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人飢餓非因無餅
我今天在這裡寫這些,不是要對教會界提什麼建言,
也沒有在責備什麼人的意思,
我只是想發抒一下自己難過的情緒....從以前每年回台灣到現在搬回台灣定居,
去過不少間教會,
發現教會的敬拜方式,講台內容,運作模式...等,真的是和十幾年前大不相同,
不少教會的敬拜讚美以年青人為取向,
台上的人,敲鑼打鼓,又唱又跳,
唱的每一首詩歌,真的學也學不來,
一首還沒唱會,又來一首同樣不好學不好跟(老實說,我覺得真的也不太好聽)的詩歌,
原本以為,只有我這老人家跟不上潮流,
回頭一看,後面一大堆人,
不管老的少的,都是一副不熟悉的樣子,
有的甚至連口都不開,只是雙手沒勁兒的跟著有一下沒一下的拍著,
感情是這幾首詩歌只有台上的幾個人會唱...
講員的信息變得比較長,
記得以前老師教我們,主日講道的長度要像女孩子的迷你裙,愈短愈好,
大概講個半小時到四十分鐘足矣,
但是現在的小組教會,講道差不多至少一個小時以上,
信息內容,基本上有些已經不能算是在講道了,
有時,我只能說這是一篇人際關係或是教導人如何過一個成功人生的演講,
聖經經文大都是在講道前唸一唸點綴一下而已,
而講道的內容跟所讀的那段經文完全沒有關係,
敬拜過程中,花很大比例的時間在宣傳廣告,
告訴大家,要趕快報名參加門徒訓練,參加內在醫治,參加親子課程,參加社區活動,參加福音行動,
然後一定會放宣傳影片,告訴你有一個地方有很大的需要,
而支持這個事工需要龐大的經費,
然後影片最後出現,
若是你要奉獻,可以匯款到哪一個帳戶,特別提醒~~刷信用卡也行...
" XX教會根本已經商業化,我才不去...他們只是在跟你要錢 ..."
這不是我說的,但是,聽見信徒有這樣回應,心裡真的有著說不出的難過,
我了解教會推動事工真的需要用錢,
但我不認為某些教會所用的方法,是獲取教會所需的正確方式,
教會為了要增長,要復興,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有些方式,對我而言,實在是太 over 了....
起初,我以為,
這是整個台灣教會界正在走的一條路,
只要教會能領人歸主,人數增加,
自己又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像以往一樣開查經班,
又為什麼一定要堅持按著聖經一卷一卷的查考神的話,
教會只要能達成上帝的使命,
我幹嘛像糞坑裡的石頭一樣,ㄍㄧㄥ在那裡,
我為什麼非要用有沒有查經班來衡量教會是否是走在真道上...
但是回台以來,這一陣子,
我聽見許多飢渴的心靈所發出來的吶喊,
許多教會,牧師們正在一頭熱的作小組,推宣教,擴張教會人數,
但是信徒的呼聲卻是 ~~~
教會要我每天讀聖經,但是我讀不懂,
問了教會裡的領袖,也沒有人能真正的回答我的問題.
因為現在有許多教會的領袖都是以建立多少小組,訓練多少小組長升遷而來,
很多小組長,區牧甚至主任牧師本身都很會傳福音,很會關懷人,
但沒有受過正規的神學訓練,
他們可以粗淺的告訴你,耶穌愛你,你要禱告,要傳福音,
他們告訴你,如果你有信心,你就會蒙福,就會成功;
但是,當會友問到聖經中這段經文為什麼這樣說,
上帝為何如此而行,利未記是什麼意思.
當會友捧著聖經來問: " 牧師這段經文是什麼意思? " 的時候,
很多的教會領袖其實是答不出來的,
他們還是會說一大堆,但是聽的人還是聽不懂,還是不明白...
我聽到一顆顆渴慕的心在呼喊 ~~
牧師,我上了門徒訓練,我上了內在醫治,我每天都在QT,
但是我還是無法明白聖經的內容,
我們可不可以有個查經班 ?
我們小組裡有一對夫妻,真的很需要有人輔導與陪伴,
誰肯花時間耐心的陪伴我們度過我們生命中的難處 ?
誰肯帶著我們一章一章的,一卷一卷的,紮實的查考聖經,
教我們能明白聖經的真理,然後好好的應用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 ?
當這些呼聲出現在我的眼前,出現在我的身邊時,
心裡真的覺得很憂急,
巴不得能有雙翅膀,今天飛這兒,明天飛那兒,
能盡力把我所知的,從聖經中所領受的分享給每一個飢渴慕義的心靈,
想起聖經阿摩司書八11 ~~
" 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
終於明白,成功的人生不能滿足人心中的飢渴,
同樣的,成功的教會一樣無法填補人心中的空虛,
心疼這些捧著聖經而無處可問的弟兄姐妹們,
因為知道他們不是不想聽神的話,只是眼前真的是無道可聽,
" 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沒有神的話可聽..."
晚上常常在腦中轉著這節經文,
轉著一張張渴慕的臉孔,或他們的名字,
然後昏昏沉沉的入睡...
忽然覺得自己也很想吶喊 ~~~
牧師們 ! 拜託 ! 多花點功夫去研究聖經吧 !!
牧師們 ! 拜託 ! 開個查經班吧 !!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小ㄅㄨ成長日記(5)
作媽媽的心理狀態總是追不上孩子成長的速度,
總是為孩子憂慮煩惱太多,
ㄅㄨ 回台灣的適應速度比我所能想像的還要快的多,
平常總覺得她內向害羞,在外面總是惜字如金,很少開口,
但沒有想到,她比我所知道的更勇敢,更有彈性,適應力比我所想的更強...
1. 牽起爸爸媽媽的手
廖先生年過六旬,個性保守,
我則是個從不知 " 羅曼蒂克 " 為何物的無趣中年婦女,
夫妻倆兒就是平平淡淡的過每一天的日子,
忘記誰的生日是幾月幾號,結婚紀念是哪一天也快要搞不清楚,
我總是不能確定是某月的24或25號,
一家三口走路的時候,大多是二個人中間牽著可愛小ㄅㄨ,
不知從何時起,走著走著,
ㄅㄨ就會把爸爸媽媽的手拉在一塊兒,
然後自己跑到我的右邊來拉著我的另一隻手...
性急的我,常常會為廖先生的超慢動作感到不耐和生氣,
有一回,我忘了是為了什麼事,反正大概就是等不到姍姍來遲的廖先生,
口裡不免開始碎碎唸了起來,
小ㄅㄨ就會在旁邊提醒我," 馬麻,妳不要對把拔那麼兇嘛...."
聽到了女兒的提醒,
有時會覺得自己的EQ真的還不如一個六歲的小女孩,
也感受到夫婦倆兒感情若是好,會給孩子很大的安全感,
爸爸媽媽若是相處融洽,孩子就會覺得很幸福...
從孩子身上,我學習到很多.
2. 部落格上的 " ㄅㄨ "
以前我在電腦上po文的時候,寫到關於ㄅㄨ的事情時,我就是寫 " ㄅㄨ " ,
因為ㄅㄨ不懂注音符號,更不會看中文,
所以,從來沒有在我寫文章時來找過麻煩,
現在她經過二個月的學習,
基本上只要有注音符號,她就可以讀中文書了,
有一天,她忽然發現了我部落格上的 " ㄅㄨ ",
就指著電腦問 : " 媽媽,妳現在在寫我嗎 ? "
" ㄟ...對 ! " 只好從實招了."
妳在寫我什麼 ? " 她又問.
我只好跟她解釋一遍,我大概在我的部落格上寫了些什麼事,
每一次寫文章時她就跑來騷擾,(剛剛又跑來騷擾我,只好把電腦關掉,不打了.)
所以.... 我現在已經不能光明正大的寫部落格了,
得等ㄅㄨ睡著了或上學不在的時候才能上網寫關於 " ㄅㄨ " 的事.
3. Secret language
ㄅㄨ從小,我們跟她講英文和中文,但是不跟她講台語,
因為我們把台語當成是我們的secret language,
如果有些事情不想讓女兒聽到的,就用台語來講,
現在小ㄅㄨ回台灣讀書,
沒有想學校裡竟然有台語課,
而且台灣到處都可以聽到有人在講台語,
現在她已經慢慢的懂一些台語了,
而且好奇心很強,常常會問,
這句是什麼意思,那句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 secret language 大概也用不了多久了,哎.........................................................................................
4. 海綿般的吸收力
ㄅㄨ 像一塊海綿般的吸收著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
" 媽媽,今天某某小朋友下課時間沒有去上廁所就一直玩,一直玩,等到上課了就要去上廁所, 老師就問說,下課的時候為什麼不去上廁所, " 你是負責玩的嗎 ? " 然後他上很久都沒有回來,老師就派同學去看,結果他是在上大號. "
聽到ㄅㄨ如此傳神的講述著上課時的情形和老師所說的話,真的覺得好好笑
她也吸收了許多生活的資訊,都是老師在上課時講的,
比如," 媽媽,妳知道該怎麼吃飯嗎 ? "
吃飯有什麼難,從沒有想過 " 該怎麼吃飯 " 這個問題,
" 老師說,早餐要吃的像國王,午餐要吃的像王子,晚餐要吃的像沒有家的人. "
(ㄅㄨ忘記流浪漢怎麼說,只記得英文是homeless,所以說,要吃得像沒有家的人.)
因為最近買的新房子在裝修,
所以晚餐時會跟廖先生一起討論裝潢的事,
這時,ㄅㄨ開始發表意見了,
" 爸爸媽媽, 我們老師說,吃飯的時候要講快樂的事情..."
" 喔 !!! 好好好, 那ㄅㄨ來講個笑話吧 !
"有一天去接她放學,她一看到我,馬上就說,
" 媽媽,我們老師說,脫下來的衣服不要放在床上..."
" OK, OK, 下次改進..." 每次把脫下的衣服丟在床上的媽媽說.
" 媽媽,還有,老師說,要把床單和棉被放在黑色塑膠袋裡,這樣才可以殺死壞蟲蟲(塵蟎)...一定要放在黑色塑膠袋喔..."
" 妳知道為什麼一定要放在黑色塑膠袋嗎 ? " 我故意問她.
" 因為,放在黑色塑膠袋會很熱很熱, 媽媽,妳想想看,如果把妳放在黑色塑膠袋裡,妳是不是會覺得很熱,很熱 ? " 她反問.
" 對 ! 一定會很熱...." 不但塵蟎會死,媽媽也會死...
沒想到才小一,小朋友就可以學會這麼多東西,
台灣的小學真的是不簡單....
回到台灣,變得比較少煮飯,因為到處都有賣吃的,
有一天晚上難得自己下廚煮了晚餐,開始吃沒多久,
ㄅㄨ就對我說 : " 媽媽, 妳真的很不錯,妳真的很不錯,妳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錯 ! "
每次ㄅㄨ吃到我煮的飯時,就會唸上這麼幾句為媽媽喝采,
以前在美國時,也常常煮飯,怎麼都沒有聽到她的喝采呢...
有一天,謎底揭曉了 ~~~
" 媽媽 ! 老師說,如果每一次媽媽煮飯,你都給她cheer,這樣媽媽就會常常煮飯給妳吃..."
ㄅㄨ的老師給媽媽好大的壓力啊!
曾經有人說,許多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東西,
但是家長在家裡卻不實行,
這樣小孩就會覺得在學校學的東西都不是用來實行的,
讓孩子的生活與學校所學的完全脫節,
這句話說得是很好,
不過,要把老師的每一句話都實行出來,真的很難啊 !!!
5. 好學的ㄅㄨ
有一次在一家小店裡吃飯,
那家店擺著有好幾本巧連智(一種兒童刊物),而且剛好是初小級的,
我拿了幾本來翻了一下,小ㄅㄨ發現裡面有很多很豐富,很有趣的內容,
不停的問: " 媽媽,這是在講什麼 ? 媽媽,妳講這個給我聽..."
害得我沒有辦法好好的把一頓飯吃完,
老闆看到ㄅㄨ如此的好學,就把那幾本巧連智都送給我們了.
ㄅㄨ的求知慾非常的強,
在花錢為她買書的事上,我是從不手軟,
她的書我都是一套一套的買,
有介紹太陽系的,有介紹人體構造的,
有童話故事,有中英雙語的,
有各式聖經(從0歲到青少年的聖經都給她買好了),
有小朋友可以做菜的食譜,有中國傳統的弟子規,三字經,成語故事,
摺紙的,畫圖的,各式各樣教待人處事的書,
安全規則,自然科學,每日靈修....等,
每次書一買回來,ㄅㄨ大概花一個下午,一個晚上就可以把整套書都讀完了,
有些書買回來,她沒有什麼興趣讀,
但是,不要灰心,我就把它擺著,擺了一陣子,有機會她就會把它們翻出來讀,
我們家的人都是不可一日無書,
俗語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從小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孩子一生都不會停止學習.
6.謝飯禱告
基督徒每日飲食都要作謝飯禱告,
但問題是一天吃東西的機會很多,
如果下午一時嘴饞想吃一塊餅乾,要不要作謝飯禱告呢 !
我們家的規矩是早午晚三餐要作謝飯禱告,其他的點心就不用,
有那麼一天,又是為了等廖先生回來吃晚飯,
等到過了晚餐時間,他都還沒有回來,
小ㄅㄨ等的肚子餓了,問我可不可以先吃一片吐司麵包塗奶油,
過了一會兒,廖家老爺還是沒有回來,
ㄅㄨ又要了第二片吐司麵包,
又過了一段時間,始終不見廖老爺的身影,
ㄅㄨ說,媽媽,我還是餓,但是我不能再吃了,要不然等一下會吃不下飯,
我想了一下,今晚就讓ㄅㄨ吃吐司麵包,再喝杯牛奶把晚餐打發掉吧,
所以,我說,那妳就再吃一片,喝點牛奶,當作晚餐吧,
" 可以這樣嗎? " ㄅㄨ問.
" 為什麼不可以 ? " 我說.
" 可是剛剛吃那二片吐司的時候,我以為是點心,所以都沒有謝飯禱告..."
哈哈 !!! 小孩真的很可愛,
" ㄅㄨ,妳可以飯前謝飯禱告,飯中謝飯禱告,也可以吃完再謝飯禱告,
只要妳有一顆感恩的心,無論什麼時候禱告,上帝都會很高興的."
" 喔 !!! 我懂了..." 可愛又單純的小ㄅㄨ說.
7. A + A = G
有一天開車在路上,
看到路邊有一間傢俱店,店名是 A+A
廖先生說, A+ 已經是最棒的了,那 A+A 又是什麼意思呢 !
" 我知道, ..." 小ㄅㄨ突發奇想.
" A + A = G 因為 Abraham + Amy = Grace "
哈哈哈 !!! 沒想到,小妮子反應這麼快,
還有 Abrham + Amy = Great...
一路上,我們開始想, A + A 還可以等於什麼....
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聽著她的童言童語,看著她一天一天的獨立,長大,
孩子不再是剛出生時那個整天包著尿布,在地上爬來爬去的小嬰兒了,
父母應該要跟上孩子的腳步一起成長,
預備好自己的心,
有一天要高高興興的送她出去飛翔....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和好
當初離開美國,
其實是帶著許多錯綜複雜的,尚未處理好的人際問題而走的,
有感情的糾結,有同工的問題,有莫名其妙加諸於身的罪責,
帶著這些糾糾葛葛的情結,
我走了...
到了美國,展開了我人生新的一頁,
告別過去那種忙得天昏地暗的生活,
我終於有機會好好靜下來,
思想過去的一切,反省過去的一切,
幾次在主面前認罪悔改,
求主赦免我當初的驕傲自大,無知與軟弱...
我相信上帝原諒我了,
但對人呢 ?
我需要去道歉,需要去和好嗎 ?
我的選擇是 ~~~~ 不 !!
有一次,我寫了一封信跟一位過去的同工道歉,
不知為什麼這個風聲走露出去,
大概是那位同工替我宣揚了我的 " 美德 " ,
也許是現在的人都很少慎重的寫信去道歉,
所以,我的那封道歉的信似乎提醒了許多人....
很多人都開始覺得 ~~ 慧敏也欠我一個道歉...
" 她跟某某人道歉,為什麼不來跟我道歉 ? "
" 我等她跟我道歉,等到現在好幾年,她都還不來跟我道歉 !! "
我這是在做什麼 ? 我問我自己...
神經病才會再寫信去跟人道歉 !!!
另一方面,
我覺得我將一生老死在美國,
在台灣的那些恩恩怨怨就留在台灣吧,
反正這些人如今都遠在天邊,
再也不會有同工的機會,
偶爾見個面,不過點個頭而已,
跟這些人之間的關係,根本就沒有必要費心,付代價的去處理.
幾年過去,
萬沒有想到,
我居然回來了...
我發現,我有很多機會需要回到舊有的環境,見到老朋友,
包括那些我打算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見到的人,
心裡盤算著,在幾個不得不去的場合中,
我將不得不遇到一些人,
哎... 上帝,我早該料想到,你絕不會如此輕易的放過我,
因為見不到面,所以就不需要去解決 ?
我也想到太美了....
那天,我作了一個夢,
夢到我去種水果,
然後我開始挖地,
挖呀挖,竟然挖到三具屍體,
一具屍體微微的在動,彷彿有死裡復活的跡象,
另二具則完全死透,一動也不動,
醒來以後,趕緊到主面前尋求上帝的旨意,
上帝讓我明白,這三具屍體是我生命中三件最過不去的事,
即使事隔多年,仍然沒有解決,
我想在生命中結出果子來,但是因為有屍體埋在我的生命裡,
種子種不下去,所以就結不出果子來,
現在有一具屍體已經微微在動,已經有復活的跡象,
就是有一件比較容易解決的事,神要我趕快去做,
但是另二具屍體死得比較透,目前還不到處理的時候,
但上帝說,時候到了,祂會為我處理,只不過不是現在...
果然,前幾個禮拜,聖靈就沒有停止的一直提醒我要去和一對夫婦道歉,
我又寫了信...
我做了,毫無掙扎的做了,真心誠意的做了,心平氣和的做了,
我對自己感到十分的驚訝,
我怎麼就這麼簡單的就做到了...
一天早上,上帝對我說,
" 這九年的光陰,我已經把妳預備好了,然後才把妳帶回來,
我要妳親自面對,處理妳生命中那些坑坑疤疤的問題,
沒有錯,這些問題如果不處理,相信妳的日子照樣可以過,
但是它們阻礙了妳得到更深邃,更豐盛的生命,
我還有許多豐富的恩典要賜給妳,
但...惟有把這些關係都修復了,妳才能得著..."
終於,我明白了,上帝把我帶到美國又帶回台灣,
就像是帶我到了曠野,在那裡磨練,學習,安靜,反省,
時候到了,再帶我回來,重新出發,
回想這幾年在美國的生活,
上帝不停的教導我許多的功課,
很多的事情都看開了,
過去的恩恩怨怨都已經變得煙消雲散,微不足道,
討厭的人也不再討厭了,
恨的人也不再恨了...
我終於可以做到,不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錯了就是錯了,沒有什麼好解釋的,
我也終於可以做到原諒一個人,不再看輕他
完全相信上帝是百分百之的愛他,
而且我也有能力去愛他.
上帝知道我已經預備好了,所以帶我回來...
信寄了,
或許我會得到回應,或許不會,
但這一切對我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道歉,是為了對得起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對得起主,
對方接不接受,卻是他自己與神之間的關係,
我不會因為對方不接受我的道歉而受傷害,
還是會一樣的愛他們,跟他們和睦相處,
過了一陣子,我收到這對夫婦給我的很正面的回應.
回信的內容讓我明白,
我們都希望和好,希望和睦,
其實,我們的心裡都不再有恨,
只不過為了不要再受傷害,
所以才不願意主動的去與人和好,
我們總是在猜,總是在等,
我們猜對方的心意,
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不知道他願不願意跟我和好,
不知道他是否恨我恨之入骨,不知道他願不願意接受我的道歉,
我們在等,
等對方先來與我和好,
因為我們對自己有把握,
如果他先來跟我和好,我一定會接受,
但是我們對對方沒有把握,
萬一他不接受,那我豈不是要再受一次傷害 ?
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
所以,我絕不會是第一個開口的人.
其次,主動去與人和好,通常姿態都要放的比較低,
好像是自己比較差,所以才去求和,
好像是我們需要先去認錯,難道對方都沒有一點兒問題嗎?
常常內心中的驕傲會攔阻我們之間的和睦,
為什麼要我先去求他呢 ?
為什麼他就不先來跟我和好呢 ?
其實,當我們肯放下自己的驕傲主動去與人和好的時候,
真的會發現,原來和好是這麼的簡單,
因為大家的心其實早已備妥,
只是需要一點兒動力去重新點燃彼此心中的愛,
當我們去與人和好的時候,
會後悔過去錯跎的光陰,
如果我們知道彼此都在等待著對方,
早就去和好了...
這封道歉的信中,
我不為自己過去所做的找任何理由,
我不解釋當初我的想法,為什麼我會這麼做,
我沒有推餧說,都是因為你做了些什麼事,才會讓我那麼生氣的說出那些話來,
我只是真誠的道歉,單純的請求原諒,
因為我知道,所有的推辭,所有的理由,
都沒有辦法醫治人與人之間破裂的關係,
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傷害和更多的誤會,
因為我是來尋求和睦,請求和好的,
不是在爭誰對誰錯,誰輸誰贏,
所以就不要再找理由了吧...
一段關係的修復,
彷彿是拿掉了心中的一塊巨石,
彷彿是解開了心中無解的糾葛...
生命彷彿又開闊了一點兒,又能夠再往前跨出一步,
無論是與父母,兒女,手足,戀人,配偶,同工,....之間,
總有破口,總有傷害,
這些傷害,會讓我們變得很狹隘,苦毒,敏感,猜疑,
很多陳年往事,想到了,心裡還是會淌血,
這些破裂的關係都需要去修補,
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更幸福美好,
每個人都在等待一段關係的和好與修復,
每個人都在等別人先來跟我和好,
何不冒個險,鼓勵自己成為主動和好的那一方?
即使對方不接受,也不要太在意,
因為你作到了,他做不到,
你該為你自己的勇敢和謙卑感到高興,
你已經無愧於人也無愧於上帝了.
回到台灣,慢慢發現,
原來上帝是這麼的嚴格,
只要是沒有學好的功課,一點兒都別想打馬虎眼混過去,
哎...我除了那二具屍體~在我生命中最艱難的課題需要去面對以外,
其他還有一些零零散散,不大不小的課題,
也都還留在那兒等著呢 !!!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轉學問題
關於小ㄅㄨ轉學的問題,
謝謝許多關心我們的弟兄姐妹們所給的寶貴意見,
我也詢問了二邊學校的老師和幾位在小學當老師的朋友們的意見...主要的問題是出在,
我們一家從六月份至今短短三~四個月的光景之中,一直不斷的在變動,
ㄅㄨ從美國的幼稚園一下換到台灣的小學,才讀了二個月,
馬上又要面臨轉學的命運,
作母親的為她感到心疼,
總是希望這是最後一次變動,
而且過程能夠順利平緩,
讓她幼小的心靈不會因為變換環境而受到太大的傷害和不好的影響,
因為如此擔心小孩,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煩惱.
我們考慮的方案有好幾個,
每一種都有它的好處與壞處,
每一種也都有它的支持者...
首先是,到底要不要轉學 ?
ㄅㄨ現在的老師真的很棒,所就讀的學校在台中巿也是非常有口碑的,
家長都是擠破頭的想擠進來,
因為少子化的問題,別的學校的學生人數都在逐年減少,
只有這個學校,年年爆滿,全校學生人數高達3600多人,
聽說如果沒有二年以前就把戶口遷進這個學區就不可能進來,
我們是在開學前五天才申請的,
因為大家努力的禱告,我們居然補進來了,
所以,很多人都勸我們不要轉學啦,
就讓她在這裡讀到小學畢業吧...
但問題是我們的新家離學校真的很有一段路,
開車來回二趟要二個小時,
這樣回來接送長達六年的時間,
可能我和廖先生沒有辦法應付,
本來我有想,學校裡面那麼多越區就讀的小朋友,
有的還每天從烏日開車到這個學校來讀書,
人家能接送,我們為什麼不能接送 ?
但是,我後來發現,他們的小孩大部份都是放學以後就直接由安親班老師接走,
家長下班以後再順路到安親班把小孩帶走就行了,
跟我們的情形不一樣,
為了路途的問題,
老實說,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捨不得,
但是也只能放棄這麼好的學校,這麼好的老師,
忍痛給孩子辦轉學了....
有的老師鼓勵我們十月底搬家以後就馬上轉過去,
因為現在的小學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
以前全台灣都是用 " 國立編譯館 " 編的課本,
無論轉到全省各個學校,基本上進度和內容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
但是現在是每個學校都是用不同的課本,
內容的差異性也比較大,
但基本上,小一新生的前十週都是在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和教注音符號,
知識性的東西都還沒有開始教,學校課程之間的差異性還沒有那麼大,
所以ㄅㄨ若是在十週左右轉進去,
就可以剛好接上注音符號以後的課程,
因為愈晚轉去差異愈大,就愈難跟上.
再者,小朋友在頭二個月大概都還沒有交到好朋友,
趁這個時候趕快走,小朋友在感情上比較不會經歷那種與好友分離的痛苦,
如果晚一點才轉學,
班上的小朋友可能都已經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
ㄅㄨ到時候再想到打入同學的圈子裡可能就會有困難.
我老公從頭到尾就很堅定的要採取這個方案,
他覺得長痛不如短痛,要快刀斬亂麻,一次解決,
但是,我很擔心,中途插班進去,
不知孩子是否能適應那種今天還在 " 大x國小" ,明天就忽然變成在 " x安國小"的重大改變,
一夕之間,校園,老師,同學,制服,課本,上課的規矩...通通都變了,
不要說孩子了,連我現在一個四十多歲的人,都不喜歡這種類型的變化,
這種變化對我而言,會覺得真的是有點兒殘忍...
還有,萬一,新老師沒有什麼耐心,
就會不小心在孩子還在適應的過程中傷害了孩子的心.
方案二是
等這學期讀完,寒假結束,下學期再轉,
孩子在這裡有一個結束,在大X國小的生活劃下一個句點,
小孩是健忘的,經過一個寒假,舊學校的印象已經沒有那麼濃烈,
然後再轉到新的學校,重新有一個新的開始,
期間,還可以帶她到新學校散散步,讓她看看校園,教室,
給她一點兒心理建設,有調整和緩衝的時間,
但是,萬一真的小朋友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玩伴呢?
ㄅㄨ在班上會不會真的得作二年孤單小孩 ?
同樣也還是會擔心老師的問題,
不知道ㄅㄨ的下一個老師會是何許人也 ....
還有人建議把一,二年級讀完再轉,
因為無論哪一個學校,到中年級時都得換班換老師,
反正轉不轉學都得換,
趁這個機會轉學剛剛好,
ㄅㄨ現在這個好老師,也是只能教到她二年級為止.
我很喜歡這個主意,聽起來比較完美一點,
但是也有人說,到時候,孩子對大X國小已經有一個深刻印象,
要她去接受另一個新環境反而會更難.
而且我們家老爺一直覺得愈快轉過去愈好,不要拖...
經過我們一家三口的討論,
廖先生喜歡的第一方案~立刻轉,是我最不喜歡的,
我喜歡的第三方案~三年級再轉,是廖先生最不贊同的,
雖不滿意,但二個人都可以接受的,只有第二方案~一年級下學期轉,
問了小ㄅㄨ的意見,
畢竟她是這件事的當事人,當然要問一下她的意見,
ㄅㄨ比我想像中的勇敢,
她似乎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願意接受必須轉學的命運,
儘管她真的很喜歡她現在的學校和老師.
她說,她不喜歡中途插進一個班的感覺,
她不喜歡看到大家都在做一樣的事,而她卻不知道大家在做什麼的那種感覺,
所以....我們一家人都同意的只有第二方案,下學期再轉.
每一個方案都有需要倚靠神的地方,
如果要留下來,就需要上帝給我們每天通車上學的力量,
如果要走,就需要倚靠上帝仍然在新的學校為孩子預備另一位好老師,
我們選擇了後者,所以已經開始為孩子的下一個老師禱告了,
廖先生說,既然上帝會在大X國小為孩子預備一位好老師,
相信祂也一定會在X安國小為她預備一位合適的老師,
我們所需要作的只有全然的倚靠與禱告...
因為新學校不像大X國小是個名星學校,
它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沒有什麼名氣的國小,
所以也會擔心,會不會校風不好,老師素質良莠不齊...等,
聽說附近東海大學附設國小很不錯,
我上網查了一下該校的資料,
嗯 !看起來真的很不錯,
因為是教會學校,所以有聖經課程,
校區很大,學生卻不多,每個年級只有四班,
而且學費也還可以,一個學期約四萬多塊,
看起來叫人有點兒心動...
但是只有一點,我和廖先生都不喜歡,
就是從一年級開始就要上全天班,
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都在學校上課,
回到家,寫寫功課,練個鋼琴,吃完飯,休息一下就該睡覺了....
在公立學校, 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只上半天,
我們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在一起,
帶她到公園裡作運動,和她一塊兒買材料回來作手工,
讀故事書給她聽,或她讀給我們聽,陪她寫功課,一起看大家說英語,
陪她一起上網找資料,回答她那些似乎永遠都問不完的問題,
帶著她一起去黃昏巿場買菜,聽她講學校的趣事,或只是讓她看看電視.....
只剩下區區四年,可以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
等孩子上了五年級,到那時,對孩子而言,家裡就差不多只是個睡覺的地方了,
我們都捨不得放棄這段時間,
所以,還是決定放棄讀東大附小的念頭.
我發現,我們家附近有好幾個媽媽,
即使家庭經濟能力許可,不需要工作上班,
她們還是把一,二年級的孩子送進了安親班,
一來是要他們學英文,
二來是因為學校只有半天,剩下的半天待在家裡也是無聊,
所以,她們幾個媽媽寧可聚在一起喝下午茶,聊聊天,
孩子就讓安親班的老師們去接,上英文課,課業輔導,
到下午五,六點鐘再去把孩子接回家...
當然,媽媽們也真的是需要一點兒自己的時間,
不過,總是會為她們感到惋惜,
孩子在身邊的日子總共就這麼幾年,
一轉眼孩子就長大了,一旦進入青少年階段,
她將不再是從前那個喜歡抱著媽媽大腿的小可愛了,
想到這裡,怎麼會不珍惜現在能夠相處的每一時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