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小ㄅㄨ成長日記(4)



記一些小ㄅㄨ這一段日子以來的改變與成長...1.  好難回答的問題

小ㄅㄨ已經不像三~五歲時,一直不停的問那些很天真的儍問題,
像 : 媽媽,為什麼今天很熱 ? ...之類的, 
她現在偶爾還是會問問題, 
只不過問題的類型卻完全不同,感覺像是一個小學生問的,
而且,從她的問題已經看出她有很複雜的聯想力和和推理能力,
沒有點學問,還真的答不出來,
大家來幫忙想想,以下的問題該怎麼回答,

台灣的夏天是晝短夜長 ?
" 媽媽, 台灣的白天是我們的晚上,對嗎 ? "
" 對 ! "
" 那我們夏天的時候,台灣也是夏天嗎  ? "
" 對 !, 因為美國和台灣都是在地球的北邊,所以都是夏天. "
" 那台灣的夏天一定是白天很短,晚上很長~~~"
" 不對,夏天是白天很長,晚上很短. "
" 我們這裡的夏天是白天長,晚上短,台灣的白天是我們的晚上,所以台灣的白天一定很短..."
ㄟ...邏輯上是對啦,可是事實好像不是這樣,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點複雜,可能要解釋很多,
不知如何能用最簡單的話讓她明白...

小提琴是最厲害的樂器 ?
" 媽媽,妳知道世界上最厲害的樂器是什麼嗎 ? "
" 不知道 ! " (本來想說管風琴的,可是我知道,這不是她要的答案.)
" 是小提琴. "
" 為什麼 ? "
" 因為小提琴那麼小,只有幾根線,就可以play 那麼多notes, 
鋼琴的一個key只能彈一個音,所以鋼琴需要那麼大,所以我覺得小提琴最厲害..."
" 嗯 ! 有道理... "
" 媽媽, 為什麼小提琴只有幾根線,但可以play 那麼多notes ? "
" 等小容姐姐來給妳上鋼琴課時,妳問她好了... "


水是無色的嗎 ?
洗澡時,
" 媽媽,水是什麼color ? "
" 水是透明的... "
" 什麼是透明 ? "
" 就是沒有顏色,而且妳可以從裡面看到外面,從外面看到裡面,這個就叫透明. "
" 水是沒有顏色的,但為什麼海是藍色的呢 ? "
" 因為海是很多很多的水加在一起,所以就變成藍色... "

ㄟ...希望她不要再問下去了~~ 為什麼很多沒有顏色的水加起來就會變成藍色的水 ?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後來廖先生說,跟太陽的光線有關, 我只能說,這個問題真的太深奧了... :s )


2.  蒲公英的願望
春天到了,路邊的草地上都會有隨風飄落而長起的蒲公英,
每回送小ㄅㄨ上學,在路上,我們都會一起尋找草地上的蒲公英,
ㄅㄨ都會跑去拔起一根來,閉著眼睛許個願,然後把蒲公英吹飛,
有的蒲公英吹幾下,就吹掉了,
但有些卻看著ㄅㄨ鼓著腮幫子,吹的二邊的臉頰紅冬冬的,
蒲公英還是頑固的不肯飛離小ㄅㄨ的手...

" 媽媽, 如果蒲公英都飛了,是不是我的 wish 就會 come true ? "
" 妳許了什麼願呢 ? " 我問.
" 我希望每天都是Chrismas , 因為我喜歡收禮物. "
" 還有呢 ? "
" 我希望冬天也可以去游泳, 而且水不會太冷. "
" ㄜ... 我想...妳的這些願望應該都不會 come true . "

不想太傷她的心,但也只能實話實說,
ㄅㄨ也很了解,絕不可能每天都是聖誕節,
所以,其實她也沒有很傷心,
只是每一回,在上學的路上,
我們還是繼續尋找著蒲公英,繼續許著無數不可能成真願望...


3.   " 聽話 " 的意義

和我們小時候一樣,
小ㄅㄨ寫中文,也會偷吃步,
比如 " 手 " 這個字要寫一行,
她就先把所有的第一撇都撇完,
然後把再所有的一小横都寫完,依此類推...
" 不可以這樣寫,要把一個字寫完再寫下一個字. " 我說.
結果,小ㄅㄨ趁我專心作別的事,沒有在注意她的時候,
還是用這種 " 分屍法 " 在寫字,
寫著,寫著,剩下最後一筆劃就可以把所有的 " 手 " 都寫完時,
很不幸的,剛好被我發現,
" 跟妳講不可以這樣寫,為什麼不聽話 ? 全部擦掉... " 我生氣的說.
我一邊擦她的作業,她就在旁邊掉眼淚說, " 我有聽話..."

中午上學前,ㄅㄨ選了一雙,很美的鞋子,
但是那雙鞋太大了,不合腳,走路不好走,
" 我們今天要走路上學,穿這雙鞋不好走路..." 我說.
ㄅㄨ堅持要穿,我也就算了,等一下妳就知道...
沿路,因為穿不合腳的大鞋子,所以ㄅㄨ走的很慢,
眼看著就要遲到了,可是小ㄅㄨ怎麼也走不快,
" 告訴妳不要穿這雙鞋,為什麼不聽話 ? " 我說.
ㄅㄨ又流下了二行淚 : " 我有聽話啊 ! "


 " ㄅㄨ,媽媽跟妳說, 聽話不是指妳有沒有聽到媽媽在講話,
而是指妳有沒有照媽媽的話去做,
如果妳沒有照媽媽的話去做,那就是沒有聽話.
you heard that, but you didn't do that,
that means you do not llisten... "

這讓我想起,我們基督徒與天父的關係,
我們若只是知道聖經中寫了什麼,
卻沒有把神的話確實在生活中實行出來,
那我們也是不聽話的兒女.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  ~~ 雅各書一22


4.  路不拾遺
有一天去超巿買菜,在停車場上,不知道誰掉了一個很漂亮的小女孩用的髮夾,
我很高興的撿起來說 : " ㄅㄨ, 這個剛好給妳用..."
" 媽媽,我們不要撿那個,那個不是我們的,我不要用. " 小ㄅㄨ說. 
嗯, 路不拾遺,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
我不知道她是從哪兒來的這個觀念,
其實,我以前也是路不拾遺的,
可以自從做了媽媽以後,為了給能孩子更多,好像變得比較貪小便宜,
經過ㄅㄨ的提醒,我又把美美髮夾放了回去,
常常,我可以從小ㄅㄨ的身上學到天真單純的信心.


5. 信仰的經歷與成長
有一天,ㄅㄨ問我,為什麼她從來沒有聽過耶穌對她講話,
我說,因為耶穌對我們講話不是對我們的耳朵講,而是對我們的心講,
He talks in your mind.

不知從何時起,ㄅㄨ常常對我們說,God 對她說了什麼什麼...
像說預言那樣的,
" 媽媽,剛剛GOD 跟我說,明天不會像今天這麼熱,明天會比較涼快... "
" 媽媽,剛剛 GOD跟我說,明天我會打嗝..."
ㄅㄨ的預言,有時還滿準的 ( 不知是不是歪打正著 ? )
但也有很多時候並沒有應驗.

我沒有否定她的預言,或許她只是單純的在學習去聽那些出現在她的mind 裡面的信息,
我不想打擊她的信心,使她不願意再去學習聽主的聲音,
但我也沒有為她敲鑼打鼓 : " 好棒啊,我們女兒這麼小就能聽見主的聲音了... "
我只是在等,並且為她禱告,
不想用自己的理性去毀壞上帝在一個孩子身上的工作,
等我了解她的真實情況以後,再決定怎麼做吧.


二個禮拜以前,ㄅㄨ要我帶她去一家她很喜歡的餐廳吃飯,
那天是週末,我估計人一定會非常的多,可能要排隊等很久,
" ㄅㄨ,如果人太多,我們就不要等了,先回家吃,因為媽媽還有很多事還沒有做,
等週間媽媽再帶妳來,好嗎 ?  "
ㄅㄨ向來是善體人意,很好溝通的孩子,所以她很爽快的答應了,
開車的路上,ㄅㄨ跟我說
" 媽媽,剛剛God跟我說,今天餐廳的人沒有很多. "
" 真的嗎 ? we'll see... "

結果到了餐廳才發現,裡面的人多的一蹋糊塗,都快排到門外去了,
ㄅㄨ失望的回家了,她問我
"  媽媽,GOD有時候也會搞錯,是嗎 ? "
" 不會, 上帝永遠不會搞錯,也不會做錯... "
其實,我很想多講一些,但是怕她愈聽愈糊塗,所以就只講了這句,
過了一會兒,ㄅㄨ好像突然想通了,她說,
" 媽媽, 我想不是GOD 搞錯,可能是因為我太想去這個餐廳,所以我就以為GOD跟我說餐廳的人很少..."
" 對,妳說的沒有錯,媽媽也常常會這樣,以為上帝要我這樣做,其實,只是因為我自己很想去做那件事而已 . "

其實,這是一個很複雜的信仰觀念,
很多信主多年的基督徒都未必想得通這一點,
但是小ㄅㄨ居然能在這麼小的年紀,這麼短的時間內,自己想通了,
我相信這是上帝親自教導她的.
我覺得能學會這個功課比她無論說什麼預言都應驗還要來得更寶貴.
真的是很感謝神....

我們信耶穌,一生都在學習如何能正確無誤的明白上帝的心意,
常常因為我們的不全完和軟弱,我們會聽錯神的聲音,
無論多屬靈的人都還是會聽錯,誤會神的旨意,
這是叫我們不敢驕傲,不敢自以為是,
叫我們只能謙卑,儆醒的日日來到主的面前禱告,讀經,求問與學習.
因為這件事, 我知道,ㄅㄨ對信仰的認識已經又跨出了一大步.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optometrists
gold coast optometrists Counter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我學會了愛



上個禮拜過了一個邁入中年的生日,
記起了一次讓我永生難忘的生日,
因為,那年的生日,我學會了什麼是愛...我的父母從來沒有讓我們有機會明白他們對我的愛,
他們為兒女付出很多,為兒女承擔了一切,
他們把他們的愛藏在無數的責罵與體罰之中,
只是年幼的我們無法體會,也不能明白,
即使父親癱瘓在病床的那段日子裡,
我們都已經大到可以分擔媽媽的痛苦與重擔,
她也不曾在我們的面前掉過一滴眼淚,有過一句抱怨,
年輕的我,從來不知道我的母親心裡在想什麼,
從來不知道她也會有壓力,也會傷心,也會哭....

大概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從來不知道,
原來愛是可以看得見,聽得到,也可以摸得著,
原來愛可以藉著話語,藉著鼓勵,藉著關愛,藉著擁抱來表達,
許許多多的愛,都是我信了主以後,
上帝藉著弟兄姐妹們,一點點的示範給我看,教導我,幫助我,
讓我看見,原來我是被愛的,原來我也可以這樣去愛人.

高三那年,我十八歲,我信了主,進了教會,
有一次,有一個姐妹過生日,20歲,
20歲,在我們團契是個大生日,
大家都圍著她唱生日快樂歌,給她許多的祝福和禮物,
我心中暗自慶幸站在當中的那個人不是我,
如果是我, 真是會覺得很尷尬...

那一年,我 20歲了...
青年團契的弟兄姐妹們給了我很特別的一天...

那一天,一大早,
有一位弟兄來按我家的電鈴,
上班之前他路過我家,送上了他親手做的音樂盒,
用彩色的厚紙板作的,打開來有美妙的音樂,
我猜想,這個音樂盒一定花了他許多的時間,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收過像這樣的生日禮物.

當時有幾位弟兄正在軍中服役,
下午,我接到一通從外地打來的電話,
是一位在軍中服役的弟兄,特地在休息的時間打電話來祝我生日快樂,
除了說聲謝謝,我不曉得還應該說些什麼,
或許應該問候一下,他在軍中的生活如何,
但我真得不曉得可以說些什麼,
我從來就不知道如何回應別人對我的關懷.

晚上九點多,門鈴響了,
二位讀夜大的姐妹放了學,買了二包滷味,來慶祝我的生日,
沒有生日蛋糕,只有滷雞腳和滷豆干,
我們一邊吃一邊聊,
只有短短的時間,她們就趕著回家了...

其實,我到現在還不知道,
那天所發生的一切是否是他們講好的,
或只是不約而同的發生了,
但在那一天,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是愛.

多年以後,我們永和國語禮拜堂青年團契的人都四散到不同的地方,
但我常常懷念起他們為我所付出的一切,
他們給予剛信主的我許多的愛與關懷,包容與忍耐,
在我信主過程中的每一個教會,我都努力的服事,努力的付出,努力的去愛人,幫助人,
但只有我初信時的這個教會,
沒有享受過我的付出,卻為我付出了許多,
那個時候是我人生中最最艱難,最最需要扶持的一段日子,
高中剛畢業,出到社會上工作,在病床上的父親需要人照顧,
我們家常常遭遇許多的麻煩,
房子要被法院查封拍賣了,是這群弟兄姐妹一同為我們迫切的禱告,
父親三不五時的要送急診,是這群弟兄姐妹陪著我們一同走過,
當時因為父親終年躺在床上,所以,我只能待在家裡看顧著他,哪兒都不能去,
很多時候,他們把活動搬到我家裡來舉行,
猶記得有一年過舊曆年的時候,
好幾個弟兄姐妹來我家,陪著我聊天,聽音樂,唱歌,直到天明,
睏的時候,就躺在地上横七豎八的睡了,
什麼時候誰醒了,就接著聊,
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又睡了...

當時,我們也有一個姐妹的查經小組,
我們都只有十幾歲,原來有一位美國教士 ~~ 安姐帶著我們一起查經,
後來安姐回美國了,
我們四個小女生又自發的聚在一起查經,維持了有二年的時間.

那一段時光裡,日子過得很辛苦,
但從不覺得苦到撐不下去,或是到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
我想是因為上帝使用這群可愛的年輕人伴著我度過許多的苦難與煎熬,
因為他們,我經歷到愛不是只在言語和舌頭上,乃是在他們具體的行動上流露出來.
只可惜,當時我沒有好好的把握及珍惜這一份單純美好的情誼,
也沒有向他們表達過我對他們的謝意,
到現在,只剩下一對夫婦可以聯絡的到.


如果今天晚上我就離開人間,
如果要問我在離開之前,我有什麼遺憾要補償的,
我想我會說,
我希望再見到他們所有的人,
然後對他們說 ~~
謝謝你們讓我學會了什麼是愛....



Counter Stats
entertainment in sydney
entertainment in sydney Counter

生日快樂




我是一個只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人,一切都以 " 實在 " 為生活最高指導原則,
從來不過生日,也不記得別人的生日...
對於娶了我的男人而言,
別的好處我不知道,
但至少有一點可以保證的,
廖先生從沒有因為忘記老婆的生日,或結婚紀念日而慘遭不幸  :)




過生日所有的花費,對我而言,都不是無可取代的,
買花  ~~ 三天就謝了,我不曉得為什麼要花那個錢,
卡片上的甜言蜜語 ~~ 平常如果不相愛,寫的那些話只是更顯得諷刺與噁心,
平常如果彼此相愛,不必寫卡片,彼此也都能明白體會,
上餐館吃飯 ~~ 若到普通餐廳,也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
若是到高級餐廳去,節儉成性的我,一邊吃,一邊心在滴血,也無法享受生日的快樂...

我和廖先生,在許多方面是南轅北轍,
但是對於節日的看法,我們倆兒卻是難得的一致,
都覺得實實在在的過日子比慶祝節期要來得更重要.
他每一年都要問我,母親節一定要講跟母親有關的講道內容嗎 ?
我看你還是講吧,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我們倆兒這麼看得開,
不曉得會不會有人覺得牧師沒有在母親節講關於母親的信息就表示牧師不愛媽媽 ?
所以,我們倆兒結婚到現在,邁入第九年,
我們從來沒有慶祝過結婚週年和彼此的生日.

小ㄅㄨ滿週歲的那天,
把拔和馬麻連生日蛋糕都不想買,
因為他們認為小ㄅㄨ才一歲,什麼都不懂,也不會appreciate,
所以沒有那個必要 (好狠心的父母 ),
但是那天晚上,廖先生下班,還是拎了個蛋糕回來,
原來是他的秘書送給小ㄅㄨ的,
所以在小ㄅㄨ的相本裡,還是留下了一歲時在蛋糕前的可愛照片.

小ㄅㄨ有一點和我很像,
如果一群人圍著我們唱生日快樂歌,要我們許願,
就會覺得手足無措,覺得有點兒尷尬, (大概是不習慣當女主角吧...)
所以,這二年,她都跟我說 :
" 媽媽,我的生日可不可以不要唱生日快樂歌,也不要照相 ? "
喔 ! 好啊....(心裏正高興著,原來女兒的生日也可以這麼省事..)
" 可是,禮物還是要送..." 她強調...
看來,女兒還沒有達到像她父母這麼高的境界...


儘管如此,我卻永遠不會忽略自己的生日,
往年,每到了那一天,
我會默默向上帝感恩,感謝祂創造了我,賜給我生命,
感謝祂恩待我,揀選我來服事祂,
往年,有一個人永遠不會忘記我的生日,
那就是我的媽媽,因為在那一天,她生下了我,
在台灣的時候,無論多晚,她都等著我在生日那天和她一起吃飯,
來美國以後,從沒有一年她忘記打個電話來,祝我生日快樂,
還有我的姐姐 ~~ 一個週到,待人有恩的師母,
儘管,我從來沒有一次記得她的生日,沒有一聲問候,也不曾送過任何禮物,
但是她從不忘記每一年,在我生日的時候,為我經心挑選禮物.

今年的生日很特別,
我再也等不到媽媽的一聲 " 生日快樂 " ,
但卻不知為什麼,今年生日得到的祝福卻格外的多,
生日的前幾天,就收到教會老大哥送給我一本超薄,有拉鏈的新標點聖經,
還有一個 bear hug  :)
打開電腦,facebook 上滿是親友的祝福,
有在網上認識的朋友給的祝福,
有來自教會的弟兄姐妹,同學的祝福,親人的祝福,
雖然每個人都只是留下短短的一句話,
甚至只有 " 生日快樂 " 四個字,
都覺得很開心,因為有那麼多在遠方的親友們都沒有忘記我 :)

星期五,小ㄅㄨ就開始很神秘的一直跟爸爸講著悄悄話,
她說,她要給媽媽一個驚喜....
下午去接她放學,回家的路上,
ㄅㄨ和她的好同學 Sophia, 二個人一唱一和的為我唱生日快樂歌,
happy birthday to you (恰恰恰)
happy birthday to you (恰恰恰)
happy birthday to dear Momy ~~~(恰恰恰)
happy birthday to you (恰恰恰)
ㄅㄨ一邊唱著, Sophia 就在旁邊用 " 恰恰恰" 伴奏,
聽著,聽著,我都快笑死了,
抱著她們二個小女孩兒,有幸福的感覺  .
晚上,收到了一把來自後院的花,一張卡片,吃了一頓包肥自助餐,
老爸在女兒的精心安排之下,也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星期六到教會帶小組聚會,
隔壁是廖牧師帶的門徒訓練小組,
聚會到一半的時候,
發現,怎麼門徒訓練班有幾個弟兄姐妹跑出來,
今天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 ? 我問.
然後又來了一些人, 偷偷的圍站在我的背後,
然後,大家突然唱起了生日快樂歌.
我還是覺得有點尷尬,但是心裡很感動,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禮拜天,生日己經過了,但是還有收到補送的禮物   :)

原來過生日是一種祝福,
表示有那麼多人愛我, 關心我, 想念我, 在意我,
表示神還賜我有未來的年日,無論還有多長,都該以感恩,喜樂的心去度過.

也許,上帝藉著這許多的愛與祝福,
讓我明白,除了實實在在的過日子以外,
也要帶著關心,帶著體貼,帶著愛,
不要忘記,偶爾也要記得對別人說一聲生日快樂.

Counter Stats
work sydney
work sydney Counter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Nightingale ( 夜鶯 )



《夜鶯》是一首充滿中國古典音樂情調的現代電聲音樂作品,它的特點是樂曲應用西洋簫模擬中國的竹笛的聲音。笛子的悠揚,清越,小提琴的婉轉,飛揚,大提琴的低沉,肅穆,還有鋼琴和電聲樂隊的雄渾,壯麗,最後還有人聲的加入,充分顯示了樂曲的獨特魅力。

 



關於《夜鶯》的創作,有這樣一段故事:雅尼很久以前在意大利海濱度假,每當傍晚時候都會有一隻小鳥到他的窗前歌唱,雅尼被小鳥的歌聲迷住了,他覺得小鳥的鳴叫中充滿了旋律和節奏,就想為這隻小鳥譜一支曲子,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樂器來模仿小鳥的叫聲。後來,雅尼的一個朋友向他介紹了中國笛子,並為他示範演奏,雅尼立刻就想起了意大利的那隻小鳥,他覺得中國笛子模仿小鳥的鳴叫再合適不過了,就很快譜出了這首中國味道十足的《夜鶯》。

《夜鶯》是專門為中國人作的,符合東方人追求樂曲旋律和意境的審美特點。

  
        淡淡的絃樂遠遠的響著,中國竹笛開始吹出柔美悠遠的旋律。就像月夜下,空曠的原野中,夜鶯開始歌唱。這一段,以竹笛模仿夜鶯的鳴叫為終了,然後清朗的鋼琴加入進來,略帶遲疑,小心翼翼的奏響。如同一個深夜未眠的人,遠遠聽見夜鶯的歌唱,開始去尋訪,又怕擾飛了夜鶯。西洋簫在鋼琴奏完一段後再次響起。如同夜鶯在聽到些微的動靜後,沉寂了片刻,又開始歌唱。鋼琴間略的合奏,慢慢的,絃樂也加入進來,和鋼琴匯合成了一道洪流,而西洋簫的聲音仍是清晰明亮的,像一隻燕子飛舞在一條河流之上。如同夜鶯的歌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傾聽欣賞,發出感歎和讚美,而夜鶯唱得越發好聽了。

  樂曲從高亢嘹亮的巨響轉入清空恬淡的寂靜,如同從一條奔湧的河流來到了平靜的湖面,我們的心一下子沉靜了下來,來到了最華彩最動情的段落。明亮甜美的小提琴,深沉渾厚的大提琴,彼此開始眉目傳情,互通款曲,音色和合奏都層次分明,爐火純青,鳴珠奏玉般的鋼琴漫不經心的敲打著,西洋簫在遙遠的地方輕輕的唱和。提琴,鋼琴,西洋簫配合的親密無間。如同人們在聆聽了夜鶯的歌唱後,內心湧起了非常美麗非常動情的共鳴,提琴的弦,正如我們的心弦。

  曲子又從靜美轉向洪流,所有的樂器都加入進來,縱情的歌唱。我們發現奔湧的洪流中有人的合唱聲,灼熱嘹亮,人是造物主最精妙的設計,人的聲帶也是世間最好的樂器。貝多芬在他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樂中,除了近百人的交響樂團外,還加了一個很大的合唱團,因為只有人聲,才能表達發自內心的巨大喜悅。雅尼也喜歡拿人聲當樂器來用,或讚歎,或歌吟,或是呼喊,經常沒有什麼詞句,只是單純的美妙的人聲。

  樂曲在結尾的時候反而越來越高,在一聲轟然巨響中噶然而止,如同千百個煙花同時綻放…… 

以上資料來自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12&postID=22182

謝謝老同學豬的分享...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dry cleaners
gold coast dry cleaners Counter

愚民政策 ( " 我看完了哈利波特 " 補記)

 


有一點我忘了說明,
在這裡補記一下

愚民政策

在教會裡,牧師們常常要求弟兄姐妹們要順服牧者的帶領,
為了要順利運作一個教會,
所以在領導教會時所採取的是一種 " 愚民政策 " ,
很多牧師不喜歡會友及同工問太多問題,或對我們的教導提出挑戰,
他們只要同工們和會友聽話就好,
他們直接告訴會友一個答案,
" 不要吃偶像之物... " ,  " 不要看哈利波特..." , " 不要聽屬世的音樂 ..." , " 我們要去傳福音... " 等等...
會友只要照著牧師所列的表,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然後乖乖的去執行,
這樣就很安全, 不會有麻煩, 教會就很容易管理...

會友在這種愚民政策之下,
變得呆頭呆腦,毫無思考,判斷及應變的能力,
如果你問一個基督徒,為什麼你不看哈利波特,
" 因為牧師說不可以看..."
" 可是我看完了,我也沒有中邪呀..." 如果你再進一步的追問下去...
" 喔...這個我不太了解耶 ! 反正就是不可以看..."

聖經的文字如果沒有應用在現實生活中,說穿了也不過是一個死的知識,
我們教導信徒,是要教他們用他們的大腦去思考,
如何能把死的知識活用在現實生活,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許多的不定,許多的變數,
只靠著幾條可或不可的規定是絕對行不通的,
難怪社會上有些人對基督徒的印象就是固執,古板,狹隘,甚至很迂腐,
好像是活在封建時代中的人.

愚民政策的形成,不僅僅是牧師的問題,
許多時候更是會友的責任,
有些基督徒,即使你要他去思考,他也不想花那個腦筋,
許多時候,我要求會友思考,討論一些信仰問題,
結果,大家都不講話...
我鼓勵他們 : " 說說看, 沒關係, 不要怕講錯..."
" 這些我們都不懂,也不會講.. 我們只要聽傳道人分享就好了 !! "
信仰需要經過思考,消化及實際的經歷,才能內化在我們的生命裡面,
沒有經過思考,消化和實際的經歷,
聖經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堆塞在大腦中的知識而已.

還有教會的風氣也很重要,
很多基督徒心裡有很多疑惑,很多問題,
但是不敢提出來發問,
因為怕被人笑,怕人家以為我不屬靈,怕被人看輕,怕被圍剿
怕被牧師列在不順服的黑名單中,
事實上,如果我們把問題釐清了,
我們才能得著在真理中的自由,而不是覺得綁手綁腳的.

曾經有一個青少年跑來找我,
" 王姐,妳知道嗎 ? 上次妳講到不可以有婚前性行為,
某姐妹她覺得不以為然,她覺得婚前性行為沒有什麼呀..."
後來,某姐妹真的在學生時期跟人同居,上床..."

其實,這樣的問題,可以提出來在團契中討論,
或許團契中認同婚前性行為的不止一個,
經過思考與討論,還有大家的禱告,我們真正明白了婚前性行為的危險,
或許就會減少許多基督徒在暗地裡犯罪的悲劇.
只不過,通常只要有人敢提出類似的問題,
一定馬上就會被其它契友圍剿,
甚至從此就被貼上不屬靈,淫亂的標籤...

愚民政策之所以在教會大行其道,
一是牧者為了方便管理教會,所以會給予大家一個一致的答案.
二是因為會友懶惰,不想思考,也不願意思考,他們只希望牧者直接告訴他們可以或不可以.
三是教會沒有提供讓人可以分享的安全環境,只要誰敢提出異議,大概就會被亂槍打死,所以就沒有人敢對信仰提出挑戰.

耶穌在回答眾人問題的時候,
有時祂不回答可以不可以,是或不是,
而是講個比喻,留點兒空間,讓聽的人自己去思考,去領會.

有人問耶穌說 : " 可不可以納稅給羅馬皇帝 ? "
注意耶穌並沒有直接回答可或不可,
而是反問他們 : " 錢幣上的圖像是誰 ? "
然後說: " 該給皇帝的就給皇帝,該給上帝的就給上帝..."
聽眾若是我們當代的信徒,一定聽的一頭霧水,失望而歸,
因為耶穌既沒有說可以,也沒有說不可以...
原本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帶著更多的問題回來...
" 神是獨一的,怎麼可能除了奉獻給上帝,還能奉獻給皇帝呢 ? "
" 那如果二者都要奉獻的話,該給誰多一點兒呢 ? "
" 我如果二者都給,哪兒來的這麼多錢呢 ? "
" 如果我只奉獻給皇帝不奉獻給上帝會有什麼後果 ? 又如果我只奉獻給上帝,而不納稅給皇帝,又是什麼後果 ? "

這些耶穌都沒有直接給我們答案,
而是給我們一個大原則,
在這個大原則之下,我們需要藉著禱告,讀經, 觀察,詢問,
去找出適合我的文化背景的應用方式....

我勉勵大家,不要成為一個愚民,也不要常常使用愚民政策去牧養羊群,
誠實面對自己的疑惑,常常動腦思考,勇於發問,
也給其他人時間和空間去面對他們的問題,
也許人不能回答你的問題,但在上帝那裡一定有答案.
耶穌教導我們活在這世界上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希望我們都不要變成一隻笨鴿子,
老是圍著 " 可或不可 " " 是或不是 " 的問題打轉,
而是在真理中自由而行.

Counter Stats
buy property
buy property Counter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哈利波特所引發的其他省思




請先讀前面那一篇 " 我看完了哈利波特 " ...

1.  女巫獵殺行動

哈利波特是基督教對抗巫術的一個行動,
十年以後,事實證明,巫術並沒有如當時一些衛道人士所擔心的開始大行其道,
所以這件事,到後來大概也是不了之了吧...
但是在教會歷史中真的有教會屠殺女巫的事件,
獵殺女巫的行動,瘋狂進行了二個紀世,二百多年的時間.

從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定為國教之後,
整個歐洲國家只能有基督教,而禁止有別的不同的宗教信仰,
許多異教徒只能混在教會當中,或是偷偷進行自己的宗教儀式,
包括一些行巫術的人在內.
中世紀開始,有黑死病及瘟疫的流行,許多的人在瘟疫中失去家人,失去生命,
開始有人懷疑,一定是有人私下行巫術,拜偶像,所以招致上帝的忿怒,
所以於十五世紀開始進行了女巫獵殺行動.

看起來這是一個合神心意,祈求上帝憐憫的行動,
但許多人性的貪婪,敗壞,與醜陋,致使這個行動變得十分的殘暴與血腥,
主責這個行動的是一個叫 " 女巫獵人" 的組織,
他們大費周章,四處密秘打探女巫的下落,
因為是 " 論件計酬 " ,所以當他們費盡心力的抓到一個女巫嫌疑犯後,
就會賄賂法庭,用許多殘忍的酷刑威逼被捉拿的女性認罪,
被定罪的人,有的被判用燒死,有的是被吊死.
有一些安靜的,年老的寡婦,懂得用土法醫治一些小毛病,
這些女人往往成為利慾薰心者的犧牲品.
也有些女人是在孩童惡作劇之下犧牲了...

女巫獵殺行動,後來已經演變成為變相的大屠殺,
美其名是除去與魔鬼掛勾的人,
實際上卻是一個滿足私慾,除去異己的可耻行動.

如果,想了解女巫獵殺行動的歷史,
可以上網去查,有很多資料,
這個網站是我寫這段文章的資料來源

http://www.doc88.com/p-7030291652.html

每每讀到教會歷史中類似的事件,
除此以外,還有教會對猶太人的逼迫,十字軍東征,異端裁決所...等
都讓我覺得好心痛,好慚愧,
慚愧到我都不想承認我是一個基督徒,
基督徒應該要背十字架,而不是作十字軍,
應該是要去播散仁愛與和平,而不是仇恨與殺戮,
如果,在一個基督徒人口很少的地方,必須要背十字架,受逼迫,
而在另一個基督徒人口眾多的地方,可以運用勢力去逼人信耶穌,上教堂,得利益,
我想,我寧可選擇住在基督徒很少的地方去受罪,
也不要待在一個用各種屬靈高帽去迫害別人的地方.
世人認識耶穌基督是因著基督徒的愛,
而不是用戰爭殺戮去發展基督教的勢力,
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懂得這個道理.



2.  面對信仰的挑戰

除了哈利波特以外,引起教會界爭議的書或電影還有很多,
近廿年前,一部電影 " 基督最後的誘惑 "
還有前幾年 " 達芬奇的秘碼 " ,
二個作品都是在聖子耶穌的身上作文章,
一個是說受難的耶穌在性幻想,
另一個是說耶穌其實和抹大拉的馬利亞生了孩子,
只不過教會為了要維護耶穌是神的兒子的形象,
所以逼迫馬利亞和她的孩子,不讓他們被信徒發現,
這二部作品都被教會認為是褻瀆上帝的邪惡之作,
不斷的有批判這些作品的文章被刊登出來,
引用聖經的經文來反駁作品中的錯誤思想,
反正只要一有類似的作品出現,
教會就開始如臨大敵,視它們為洪水猛獸.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作品出現 ?
這無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而這個問題卻是教會人士根本都不敢想,也不敢問的問題~~~
 " 身為一個猶太男人的耶穌, 有沒有性慾,有沒有女人愛上他,或耶穌到底有沒有很喜歡以致於想跟她結婚的女生 ? "

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問題,一定會馬上說 :
" 耶穌當然不會有這些問題,因為祂是神,祂是聖潔的,怎麼可能會有這麼低下,污穢的念頭..."
但請大家仔細想一想,是嗎 ? 這個答案正確嗎 ?
其實不盡然...
不要忘記,我們說, 耶穌祂是完全的神,同時也是一個完全的人,
一個完全的人,代表著祂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人~~
所有人類有的慾望,所會遇見的試探,祂都會有,
所以,一個男人會有什麼慾望,  一個男人會遇到什麼試探,
耶穌都會有,也都會遇到,
因為只有這樣,耶穌才能真正體會身為一個人類的軟弱與難處.

希伯來書四章15節
因我們的大祭司(指耶穌) 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
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    只是祂沒有犯罪.

聖經明說,耶穌所受的試探是與我們一樣的,
所以耶穌當然有性慾,所以祂會受性的試探,和我們一樣,
只是祂勝過了性慾的需要,為上帝保守自己的身體始終聖潔;
我也相信,當時一定有許多女孩子愛上耶穌,
這麼一位敬虔,溫柔,謙卑又充滿愛的男人,怎麼會沒有女生喜歡呢 ?
如果,我是生在當時,我想我應該會愛上他.
又或許耶穌真的有特別欣賞的女生,
只不過,神的旨意高過祂的情感的需要,
祂勝過試探,自己選擇放棄這一切,
走上十字架的道路,為世人而死.

知道耶穌也有性慾,也會有感情的試探,
對一個弟兄的信仰而言,會有什麼不一樣的體會 ?
如果,我們不曉得耶穌也受過和人類一樣的試探,
可能有人會為一邊上色情網站,一邊自責愧疚,等著上帝的懲罰臨到,
卻不敢讓教會裡的任何人知道.
但是當我們明白耶穌所受的一切時,
我們就懂得為什麼希伯來書的作者會接著說
"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你可以坦然無懼的到耶穌的面前說 :
" 耶穌,你作過男人,你了解我的苦,了解我身為一個男人所會遇到的試探,
所以我相信你的愛沒有離開我,
我相信你會成為我隨時的幫助,
讓我有一天能脫離情慾的捆綁,能像你一樣勝過情慾的試探 . "

對於這些挑戰我們信仰的作品,
我們不要一看到,一聽到,就死命的,盲目的去護教,去排擠,去攻擊,
而是去想想,這些人對我們的信仰提出了哪些問題是我們基督徒從來沒有想過的 ?
然後再去反省,這些問題給了我們的信仰什麼不一樣的看法,不一樣的角度,
如此一來,基督的誘惑或是達芬奇的密碼,
不但不是我們的敵人,反而成了幫助我們信仰更成熟,更堅定的催化劑了.

事實上,這些明顯與我們信仰內容不合的作品,
真的不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去處理它們,
因為它們和我們信仰的差別太大,很快就會被分別出來,
根本就不會傷到教會二千多年來的堅固信仰根基,
我們要擔心的,反而是教會內部一些看似真理的假道理,
愛,成功神學,教會增長,基要主義,靈恩運動....等,
任何一件看似屬靈的道理,若是作到一個極端,反而會成為包藏禍心的毒葯.
面對一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道理,才需要更加謹慎小心.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handyman
melbourne handyman Counter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我看完了哈利波特



大概花了二個月的時間,我看完了哈利波特第二集到第七集,
十年前第一集出版的時候有買來看,
後來沒有繼續讀下去,
是因為覺得它好像沒有如風評的那麼有趣,那麼有想像力,
而不是因為它一本宣揚巫術的書,像某些基督徒所講的...

說實話,這二年來,我差不多都沒有在看屬靈書籍了,
我希望不是因為我太驕傲了,
不知怎麼的,就是覺得現在在基督教書房中有份量的屬靈書籍實在不多,
以前那種把註釋書一頁一頁的讀,還畫重點,寫眉批的日子,再也找不回來,
有時候看到廖先生拿著註釋書很認真的在讀,還會覺得很不以為然...

所以後來我放棄尋找屬靈書籍來讀,
轉了個方向,開始在圖書館的中文區中尋找小說,
京華煙雲,部份金庸小說(圖書館的金庸小說不齊,所以又跟教會同工借來讀),
最近又看完了所有的哈利波特...
讀這些書,我覺得很有趣,也從每一本書,每一個作者得到很多的啟發與學習...

關於哈利波特,曾經在教會界引起軒然大波,
原因是有一位自稱是從巫師信主成為牧師的人,
指稱哈利波特一書是在教導真正的巫術,是魔鬼用來宣揚巫術的工具,
所以靈糧堂當時就有牧者起來,聽說還開了記者會,
要求應該要禁止所有孩童看這本書.

讀的時候,我也是想一探究竟,看看這本書到底是危險在哪裡...

這部書我全部都讀完了,比起許多一個字都沒有讀的基督徒而言,
應該算是比較有資格說一些話,
說到巫術,我自己為它作了一個簡單的定義,
基本上是與崇拜偶像假神有關,靠著邪靈的力量行一些超自然的事,
去傷害人,迷惑人,引誘人遠離獨一的創造主.
如果用這個定義來看哈利波特這本書,
除了當中的巫師們會行一些超自然的事以外,
書中完全沒有提及行巫術時要燒香,舉行祭拜儀式,或與邪靈相通,連結,...等事,
書中所講的是一群有著特異功能的人,進了巫師學校學習,
每一個巫師小孩就像是一般的學生一樣,
要上課,要練習,要作功課,要考試...其中有學的好的,也有學不好的,
跟通靈,引誘,迷惑人去敬拜偶像...等沒有什麼關係,
當然,如果你要說,書上不會明講,但一本描寫巫師的書,本身就是一種誘惑,
你也可以說,這本書藉著有趣的,豐富的想像力,
讓人不知不覺的就掉入巫術的陷阱裡,
關於這點,我會在下面來討論...
我在這裡要對教會界某些人對哈利波特這本書的過度反應作一些省思...

1.  察證消息來源
台灣的教會翻譯了國外的一些反哈利波特的文章,
尤其是那個自稱是從巫師改信變成牧師的人所寫的,
消息來源是否可靠,內容的正確與否不知到底有沒有經過求證.
許多時候,我們根本都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就跟著聞雞起舞,
實在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台灣有些基督徒很奇怪,我覺得他們好像很崇洋,
只要是從國外來的資訊就是好的,從國外來的講員就很棒,
之前有講過辛班尼的例子,在美國,很多人都知道他在財務方面有問題,
他和其它女性有曖昧關係已經有十幾年,最近他的妻子已經向他提出離婚,
但台灣教會還是有人不顧一切的邀請他,一味的吹捧他,
我真的不知道這是為了什麼...
教會界的領袖的每一個言行動作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力,
所以在發表言論,表達立場的時候,
千萬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胡亂的翻譯一些國外來的不明文件,就開始放砲攻擊,
真的不是很負責任的態度與作法.

2.  不要聞雞起舞,人云亦云

如果我們不是真的花功夫去深入的了解一些事物,
其實,我們不太合適去批評論斷,
我在教會裡不教像 " 異教與異端 " 這類的課程,
因為我讀過一些非基督徒的文章,
他們拿聖經中的幾句經文就斷章取義的批評教會,
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是真正的了解基督教的信仰,
寫的一些東西,根本就跟我們所信仰的差了十萬八千里,
將心比心,所以,我也不願意隨便讀幾篇文章就妄下斷言,
但我也真的沒有時間,對某一個宗教信仰作很仔細的認識與了解,
自己不了解的,當然也沒有辦法教別人,所以,乾脆就什麼都不要講.

回過頭來,我要問一下,
那些斷言哈利波特是教導巫術的邪書的人,
自己有沒有看過哈利波特,而且有沒有全部看完,
或者他們是怕讀了以後會中邪,怕讀了會惹上帝的忿怒,所以根本就沒有去碰它?
以前,在神學院修課時,
有一位教授在批評某一靈恩派的書,
他說 : " 這本書,我只看了前面幾頁就知道它是....."
自從聽他說了那句話,再加上一些別的原因,
我把他的課退掉了,我不想聽他的課,
因為我覺得他不是一個負責任的神學院教授.
我覺得,如果你要批判一本書,就應該看完了再批判,
如果,你覺得我不想看這本書,那你就不要去批判它,
如果有學生問你,你就說,我沒有看過這本書,所以無法評論,
我們不能又沒有看那本書,又要去批判它,
這樣是不對的,不負責任的行為.

所以,如果,你要說哈利波特是一本邪書,
我需要先知道,你真的把這部書都讀完了,或至少超過一半,
我才會聽你接下來的解釋,舉出書中的例子,告訴我,你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如果舉不出例子,講不出理由, 
只是說 : " 某篇文章說它是邪書,某人說他它是教導巫術的書 ... " 
或者 " 看封面,看書名,看序言...就知道了..."
這類的回答沒有法說服我.

我們傳道人是教會的領袖,是聖經的教師,
若沒有這樣負責任的態度,
而只是道聽塗說,拿著一,二篇別人寫的文章,跟著一起叫囂,起哄,
我們自己沒有審慎的思考,總被人家牽著鼻子走,
自己都不曉得要到哪裡去,那麼教會又將會被我們帶到哪裡去?


3.  真理無所不在或魔鬼無孔不入 ?

這個世界和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上帝所創造的,
雖然因著人類的罪,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可愛的地方,
但人是按著上帝的形像造的,
這個形象因著罪的緣故,會有所虧損,但並沒有完全毀滅,
所以,全世界的人,不管是什麼種族,什麼宗教信仰,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裡面都有上帝的形象,
所以人天生有道德感,有同情心,有愛,有良知,...
人類也分享了上帝的創造力和藝術能力,
所以我們也創作了音樂,文學和藝術,
所以,我們學習真理,明白真理,並不是只限於研究聖經,或是讀屬靈書籍,
我們可以從我們周遭的生活環境發現真理無所不在,
一本小說,一部電影,一集連續劇,搞笑的綜藝節目,神話,寓言,一首歌頌愛情的情歌,
職場文化,公車上不小心聽到的一段對話,一場災難,一個微笑,一個考試,一段緋聞,甚至一個法師的談話...
都可以讓我們看見真理,明白真理,印證聖經中的教導.

若真理已經深植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就會發現真理無所不在,
我在讀哈利波特的時候,我學到很多,
我學到...如果你要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你需要去了解他的過去,
我學到...一個人要仁慈,智慧,相信無論是什麼人都有他的美好與良善,
我學到...一個看起來是壞人的人,不一定是壞人,
我學到...一個德高望重,眾望所歸的人也有他的失敗和軟弱,
讀哈利波特時,
我看到...生死與共的友情,不離不棄的愛情,
我看到...人有勇氣,有公義,有愛...
我也看到...人的自私,狂傲,殘忍和自以為是,
書中沒有講信仰,沒有講神,沒有提宗教,
但若你心中充滿神的愛與真理,你就可以隨時隨地看到神的形象和真理...

同樣一本書,有人批判它是,
一群巫師對抗另一群巫師,是以惡制惡,
一群巫師用魔法戲弄他人,欺負他人,
一群巫師做什麼都用魔法,是教小孩子懶惰不作事,
哈利波特教小孩作弊,(哈利波特出版以前的小孩都不作弊嗎 ? )
看了這本書,一定會有人去學魔法,行巫術,讓巫術大行其道...

為什麼同一部書,有人看到神,有人看到鬼 ?
端看一個人的心裡是住著神還是住著鬼,
有些基督徒就是有辦法從任何人事物裡看到鬼,
驕傲的鬼,貪婪的鬼,嫉妒的鬼,憂慮的鬼,賭博的鬼,酗酒的鬼...
我在想,有一天撒旦會不會氣極敗壞的冒出來說,
" 我不要當魔鬼了,什都賴我,真是倒霉..."
我們並不是不相信魔鬼的工作,
但我們對付魔鬼的方法不是一天到晚大驚小怪,
家裡連洋娃娃都不敢放,說是怕鬼會附在洋娃娃上面,
這樣害怕恐懼,心裡沒有平安,反而是中了魔鬼的詭計,
以前我也是跟著大家一起大聲喊 
" 奉耶穌的名,斥責魔鬼的工作..."
後來我懷疑,我這樣大聲斥責,魔鬼真的就不工作了嗎 ?
真正遠離魔鬼的方法,就是讓真理充滿我們的心,讓神的愛充滿我們的心,
真正不讓魔鬼工作的方法,是順服聖靈的引導而行,
而不是一天到晚疑神疑鬼...

上帝創造這個世界,護理這個世界,祂愛這個世界和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我們是上帝兒女,自然而然,我們裡面也會有這樣廣大的愛去愛這個世界和世界上的人,
但不知為什麼,基督徒總是讓人感到我們是很自私,很狹隘的...

那麼基督徒到底可不可以看 " 哈利波特 " ?
如果,你總是可以從生活中的許多人事物看到神的恩典,神的愛與神的同在,
你看到聖經的真理正在這個世界正確無誤的運行,
我相信,你也可以在這部書中看見真理,看見神的形象在人的裡面,
如果,你總是擔心這裡有鬼,那裡有鬼,擔心會被鬼轄制與攻擊,
那還是不看的好,免得你的信心受到影響.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gardeners
gold coast gardeners Counter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不一樣的心



內在生命的成長是藉著歲月的流逝一點一點進深'刻劃出來的,
許多時候,這些改變微小到你在不經意之間便忽略了它的存在,
數年,十年,數十年過去,這些小小的改變慢慢累積成一個大的改變,
但奇怪的是,往往...,
即使我們改變了,但我們卻無法察覺我們改變了...

和多年前比起來,我們仍然在說一樣的話,作一樣的事,甚至過一樣的生活,
但實際上,在我們的內心裡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因為這個變化隱藏在不變的言行舉止之中,
所以我們以為我們什麼都沒有改變...




結婚前,有時看到那些在貧窮,戰爭,饑荒中的孩童,
總是會發出憐憫之心,覺得他們好可憐.
我會為他們捐獻,那是基於人性基本的同情心,
或是基於身為一個基督徒對於社會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當我有了孩子以後,
再看到那些在貧窮,戰爭,饑荒中的孩子們,
同樣的對他們起了憐憫之心,
但心裡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那是一種心痛不捨的感覺,
我想到,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眼看著他在飢餓 , 病痛中受苦,受折磨,
但我卻無能為力去幫助我心愛的孩子,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痛苦與煎熬 ?
除了心痛,不捨,還有忿怒,
對這個不公義的世界感到忿怒,
為什麼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斷的把食物扔棄,
卻讓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因沒有糧食而死亡?

同樣的捐錢,但我的心不一樣了,
或許多了一些母愛的延伸,多了一些對不公世界的忿怒,
除了捐錢,巴不得自己還能為那些有需要的人多作點什麼,
儘管我不一定能,我還是只能作和以前一樣的事 ~~ 捐獻,
但是我的心不一樣了....


從學校畢業出來到教會服事,
幾年以後,不知怎麼的, 心中對上帝起了叛逆之心,
對於基督徒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究在一個答案裡 ~~ 神有祂的美意,
心中感到十分的反感...
一個人生病,我們為他禱告,結果他還是死了, 我們說 ~~ 神有祂的美意.
遭遇災難 , 神有祂的美意
惡人得逞 , 神有祂的美意
社會不公 , 神有祂的美意
婚姻不幸福 , 神有祂的美意
路途坎坷 , 神有祂的美意
所有我們不懂,不會的事情, 我們都說 ~ 雖然我們不懂,但我知道神有祂美意 .
然而,在我們使用這個答案之前 , 基督徒到底有沒有認真的去思考過這些問題 ?

原來當一個傳道人這麼簡單 ,
我們什麼都不用知道,不用學習,
只要把這句話記下來就可以,
當有人來問我們,為什麼事情會是這樣的時候,
我們只要回答 ~~ 神有祂的美意

若我不是一個傳道人,我可以不斷的找牧師發問,
為什麼你說神有祂的美意 ? 你所說的美意是什麼 ?
為什麼我都看不到神有什麼美意 ?
除了 " 神有祂的美意 " 以外, 你還有沒有別的答案 ?
但....因為我是一個傳道人,
我不但無處可問,
還常常要勉強自己去告訴別人一個我自己都不信服的答案 ~~ 神有祂的美意...
" 上帝, 我要一個真的答案 , 請給我一個真的答案 "  我不服氣的向上帝說. 

到如今十幾年過去了,
上帝有沒有給我一個真的答案呢 ,
有的 !!!
但還是同樣那句話  ~~ 神有祂的美意 ,
只不過,經過了這麼長一段年日,
我經歷了人世間許多悲歡離合,許多好事壞事,
我結婚了,我作了媽媽, 我經過移民沮喪的日子,我交了新朋友,我失去老朋友,
我受過挫折,我經歷家人去世,我作了牧師的太太,....
年輕時種下的因,到了中年開始收到了果,
我終於能體會到真的在每一件遭遇的背後都藏有一個目的,
每一件事都讓我更多的看見自己的軟弱,
更多的經歷上帝的愛,祂的智慧和祂的同在.

如今,若是有人問我,為什麼一件事情會是這個樣子,
我還是會說 : " 上帝有祂的美意 "
但是,當我現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情不是無奈的,或忿怒的  ~~~
"既然你是偉大的上帝,我們是渺小的人類,你說有美意就有美意, 我也沒有能力去反駁些什麼..."

當我再說出同樣一句話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敬畏的,是崇拜的,是感恩的,
" 主啊 !! 謝謝你,如今我真的明白,在凡事上都有你的美意,
即使到如今我仍有許許多多的疑惑,但因著過去的每一個經歷,
我深深的相信,你美好的旨意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正運行著..."

十多年前的我和現在的我正在說著同樣一句話,
但隨著歲月的流逝,
生命的經歷,生活的磨練,使我體會到上帝的真實與美好,
我如今更可以心悅誠服的說 ~~ 神有祂的美意.



北美華人的文化背景要遠比台灣來的複雜的多,
教會裡有從台灣來的,有從中國大陸來的,
也有在世界各國漂流後定居美國的,
光從大陸來的就有著截然不同的背景,
有的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劫難,
有的則是七零年代一胎化的寶貝獨生子女,
從台灣來的,有幼年期就來的,有青少年期才來的,還有成年以後才來的,
各自夾雜著不同的中英文語言程度.

從前在台灣牧會常常會感到挫折,忿怒與沮喪,
現在,在北美牧養華人教會,更容易叫人感到挫折與沮喪,
但不同的是我的心,
現在,在那種恨鐡不成鋼或恨我不成鋼的感覺裡,
我很快的就能調整過來,
存著體恤和包容的心,放了別人也放了我自己.


有時候,我們會懷疑自己活到這把年紀,是否在浪擲青春,虛度歲月,
忙碌一生卻一無所獲...
然而,若是我們肯仔細聆聽自己的心,
或許你會聽到和以前不同的聲音,
或許你會發現,同樣在對配偶發怨言,
但你聽到你的心除了抱怨與不滿以外,還多了一點兒愛意,多了一點兒不捨,
那表示你已經成長了,
因為你已經有了一顆不一樣的心.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link
gold coast link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