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歡樂聖誕節


每年聖誕節都是忙到翻的日子,
不同的是,在台灣時是忙著辦一場接一場的聖誕茶會,聖誕晚會,
目的是要把握這個機會把耶穌誕生的好消息多多的傳揚出去,
忙到一個地步,在感恩的季節裡常常就是充滿了忙碌,不安與抱怨,
自己完全沒有辦法安靜下來,去親近這位為我們紆尊降貴的主耶穌,
忙到一個地步,我決定,在某一年的聖誕節,
我一定要全教會的同工都放假一個禮拜,全教會只放假不慶祝,
什麼活動都不辦,只是安靜和感恩,
什麼時候,聖誕節可以不要再那麼忙,忙到自己都忘了安息是什麼...

來到美國,同樣很忙,
但忙的目的和方式不一樣,
我們教會也辦聖誕晚會,但就是在平安夜那天,一場而已,
其他,整個節期大都是在忙著採買禮物和聚餐,
因為對美國人而言,
聖誕節不但是一個會去教會慶祝的宗教節期,
更是一個全家團聚,互贈禮物的感恩的日子,
聖誕節的清晨,全家圍坐在聖誕樹底下,打開家人為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


有時,反而會懷念起過去那段單單為主忙碌的日子,
如果,聖誕節註定要那麼忙碌,我想我會選擇多為主忙碌...歡樂中國節   作者: 陳揚

1.  聖誕節的聚餐
今年廖家的聚餐是在我們家,
沒有結婚以前,只會炒蛋炒飯,
無論在哪裡聚餐,都是只帶一張嘴巴去參加而已,
結了婚以後不一樣,廚房是不能不待的,
聚一次餐要忙一整天.

這次因為讀了德蕾莎修女的傳記,
所以決定效法德修女過節約的生活,
煮菜的時候都一直想著少放一點,夠吃就好,不要太多,
秘訣在於,
當你覺得可能會不夠的時候,那就是剛剛好,
當你覺得該多放一點免得不夠的時候,那就是太多了...
因為沒有照食譜做,所以,所有材料的多寡和烹煮時間的長短都是 " 憑感動 " 放的,
所以,我作菜的品質良莠不齊,運氣好就作的不錯吃,
運氣不好,則有時會太鹹或太甜或太淡,或不夠爛或太爛...,
所以,煮菜的時候就一直禱告,
求主幫助我把每一道菜都煮的恰到好處,
畢竟是請客,不想在親友面前出醜.

那天我一個人煮了八個菜加一個湯,
結果真的如我所求所想,
每道菜的味道都滿好的,
而且差不多全部吃光,加上蛋糕和水果,
每一個人都說吃的好飽,
以前準備的菜太多,大家吃的太飽,
等上了甜點和水果,大家都吃不下了,
往往菜剩好多,蛋糕剩好多,水果也剩好多,
這次只剩下一些水果,其它的都吃光了...

2.  驚喜的聖誕禮物
前一陣子,我跟廖先生講說,
我常常一天忙下來,忙的肩膀酸痛,脖子很緊,
我需要去買一台按摩椅,
廖先生不同意,因為一台按摩椅少說也要個一,二千元,
" 而且... " 他說.
" 以前我們家有買一台,剛開始還有在用,到後來還不是擺在那兒佔地方..."
老公不同意,只好作罷,
但是心有不甘,晚上睡覺時,趁機找他麻煩,
叫他一定要幫我按摩,否則我就要去買按摩椅....  :D

帶小ㄅㄨ 去給家人買禮物時,
看到美國的店裡有賣那種矮矮胖胖,點起來會有香味的蠟燭,一個要八塊錢,
很想買一個放在家裡點,
但是我們家老爺不喜歡點蠟燭,
以前有點過,都被他給我吹掉了...
想想還是算了,八塊錢省下來,給自己買了一片Michael Jackson 的DVD...

聖誕節那天,
女兒, 女婿,兒子和他的未婚妻,合資出錢買了個大禮給我們倆老兒,
一打開,居然是個按摩椅墊,而且是很好的牌子,
把它放在椅子上,插上電,就可以按摩上半身上,
心裡真的是高興的不得了,
沒事就坐在椅子上,享受按摩的樂趣,從此不必求人,
我還研發出其它使用的方法,
比如,把它平放在地上或床上,
還可以按摩大小腿,和其它部位,
山不轉,路轉, 按摩椅墊不會動,
就挪動自己的身體,用途變得更廣  :)

晚上親友來家裡聚餐,
有一位我們廖家的親戚,比我小一歲,但是她該叫我五嬸,
是一位很貼心的姐妹,
她拿了一袋禮物給我,跟我說 :
 " 五嬸,這個送給妳,在廚房煮完飯以後點上,就可以去除油煙味 ..."
打開一看,就是我想要買卻沒有買的矮胖香蠟燭   :D

有時,我真的不明白上帝的愛怎麼會那麼的廣大而高深,又那麼細微而體貼...
心裡想什麼,祂都知道...


3. Chrismas Miracle
小ㄅㄨ是個標準公主迷,
所有的東西都要有公主圖案,
從時鐘,月曆,衣服,背包,棉被,到髮飾,鉛筆,小內褲....統統是公主圖案的,
那天幫她在店裡買了一條髮帶,粉紅色,上面有公主圖案,
她很喜歡,整天掛著它,
那天在上廁所時,她拿在手上玩,
等穿好褲子,沖了馬桶以後,
發現,找不到她的公主髮帶,
明明剛剛還拿在手上,怎麼一眨眼就不見了....
東找西找,找不到,所以我猜想,一定是她剛才不小心把公主髮帶掉在馬桶裡,
然後被沖走了....
oops... 怎麼辦 ?
沒關係,等有空,媽媽再幫妳買一個.

晚上到教會參加平安夜晚會,
回家以前,我叫她先上個廁所再走,
等她把褲子穿好,幫她整理衣服的時候,
怎麼有個地方怪怪的,老是拉不平,
拉出來一看,正是ㄅㄨ的公主髮帶,
我們母女倆兒在廁所笑了,
原來ㄅㄨ的公主髮帶是夾在她的小內褲裡,
" you are silly..." 我大笑著說.
" It's a miracle, a Chrismas miracle..." ㄅㄨ大叫,
" 耶穌幫妳找到妳的公主髮帶,但是方法很特別... " 我真的笑到不行了....哈哈....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mechanics
gold coast mechanics Counter

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道歉



離開台灣的服事工場,
我休息了好幾年,生活不再被服事所填滿,
那幾年裡,常常不經意的會回想起過往的種種,
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所遇到的人,所經歷的事,所說過的話,
錯失的機會,思念的人,
還有那些愛我,支持我,和討厭我,痛恨我的人...聖靈光照我過去犯的許多錯誤,
當初自以為理直氣壯,替天行道的事,
原來帶給許多人痛苦和傷害,
受到聖靈的責備,我除了向上帝認罪以外,
也希望能向那些被我所傷害的人釋出我的善意與歉意,
其中,我作了一件事,
就是寫了一封信向一位弟兄道歉....
沒有多久,收到那位弟兄寄來的電郵,表示接受我的道歉,
並加上了他給予的祝福,
能夠與人和好,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

但是我寫的那封信後來卻產生了很奇怪的現象,
有一位姐妹說 : " 慧敏寫信跟某人道歉,為什麼不來跟我道歉..."
最近回台灣,才知道有另一個人說 : " 她傷害了我,到現在都已經這麼久了,都還沒有來跟我道歉... "
我才明白,原來有這麼多人一直在等著我跟他們道歉.

其實,我是一個很容易自責的人,
無論是與誰有爭執,吵的時候,理直氣壯,
但是回去一想,總是會找出自己的錯誤,
我會道歉,但我道歉的方法不一定是寫一封正式的道歉信,
有時候,我會輕描淡寫的說,
" 抱歉厚,那天嗓門大了點..."
" 啊, 不好意思,那天是我搞錯了..."
有時候,我會改變我所堅持的那件事,照著對方的意思去做,
這也是我道歉的一種方式.

以前和一位同工一起服事,
常常氣得我七竅生煙,同工之間關係非常的緊張,
沒有全職事奉的那段時間裡,
有時間靜下來想想,才慢慢明白,我並不是在所有的事上都是對的,
我希望有機會可以跟他說聲抱歉,
有一次我遇到了他,我伸出我的手來跟他握手,
他把我的手握的好緊,
事後我很後悔,我覺得我應該去擁抱他,
結果真的有了機會,在分離的時候,我主動去擁抱他,
他把我抱的好緊,
雖然我沒有說出口,但我知道他了解我的意思,也知道他接受了我的道歉.

我是一個願意道歉和承認錯誤的人,
對那些覺得我欠他們一個 " 道歉 " 的人,
其實,我對他們也同樣的懷有歉意,
但是當我一聽到 " 她為什麼不來跟我道歉 ? " , " 她到現在都還沒有來道歉..."
頓時,我就覺得我已經沒有必要跟他們道歉了.

什麼樣的人會等著別人跟他道歉 ?
什麼樣的人會覺得別人欠他一個道歉 ?
是那些不肯饒恕,不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以受害者自居的人,
他們要求我該給他們一個道歉,
表示他們並沒有放過那些事,也不願意放過我 ~ 一個曾經得罪過他們的人.
他已經決意不想放過我,即使我跟他們道歉100 次,也是沒有用,
他們還是會定義,我是一個加害者,而他們是可憐無辜的被害者,
我不想浪費我的 " 道歉 " ,所以我不會跟那些要我道歉的人道歉...
其中一位在等我跟他道歉,等了好幾年都等不到的人,
為什麼等不到呢?
因為在每次我們相遇的場合中,她都把我當空氣,
裝得好像沒有看到我,連跟她講上一句話的機會都沒有,我要怎麼跟她道歉 ?
後來我想想,可能她是在等一封信吧,
就像是我寫給那位弟兄一樣的信...
那天,我聽到有這麼一位大姐在等我的道歉,而且還等了那麼多年,
心裡很不舒服,順口回了一句
~~ 她慢慢等吧 !!! ~~~

但我並不打算永遠都不跟他們道歉,
無論我是有意或是無意,只要有人覺得受到我的傷害,我都願意道歉,
畢竟人都是不完全的,難免都會有不小心得罪人的時候,
只是我需要調整我的心態,讓我的道歉是真心誠意的,
虛情假意,虛應事故的道歉,在神的眼裡是不算數的,
我也在等時機,
等他們都預備好了,真的願意接受我的道歉,
我道歉了,他就釋懷了,甚至我還沒有道歉,他就已經饒恕了,
等他們都不再覺得我欠他們一個道歉,不再等我給他們一個道歉的時候,
那就是我該道歉的時候了...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mechanics
gold coast mechanics Counter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新年感恩~家庭與個人篇


再來是我們家一年來所經歷神的恩典...1. 兒女成家立業
今年兒子廖菲利蒲訂了婚,
女兒廖提娜補辦了婚禮,
我們的二個親家,一個住紐約,一個住在台灣,
都是非常和善,親切,熱情,又好相處的家庭,
感謝上帝,二名繼子女都已成家立業,住在北加,
還不算是太遠,有機會就可以回來,搭飛機只要一個小時,
身邊又有可愛小ㄅㄨ可以作伴,
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

2.  母親的過世
最近這一陣,每隔幾天就會夢到媽媽,
大部份都是夢到她在跟我講話,
有時會習慣性的為母親禱告 : " 求神保守媽媽..."
oops, 忘了...現在已經不用為她禱告了,
我姐姐有時候會想起,好久沒有給媽媽打電話了,
然後才又想起來,媽媽已經不在,不用打電話了,
永和舊家正準備要賣,需要去整理,
我弟弟現在不想進去那個房子,每次去到那裡,
睹物思人,看到媽媽留下來的東西,都會想要掉眼淚,
所以只好託仲介幫忙找人去整理,
顯然我們姐弟三人都還沒有習慣母親不在的日子.

我和廖先生的父母都過世了,
最近,小ㄅㄨ問說 : " 為什麼別人都有阿公,阿嬤,我都沒有了..."
還好,哥哥姐姐的阿嬷還在,
" 妳還有一個阿嬷 # 2 啊..." 我說.
原來,因為ㄅㄨ總共有三個阿嬷,
在台灣的外婆是阿嬷 # 1, 在美國哥哥姐姐的外婆是 # 2, 已過世的奶奶是 # 3,
現在台灣的阿嬷也過世了,所以至少還有一個阿嬷 # 2.

上帝知道什麼是對我們最好的,雖然心中不捨,但我們一切順服祂的旨意...

3.  和諧的夫妻關係
經過多年的磨合,我和廖先生之間愈來愈能了解彼此,愈來愈有默契,
我們大概知道彼此的優缺點,找到了和諧相處的竅門,
主要是因為上帝在我們當中,修剪我們的個性,
當我們願意順服上帝的旨意,改變自己的時候,
自然的夫妻之間的關係也就跟著改進了.
有人說,夫妻與上帝三者之間就像是一個正三角型的三個角,
最頂端是上帝,夫妻分站底下的二個角,
當二個人開始往上成長更親近上帝的時候,
二個人彼此之的距離也就跟著拉近了.

這二年多以來,和廖先生之間的磨擦,大多是為了教會的服事,
廖先生溫吞,牛步式的個性,讓我這個性急,一秒鐘都不願多等的人不自由主的把許多事都攬了下來,
忙碌的我,又要料理三餐,做家事,帶小孩,又要做教會許多的工作,
看到他閒雲野鶴般的悠閒,什麼忙都不幫,更是心中有氣,
常常一邊做,一邊發火,一邊抱怨,
常常批評他懶,責備他,叫他乾脆好好的當律師算了,不要牧會了,
根本就不是作牧師的料,當什麼牧師..!#$%^&*.....,
廖先生沒有吭氣,只是任我不停的批評,責備和抱怨,
但是他沒有改變過他服事上帝的決心.

去年和今年的年度目標是我作的,
因為叫他弄,他都不弄,
眼看著開執事策劃會的日子愈來愈靠近,
計劃沒有出來,怎麼開會?
所以我就趕快去弄出一份計劃來,
結果,因為計劃是我弄的,所以二年下來在執行的也是我,
經過自我檢討和反省,我發現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畢竟我不是主任牧師,我不該把手伸進他的領域裡.

所以今年狠下心來,決定我不再插手管他該做的事,
眼看著策劃會的日子又近了,
我決定作個又瞎又聾的人,不看也不管,讓他自己和同工們去進行,
我只要去參加那一天的開會就好,
也許是上帝的的旨意吧,要我既要放手,就徹底的放手,
所以開會那天,剛好女兒發燒,
結果,今年不但計劃不是我作的,連會也沒有去開.

後來,我發現,廖先生和我們做事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他的計劃都在他的腦袋裡,他知道他要作什麼,雖然慢一點,
但是他正在按他的方法和他的進度進行,
明年終於可以作他真正想要作的事了.
如果,我今年還不曉得放手,又雞婆弄了個2010年的計劃出來,
那麼想必明年又是我一個人在忙,
如此惡性循環,沒完沒了,廖先生恐怕一輩沒有機會用他自己的方法和進度作事.

我在想,許多妻子都在抱怨丈夫什麼事都不管,什麼事都不做,
然後一邊做,一邊抱怨....其實,許多時候可能是我們作的太多,
一旦我們願意放手,信任我們的另一半,
給他們時間,空間,讓他們有機會用自己的方法,按自己的時間表去進行,
或許這世界上會少許多懶散無用的丈夫和嘮叨不停的妻子.

因為計劃不是我的,所以明年,我只能幫忙而不能主導,
夫妻二人一起服事二年多來,終於有了重大突破,
廖先生和我都覺得在服事中得到最大的祝福與恩典,
莫過於我們二個經歷了磨練以後都改變了....


4.  與失散20多年的老同學相會
今年最最令我感到興奮的就是藉著網路的威力找到了過去的高中同學,
我回台灣時大家聚了一次,總共來了20多位,
除了略顯一點中年婦女的神態以外,大部的同學幾乎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有的連髮型和服裝,個性,都還是年輕時的那個樣兒,
大家公認變得最多的就是莊爺,
印象中高中時期的她,帶點兒男孩兒的氣質,
現在則是妖嬌美麗,身材蛟好的職業婦女,
事後,我們又找到了幾位失散的同學,
全班四十幾個人,真正失聯的,已經剩下不多...
我是個很念舊的人,長久以來常常想念失去聯絡的老友,老同學,
這次能一下子找回那麼多老同學來,
一直到現在都還是很興奮...
以後回台灣一定還要找她們出來再聚聚.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study
gold coast study Counter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新年感恩 ~~ 小ㄅㄨ篇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 二零零九年又過去了,
聖誕節時期,知道大家都很忙,
我也不知道在窮忙什麼,反正聖誕卡買了,郵票買了,但是卡片卻還沒有開始寫,
先在這祝大家聖誕快樂,新年蒙恩,
我在這裡要數算一下上帝這一年在我們一家人身上的恩典...關於可愛小ㄅㄨ的感恩事項~~

1.教會的兒童主日學開始了幼兒班

在聖教會的第一年,小ㄅㄨ認生,黏著媽媽不肯離開,
所以就帶著她一起參加大人的主日崇拜,
她很乖,主日崇拜時都不吵,自己在那裡畫圖,讀故事書,
慢慢的,小ㄅㄨ長大了,開始坐不住了,
聚會時,一會兒要吃餅干,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我帶她出去走走,
不但干擾別人,連我自己也沒有辦法好好聚會,
我覺得該是把她送到兒童主日學的時候了,
但是教會沒有像ㄅㄨ這麼小的小孩,
所以想來想去,決定自己來帶,感謝神,後來有同工Lily願意一起配搭.

起初小ㄅㄨ不願意去,
後來卻變成每個禮拜都很期待上主日學,
有時候 我們會有二個小朋友,
但大部份的時候,都是只有ㄅㄨ一個小孩,
儘管如此,她還是很高興的聽聖經故事,背經句,和作手工.

每次我把主日學教材帶回家要預備的時候,
ㄅㄨ都會很好奇的跑來翻我的課本和圖片,問我 : " 媽媽,下個禮拜日妳要教我什麼呢 ? "
哎唷喂呀, 如果妳現在都知道了,到禮拜天就沒有suprise了,
可是每次準備時,小丫頭怎麼趕都趕不走,一直跑過來騷擾,
到後來,只好等她睡著了以後,半夜再爬起來準備; 
有一次,Lily阿姨因為忙著做中午的愛宴,
忙到後來沒竟然沒有時間來教小ㄅㄨ上兒童主日學,
小ㄅㄨ等了好久,結果沒有上到主日學,
很失望的跑來跟我說 : " 媽媽,今天 Lily 阿姨沒有教我Sunday school..."
因為我也很忙,所以也沒有意她在說什麼,
所以ㄅㄨ就一直繞在我身邊,連講了好幾次,
Lily 阿姨在旁邊聽到了,說: " 哎呀,以後還是不能偷懶,小女生會告狀了. "
或許大家聽了只是覺得有趣而已,而我聽了則是感恩,
因為知道,在ㄅㄨ小小的心靈裡,聖靈已經悄悄放下了渴慕認識神的心.


2. 小ㄅㄨ上幼稚園大班了
感恩的原因是,今年我們把她轉到了離家較近的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和私立的教會學校真的很不一樣,剛開始很不習慣,
但是幾個月過去,ㄅㄨ已經進入情況了,
二個禮拜前和老師面談,
老師說,ㄅㄨ在學校本來都不講話,但是現在已經愈來愈活潑,
有時甚至需要請她安靜一點,
講到這裡,老師竟然自己哈哈的笑了起來,  :)
老師很驚訝,ㄅㄨ幾乎可以閱讀所有的英文字,
她覺得ㄅㄨ滿有語言天份的...

今天去參加了學校的冬季表演會,
光他們大班的小朋友就有一百多個,把整個舞台擠得滿滿的,
小ㄅㄨ因為個子小,是站在最前面,最中間的位置,
在一大群孩童之中,顯得那麼平凡而渺小,
這就是廖先生當初決定把她轉到公立學校的目的之一,
已經是獨生女了,又待在小小的教會學校裡面,每一個年級都只有十幾廿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寶貝,卻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何其的廣闊,人群是何等的擁擠,競爭是何等的激烈,
在這個世界裡,每一個在其中的孩子,都是獨特的,卻也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但願ㄅㄨ在未年的年歲中,能成長得既有自信又極其謙卑,
能看到自己在耶穌裡是何等的寶貴,又是何等的渺小.


3. 小ㄅㄨ上中文學校了
ㄅㄨ問我說,為什麼她需要去學中文,
我說,這是我們家的規定,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ㄅㄨ很順服,雖然不是真的懂,但還是乖乖的去了,
但是去了2-3次以後,開始哭著不肯去,
明明就學的很好,為什麼不愛去了呢?
原來,中國老師跟美國老師不一樣,
我們中國人罵小孩,一定是很兇,很大聲,這樣小孩才會警惕,才會聽話,
所以ㄅㄨ的中文老師罵人都是很大聲,很兇,很不客氣,
像: 誰講話就給我出去罰站 !!!  ....之類的,
但是美國老師卻不是這樣,
美國老師雖然也罵人,但是口氣平和,不會大呼小叫,
ㄅㄨ因為中文老師都是大聲的罵人,她很害怕,所以不願去上學,
幾經掙扎,不曉得要不要去跟老師反應,請老師罵人的時候輕聲細氣一點,
廖先生說,看要不要找校長把小ㄅㄨ調到別班去,
但是後來我們決定二項都不作,只是希望能幫助孩子去適應不同的教學方式,
因為,將來再大一點,上了小學,中學,大學,也還是會遇到和自己不搭調的人,
總不能老是要求別人要配合,適應我們吧 ?
經過開導,解說二個文化的差距和禱告以後,
小ㄅㄨ連續幾週都得到中文老師的嘉獎,
每次都是嘟著嘴巴,流著眼淚去學校,但放學回來卻都是開開心心的,
因為她常常是全班少數一,二個拿到老師獎品的學生.

上個禮拜是中文學校期中考,小ㄅㄨ立志一定要拿一個A+,
不但努力複習,寫作業,還向上帝禱告,求主耶穌幫助她能夠拿回一個A+,
考卷還沒有發下來,但成績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她已經學會了,若要成功,她需要努力付出代價和倚靠上帝,
到目前為止,雖然不能說她可以很快樂的去上中文學校,
但至少不會排斥了...


4.  小ㄅㄨ有了自己的公主房間
去年分享了小ㄅㄨ以四歲半的 " 高齡 " 戒掉奶嘴的過程,
今年小ㄅㄨ的新任務是 ~~  自己睡一個房間,不要再跟把拔,馬麻擠一張床了,
我的計策就是帶她去買了全套公主的寢具,
ㄅㄨ現在有了公主棉被,公主枕頭,公主被單,
再掛上亞倫伯伯送的公主時鐘和公主月曆,
小ㄅㄨ根本就是迫不及待的就睡在自己夢眛以求的公主房間裡,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有趣的是,ㄅㄨ年紀小小,卻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和時間表:

A 計劃 ~~
" 媽媽,weekday我睡在我自己的房間,但是 weekend 的時候,就是我跟你們一起睡的時候..."

B 計劃 ~~
" 媽媽,等我六歲生日以後,妳就不用陪我到睡著,等禱告完,妳就可以走了,我要自己睡著... "

這是她自己想的二個點子,好可愛...媽媽全部接受,
我的寶貝女兒,既想倚賴,又希望獨立,
所以她想依賴的時候,就讓她有可依賴的,
她願意獨立的時候,就放她去獨立吧...

小ㄅㄨ今年長高不少,但在全班還是數一數二的矮,
許多時候,我感到是上帝自己在她的心裡工作,
因為,有許多地方,把拔馬麻都還需要向小ㄅㄨ學習呢...

1.超節制
ㄅㄨ : " 馬麻,我看電視是不是看太多了... "
" 不會呀,還好吧..." 馬麻因為手上還有事要忙,希望她不要來吵我,所以說 "不會 ",
又看了一會兒, " 媽媽,我真的不會看太多電視嗎 ?"
"不會呀... " 好壞的媽媽.
沒想到,ㄅㄨ一下子把電視關掉了, " 可是,我覺得我看的太多了..."

孩子,真的媽媽不如妳...

2. 不作不良善的事
最近和小ㄅㄨ在快樂農場裡種菜養花,
我有一個朋友老是來偷我們家的菜,
" 好,去把它偷回來 " 我說.
" 媽媽,不要偷..." 小ㄅㄨ說.
就好像打籃球會有假動作,玩牌玩吹牛,不能把你的牌老老實實的都供出來,
但你不會說那是在說謊,對不對?這只是個遊戲規則,不是真的犯罪...,
我企圖解釋給我們家廖先生和小ㄅㄨ聽,
無奈,他們二個都不贊成,
所以只好老老實實的被人家偷菜,
但是就覺得小ㄅㄨ真的好善良,
而且她的善良保證不是媽媽教的.

大家都說我把孩子教的很好,
但其實,從小ㄅㄨ的身上,我才真的是學到很多,
無法想像,聰明和老實是怎麼同時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
一切只能感謝上帝,因為這是上帝的傑作.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electrician
melbourne electrician Counter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以愛領導的實踐家~~德蕾莎修女

More about 以愛領導的實踐家: 德蕾莎修女
(用滑鼠在書上點一下,就會有出版資料和簡介出現)

最近讀了一本令我十分感動的書 ~~~ 以愛領導的實踐家 (德蕾莎修女) 
關於德蕾莎修女,
我只知道她是在印度為窮苦的百姓工作,拿過諾貝爾和平奬,
除此以外,我對她真的是一無所知,
直到讀了這本她的生平記事,才算是對她有一些的了解.

多年來,我嚐試著要找一個人可以作為我終生的屬靈典範,
追尋多年,結果總是令人感到失望,
常為著自己找不著一個可效法的對象感到沮喪,懊惱,
我覺得自己一定是一個極其驕傲之人,居然找不到一個可效法的屬靈典範,
但自從讀了德蕾莎修女的生平以後,
覺得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符合我心目中 " 上帝的僕人 " 標準的人,...以下,我將書中一些有感動的佳言摘錄下來,再分享一些我的心得感想.

1.  無目的,無私的分享上帝的愛
誰需要我們幫助,我們就幫助誰,不管他是伊斯蘭教徒,還是印度教徒,
因為每個人 ~~  不管他是誰  ~~  在神眼中都是一樣的,
都由同一雙慈愛的手創造.

德蕾莎修女深知神的奧秘,所以對於許多事情,不以自己的好惡思考,
她尊重每一個人,包括宗教信仰,
她說 : " 我只是想把神的愛帶給這些垂死的人.

世界對修女們來說,只有一個,都是屬神的國.

這是一個引發我深深思考的問題,
我們基督徒向來以傳福音,改變人的信仰為目標,
難道我們不需要去改變人的信仰,讓他們認識這位獨一的,創造他們的神嗎?
我想,我還是會想辦法把耶穌的福音介紹給許多人,
但我不會急著要去改變一個人的宗教信仰,
我感到許多教會傳福音的態度像侵略者一樣的野蠻,
教會以信主人數多寡作為一個同工或是傳道人升遷的標準,
在拼的都是一年下來受洗的人數有多少.聚會人數有沒有增加,
而不是教導信徒,謙卑自己,讓耶穌的愛充滿在我們的心裡.

曾經有一位佛教徒問我說, 妳確定你們基督徒可以和佛教徒作朋友嗎?
" 為什麼不行 ? "我故作輕鬆的回答,其實當時我的心非常的傷痛,
幾曾何時,基督徒開始不跟異教徒作朋友了...
我們跟一般未信者接觸變成只剩下一個目的  ~~ 叫他們要受洗信耶穌,
若沒有這個目的,就不跟其它人往來,
難怪,許多人都以為我們基督徒是不能跟其他信仰的人作朋友的.
如果我無法讓一個異教徒心甘情願的歸向耶穌,
那麼至少我該毫無私心,毫無目的的,向他展現出耶穌愛世人的心.


2.  關愛窮乏的人 ~~ 過儉約的生活
如果有人不幸餓死,不能怪罪主不照顧他們,
而是因為你我沒有順服主,作祂愛的工具.

神創了一個豐富的世界,絕對足夠養活所有的人,如果有人因為貧窮困苦而死去,
一定不是食物不夠,而是分配出了問題.
(的確是如此,在美國和先進國家,食物被浪費隨意丟棄,甚至整船搬運到外海傾倒,只因為巿場價格太低,無利可圖. )

這世界上的資源,特別是食物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它屬於所有人,不管你是誰,都沒有權利揮霍和浪費.
每個人都有義務讓這些有限資源得到最好的利用.

在美國人很喜歡開派對,聚餐,無論什麼聚會都是要吃,
常常因為怕準備的量不夠會很尷尬,不好意思,讓人覺得我們準備不周,所以都會準備許多,
很多人的觀念是寧可剩,寧可多,但絕不可以少,
然後,因為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很富足,吃的喝的一點都不缺,
所以,剩下的食物也不屑帶回家去,
我每個禮拜都會從教會帶很多剩菜回家,因為沒有人要帶,
但是帶回去以後,吃了一餐,二餐,剩菜熱到第三次,連我自己都不想吃了...
到最後有些還是得扔掉,
我曾經試著提出我的看法,
寧可少準備一點,如果真的少了一點,也不怎麼樣,也餓不死人,
每個人回到家裡,冰箱裡都還有好多東西可以吃,
無奈這樣的觀念在華人中或是在浪費成性的美國人當中仍是不能被理解的.

但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教會都能少買一點,
而不是買多了吃不了再毫不手軟的拿去丟掉,
省下來的錢拿去給德蕾莎修女的仁愛修會去幫助窮人不是很好嗎 ?


3.  從一數起
官員問 : " 那妳打算如何幫助加爾各答數以百萬計的傷殘病患 ? "
德蕾莎:  " 你怎麼知道是數百萬這個數字 ? "
官員答 : " 我的意思是,你永遠都救不完那些窮人的,窮人太多了 ..."
德蕾莎追問 : " 您的百萬是怎麼算出來的 ?  "
官員只好說 : " 從一開始數的. "
沒想到,德蕾莎修女馬上算了起了,說 : " 我也是從一開始數,然得是 2, 3, 4...到現在,我們已經救了一百多人了..."
我們無須好高騖遠,僅從眼前的一個人開始愛起,那就夠了,
任何事情無一不從眼前的一開始,寫字從打下第一個字開始,讀書從讀進第一個字開始,幫助窮人的德蕾莎修女,更是從第一個窮人開始就全心全意的付出與奉獻.


小ㄅㄨ學校裡有的學生家長,每次送小孩來學校都是扳著一張臉,
從不露笑臉,也不跟人打招呼,
我們三個華人家長常走在一起用中文談話,彼此之間比較熟,
決定每次看到這個面無表情的媽媽都要跟她 say hi,
剛開始,那個媽媽還是對我們愛理不理的,
但是我們每一次看到她還是很高興的跟她say hi ,
日子久了,在她僵硬的臉上開始有了微笑,
今天早上,我第一次跟她有了交談的機會,
她問了我一個問題,剛好我不會回答,
但沒有關係,至少講到話了,關係也建立起來了.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實在很微薄,即使能夠奉獻,或是多作點什麼事,
也不過是滄海中的一滴水,九條牛的一根毛,
但即使是萬丈高樓也是由平地蓋起的,
中國人也說 : "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
我們要服事神,服事人也是一次作一點,但能夠堅持不懈,不斷的去做,
細水長流,日積月累,自然就成為一個偉大的貢獻.


4.  服事主,不要服事自己的肚腹及私慾
倒空自我的慾望,打破自我的需求,看無自己,捨了自己的想望,
一切心思都放在神國與服侍上,不在意質富裕和功名利祿.

有一次,有位修女得到了醫科奬金,當她開心地拿著奬章,想去跟德蕾莎修女報喜,
德蕾莎修女卻反問她 : " 妳想拿那個奬章作什麼 ? 妳應該明白,這個奬章對妳沒有任何意義,妳不會去開診所,她也不會在自己名後面寫上任何學術頭銜,
妳是個為窮人工作的修女, 奬章對妳有何用處 ? "
於是安德瑞亞修女便把奬章退了回去.

" 如果擁有財產,我們就得有武器來保護它. "  聖方濟.

太多傳道人了,當他們把他們的名片遞交在人的手中時,上頭有許多偉大的抬頭,
某某博士,某某教會主任牧師,某某院長,某某協會理事,董事,某某佈道家,...
也有聽過不少傳道人喜歡誇自己寫了幾本書,出了多少CD,帶了多少場聚會,每場 多少百,多少千的人參加,或教會增長了多少人,...
許多傳道人汲汲營營,努力工作,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已的虛榮心及成就感,
為了自己的利益,服事自己的肚腹,
一旦有了自己的利益 ,有了自己的榮耀,就需要用許多方法去維持它們,不要失去它們,
如此,很有可能就會開始作出一些不討神所喜悅,使教會受虧損,使上帝的名受羞辱的事情來.
但願我們能如德蕾莎修女一樣,把個人的榮辱都丟棄,
不主動爭取榮譽,也不為自己保留這些榮譽,
只保留唯一適合我們的抬頭 ~~ 僕人.
只單單的服事我們的上帝和世上的人.


5.  資本主義底下的福音機構
德蕾莎修女把病房就設在臨終之家裡面,並不成立醫院.
並且拒絕雇用專業醫生,只接受願意免費擔任義工的醫生,
不添購醫療設備診治病人,因為追求設備將會讓物質逐漸變得比人更重要.
有了設備,醫生便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於病人做出差別選擇,
放棄不可醫治者,而選擇能夠痊癒的病人,
德蕾莎修女拒絕追求最多數人利益的" 功利主義 " 幸福觀.

我們當前所處的資本主義社會,以營利為主要目,凡事要考慮成本效益,
即便是醫救護工作也不例外.

修會的每一分錢都是屬於窮人的,不能夠浪費.
德蕾莎修女深知金錢的重要性,她並不會假裝視金錢為糞土,
她感恩地接收每一分錢的奉獻,
因為她深知這奉獻的可貴與重要性.
正因為如此,她更要精打細算替窮人看緊荷包,審慎使用每一分錢.

德蕾莎修女從不舉辦組織性的募款活動,也不販賣任何商品籌募經費,
她只願意收到人們甘心樂意所付出的奉獻,由犧牲所結成的果子.
她甚至不接受政府或自來梵諦岡的捐款,以保持修會服事的自由度.
不會因為捐款人的挾制,讓工作變質.
德蕾莎修女打從一開始就放棄政府的補助金,沒有補助金就沒有干涉,
也沒有人會命令和指導她該怎麼做,做什麼.
因為德蕾莎修女深信,
若是神的工作,祂自己會供應,
如果神不供應,那就是祂不想要我做.

並非所有的奉獻和捐款德蕾莎修女都會接受,
她會衡量這是否是她們所需要的,以及對方是否出於清楚的並且甘心樂意的心.

有一次,有一位神學院的修女來問德蕾莎,
" 我認為您老是免費供給窮人各種東西,是寵壞這些人, 讓這些人喪失身為人的尊嚴."
德蕾莎 :" 最寵愛人類的應該是上帝吧...很多修會都太過寵愛有錢人,所以如果有一個修會是為了窮人需要而成立,好好的去寵愛窮人,不也是一樁美事嗎 ?"

我個人對於服事經費的經歷是,不宣揚,只是禱告,求主的供應,
若是主的帶領,祂就一定會預備,若主沒有預備我就不去做.

但這十幾年來,我為教會及福音機構的募款方式覺得很疑惑,
我收到一些從福音機構寄給我的小禮物,
有月曆,有週曆,有筆, 紙鎮,拆信刀,...
問題是這些東西有時候對我們而言只是一件多餘的物品,拿到了也不會珍惜,
還有,很多厚厚的,印制極為精美的銅版紙的宣傳資料,
我們大概也沒有時間一份一份仔細的去看,
甚至還有募款餐會,好好請你吃一頓,
我覺得很奇怪,福音機構不是都在缺錢嗎 ?
可是光這些刷印品,禮物,郵寄的費用,吃飯的錢...零零總總加起來就不少錢了呀,
那他們到底是缺錢還是不缺錢呀 ?
他們到底還有多少錢可以用在那些他們真正想幫助的人的身上,
或許我們應該像德蕾莎修女一樣,
每一分錢都是為著需要的人而花,而不是浪費在許多無益的事上,
也許是大家是想放長線釣大魚,花小錢換大錢,
但我一聽到在美國的慈善機構有百分八十以上是用在行政費上,
我們奉獻的錢只有很少的部分是真正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我看到福音機構花很多錢送CD,買禮物,
我都會考慮我可能不會把我的錢放在他們的機構裡面.

一度我於棄了原本募款的觀念,
想說,這大概是一種時代的趨勢吧,
又想說,這是一個媒體主導的時代,你不宣傳怎麼有人知道你的需要 ?
所以,我想,如果我是一個福音機構的領袖,我應該也會用大家都用的方法去募款,
但是這次看了德蕾莎修女的作法,
我開始懷念起以前那種單純仰望主的方式,
也深信神是永不改變的神,過去現在都必供應我們的需用.

如果我們用了許多人的方法,倚靠那些有錢的人,
我們的事工就無法單純的照著我們所領受的異象去作,
而是會受制於那些捐很多錢給我們的人,
福音機構如此,慈善機構如此,教會也是如此,
我們仰望神的供應就替神工作,
我們仰望人的供應就替人工作,
求主幫助我們...


6.  人類最嚴重的病是冷漠
當今世界最嚴重的疾病不是肺結核或痲瘋病,
而是被討厭, 被忽視, 被遺棄的感覺.
當代最大的罪惡不是別的,
而是缺乏慈愛和慈善,
是對街角正在遭受痛苦,貧乏,疾病,傷害的人們所表現出的可怕冷漠.

在大城巿中更需要靜默與沉思,更需要秘室,
因為上帝只有當人們開始安靜時才會說話.

我自己也沒有愛,是一個冷漠的人,
我可以為自己找出千百個理由不去幫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多買一雙鞋很容易,多捐出20塊卻很難,
求主幫助我...


7.  真正神所喜悅的僕人是,不追求個人成就,只順服上帝旨意的人

全世界最有力量的女人,
這個弱小的婦人,在最微小的事情上,
全然盡心盡力地擺上自己,然後成就了神最大的工作.
她說 : "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上帝,我在窮人中,為上帝服務,上帝是我廿四小時的上帝..."
我們有在什麼地方為上帝服務 ? 神又佔據了我們生命的多少 ?

單純的為窮人擺上,不是為了傳教,不是為了賺錢,沒有任何的目的或利益追求,
讓德蕾莎修女的仁愛修會無法被年拒絕,幾乎順利進入全世界的每個角落,
在全世界一百廿七個國家地區,成立了六百多個會所.
在最不歡迎傳教士的獨裁非洲政權與中阿拉伯國家,德蕾莎修女獲得了熱烈的歡迎與鼓勵.

她沒用美白保養品,但她的心比誰都純潔無瑕,
她從不護膚,更別說化粧品保養,但全身上下散發的光彩奪目,令人無法不動容.
她雙手剝裂,雙腳浮腫,滿佈皺紋的臉龐和雙手,病痛纏身的身軀裡,
藏著偉大的靈魂,一切都見證神的恩典與榮耀.

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德蕾莎修女,沒有武器,大砲,沒有一分錢,沒有權勢地位,
一個彎腰的軟弱女子,卻是全世界最有力量的人,
若上帝的僕人所追求的是成功,好名聲,名利雙收,
他可以有龐大的事業,但卻不會有偉大的工作.


8.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我現在就像祂手中的一支小鉛筆,
雖然渺小,
但要是祂在明天發現有人比我更無助,更無望的話,
想必祂會要我和祂一起去做些更偉大的事情,
並且透過我來完成這項工作.

德蕾莎修女一生獲頒的榮譽與獎項約有八十餘項,
她從不炫耀,不驕傲,更沒有保留過一面獎牌或任 何獎金.

記得我剛從神學院畢業時,進到教會服事,沒有很多事可忙的,
所以,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就花時間禱告求問上帝,
" 主啊,你要我如何服事你 ? 你要我為你作什麼 ? "
" 服事我,服事到別人只看見我而看不見妳 ", 上帝回答我,
當時我想到施洗約翰的宣告 ~~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
主啊,但願我的一生沒有人為我寫書,沒有提起我的名字,沒有人知道我是誰,
只是默默去影響身邊,周圍的人,
在我的墓碑上配得刻上 ~~  " 至死忠心 " 四個字 !!!


9.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修會中每一個人的面試都由德蕾莎修女親自參與,
她只有三件貧窮的印度女子所穿的紗麗,
全部同一款式,一件穿,一件洗,一件等待縫補,
她沒有秘書,所有信件都 親自回覆,每天必定從事服務工作,衣服也自己洗.
許多人都勸德蕾莎修女多休息,但她是只淡淡的回答,
" 將來我有無限長的時間可以讓我好好休息.
"

以前常常聽到有人告訴我,傳道人不要太勞累,
要為主保守自己的身子,才能服事主服事的長長久久,
但我總是想不明白,傳道人還有什麼好為自己保留的 ?
我是神的僕人,身子是屬神的,難道我們不該殷勤努力的去工作嗎 ?
馬偕博士一生為台灣人的福音工作而勞苦,
他的一句名是 ~~  寧願燒盡,不願銹壞,
但我們現代的傳道人,生活的太過優渥,都是寧可銹壞,而不願燒盡了...
德蕾莎修女累到生病,都還在服侍窮人,
我喜歡她的這句話 : 將來我有無限長的時間可以讓我好好休息.

記得我在神學生時,有一次我跟我的屬靈長輩抱怨,
從禮拜一到禮拜天我都必須到教會工作,整個暑假連一天休假都沒有,
他跟我說 : " 妳呀,妳等上了天堂再休息吧 ! "
想想也對,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卻那麼少,
我們如果活到一百歲,卻白佔地土,不結果子,活那麼長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身為主的僕人,還是少休息,多多為主殷勤工作吧...


~~ 那我就可以回家了 ~~  德蕾莎修女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doctors
gold coast doctors Counter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24小時禱告



先回答Sam 的一個問題...
其實,我也不曉得 " 24小時禱告 " 這個概念是怎麼產生的,
只知道有一些福音機構,像台灣的苗栗禱告山,洛杉磯的我心旋律,...
及一些人數眾多的巨型教會,比如台北靈糧堂...都有24小時禱告事工.
以下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段由靈糧堂的傳道人所解釋的24小時禱告事工,
紅色的字是我特意標示出來的,藍色字是我分享一些我個人的想法~~~



台北靈糧堂
禱告動力總站李月華傳道專訪 

問:請王傳道簡介台北靈糧堂
24小時禱告會?

答:十多年前,周神助牧師就領受了「台北靈糧堂要成為萬國禱告的殿」的異象。他覺得為什麼有24小時便利商店、24小時洗車中心,而神的殿為什麼不能晝夜開啟
(這是周牧師的一個構想 : 如果世上的人可以24小時賺錢,為什麼基督徒不能24小時禱告 ? )
(多禱告,多有能力,少禱告,少有能力,不禱告就沒有能力,這個道理,雖然我們無法在聖經中找到直接的經文根據,但我相信這是所有基督徒及事奉者共同有的屬靈經歷,藉著多多的禱告,我們可以多而又多的經歷上帝的引導及祂的作為,所以我個人覺得 " 24小時禱告 " 在神學及邏輯上並有沒錯. )
因此七年前,他開始構思這個不容易的服事。

直到2000年時,他在美國愛修園聽到Mike Bickle講到琴與金香爐的事奉,就是敬拜與禱告合一的事奉。這使他相當感動,因此立刻著手硬體的建造,然後把所有區牧長帶到美國參觀Mike Bickle教會的24小時禱告中心。回國之後,我們就開始每天連續18小時的禱告,三個月之後,又開始24小時禱告。

我們如此進行之後,帶給教會屬靈空氣極大的祝福與改變,我們更覺得這個地方是屬神的地
(老實說,這是一個主觀的,無法評估的感覺,是靈恩派教會慣用的說法,
他們很喜歡說 : 我感到聖靈正在我們當中運行,我感到神喜樂的靈正在充滿我們...之類的話.
這類的話,對我而言,講得誇張一點,其實催眠的作用大過事實,
或許有一些在靈裡比較敏銳的人,是真的可以感受的到,這種所謂的看不到的屬靈的空氣,
但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是因為聽到傳道人說 " 教會屬靈空氣有了極大的祝福與改變 " ,
 所以他們就相信,屬靈空氣真的改變了.
將近廿年前我也常常參加中華祈禱院在松江路每週五的通宵禱告會,
但只是沒有感受到,所謂的屬靈的空氣有什麼極大的改變,
以前在內湖的教會參加了八年的晨禱,從早上六點到七點,
後來我來美國以後,牧師把晨禱取消了,到現在沒有晨禱,也有個七,八年的時間了吧,
我不知道教會的弟兄姐妹,甚至牧師們有沒有感到屬靈的空氣有何不同,
無論我有沒有感覺到像這個傳道人所說的,屬靈的空氣有了極大的改變,
所以,我個人不認為用這樣主觀的句子對於24小時禱告的效果有足夠的說服力.
雖然如此,我還是願意忠誠的去禱告,並且仍然深信,禱告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其實
Mike Bickle所強調的理念不只是「琴與金香爐的禱告」
(說明一下,現在有一些教會用 " 琴與香爐 " 這個新名詞來取代 " 敬拜讚美 " 這個舊名詞,琴是用來唱詩歌的,金香爐在聖經中是代表基督徒的禱告,其實就是敬拜讚美,我個人還是習慣用 " 敬拜讚美 " 這個詞, 習慣了就不太想改.)
有一個觀念就是「新郎的朋友」,這個意思是要預備心等候耶穌第二次再來,因此十分強調聖潔和與神親密,因此
24小時禱告中心就是要使弟兄姐妹來這裏能夠專心親近神,向神傾心吐意。
(聽起來還不錯,如果我是靈糧堂的會友,我會想要參加,每天忙的要死,能找個地方,找個時間安靜下來,好好親近神,也是不錯. 以我過去的經驗,不管是禁食禱告或是通宵禱告,如果是一個人在家裡實行,比較不容易成功,如果是大夥兒一塊禱告,因為可以彼此激勵,所以容易成功,以前參加通宵禱告會,大家一起唱詩禱告,分享見證,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不會打瞌睡,若是一個人在家裡禱告,很快就睡著了,所以我覺得有一個24小時禱告中心,讓有心要付代價禱告的弟兄姐妹可以聚在一起,也是很好的.)

看到台灣近年的光景,我們普遍認為若沒有屬靈的大復興,台灣將面臨極大的危機,因此台北靈糧堂24小時禱告中心的場地是單單屬於神,只作禱告用途,我們期盼這裏成為教會禱告動力的來源,使祭壇的火晝夜不熄。開始24小時禱告之後,每個月約有五千人次參與禱告,
因此現在每個月的禱告量就超過從前一年的禱告量,因此我們相信這會加快大復興臨到的速度,
(well , 我不曉得把禱告的事當作是這麼簡單的算術題,到底對不對 ? 把很多禱告加在一起就等於很快的大復興 ? 以色列人禱告了四百年才等到一個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四百年算不算很快 ? 對很多人而言恐怕不是...禱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多面體,牽涉到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時候,神所要使用的器皿的預備,禱告的人動機,....等很多問題,我不敢說很多人作很長時間的禱告就一定會蒙神的垂聽.有信心的,單純的,先求神的國的禱告,神願意聽,悖逆的,不順服的,妄求的禱告,神就不聽...禱告是跟禱告的人有關,但是跟禱告的量好像沒有絕對的關係...)
事實證明,最近我們教會傳福音的果效比過去更好. (請證明...)

由於主任牧師規定每個部門、每個牧區都要負責帶領並參與所分配到的禱告班次,並在此禱告時段特別為本身的事工禱告,因此各部門的事工明顯有極大進展
(24小時禱告好像是什麼靈丹妙葯,只要開始24小時禱告,所有的事工都得到極大的進展.  神好像一台自動販賣機, 我們的禱告好像投幣一樣,一禱告,祝福就會掉出來.  關於屬靈的事情,我覺得沒有那麼簡單,當然,我知道只要有禱告,事情就會有改變,但事情不一定會變的更好,也有禱告後,事情就變得更糟的啊,那是因為,上帝在考驗我們的信心,也有可能因為某事工不合神的心意,所以一禱告要尋求神的旨意,神不但不成就,反而伸手攔阻.怎麼會一禱告就明顯,有極大進展呢? 而且還是所有的部門...讀到這裡,我都不曉得,我跟靈恩派教會所信的神到底是不是同一位...)
我們是每
2小時一個班次,每班次都有全職同工帶領敬拜和禱告,有些弟兄姐妹若想個人安靜,也可以自己在中心尋找一個角落禱告。

這個中心的成立使各個部門蒙受極大的禱告祝福,過去雖然收集許多教會禱告事項,並傳遞出去,請大家為此代禱,但不確定每一項是否確實被守望。然而自從24小時禱告中心成立之後,由於每個牧區三個月就輪到帶領一次通宵禱告,每個傳道人平均二個月至少帶領一次通宵禱告,
因此在禱告時間大增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很週延、很詳細地為許多代禱事項守望。(這點倒是真的,多一點時間禱告,就可以為更多的事情禱告,除了為本身的需要,教會的需要以外,也可以為全世界的需要禱告...)

因著牧者帶領禱告會,需要透過內部網站去獲取足夠的代禱資訊。為此我們成立了一個禱告資料庫,收集國家、社會、教會等各式的禱告需要,未來將會和以色列萬國禱告中心連線,藉此得到為全世界禱告的資訊。
(謝謝他們付上許多代價蒐集各國各方的禱告事項,我們教會每週的禱告會都會為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需要禱告,我自己沒有辦法得到這麼許多的資訊,大都是參考這些努力推動禱告事工的組織所編寫的禱告的材料 . )

也許只參考這一篇短短的文章,就要評論些什麼有點兒不具說服力,
但大家就是參考,接不接受都沒有關係,
我作一個我個人的結論  ~~~

基本上 24小時禱告是有它的好處在,
既沒有違反真理,我們都不需要當它是洪水猛獸一樣的去排斥扺擋它,
若是有什麼人會為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在爭論,
說穿了,也不過又是某些福音派的基要人士又看不慣靈恩派教會的作風了,
在上文中,我個人比較不欣賞的還是靈恩派過於簡單化,誇張,又主觀的一些表達方式,
比如,當我們為著伊斯蘭教徒的歸主禱告時,
我不曉得上帝會立刻就去改變伊斯蘭對基督徒的態度,
還是會先來改變基督徒對伊斯蘭的態度 ?
但我猜想,靈恩派的人可能會說,
當我們一禱告,我們就發現伊斯蘭有了明顯,極大
改變,
他們所謂的明顯的,極大的進展,真的是出自神的祝福嗎 ?
我個人會對此抱點質疑的態度...

除去這點以外,
若是有機會可以參加24小時禱告,我想我會願意去的,
因為我覺得我們大家為禱告所付的代價太少了....
但是,最好是有福音派教會辦的,聚會進行方式我可能會比較習慣一點....

另外,補充 " 晝夜 " 的觀念,
聖經中的出現過的 " 晝夜 " 很多都只是個形容詞,
是用來形容~~~
1.  儆醒,辛勞 ~~
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
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徒廿31)
這是保羅的形容,沒有人可以晝夜流淚,流三年之久...

2.  迫切~~
錫安民的心哀求主。錫安的城牆啊,願你流淚如河,晝夜不息;願你眼中的瞳人淚流不止。(哀二18)

3.  上帝無微不至的照顧 ~~
願耶和華─我們的 神
晝夜
垂念,每日為他僕人與他民以色列伸冤.(王上八59)

所以聖經上的" 晝夜 " 很少是指具體的廿四小時.

有一位老牧師分享說,
以前的人不知道人如何能晝夜的敬拜讚美神,
現在我們可以明白了,
當東半球的人在睡覺的時候,西半球的許多人正醒著敬拜讚美神,
當西半球的人在睡覺的時候,東半球的人卻正醒著在敬拜讚神,
如此一來,神的子民在24個小時裡都有人敬拜讚美神了....

24小時禱告本身沒有什麼對錯的問題,
只是我們不要過於高舉,誇大或迷信於某些宗教行為的效果,
如果24小時禱告這麼靈,一禱告就有極大的明顯的進展,
那每個教會都去辦一個24小時禱告事工,台灣不就復興了嗎?
然而我們都知道,天底下真的沒有這麼簡單的事...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要因為是靈恩派推動的就極力反對,
這樣子為反對而反對,跟我們國家的政黨惡鬥有什麼不一樣 ?
至少我們也可以吸取經驗,截長補短,而不是一味謾罵,影響教會的合一,
為著一個24小時禱告就吵翻天,
我們這個樣子彼此不和睦,就很不討上帝的喜悅,
即使有24小時禱告,那又怎樣 ?
上帝看重我們所是的,過於我們所作的....
一個人存著順服,敬畏的態度向上帝所作的簡短的禱告,
更甚於一個自以為是的人24小時的禱告.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dry cleaners
melbourne dry cleaners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