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以愛領導的實踐家~~德蕾莎修女

More about 以愛領導的實踐家: 德蕾莎修女
(用滑鼠在書上點一下,就會有出版資料和簡介出現)

最近讀了一本令我十分感動的書 ~~~ 以愛領導的實踐家 (德蕾莎修女) 
關於德蕾莎修女,
我只知道她是在印度為窮苦的百姓工作,拿過諾貝爾和平奬,
除此以外,我對她真的是一無所知,
直到讀了這本她的生平記事,才算是對她有一些的了解.

多年來,我嚐試著要找一個人可以作為我終生的屬靈典範,
追尋多年,結果總是令人感到失望,
常為著自己找不著一個可效法的對象感到沮喪,懊惱,
我覺得自己一定是一個極其驕傲之人,居然找不到一個可效法的屬靈典範,
但自從讀了德蕾莎修女的生平以後,
覺得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符合我心目中 " 上帝的僕人 " 標準的人,...以下,我將書中一些有感動的佳言摘錄下來,再分享一些我的心得感想.

1.  無目的,無私的分享上帝的愛
誰需要我們幫助,我們就幫助誰,不管他是伊斯蘭教徒,還是印度教徒,
因為每個人 ~~  不管他是誰  ~~  在神眼中都是一樣的,
都由同一雙慈愛的手創造.

德蕾莎修女深知神的奧秘,所以對於許多事情,不以自己的好惡思考,
她尊重每一個人,包括宗教信仰,
她說 : " 我只是想把神的愛帶給這些垂死的人.

世界對修女們來說,只有一個,都是屬神的國.

這是一個引發我深深思考的問題,
我們基督徒向來以傳福音,改變人的信仰為目標,
難道我們不需要去改變人的信仰,讓他們認識這位獨一的,創造他們的神嗎?
我想,我還是會想辦法把耶穌的福音介紹給許多人,
但我不會急著要去改變一個人的宗教信仰,
我感到許多教會傳福音的態度像侵略者一樣的野蠻,
教會以信主人數多寡作為一個同工或是傳道人升遷的標準,
在拼的都是一年下來受洗的人數有多少.聚會人數有沒有增加,
而不是教導信徒,謙卑自己,讓耶穌的愛充滿在我們的心裡.

曾經有一位佛教徒問我說, 妳確定你們基督徒可以和佛教徒作朋友嗎?
" 為什麼不行 ? "我故作輕鬆的回答,其實當時我的心非常的傷痛,
幾曾何時,基督徒開始不跟異教徒作朋友了...
我們跟一般未信者接觸變成只剩下一個目的  ~~ 叫他們要受洗信耶穌,
若沒有這個目的,就不跟其它人往來,
難怪,許多人都以為我們基督徒是不能跟其他信仰的人作朋友的.
如果我無法讓一個異教徒心甘情願的歸向耶穌,
那麼至少我該毫無私心,毫無目的的,向他展現出耶穌愛世人的心.


2.  關愛窮乏的人 ~~ 過儉約的生活
如果有人不幸餓死,不能怪罪主不照顧他們,
而是因為你我沒有順服主,作祂愛的工具.

神創了一個豐富的世界,絕對足夠養活所有的人,如果有人因為貧窮困苦而死去,
一定不是食物不夠,而是分配出了問題.
(的確是如此,在美國和先進國家,食物被浪費隨意丟棄,甚至整船搬運到外海傾倒,只因為巿場價格太低,無利可圖. )

這世界上的資源,特別是食物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它屬於所有人,不管你是誰,都沒有權利揮霍和浪費.
每個人都有義務讓這些有限資源得到最好的利用.

在美國人很喜歡開派對,聚餐,無論什麼聚會都是要吃,
常常因為怕準備的量不夠會很尷尬,不好意思,讓人覺得我們準備不周,所以都會準備許多,
很多人的觀念是寧可剩,寧可多,但絕不可以少,
然後,因為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很富足,吃的喝的一點都不缺,
所以,剩下的食物也不屑帶回家去,
我每個禮拜都會從教會帶很多剩菜回家,因為沒有人要帶,
但是帶回去以後,吃了一餐,二餐,剩菜熱到第三次,連我自己都不想吃了...
到最後有些還是得扔掉,
我曾經試著提出我的看法,
寧可少準備一點,如果真的少了一點,也不怎麼樣,也餓不死人,
每個人回到家裡,冰箱裡都還有好多東西可以吃,
無奈這樣的觀念在華人中或是在浪費成性的美國人當中仍是不能被理解的.

但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教會都能少買一點,
而不是買多了吃不了再毫不手軟的拿去丟掉,
省下來的錢拿去給德蕾莎修女的仁愛修會去幫助窮人不是很好嗎 ?


3.  從一數起
官員問 : " 那妳打算如何幫助加爾各答數以百萬計的傷殘病患 ? "
德蕾莎:  " 你怎麼知道是數百萬這個數字 ? "
官員答 : " 我的意思是,你永遠都救不完那些窮人的,窮人太多了 ..."
德蕾莎追問 : " 您的百萬是怎麼算出來的 ?  "
官員只好說 : " 從一開始數的. "
沒想到,德蕾莎修女馬上算了起了,說 : " 我也是從一開始數,然得是 2, 3, 4...到現在,我們已經救了一百多人了..."
我們無須好高騖遠,僅從眼前的一個人開始愛起,那就夠了,
任何事情無一不從眼前的一開始,寫字從打下第一個字開始,讀書從讀進第一個字開始,幫助窮人的德蕾莎修女,更是從第一個窮人開始就全心全意的付出與奉獻.


小ㄅㄨ學校裡有的學生家長,每次送小孩來學校都是扳著一張臉,
從不露笑臉,也不跟人打招呼,
我們三個華人家長常走在一起用中文談話,彼此之間比較熟,
決定每次看到這個面無表情的媽媽都要跟她 say hi,
剛開始,那個媽媽還是對我們愛理不理的,
但是我們每一次看到她還是很高興的跟她say hi ,
日子久了,在她僵硬的臉上開始有了微笑,
今天早上,我第一次跟她有了交談的機會,
她問了我一個問題,剛好我不會回答,
但沒有關係,至少講到話了,關係也建立起來了.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實在很微薄,即使能夠奉獻,或是多作點什麼事,
也不過是滄海中的一滴水,九條牛的一根毛,
但即使是萬丈高樓也是由平地蓋起的,
中國人也說 : "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
我們要服事神,服事人也是一次作一點,但能夠堅持不懈,不斷的去做,
細水長流,日積月累,自然就成為一個偉大的貢獻.


4.  服事主,不要服事自己的肚腹及私慾
倒空自我的慾望,打破自我的需求,看無自己,捨了自己的想望,
一切心思都放在神國與服侍上,不在意質富裕和功名利祿.

有一次,有位修女得到了醫科奬金,當她開心地拿著奬章,想去跟德蕾莎修女報喜,
德蕾莎修女卻反問她 : " 妳想拿那個奬章作什麼 ? 妳應該明白,這個奬章對妳沒有任何意義,妳不會去開診所,她也不會在自己名後面寫上任何學術頭銜,
妳是個為窮人工作的修女, 奬章對妳有何用處 ? "
於是安德瑞亞修女便把奬章退了回去.

" 如果擁有財產,我們就得有武器來保護它. "  聖方濟.

太多傳道人了,當他們把他們的名片遞交在人的手中時,上頭有許多偉大的抬頭,
某某博士,某某教會主任牧師,某某院長,某某協會理事,董事,某某佈道家,...
也有聽過不少傳道人喜歡誇自己寫了幾本書,出了多少CD,帶了多少場聚會,每場 多少百,多少千的人參加,或教會增長了多少人,...
許多傳道人汲汲營營,努力工作,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已的虛榮心及成就感,
為了自己的利益,服事自己的肚腹,
一旦有了自己的利益 ,有了自己的榮耀,就需要用許多方法去維持它們,不要失去它們,
如此,很有可能就會開始作出一些不討神所喜悅,使教會受虧損,使上帝的名受羞辱的事情來.
但願我們能如德蕾莎修女一樣,把個人的榮辱都丟棄,
不主動爭取榮譽,也不為自己保留這些榮譽,
只保留唯一適合我們的抬頭 ~~ 僕人.
只單單的服事我們的上帝和世上的人.


5.  資本主義底下的福音機構
德蕾莎修女把病房就設在臨終之家裡面,並不成立醫院.
並且拒絕雇用專業醫生,只接受願意免費擔任義工的醫生,
不添購醫療設備診治病人,因為追求設備將會讓物質逐漸變得比人更重要.
有了設備,醫生便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於病人做出差別選擇,
放棄不可醫治者,而選擇能夠痊癒的病人,
德蕾莎修女拒絕追求最多數人利益的" 功利主義 " 幸福觀.

我們當前所處的資本主義社會,以營利為主要目,凡事要考慮成本效益,
即便是醫救護工作也不例外.

修會的每一分錢都是屬於窮人的,不能夠浪費.
德蕾莎修女深知金錢的重要性,她並不會假裝視金錢為糞土,
她感恩地接收每一分錢的奉獻,
因為她深知這奉獻的可貴與重要性.
正因為如此,她更要精打細算替窮人看緊荷包,審慎使用每一分錢.

德蕾莎修女從不舉辦組織性的募款活動,也不販賣任何商品籌募經費,
她只願意收到人們甘心樂意所付出的奉獻,由犧牲所結成的果子.
她甚至不接受政府或自來梵諦岡的捐款,以保持修會服事的自由度.
不會因為捐款人的挾制,讓工作變質.
德蕾莎修女打從一開始就放棄政府的補助金,沒有補助金就沒有干涉,
也沒有人會命令和指導她該怎麼做,做什麼.
因為德蕾莎修女深信,
若是神的工作,祂自己會供應,
如果神不供應,那就是祂不想要我做.

並非所有的奉獻和捐款德蕾莎修女都會接受,
她會衡量這是否是她們所需要的,以及對方是否出於清楚的並且甘心樂意的心.

有一次,有一位神學院的修女來問德蕾莎,
" 我認為您老是免費供給窮人各種東西,是寵壞這些人, 讓這些人喪失身為人的尊嚴."
德蕾莎 :" 最寵愛人類的應該是上帝吧...很多修會都太過寵愛有錢人,所以如果有一個修會是為了窮人需要而成立,好好的去寵愛窮人,不也是一樁美事嗎 ?"

我個人對於服事經費的經歷是,不宣揚,只是禱告,求主的供應,
若是主的帶領,祂就一定會預備,若主沒有預備我就不去做.

但這十幾年來,我為教會及福音機構的募款方式覺得很疑惑,
我收到一些從福音機構寄給我的小禮物,
有月曆,有週曆,有筆, 紙鎮,拆信刀,...
問題是這些東西有時候對我們而言只是一件多餘的物品,拿到了也不會珍惜,
還有,很多厚厚的,印制極為精美的銅版紙的宣傳資料,
我們大概也沒有時間一份一份仔細的去看,
甚至還有募款餐會,好好請你吃一頓,
我覺得很奇怪,福音機構不是都在缺錢嗎 ?
可是光這些刷印品,禮物,郵寄的費用,吃飯的錢...零零總總加起來就不少錢了呀,
那他們到底是缺錢還是不缺錢呀 ?
他們到底還有多少錢可以用在那些他們真正想幫助的人的身上,
或許我們應該像德蕾莎修女一樣,
每一分錢都是為著需要的人而花,而不是浪費在許多無益的事上,
也許是大家是想放長線釣大魚,花小錢換大錢,
但我一聽到在美國的慈善機構有百分八十以上是用在行政費上,
我們奉獻的錢只有很少的部分是真正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我看到福音機構花很多錢送CD,買禮物,
我都會考慮我可能不會把我的錢放在他們的機構裡面.

一度我於棄了原本募款的觀念,
想說,這大概是一種時代的趨勢吧,
又想說,這是一個媒體主導的時代,你不宣傳怎麼有人知道你的需要 ?
所以,我想,如果我是一個福音機構的領袖,我應該也會用大家都用的方法去募款,
但是這次看了德蕾莎修女的作法,
我開始懷念起以前那種單純仰望主的方式,
也深信神是永不改變的神,過去現在都必供應我們的需用.

如果我們用了許多人的方法,倚靠那些有錢的人,
我們的事工就無法單純的照著我們所領受的異象去作,
而是會受制於那些捐很多錢給我們的人,
福音機構如此,慈善機構如此,教會也是如此,
我們仰望神的供應就替神工作,
我們仰望人的供應就替人工作,
求主幫助我們...


6.  人類最嚴重的病是冷漠
當今世界最嚴重的疾病不是肺結核或痲瘋病,
而是被討厭, 被忽視, 被遺棄的感覺.
當代最大的罪惡不是別的,
而是缺乏慈愛和慈善,
是對街角正在遭受痛苦,貧乏,疾病,傷害的人們所表現出的可怕冷漠.

在大城巿中更需要靜默與沉思,更需要秘室,
因為上帝只有當人們開始安靜時才會說話.

我自己也沒有愛,是一個冷漠的人,
我可以為自己找出千百個理由不去幫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多買一雙鞋很容易,多捐出20塊卻很難,
求主幫助我...


7.  真正神所喜悅的僕人是,不追求個人成就,只順服上帝旨意的人

全世界最有力量的女人,
這個弱小的婦人,在最微小的事情上,
全然盡心盡力地擺上自己,然後成就了神最大的工作.
她說 : "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上帝,我在窮人中,為上帝服務,上帝是我廿四小時的上帝..."
我們有在什麼地方為上帝服務 ? 神又佔據了我們生命的多少 ?

單純的為窮人擺上,不是為了傳教,不是為了賺錢,沒有任何的目的或利益追求,
讓德蕾莎修女的仁愛修會無法被年拒絕,幾乎順利進入全世界的每個角落,
在全世界一百廿七個國家地區,成立了六百多個會所.
在最不歡迎傳教士的獨裁非洲政權與中阿拉伯國家,德蕾莎修女獲得了熱烈的歡迎與鼓勵.

她沒用美白保養品,但她的心比誰都純潔無瑕,
她從不護膚,更別說化粧品保養,但全身上下散發的光彩奪目,令人無法不動容.
她雙手剝裂,雙腳浮腫,滿佈皺紋的臉龐和雙手,病痛纏身的身軀裡,
藏著偉大的靈魂,一切都見證神的恩典與榮耀.

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德蕾莎修女,沒有武器,大砲,沒有一分錢,沒有權勢地位,
一個彎腰的軟弱女子,卻是全世界最有力量的人,
若上帝的僕人所追求的是成功,好名聲,名利雙收,
他可以有龐大的事業,但卻不會有偉大的工作.


8.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我現在就像祂手中的一支小鉛筆,
雖然渺小,
但要是祂在明天發現有人比我更無助,更無望的話,
想必祂會要我和祂一起去做些更偉大的事情,
並且透過我來完成這項工作.

德蕾莎修女一生獲頒的榮譽與獎項約有八十餘項,
她從不炫耀,不驕傲,更沒有保留過一面獎牌或任 何獎金.

記得我剛從神學院畢業時,進到教會服事,沒有很多事可忙的,
所以,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就花時間禱告求問上帝,
" 主啊,你要我如何服事你 ? 你要我為你作什麼 ? "
" 服事我,服事到別人只看見我而看不見妳 ", 上帝回答我,
當時我想到施洗約翰的宣告 ~~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
主啊,但願我的一生沒有人為我寫書,沒有提起我的名字,沒有人知道我是誰,
只是默默去影響身邊,周圍的人,
在我的墓碑上配得刻上 ~~  " 至死忠心 " 四個字 !!!


9.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修會中每一個人的面試都由德蕾莎修女親自參與,
她只有三件貧窮的印度女子所穿的紗麗,
全部同一款式,一件穿,一件洗,一件等待縫補,
她沒有秘書,所有信件都 親自回覆,每天必定從事服務工作,衣服也自己洗.
許多人都勸德蕾莎修女多休息,但她是只淡淡的回答,
" 將來我有無限長的時間可以讓我好好休息.
"

以前常常聽到有人告訴我,傳道人不要太勞累,
要為主保守自己的身子,才能服事主服事的長長久久,
但我總是想不明白,傳道人還有什麼好為自己保留的 ?
我是神的僕人,身子是屬神的,難道我們不該殷勤努力的去工作嗎 ?
馬偕博士一生為台灣人的福音工作而勞苦,
他的一句名是 ~~  寧願燒盡,不願銹壞,
但我們現代的傳道人,生活的太過優渥,都是寧可銹壞,而不願燒盡了...
德蕾莎修女累到生病,都還在服侍窮人,
我喜歡她的這句話 : 將來我有無限長的時間可以讓我好好休息.

記得我在神學生時,有一次我跟我的屬靈長輩抱怨,
從禮拜一到禮拜天我都必須到教會工作,整個暑假連一天休假都沒有,
他跟我說 : " 妳呀,妳等上了天堂再休息吧 ! "
想想也對,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卻那麼少,
我們如果活到一百歲,卻白佔地土,不結果子,活那麼長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身為主的僕人,還是少休息,多多為主殷勤工作吧...


~~ 那我就可以回家了 ~~  德蕾莎修女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doctors
gold coast doctors Counter

5 則留言:

  1. 戴德生:「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絕對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

    馬偕:「寧願燒盡,不願朽壞」。

    主對Amy說的這話,好感動我~~「服事我,服事到別人只看見我而看不見妳」!

    感謝分享!
    版主回覆:(2009-12-16 00:29:15)


    哈哈,記錯了,謝謝,我改了...

    p.s.我原本把馬偕博士的話~寧願燒盡,不願朽壞,送給了戴德生,蒙good 好心提醒,我已經更正了.

    Amy

    回覆刪除
  2. 謝謝分享~

    真的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愛與信仰使一位天主教徒/修女可以有這樣的犧牲與信念?

    教會批評天主教的信仰不正確,天主教徒不讀經不上教會~可是為什麼最偉大的神的僕人之一也是來自這個信仰呢?
    版主回覆:(2009-12-18 12:36:57)


    Sophia,一般廣義的基督徒是包括天主教在內的,
    天主教裡面也有許多很愛主的基督徒,
    我曾經跟著基督教的團體去到一個天主教的修道院聚會,
    當時我覺得有點兒慚愧,那些修女都好穩重,好安靜喔,而我們基督徒都一直很吵鬧 :(

    Amy

    回覆刪除
  3. 謝謝分享^^
    看完了心情很好
    歡迎來我BLOG
    版主回覆:(2009-12-18 12:08:50)


    謝謝光臨,
    我有去妳的BLOG看一下,
    好像還沒有文章貼出來,
    經營一個BLOG要有恆心和毅力,加油喔,
    彼此勉勵,歡迎常來,

    Amy

    回覆刪除
  4. 我這幾天也剛好讀完這本書,恰巧搜尋到您的文章,很受激勵!
    版主回覆:(2010-06-16 22:33:01)


    謝謝您的鼓勵,德蕾莎修女是我的屬靈典範,希望有一天能像她一樣的愛神,愛人. 我們都加油喔...

    Amy

    回覆刪除
  5. Hi Amy :

    今年7月受洗時 有位弟兄也送我這本書

    只是我還沒看...


    佳句再配合你的信仰生活體驗

    構成一篇極為深動的讀書心得

    Good !

    : )
    版主回覆:(2010-10-25 19:05:10)


    這本書真的給了我許多的感動...有機會可以讀喔...

    AM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