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

台灣行之飼料費(二)

聚餐結束了,我們想到公館的某書房去買一些書,
因為美國的中文屬靈書籍都好貴喔,
同工好康逗相報,告訴我附近又開一家新的書房,
因為新開幕,正在折扣中,
我心中又是一陣疑惑,
為什麼要在走路只相隔五分鐘的地方再開一間性質一模一樣的書房?
這又是某大教會作的...

這個大教會剛建堂,
蓋了個十樓左右的大教堂,
而一樓就是他們新開的書房,
我不能妄加論斷,
不知道他們的動機何在,
是否是因為新蓋了大樓,有這個空間,所以就開了個書房?
還是因為蓋了大樓,有財務上的壓力,
所以想要藉書房來減輕財務壓力?
或是為了要方便會友買書?
或是為了要鼓勵會友看書?
................
我不知道為什麼,
但我個人覺得這樣做真的十分的不妥.

基督徒的人數已經夠少了,
肯看書,肯買書的基督徒又更少了,
這麼一小塊餅,
大家還要來搶著分,
分圓五百公尺裡有校X書房,有華X書房,現在又多了個真X書房,
我真是不懂,
教會就好好的當教會就好了,
為什麼要去開書房呢?
如果要開,為什麼不開的遠一點呢?
在中南部,很多基督徒想買屬靈書籍都很難買到呢!
要不然,如果你們真的那麼有錢,
來美國服務華人基督徒也很好呀?
總而言之,我就是不懂,
為什麼要把書房開在同為肢體的,別的書房的附近?
你如果希望會友多讀書,
為什麼不跟附近的書房合作,
鼓勵會友到僅隔貴教會五分鐘腳程的校X書房去買書呢?
這樣不是可以合作,可以互惠嗎?

教會不是也應該支持福音機構的事工,
讓福音機構因著教會的支持,
而在財務及人力上更有本錢去為他們的異象打拼嗎?
我不是校X書房的什麼人,
我只是不明白,
大教會是不是只顧著發展自己的事業,
而沒有顧及到在你們教會這個地區其他肢體的需要呢?
為什麼不能自我犠牲而去成全其它的肢體呢?

自我信主以來,
印象中,幾乎每個福音機構都在叫窮,
再加上這幾年來經濟不景氣,
按理來說,福音機構不會增加的那麼快,
但奇怪的是,福音機構卻仍然不停的在增加,
許多福音機構的功能都是重覆的,
其實他們根本就是在做一樣的事,
每個機構都要有人,有辦公室,有刊物,有文宣費用,
這樣重覆的開設一大堆機構,
致使許多有異象的基督徒,
憑著一顆愛主的熱忱,在福音機構裡做事,
在生活上卻沒有得到好的照顧,
許多機構的同工都只能領半薪,
在這些機構裡,最出名的一句話就是~~
"姐妹當弟兄用,弟兄當畜牲用" 
而且還要勒緊肚皮  :(

許多機構或教會只是為了一點點理念上的差距,就鬧分裂,
自己另立門戶,另起爐灶,
為什麼大家不能忍耐,不能合作呢?
每件事都有很多人在做,
可是每一件事都做不好,
因為基督徒的力量都被分散了,
我們不但沒有互相幫助,
有時,可能反而在互相抵消力量...

之前教我開車的教練是從大陸來的,
每一次教我開車二個小時是卅五元美金,
我和我老公算一算,
卅五塊,扣掉油錢,車子的折舊,保險費...其實能剩下的真的不多,
有一次,我在車上就問了教練這個問題:
"你一次只收卅五塊真的很辛苦耶."
他告訴我韓國教練的行情是六十五到七十元之間,
"幾乎是你們的二倍,為什麼會差那麼多?"我問.
"因為華人教練都惡性競爭,為了要搶生意,不惜降低價格,結果就把行情給破壞了,
而韓國教練很團結,如果誰敢亂降價,他們就會聯合起來去砸他的車子,
所以韓國教練都不敢亂降價."這是教練給我的解釋.


我的意思是,
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像韓國人或日本人一樣,
為了大我的利益而情願犠牲個人小我的利益?
如果華人天性就是一盤散沙,
難道華人的基督徒也應該是一盤散沙嗎?
我們不是一個身體嗎?
身體與身體之間不應該彼此相顧嗎?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不再看見自己,而能看到別人的需要?
如果每一個教會都只顧壯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需要,
我真不知道台灣的教會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什麼是"合一"?
"合一"不是把所有的小教會都吸收到你們這些大教會裡去,
而是彼此庝惜,彼此相愛,彼此接納不同之處,
不計代價,不指望償還,不指望回報的互相幫補,
犠牲自己,成全他人.
我知道有一個小教會大概只有五,六十個人吧,
確實的人數我不是很清楚,
他們知道在他們附近有一間比他們更弱小的教會有一些財務上的需要,
結果小教會的牧師帶領同工們作了一個決議,
把他們的會堂拿去銀行貸款借錢給那間更小的教會,
跟你們這些大教會,一旦要你們拿錢出來,就要人家改招牌比起來,
會不會有一絲兒慚愧的感覺呢?
或許,有人會說,
我們也有拿錢出來幫助很多人,
我們也開很多研討會讓小教會的牧師來學習,
我們也想幫助他們成長,
我們也做很多很多,只是妳不知道,妳也沒看到...
我想是的,我不知道的事還很多,
我只是提出我的疑惑:
"改掛你們的招牌是什麼意思?飼料費之說真的是你們心裡所想的嗎?"

什麼是"成全"?
大家都知道"禱告之手"的故事吧?
二個同樣具有藝術天的年輕人一起到巴黎打天下,施展抱負,
他們什麼都沒有,經濟拮据,沒有飯吃,
其中一個人放棄了他自己的大好前途,
辛苦打工賺錢,供另一個人去學習藝術,
講好了,等此人學有所成的時候,再換另一人去學習.
但是待此人學成之後,
老友的手因為操勞的緣故已經無法再作畫了,
他那位有成就的朋友,為了感念好友的犠牲,
而畫下了好友那雙枯槁的禱告的手.
後來這位畫家和好友的禱告之手激勵了世界上千萬人的心.
犠牲自己的利益去使別人成功,這就是合一,就是成全,
我相信教會什麼時候能做到這點,這就是復興的開始了.

反觀台灣教會,
書房一間一間的開,
福音機構一個一個的設立,
敬拜讚美團多到我已經無法認得誰是誰了,
而台灣基督徒的比例還是與廿多年前一樣,只有2%...
一個小小的餅,大家都要分,
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分到一點兒碎渣兒,
每個機構都要錢,每個機構都缺人,
每個同工都只能勒緊褲帶,要做的事卻很多,
如此虧待自己的同工,也真的是虧欠主.

我無意批評指責任何一個教會或是福音機構,
我相信大家都是帶著異象與使命,
懷抱著服事主的熱忱出來的,
我只是想表達,
在我們追求自己的理想與異象時,
能不能多考慮一下你周圍的肢體,
如果你想要做的事已經有人在做了,
那就把你的錢捐出去,多鼓勵人去支持那個人的工作,
默默的為他禱告,甚至投入他的團隊,
讓那個團體能有效的服事主,
你這樣做,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紅,一輩也沒有認識你,
看起來,好像你並沒有達成神所給你的異象,
但想想我們的父神,將會如何的為你感到驕傲與喜悅,
我也想呼籲一下這些大型的教會,
(也許並沒有人會注意到我這篇文章,但我還是要講一下)
有的教會自認是台灣教會界的龍頭老大,
如果大教會真的想要成為眾教會帶頭影響的人,
不是要眾教會來配合,滿足你們所想要的,
也不是你們的主任牧師在特會時,上台來講一篇關於"合一"的道,
而是...
如果你們能夠把自己的教會破碎,
把自己分享給其它的教會,
為別的教會製造成長的機會,
把扶持弱小的教會看的比自己植堂的事工還重要,
鼓勵那些流浪到你們教會的小羊回去為自己的教會打拼,
你的教會其實不差他一個,
但對小教會而言,多一個人卻是多一份振奮人心的力量,
替別人長壯他的小羊以後,記得要還給人家,
而且知道你花的飼料費,就是上帝要你拿去分享給人的,應當是不求回報的,
那麼也就不枉上帝賜給你們如此多的恩典,如此多的飼料了.

19 則留言:

  1. 真想把這「飼料費」兩篇
    寄給那些在大教會的人
    不然就直接給他po在大教會的網站上

    回覆刪除
  2. 王姊阿 我覺得呢........我決定要把這兩篇放到我的blog上面了
    借我轉貼 好不好阿

    我覺得 不用說台灣教會有這些例子
    其實美國華人教會也有這些影子
    只是型態不同罷了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教導
    卻是華人教會不敢說不敢作的

    恩 借我轉貼

    我會先貼第一集
    大概過幾天 再貼第二集
    你還會寫第三集嗎??

    回覆刪除
  3. by the way, 前兩天 我無意間上到"真X堂"的網頁
    因為我好像在找查經材料吧

    當時也就看見網站上大大的廣告
    我心裡想............怎麼又來了....
    我有個朋友在這間教會聚會
    跟他聊天的時候 常常有種...這個教會好恐怖的感覺

    以前在東吳團契的時候
    曾經就有人跑來 問說可不可以跟我們借吉他還是什麼其他的東西
    一問之下 才知道她們是真X堂的
    她們說她們真X堂有自己的聚會 她們從來不跟其他團契一起聚會
    我們邀請她們禮拜四晚上 還是可以來安素堂跟大家一起敬拜神 順便也認識更多的基督徒
    但他們只是淡淡的笑

    當時的東吳團契 幾乎是一個剛起步的階段
    資源非常非常缺乏
    然而遇到這樣的事情 真的會讓我對真X堂有很"奇怪"的印象
    我真不明白這個教會是怎麼教導的

    我朋友也是極力邀請我去她們教會聚會
    有一次吃飯遇到她們牧師
    牧師就積極邀請我去真X堂聚會 (即便我已經跟他說過我有穩定聚會的教會了)
    這是個.......謎
    我們應該send spy到這間教會嗎??

    回覆刪除
  4. 忘了說 我看到廣告 就是書店的廣告

    回覆刪除
  5. 我還是覺得美國華人教會的狀況不一樣.....
    畢竟美國的華人教會
    都是高知識份子和有錢人去的阿
    所以問題跟台灣的又不一樣了...

    不過話說回來小教會也有小教會詭異的地方
    但是這就離題了....
    anyways 果然去外面流浪過可以增長見聞阿... (茶)

    回覆刪除
  6. 可以轉貼啊,沒問題,
    沒有了,我只有寫這二篇.

    回覆刪除
  7. 我只是覺得....華人的特質.....很像
    當然社會背景不同 問題也不一樣
    但是可以看見華人的劣根性吧 哈哈 (或是這是優點?)
    恩恩

    不過很有趣的是 十字架是普世的
    但是面對一些民族性的問題
    ..............應該要"不要它" 還是要共存呢?????

    好像離題了

    回覆刪除
  8. 尤有甚者,
    我聽過好幾個傳道人跟我說過,
    他們的會友都曾經慘遭某大教會的不同分堂的小組長的"電話搔擾",
    就是不斷的打電話要別的教會的會友到他們某大教會的分堂的小組去聚會,
    其實他們都知道人家已經是別的教會的會友了,
    他們還是會一直打電話來,
    拼業績拼到這種寡廉鮮恥的地步,
    真是叫人感慨...

    回覆刪除
  9. 不管是哪個民族的什麼特有的問題,
    若跟上帝的聖潔比起來還有成長的空間,就應該要力求改變以符合神的心意,
    與其選擇丟掉它或是留著它,
    不如把它當作是我們華人基督徒的功課,
    一起努力去把它學好,
    使我們華人能更蒙福,更討上帝喜悅.

    回覆刪除
  10. 王姐,你的部落格除了我們,
    透過網路的傳播也有不認識的人看耶!
    台灣基督徒人數真的增長了嗎?延伸閱讀的部分

    果然,我把文章放在黑米書籤的策略成功!
    希望透過網路,可以喚起大家對此問題的注意。

    回覆刪除
  11. 喔,真的耶...
    難怪最近我注意到,
    每天來我的部落格的人數好像有點增加,開心 :)
    謝謝小魚喔,
    不然每次來看的都只有妳們小猫二三隻,
    枉費我寫了這麼多我個人認為還算不錯的文章.

    回覆刪除
  12. 哈哈哈哈哈
    王姐你好好笑喔

    回覆刪除
  13. 你好

    心裡一直隱隱存疑,但不便與教會肢體討論,無意中搜尋網路,因此看到這篇,想請教身為傳道的您,看法如何.

    我很喜歡我目前聚會的教會,它很大,資源很多,可以上不同的課程增加聖經知識...但是,心裡總是覺得有些不對勁。不是要批評什麼,但總覺得教會的主要業務應該不包括這個。

    比如,牧師講道時間實在太短太匆忙,常常唱詩領聖餐奉獻看影片介紹事工佔了崇拜很多時間,牧師上台後還要介紹書籍、教會外搭棚出售的青菜水果等(沒買過,不是教會本身賣的就是),動員大家聚完會後去買;介紹完本週新貨上架(鼓勵大家去買的東西)之後,又是一段影片之類的...感覺上牧師講道內容都被壓縮到來不及說完。

    時代進步,牧師講道內容增加多媒體並無不可,但多了就難免給人喧賓奪主之感,且內容頗有高舉本教會的味道;教會鼓勵會友多看書,也不錯!但正好樓下書房就有賣,凡牧師介紹的全搶購一空,其它的好書仍被冷落...大家都看某些類別的書,思想同步,統一思想?或許沒這麼嚴重,但就我個人感覺,這並不是一個鼓勵閱讀的舉動,可能是圖利書房,可能是同化會友思想,可能是深植成功神學於人心。(敝教會牧師似乎是成功神學支持者、力踐者;成功沒什麼不好,但太強調也很可疑,)

    散會了,大家紛紛離開,這麼大的教會,就算介紹新朋友時和鄰座握了手,此時,還是陌生。不過,倒見人手一袋當週(該週牧師介紹的)蔬果與當週新書。

    教會真是個好地方,一週一趟,搞定買菜買書、領聖餐。但,我總覺得,教會不該是這樣。

    回覆刪除
  14. 我不知道我的回答算不算是客觀,
    因為我本身並沒有待過很大的教會,
    我不曾是一個大教會的會友,也不曾在大教會服事過.
    所以我僅能就我所聽到的和所觀察到的與您分享...

    一個教會如果有數百人甚至上千人,
    基本上,所牽涉到的已經不是牧養的問題,
    而是管理和經營的問題了,
    因為會友人數眾多,若要帶動整個教會大家同心往同一個方向走,
    "宣傳"會變成一個很重要的事工,
    包括要每一個人都讀一樣的書,也是這個目的,
    就是希望大家都有一樣的感動和想法.


    我們小教會,一般就是打幾通電話,去探訪或是找大家出來吃個飯,好好的溝通,大概就可以把事情搞定.
    但是巨型教會不一樣,她唯一能讓所有人知道同一個訊息的時間,大概就是主日崇拜,
    所以,我想這應該是大教會為什麼會在主日崇拜時,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宣傳事工,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大教會因為人多,資源多,
    所以活動與事工也會特別的多,
    那當然就會變的幾乎每個禮拜都在花時間宣導,
    而一次主日崇拜就那麼一,二個小時,
    就會有您這種感覺,覺得有點兒喧賓奪主了.
    但是,我在洛杉磯這裡也參加過幾次大型教會的主日崇拜,包括華理克的馬鞍峰教會,
    他們會有一點點時間宣傳一下他們正要進行的事工,但沒有用很多時間,而且也不賣書籍或任何東西.


    所以,我看了您的分享,讓我為貴教會覺得有些擔心,
    因為她讓我想到當年耶穌潔淨聖殿時,
    當時的人在聖殿裡賣牛羊,鴿子和兌換銀錢,
    其實,這些人也是為了能讓前來聖殿禮拜的人能多一點兒方便,
    不必千里迢迢的趕著牛羊,提著鴿子前來,直接在聖殿裡買就可以了,
    當時聖殿所使用的錢幣和在外流通的錢幣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換好了,才能在聖殿裡奉獻.
    其實,當時的猶太人若要到聖殿裡禮拜,是滿需要有這些人的,
    但是耶穌為什麼那生氣把他們都趕出去呢?
    原因是地點不對,還有動機不對,
    耶穌說,我的殿是萬民禱告的地方,不是作買賣賺錢的地方,
    你要賣東西可以到市場去賣,不要在聖殿裡干擾了在聖殿裡的敬拜,
    你要賺錢也無可厚非,但是不要利用人敬拜主的熱心來賺錢,
    這樣你不僅是利用了信徒對主的熱心,其實你也是利用了主.


    大型教會對許多牧者和基督徒而言是一個誘惑也是一個試探,
    許多時候,我們為了要能夠經營好這麼大的一個團隊,或者是希望教會能從"大"變成"更大",
    每一個步驟都在考驗著我們的信仰和信心,
    許多事情都不是對錯或是有沒有犯罪的問題,
    而是"合不合適"在教會裡這麼做.


    小教會有小教會的問題,
    但大教會的問題則更多,更龐雜,
    您心裡的不安,是對的,我能體會,

    有機會和您的主內肢體分享,
    大家一起為多為您的教會和您的牧者禱告,
    神會調整與改變的.


    願神賜福與您和您的教會.

    回覆刪除
  15. Amy姐,

    我通常每個月都會去校X書房買書. 上次正好有本書缺貨, 所以去了真X書房.

    不過我發現, 發票上並不是顯示真X書房, 而是以X書房.

    這樣您瞭解了吧!





    哎...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Amy

    回覆刪除
  16. 王姐:
    你好..我是一隻剛認識主約2個月的小羊.由於靈命還很脆弱.在加上我聚會的教會是屬於大型的.人數約3000人左右.每次主日我都很感動.可是回家之後那種感覺又消失了

    平日有疑惑或是需要有人傾聽的時候.總感覺沒有很好的屬靈同伴與長輩.雖然小組長有說可以打給她..可是總感覺他們好忙.讓我得不到適當的糧食.在教會裡面甚麼都需要費用.連查經都要錢.這也讓我迷惑..聖經上不是說主的福份是白白給的嗎

    這些都讓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更讓我興起了想到別的教會看看的念頭.可是又因為自己對主的認識只是剛起步.靈命不強.非常害怕自己找到不是真正信靠主的教會.而導致更糟的情況
    可以請王姐給我一些建議嗎.感激不盡
    一隻剛認識主又害怕被誤導的小羊



    Alisa,
    其實大教會和小教會各有優缺點,
    每一個人適合的教會也都不一樣,
    像我個人就比較屬意於100 人左右的小教會,
    雖然對牧者而言,牧100 人的教會最辛苦,
    我喜歡的原因是,
    小教會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
    得到牧師的直接關注比較多,
    100人 , 教會的人力財力方面的資源也還滿充裕的,不會感到捉襟見肘.
    但是在大型教會,有的人數年來進進出出,都沒有人關心注意.

    而我老公卻傾向於大型教會,
    一唱起詩歌來就像聖經所說的,聲音像眾水的聲音,
    人力財力充足,可以更放膽的擴展神國的事工...

    感謝神,在各地設立各種特色的教會,可以滿足各式基督徒的需要.

    可以讓我知道妳住在哪一個城市嗎?
    我會儘量幫妳打聽,尋找合適的教會,

    另外,要竭心的歡迎妳加入神的大家庭喔 !!
    願妳能親嚐主恩,經歷主愛多多 :)


    Amy

    回覆刪除
  17. 王姐:
    好感動喔.沒想到王姐提及要幫我尋找教會.讓我感到好窩心.
    我目前居住在台中市.唯一認識的教會就是我目前去的那家.它應該是台中市最大的吧(似乎沒聽過更多人的).
    王姐麻煩幫我介紹了..真的很怕不小心去到一些不是真正信靠主的教會.因為我的辨別能力還不是很好



    Alisa,
    因為我本身是浸信會出身,
    1994年從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畢業,
    所以對台灣浸信會教會的情況比較了解一點,
    我上網查了一下,在台中市有一間 " 台中浸信會 " 在自由路一段99號,
    不知離妳那裡遠不遠,交通方不方便,
    他們的牧師盧哲盛牧師也是浸神畢業的,
    雖然不認識他,但猜想浸神畢業的,信仰狀況應該還不錯,
    教會人數大約270人左右,
    這是 台中浸信會的網站,妳可以上去看看,

    http://www.tcbc.org.tw/findex.asp

    我猜妳現在應該是在台中思恩堂聚會吧,
    查了一下,這間教會好像滿規模的...
    若有問題,隨時歡迎...

    Amy

    回覆刪除
  18. Amy姐:
    請問私密回覆是會寄到我信箱裡面嗎??我怎麼信箱沒收到.在這裡也看不到你給我的私密回覆了.那a安呢!!



    Alisa,
    這個樂多就是有點兒怪,
    私密留言只有版主才看的到,
    而且,如果我給妳私密留言妳也還是看不到,
    不過,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看到妳的留言的,
    關於妳問的問題,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沒有違反聖經,
    不過,還是要以一個固定的教會作為妳屬靈的家,
    如果教會活動與有聚會有衝突,
    就要以妳屬靈的家的活動為主,
    這樣,妳的屬靈的生命才會成長.


    Amy

    回覆刪除
  19. Amy姐:
    感謝你的回答.也很感謝主 讓你開設了這個部落格也讓我再無意中發現這裡的存在.在這裡我獲得了許多.讚美主.榮耀歸於主耶穌


    主內一家人,不要客氣 :)



    Am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