼,
就一直在心裡為她禱告,求主醫治她.
載我們去花東縱谷的王先生說,ㄅㄨ是被花蓮特有的小黑蚊所叮的,要好久才會好,
天啊,我們還要在花蓮待好幾天哪,這樣下去怎麼得了?
眼看ㄅㄨ身上被叮咬過的小紅疱愈來愈多,該怎麼辦呢?
只好繼續不停的禱告...
神真的很奇妙,我們在逛商店的時候,
有一位銷售小姐注意到ㄅㄨ的手,
主動介紹一種可醫虫咬與防虫咬的香油精,
擦下去第二天ㄅㄨ的小紅疱就好了八成,
要外出以前在手腳露出來的地方抺一些就不會再被叮咬了,
真的是非常的感謝神.

禱告三
從盧山到天祥要坐四個小的車,
沿途一路蜿蜒,地勢從海拔1200,一直攀到3200,又一路降到480,
氣壓由小而大又由大而小,開車的何先生說對小孩可能會不太舒服,
我擔心路上ㄅㄨ會暈車,會吐或吵鬧,就在心裡禱告神,
ㄅㄨ會因為感覺不舒服而爬到我身上要我抱她,
我就抱著她,心裡仍然仍一直為她禱告,
求神來保守她,如此一路下來,ㄅㄨ都很平安,
下了車以後,又是一尾活龍.

禱告四
我的隱形眼鏡...
來台之前,我的隱形眼鏡可能是因為年代已久,
所以戴上去很不舒服,頂多只能撐個4個小時,
所以我都是與玻璃眼鏡混著戴,
但是出外旅遊戴玻璃眼鏡不方便而且頭會痛,
但是隱形眼鏡又掛不久,
所以我就禱告,
沒有想到出外的一個多禮拜,我的隱形眼鏡都戴超過十個小時 以上也沒有問題,
真是感謝神,
現在我配了新的眼鏡,已經沒有問題了.

禱告五
我禱告求神為我安排在台灣的每一天行程,
不論是要去哪裡玩,或是要見什麼人,
都求主來為我們計劃安排,
結果真的有些我想見的人怎麼都聯絡不上,
要不然就是我們的時間總是無法配合,所以只好放棄見面的機會,
反而意外的見了蕙怡,還替林小姐相了親,
神真的親手安排了我們每一天的行程.
出門天氣就好,都是等到行李搬上四樓娘家時才開始下雨,
這一切一切都充滿了神奇妙的同在.

2007年4月4日 星期三

台灣行

為了要給在台同胞們一個驚喜,
我們一家三口於三月12日悄悄的回到了台灣,
除了我的家人以外,
其它的人都是等我人已經在台灣了才知道,
不過..., 表現出很"驚喜"的樣子的人好像不多,
是不是我住的不夠遠?
也許有機會,我應該搬到非洲去....

從出發到回來,我見了一些朋友,
其實我老公對於跟我的朋友見面吃飯,沒有什麼多大的興趣,但是他都陪我去了,
要不然也是很體貼的幫我在娘家照顧ㄅㄨ,讓我可以很自由的去跟朋友吃飯聊天.
也到許多地方遊覽,
其實我最不喜歡出門遊覽,又累,而且出門在外,一切都很不方便,
但我還是帶著女兒,跟著老公環半島遊行.
婚姻生活就是這樣,總是需要彼此的配合,互相的牽就.

我們到榮恩堂作禮拜,
弟兄姐妹們對我還是那麼的熱情,
真的令我覺得很感動,
光博開玩笑的說,我在榮恩堂的人氣還是很旺,
只可惜,我真的沒有很多時間跟所有的弟兄姐妹相處,
這是我每次回到榮恩堂都會覺得十分遺憾的地方.

我和蕙怡,瑾瑜一起吃了飯,希望蕙怡不要遠離了主,要緊緊的跟隨主,
我還替遠在美國的林小姐去相了親,
幫她看看她打算要交往的對象是何方神聖;
和政宏,家盛夫婦一起吃飯,天南地北的聊,
和當年烏龍相親記的相同組合,
只不過男主角換成了廖重遠.
和光博全家一起到叢哥家吃飯,
叢哥瘦好多,我跟他開玩笑說他以前看起來像富商,現在看起來像牧師,
他跟我們分享許多他在宣教事工方面的經歷和看法,
到他送我們到了中庭,才想起,我們來看他的目的是要和他一起禱告,
所以我們就站在中庭為他祝福,代禱.
我們也去看了內湖新地標~湖光教會,
神學院的老同學文亮現在是湖光教會的牧師,
很感謝神,讓我從湖光教會的建堂事工看到神的恩典是何等的浩大,
他們在獻堂以後短短不到一年之內,付清了一億五千萬的建堂費用,
聚會人數也在獻堂之後翻了二翻.
華神賴建國院長邀請我們去看他們的新校預定地,
賴院長和王副院長很親切的接待我們,和我們談話,
讓我覺得有點兒受竉若驚...
好友慧貞的公公剛好這個時候住院,
所以這一次沒能好好與她相聚,
令人傷心的是她的公公在我們回美的前二天過逝了.

我帶著女兒逛了我五年多來最懷念的誠品書店,
喝了好幾罐以前常喝的麥香紅茶,
剪了頭髮,250塊,在美國這種價錢連付小費都不夠,
補了二顆牙,即使沒有健保,一切都需要自費,
還是比在美國補牙便宜了幾十倍,
配了一付隱形眼鏡,和一付玻璃眼鏡,
本來以為自己的眼睛比以前差了許多,
返台以前好幾個月,開始覺得左眼的視力變的很膜糊,
驗光的結果是因為我二眼的度數都減輕了,
左眼從725度變成550度,右眼從675度變成625度,
也許是因為我們家這裡常有綠樹可看,視野也很寛闊,
也可能是因為成為家庭主婦之後,
在辦公桌前和電腦前的時間大量減少的關係.
總之,配了眼鏡之後心情就變的很好.

陪老公到日月潭,到盧山泡溫泉,欣賞花蓮太魯閣壯闊的山水,
也感謝加恩費心,費力又開車載我們到宜蘭去玩,
所有去過的地方,我最喜歡的是宜蘭,
街道不是那麼的擁擠,人文氣息濃厚,
老實說,還真要謝謝民進黨.
旅遊的照片可以到我的雅虎相簿去看,
以後再跟大家分享這次回台的見聞與心得.

台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