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用杖打孩子(三)關於挑食


不要勉強孩子吃他們不喜歡或害怕吃的東西...

有一天同學甲問同學乙: " 為什麼大人都不挑食?"
同學乙說: " 因為大人都買他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不管大人小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敢吃或不喜歡吃的東西,
我們要設身處地的替孩子想,
不要自我中心~XXX明明就很好吃啊!你為什麼不敢吃呢!
抱歉,你覺得好吃的東西,孩子不一定會覺得好吃,
每個人對食物的感受本來就是不一樣...


在我小的時候,我媽媽很喜歡煮魚湯給我們吃,
一條魚清煮,什麼都不加,只加點鹽,放幾根薑絲,
對媽媽而言鮮魚湯是美味,但對我們小孩而言卻是受罪,
因為烹煮的方法,讓我們覺得魚腥味很重,
媽媽常逼著我們喝魚湯,或逼我們吃其他我們不想吃的東西,
再加上爸爸常在吃飯時間教訓小孩,
所以,用餐時間對小時候的我們而言,常常是很不愉快的.
 
當然後來慢慢長大了,被父母親逼著吃東西的問題也就沒有了,
但是對我弟弟而言,卻產生了不良的後遺症,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發現他是完全不吃任何魚類,
如果有不知情的人夾了一塊魚放在他的碗裡,
他就連那整碗飯都不吃了....
" 小時候喝媽媽煮的魚湯喝怕了... " 他說.


取代,變化,等待及養成孩子願意接受新事物的開放心胸是我用以處理孩子挑食問題的方法,

取代~
ㄅㄨ不吃豆子,但是喜歡吃豆腐和豆干,
那就煮豆腐跟豆干給孩子吃;
孩子如果有不愛吃的東西,就選別種具有同樣養份的食物來取代.

變化~
ㄅㄨ不吃蕃茄,但是喜歡吃蕃茄炒蛋, 
那就作盤蕃茄炒蛋吧!
同樣的食物,如果改變一下烹煮的方式,孩子或許就能接受了.

等待~
酸,苦,辣,中葯類補品,...等通常小孩都不愛,
但是等孩子長大了,慢慢就能接受,
只要他們對某類食物沒有恐怖或傷害的經驗,
一旦遇到了對的時機,孩子在忽然之間就可以接受了.
ㄅㄨ不吃有紅豆或紅豆餡的東西,
但自從看了多啦A夢以後,
她開始對銅鑼燒有不錯的印象,
寒假期間,她去參加一個小廚師的冬令營,
其中有一道菜是紅豆年糕,
小ㄅㄨ親手作了一個紅豆年糕回來,
因為是她自己做的,
所以就很開心的把它吃完了.

我小時候不敢吃紅蘿蔔,苦瓜,牛奶和中葯類的補品,
長大後先是苦瓜沒有問題了,
四物雞,葯燉排骨,不但不怕了,還很愛呢!
紅蘿蔔,切成丁的,刨成絲的,還可以接受,
但是太大塊的,還是不行...
辣的,羊肉和生魚片,本來是都不碰的,
是一直到結婚以後,
廖先生一家人最愛吃這三樣東西,
每次去餐館吃飯,這三樣是必點的菜餚,
因為不想造成家人的困擾,
所以,我也沒有讓他們知道我不吃這些,
反正他們點了,我也試著吃吃看,
就這樣,不知不覺這三樣東西現在對我已經完全不是問題了,
原本我很多不吃的東西,但是經過歲月的洗禮,
現在唯一入不了口的只剩下牛奶,
比起很多人這不吃那不吃的,
覺得自己真的很不錯呢!

改善挑食問題還一個更重要的,
那就是一顆寬廣的心,
對每一樣不喜歡的食物都抱著 "再給它一次的機會" 的心情去試試看,
上次吃它的經驗不好,現在換了不同的煮法,那我就再試試吧!
或許就因為這樣開放的心胸而得到了一個不錯的經驗也說不定,
所以,對於小ㄅㄨ不吃的東西,
如果逮到機會,我還是會慫恿她 : "這個真的滿好吃的!妳要不要試試看!"
大部份的時候,她還是連試都不試,
偶爾會說,好吧!
但是吃了以後還是不喜歡,
難得有一次,Bingo!真的很好吃!
則我們便有了突破,又往前跨了一步.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用杖打孩子(二)關於學才藝

在台灣, 除了學校的課業以外,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才藝,
鋼琴,小提琴,書法,圍棋,跳舞,球類,跆拳道...什麼都有,
父母親花盡心思,投入大量的時間與金錢,
為的是希望兒女能多一項才藝,多一項技能,
或許在未來的人生也能多一條出路,
但是有太多的時候,因著不同的原因,孩子們學不下去了,
去上才藝課時臭著一張臉,要不就哭哭啼啼,吵吵鬧鬧,
而我們作父母的也常常為著到底該堅持逼著孩子學下去,
或者孩子既然沒有興趣又不想學了,乾脆就放棄算了?


我在美國有一個親戚, 
她的女兒在小的時候,媽媽讓她去學鋼琴和上中文學校, 
學了一陣子,小朋友就吵著不想學了,
因為在美國又不需要講中文,為什麼要學中文, 
鋼琴,聽別人彈很好聽,但是自己彈起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一點都不好玩,
爸爸說,既然女兒不想學就算了,不要勉強她, 
媽媽只好無奈的放棄了… 
等小姑娘長大了,大學畢業了, 
有一回親戚們一塊兒聚餐, 媽媽聊起了當年這件往事, 
女兒怪媽媽說: " 媽媽 ,當初妳為什麼不堅持讓我學中文和鋼琴呢? 
害我現在既不會講中文,也不會彈鋼琴. "

以前我在美國的教會,有一位司琴的姐妹非常有恩賜,彈琴彈得非常好, 
她說,她小的時候,媽媽每天都逼她練琴,當時她很生氣,和母親的關係因此而弄得非常緊張, 
但是,長大了以後,她很感謝媽媽,讓她沒有放棄學琴, 
所以,她現在才能夠用彈琴來事奉神.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對於未來的人生懂得不多,
因此,父母要抓住多一點的主導權,
不能什麼都照小孩子的意見,讓小孩子作決定,
但是儘量不要使用太強硬的態度,
而是用勸說,引導,體恤,陪伴和作榜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度過艱難的學習過程.

首先,我們需要體認到,學習任何一項才藝,要把它學到好,
都是一個需要毅力和忍耐的一個艱難的過程,
父母需要時時對孩子表示出體諒的心情,
孩子也像我們大人一樣,
即使是很有興趣的事情,也會遇到壓力大,心情不好或厭煩的時候,
所以,有時也容許他們喘口氣,不需要一路逼到底.

ㄅㄨ從六歲開始學鋼琴到現在已經五年了,
期間,因為換了老師,而且彈到後來,開始有點兒難度,
以前大顆的豆芽菜變成整頁滿滿的音符,
以前彈二遍就練好了,現在都不能馬上就會彈...
所以有一陣子,ㄅㄨ吵著說不想彈了,
為了要熬過瓶頸時期,我用的是 "混水摸魚法" ,
就是容許孩子在不想練習時,可以少彈或偶爾不彈的中庸之法,
所以,我跟ㄅㄨ講好,每一首歌每次只彈三遍,絕不要求她多彈,
把腳步放慢,不要求一週一定要通過,
這週不過的曲子,就再多練一週,
我們可以學的少,學的慢,但是不可以完全放棄不學.
而且父母也訂出了期限,鋼琴至少要練十年,
ㄅㄨ知道了父母的立場絕不會改變,
但是也給了她緩衝的時間,讓她不再感覺彈琴的壓力那麼大,
卻還是不能因此就讓她心甘情願的去彈琴,
所以,接下來就是要花時間陪伴,
ㄅㄨ練琴的時候,我一定在旁邊陪著,
有時我會根據樂曲的曲性在旁邊配上好笑的旁白,
ㄅㄨ聽著覺得很好玩,就會很開心的說:媽媽,再一次!
有時候,我會大聲宣佈:讓我們歡迎鋼琴大師,廖詩恩小姐來為我們演奏,
她就會擺起架勢來,煞有其事的彈了起來,
這樣子,枯橾的練琴時光就不知不覺的度過了,
ㄅㄨ學琴的進度雖然很慢,但是烏龜慢爬,
四年級就因為教會的需要而開始司琴了.

三年前,我開始學吉他,
才上了一個月,我就開始後悔了,
手指頭因為按弦而非常的疼痛,
痛到連一首 歌都彈不完就不想彈了,
曾經好幾次考慮要放棄,就跟老師說太忙了,沒時間學,
但是,想了一想,忽然發現,我只要一開始學就沒有可能說太忙,不想學了,
因為只要一放棄,小ㄅㄨ就會說,
我也很忙,每天下課回到家的時間是五點半,
吃完飯寫完功課就九點了,還要撥時間練鋼琴,
為什麼媽媽忙就可以放棄,我那麼忙就不能放棄?
如果,我們要孩子堅持忍耐,不放棄的學習,
則我們作父母的也要做到永不放棄的學習,
因為這個理由,要給孩子作以身作則的好榜樣,
所以,我也該堅持忍耐的學下去,
音樂教室成果發表會時,母女倆兒還一同登台表演呢!
因為自己學了吉他才體會到要堅持學好一項才藝真的佷難,
因此而更有同理心體恤孩子學音樂的辛苦.

平常,我也會跟孩子溝通父母的經驗和看法~
我們家小孩的必修課是鋼琴和英文,
學鋼琴是為了可以在教會司琴,
而英文則是現代人必備的能力,
而每一項才藝都一定要學到一個地步,
就是即使有一天停止學習了也永遠不會忘記,
所以,不論是英文或鋼琴,都要持續學習至少十年,
現在ㄅㄨ已經知道這個道理,
所以也就很認份的學習,
至少十六歲以前,是不能停止的.

所以除了堅定的態度,以同理心溫柔的陪伴以外,
平日的溝通,教導與分享也是很重要的.
祈求上帝賜我們智慧與能力來幫助孩子在學習才藝的路上能學習到堅持,忍耐,
能得著專注的,好好的完成一件事的喜樂,
相信這對我們孩子的人生會有著極大的助益.


用杖打孩子(一)原諒七十個七次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22:15)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13:24)

ㄅㄨ的鋼琴老師是一位基督徒,有一個一歲多的可愛小女兒,
那天她問我: 師母,聖經上說,要用杖打小孩,請問那個界線在哪裡?
我想她的意思是要問,什麼情況之下可以打小孩,什麼情況之下不要打小孩. 
我跟她說,"杖" 在這裡的意思是要 "管教" 妳的孩子,
但 "管教" 並不完全等於 "處罰" ,
" 杖 " 是指~有效的引導孩子成為身心靈健全的人,
管教的目標是使孩子的智慧,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 智慧 " 是指孩子有知識與才能,
" 身量 " 是使孩子的身體健康,
" 神喜愛 " 是指孩子與神有美好的關係,是個神所喜悅的人,
" 人喜愛 " 是指孩子與人有美好的關係,得眾人的喜愛...

只要能引導孩子的人生走向以上這四個目標,就是有效的管教方法,
世界上的每個孩子個性都不一樣,
世界上的每個父母也各有各的特質,
每一個親子的組合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世界上沒有一個管教的原則是適合所有親子關係的,
我們需要針對孩子和父母本身的個性特質,尋求上帝的智慧,
找出一套適合你和每個孩子之間的管教方式.

在尚未成為一個母親之前,
根據聖經的原則,我立志要作一個打小孩的媽媽,
但在懷孕的時候,我跟上帝作了一個小小的禱告:
" 神 ! 祢知道我不會是一個溫柔的媽媽,
如果我的小孩太反骨,我一定會每天都氣到抓狂,
這樣無論是對我或對我的小孩都不是件好事,求祢憐憫..." 
或許是因為這個禱告,
所以,從此我就失去了打小孩,處罰小孩的機會了.

隨著ㄅㄨ的出生,成長,一直到現在她已經五年級了,
ㄅㄨ是一個非常講理的孩子,
從二歲開始,她就聽得懂媽媽解釋給她的事情, 
在個性上得到媽媽的遺傳, 
是個在家守家規,在校守校規,凡事規規矩矩的孩子,
在學習上得到爸爸的遺傳,
成績大都可以保持在班上前三名,
比媽媽小時候在學校的表現強太多了,
我很想打小孩, 罵小孩,可是一直都沒有機會發揮我這方面的天份.

惟一一次我很生氣的打了ㄅㄨ的手心,
是在她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考數學時,她一直反覆犯同一個錯誤:
選擇題要算一個式子,算出來的結果,比如說是4,
但是4 是放在第一個選項中,
所以括號內應該是寫(1),
但是她總是看都不看直接就把4寫在括號內,
講了一次,二次,每次考卷發下來,都還是一樣的錯誤,
到了第三次,我生氣了,
同樣的錯誤,怎麼可以一犯再犯,
被扣了這麼多分,怎麼都沒有學到教訓呢?
妳沒有聽過顏回不二過嗎?
重重的打了她之後,抱著淚流滿面的ㄅㄨ說:
" 下次要小心,不要再錯了,知道嗎?"

隨即,在走出房門之際,
神對我說了一句話 : " 妳有很多錯誤,都是一犯再犯,但我從來沒有處罰過妳!"
當下,我忽然明白,
我們大人常常犯同樣的錯誤,根本就沒有學到教訓,也不曾想過要去改善,
我們能夠原諒自己無數次,也願意學習原諒別人七十個七次,
但是對我們的孩子,卻往往只肯給三次機會,
這個 "三次機會" 不知道誰規定的?
難道真的是顏回老先生害了我們的孩子?

從那次開始, 我便決定絕對不再為分數,成績,作業和無心之過而處罰孩子.
粗心大意,考試成績不理想,弄壞、摔破東西,忘記隨手關燈,吃完東西的包裝袋沒有丟
到垃圾桶....等,
相信絕大部份的孩子都不是故意的,
每一個孩都想拿好成績,誰喜歡故意寫錯而被扣分呢?
無論孩子錯幾次,考試拿幾分,
我們都要不限次數的原諒孩子,
若真的同樣錯誤,犯的次數太多,一錯再錯,
我們就要和孩子一起討論,
想想有什麼辨法可以具體改善問題,
這樣做也比單單處罰孩子來的更有意義,更有效果.

小ㄅㄨ常常ipad用完之後就丟到一邊,沒有放回去充電,
講了幾次都沒有改善, 
" 下次再忘記放回去,就罰一個禮拜不能使用ipad. " 媽媽祭出罰則,
結果有一次我自己也忘記把ipad放回去,被ㄅㄨ發現了,
" 妳自己還不是一樣."
" 我是偶爾,妳是常常..." 我反駁.
但自從被抓包後,這個罰則也玩不下去了,
所以,以後就改成互相提醒,
不管誰看到ipad 亂丟沒有拿去充電,
也不要再互相責怪,誰看到誰就順手拿去充電就得了,
這樣的方式就人性多了,也減緩了親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找到改善的方法" 比 "處罰" 更為積極重要,
太多的處罰會讓孩子不敢犯錯,讓他們失去冒險和探索世界的勇氣.
 
我自己是一個很粗心的人, 教會的週報和PPT是我負責的,
即使我都會先檢查過,
但幾乎每週的週報和PPT印出來都還是能找出錯來,
感謝教會弟兄姐妹,廖牧師和上帝無止境的包容,
我從來沒有因為週報一直出錯被處罰和責備過.

感謝上帝!在我管教孩子時給我的提醒,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在我們犯錯時能得到原諒與包容,
我們也都願意學習饒恕別人七十個七次,
所以,讓我們把對自己和他人的愛與包容也擴及到我們孩子的身上,
讓他們有更多可以犯錯的機會,
讓家能成為每一個家人犯錯後的避風港.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新年後的第一個主日崇拜


大年初四,新春後的第一個主日崇拜,
因為大部分會友都返鄉過年了,
所以來教會聚會的人不多,
我預備了金句紅包,
一人一個,
裡面有一張金句卡,
預備時,特別為每一張金句卡禱告,
求主賜福,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今年上帝要對他們說的話....
廖牧師帶領我們一起分享禱告,
容姐妹分享到,她之前離開教會有一年多的時間, 
常常東忙西忙,一直停不下來,
後來神讓她的身體出了問題,她才不得不安靜下來,
有一天晚上,她被一陣吵雜聲給吵醒,
然後看到有三位天使在講話,
其中一位天使很大聲的說~~不可停止聚會,
隔二天,剛好師母打電話關心邀請她,
所以她就又回到了教會....

容姐妹在離開一年多以後再回到我們當中,
我發現她真的改變了,
以前常常批評論斷,抱怨很多,要求很多,
總覺得她對教會和弟兄姐妹有很多不滿,
但是現在的她真的不一樣了, 
已經沒有反覆抱怨的話,取而代之的是付出實際行動的參與服事,
過去,她沒有感受到上帝的恩典,總覺得教會不能幫助她,提供她所需要的,
現在,她的心裡有聖靈的感動,她看見了神在她的生活中賜下了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的恩典...

聽著她的分享,心中湧出許多感動與感恩,
原來,我們暫時失去我們的姐妹是為了永遠得著她,
縱使羊隻像浪子一樣離開了她屬靈的家,
卻因此而得著一顆敬虔感恩的心,
我似乎有一點兒能體會父親重得浪子回家的那種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欣喜,
相信天父的心也更是高興歡喜.
聽著每一位弟兄姐妹的分享,
看到每一個人都更愛主了,
心裡覺得無比的喜樂,這是上帝賜給我最棒的新年禮物.

大年初四,店門幾乎都還沒有開,
聚會後的愛筵該怎麼辦呢?
剛好在冰箱裡找到一包手工冷凍水餃,但看起來不太夠,
幾個姐妹在廚房裡七手八腳的忙活著,
只好派廖牧師到附近7-11去買些東西回來,
雖然沒有幾個人,但大夥兒就這麼忙著,吃著,聊著,
覺得能生活在神的家裡真好....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