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台灣行之我的鄉愁

猶記得五年前初到美國時,
每天都望著電腦上弟兄姐妹寄來的e-mail 獨自流淚,
七個月後拿到綠卡,第一件事就是"奔向祖國的懷抱"~回台灣,

此後每一年我都懷著期待的心情,
即使帶著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回台確實有許多的不便,
我仍然不辭勞苦的,迫不及待的坐我最討厭坐的飛機,
不遠千里而來的回到台灣.

和洛杉磯比起來,台灣實在是太可愛了,
有好吃的塩酥雞,有熱鬧的夜市,
有什麼書都可以看,但不一定要買的誠品書店,
有我以前一天至少要喝一瓶以上的麥香紅茶,
有我一向慣用的,台灣最流行的名牌~地攤牌,
無論鞋子,衣服...一律三百五十塊就可以買到,
喜歡雜貨店或便利商店就在樓下的方便,
即使炒菜炒到一半才跑去買醬油也還來的及...
最重要的是台灣有我親愛的弟兄姐妹,
他們也是我在主裡最親愛的家人.
每次回台灣都會想:如果就留下來,和我的親友們永遠在一起,
不必每天都擔心接到聽也聽不懂的英文電話,
每天都可以輕易的買到便宜又好吃的東西,
有空就約朋友出來喝個下午茶....那該有多好!!!!
回到美國以後,我知道,我的思鄉病又會開始嚴重的發作,
而且久久不會痊癒....

去年,是我來美滿四年的時候,
我開始想,其實我也不必每年都回去,
孩子還小,要出趟遠門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去年,我沒有回台灣,
所以....我開始意識到~~~~我的思鄉病開始漸漸康復了...
今年,是因為老公願意跟我一起回去,
否則,我可能還是會選擇留在美國,省點麻煩.

回到台灣,驚訝自己居然對台灣開始有點兒..."不習慣",
空氣怎麼那麼潮濕,全身都黏黏的,好不舒服,在L.A都不會這樣.
出門都無論要搭哪種交通工具都需要走一段兒路才行,
不像在L.A出門不用走路就有車子可以開,
美國的廁所比台灣的乾淨的多,
台灣的公廁有一股台灣廁所特有的臭味,不知道為什麼?
台灣的街道都是狹小而髒亂...,跟美國的不一樣,
好在這些念頭在回來二天以後就慢慢消失,
之後的二個多禮拜裡,一切關於台灣的美好記憶又開始回籠了,
但是我發現這次回台,雖然很高興,
但卻不時隱約感覺到有一股淡淡的鄉愁,
不可能...我真的是在懷念美國嗎?    我問我自己.
我跟顔姐稍稍聊起這一切,她說:"這表示妳已經開始在美國生根了..."
移民也許跟移樹一樣,
總要經過幾年,枯乾,凋零的時候,
然後根才會開始在異國的土地裡慢慢的生長出來,

也許吧,思鄉病開始漸漸好了,
開始發現美國也有她的優點,
現在,台灣仍是我的第一故鄉,美國是我的第二家鄉,
但...如果在這裡再待個十幾廿年,
在榮恩堂裡認識的人會愈來愈少,
在美國開始有了自己牧養的羊,
在台灣的一切開始變的愈來愈模糊,愈來愈陌生,
對美國的所有開始有了感情,人脈愈建愈多,
到那個時候,或許...
美國成了我的第一家鄉,而台灣卻變成我的第二故鄉,
我不知道那時的我會有什麼感受,
或許有比現在更嚴重的鄉愁~~~
在美國的時候,有著對台灣的鄉愁,時時掛念著台灣
回台灣的時候,卻有著對美國的鄉愁,不時想念著美國,
或許,會覺得自己同時是台灣人,也是美國人,
或許,會覺得自己不是台灣人,也不是美國人了...

p.s.
本來以為自己開始喜歡上美國了,
一進洛杉磯機場,看到海關那副嘴臉,心中又是一陣不悅,
我總覺得這些海關好像從骨子裡就不喜歡我,
尤其當他們發現我的英文不好以後,
進出美國也十幾廿次了,
我真的不了解,洛杉磯難道找不到一個 nice 一點的海關嗎????
哎...如果我是一顆來自台灣的芭樂樹,
那麼即使我已經在美國扎了根,
可我還是個道地的台灣芭樂啊!!!

5 則留言:

  1. 呵呵 推芭樂樹
    在推王姊的 海關嘴臉

    回覆刪除
  2. 大概有很多宣教士也會這樣吧
    起初到了異鄉的宣教工場會思念家鄉
    過幾年後,回國述職,卻又懷念起宣教工場
    ..........

    回覆刪除
  3. 馬克白果然是個準宣教士,
    時時都想到宣教.

    回覆刪除
  4. 可能當地還是有少數人有著"種族情結"吧

    回覆刪除
  5. 大一的時候上課唸過一篇文章
    說一個波多黎各人移民(這樣算移民嗎)去美國
    在美國長大
    但是在美國,美國人覺得他是波多黎各人
    回到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人認為他是美國人,
    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哪裡人,where does her identity go to?

    我那時候只是覺得很感慨
    沒想到有一天我自己得面對這種事情
    還蠻有趣的 to relate previously-read article to myself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