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刪掉寄聖誕卡片的名單

chrismas.jpg

來美國以後有一個習慣,
每到了年底,就會拼命找個機會照一張全家福照片,
(二個大孩子都不住在家裡,一家人要湊在一起並不容易).
然後拿到costco去作個印有我們全家照片的聖誕卡,
作卡片的基數是50張,
所以,每一年,
二家的親戚,加上我個人的朋友,同學,過去的同工....等,
大概就會寄個四十幾張卡片出去,
頭一年,想寄的對象特別多,好像有六十多個人,
還得想辦法刪掉一些,
慢慢的,每一年想寄卡片的對象就變得愈來愈少,
每次在列名單的時候,就想,
這個人好久沒有聯絡了,感覺關係淡了,
算了,別寄了....

今年,我作了新的決定,
我把數年來完全跟我沒有半點聯絡的人全部刪除,
加上一些長輩,只能寄去表達尊敬之意,不敢希求有所回應,
名單上只剩廿個人左右,
(其中只有十三封是寄到台灣,剩下的是寄到美國的其他地方)
所以卡片就不作了,
用來報告近況的感恩信也不想寫了,
就在卡片上寫幾句問候的話就好了.

會作這樣的決定,其實心中是帶著許多遺憾,還有一些兒傷感,
因為,這表示,有許多人,
我已經不想一廂情願的獨力去維繫一份也許對他們一點兒都不在意的關係了.
或許也表示,隨著時空的隔離,
有些情感,只能任它們漸行漸遠,
畢竟,一段關係的維繫是要靠雙方的努力與用心,
單方面是努力不來的.

其實,我自己覺得我是一個滿重感情的人,
只要曾經擁有過的關係,我都會很懷念,
也很貪心的想要留住曾經在我生命中停駐過的所有過客,
卅年前的國中同學,廿多年前高中工讀時的老闆,或同事(即使只有同事十個月)
神學生期實習教會的同工,即使只相處過一年,
只要我覺得當時相處的不錯,或是對我有恩有情的人...
我都會持續的跟他們保持聯絡,
有幾位也真的到現在都還有在聯絡的,
不過,大部分的人慢慢的都散了,
許多時候是我自己一個人儍乎乎的寄了十幾廿年的卡片以後,
然後失望的決定放棄....

當然,這次決定大刀闊斧的一次刪掉這麼多人,
除了對人有些失望以外,跟自己的改變也有關係,
剛來美國的時候,在這裡人生地不熟的,
半個好朋友都沒有,也不知道到哪裡找人,找資源,
所有的幫助和支持都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
思鄉情切,
所以,特別珍惜從前在台灣的每一段友誼,
所以,想要寄張卡片給他們,表示我珍惜並想念與他們之間的友誼,
希望他們能常常想念遠在美國的我,就像我如此的想念他們一般...
但是,後來我慢慢的覺悟到~~~人在人情在.
許多時候,人情比紙還薄,
對許多人而言,沒有機會再見面就表示緣份已盡,
事實上,我在許多人的生命中其實也不過就是個過客,
我不能期望所有的人會永遠的把我放在他們心中,
我應該要著眼現在,
努力在我現在的居所中重新找到新友誼,建立新關係,
不要再留戀過去了....

當一棵植物從一個地方被移到另一個地方時,
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新的地方生根發芽,否則就會悄悄的死去,
當然,我只能選擇在這裡生根,好好的活下去,
而不是一生帶著鄉愁與懷舊而死去.

這幾年來,
我真的在美國也找到了可以談心,彼此關心代禱的姐妹,
我也有了自己的教會,自己的同工群,
我也開始認識或知道這裡的牧師,師母,和其他傳道同工,
在美國,我開始漸漸的有了我的 " 新勢力範圍 " .

過去~~~
一有問題,就開始計算時差,等著打電話回台灣搬救兵,
現在~~~
有時想打電話給台灣的某位朋友,
往往念頭一轉,還是算了,因為即使打了電話,好像也沒有什麼好聊的;
過去~~~
每年都迫不及待的找時間回台灣,
為的就是見見教會的弟兄姐妹,和老朋友聚聚聊聊,
現在~~~
老實說,已經不是很想回台灣了,
到教會,有一半的人已經不認識,
另一半則由熟悉變成點頭之交,由不熟而變得更加陌生,
真正想見的朋友也剩下沒幾個了.
我想,是我這個離家已久的花兒已經開始生根在美國了,
美國是我的家,是我現在該努力和付出的地方,
台灣是我的故鄉,偶爾才會在心中浮現.

詩人余光中有一首詩叫 " 鄉愁 "
小時候,鄉愁像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像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像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像一彎淺淺的海灣,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

余先生的詩表達出鄉愁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與流逝而漸漸擴大,
從小小的一枚郵票擴大成一彎海灣,
而我的鄉愁卻正好相反,從一彎海灣縮小成一枚郵票,
也許,我還不夠老,經歷的不夠多,
又或者,慢慢的,我的鄉愁又會從一枚郵票變成一彎海灣....

移民來美的年日愈來愈長,
常常對自己到底是誰?根留何處?感到愈來愈懷疑,
對美國,開始漸漸熟悉,卻仍有許多陌生之處,
對台灣,有許多的情感和依戀,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
卻又覺得台灣變得愈來愈陌生,離我愈來愈遙遠....

刪除寄聖誕卡片的名單,對我而言是一個意義非凡的舉動,
活了四十多年,是到了該好好整理的時候了,
把一些原本定義為 "還存在著的友誼" 送進回憶的抽屜裡,
把他們的影像留在相本中,
或許,他們有時會出現在我的日誌中,
或許,他們會是偶爾浮現在腦海中的溫柔回憶,
但他們將不再是我生活的一部份,
也不再是我期待中出現的人影和聲音.

刪除寄聖誕卡片的名單,
表示自己已然接受上帝為我安排的新生活,
放棄對過去的依戀和依賴,
我感謝那些過去曾經是朋友的朋友給我的所有恩情,
但也該珍惜,感謝且欣賞上帝現在所賜給我的一切新的人事物.

只不過心中仍然感慨,
在人世間,
一生一世,長長久久的情感能有多少.....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doctors
gold coast doctors Counter

9 則留言:

  1. 哎呀~
    我不要變王姐的記憶啦>


    蕙怡,
    再不出現,就真得要變成回憶啦...

    王姐

    回覆刪除
  2. 天ㄚ~
    我剛寫的一大長篇都不見ㄌ...
    那算了...
    改天再寄信給你好了


    等妳的信喔,近況如何?
    有沒交新男朋友呀?

    王姐

    回覆刪除
  3. 王姐 to 快樂小魚2008年12月11日 清晨7:19

    王姐,你的回應好像蕙怡交了很多男友,有舊的還有新的...
    哈哈哈哈~~~



    我覺得我現在好無聊喔,一天到晚在擔心這些姐妹們有沒有交到男朋友,好像從我結婚以後,都沒有再聽過任何一位姐妹的好消息了,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我真的三不五時的有為大家的婚事禱告喔...

    加油 !!!
    王姐

    回覆刪除
  4. 我跟王姊一樣很重感情,可是我一直強迫自己接受"階段性友誼"當一段友誼開始變淡時,我心裡會很難過,但是我只能強迫自己接受,並感恩過去的美好時光。

    網路的速食使得現在人越來越不喜歡寄卡片、寫信了,上網按一按電子賀卡究寄出去了,但是我收到電子賀卡都沒感覺。

    大學剛畢業那幾年我每年也都會寄聖誕卡給同學,有一陣子瘋印章卡片,還每張卡片都自己做,可是大概兩三年後有一次突然發神經,覺得我想看看如果我不寄卡片,會有多少人主動寄給我?

    覺的朋友不重視這件事,後來也就淡了,已經好幾年沒寄聖誕卡了>



    我也很不喜歡用電子卡片,當然有想到寄電子卡的人總比什麼反應都沒有的要來的好,但總覺得應該要親手寫的字,親手貼的郵票才有誠意,我希望我能繼續保有這個習慣...

    王姐

    回覆刪除
  5. 王姐 to 快樂小魚2008年12月12日 上午8:31

    王姐...你是說有消息的那幾位姊妹,不算是好消息嗎?呵呵~
    不過老實說,你帶的那群青少年,現在都是適婚年齡,
    而結婚的,卻是那些離開了的人啊!
    我猜下一位有好消息的應該是敏誠吧!感覺他的進步比較快



    我是指我這一輩的,不是你們青少年那一輩的,你們還不到需要煩惱的年齡啦...
    至於那幾個要愛情不要上帝的,只覺得為他們的生命感到憂心,沒有想過她們結婚到底算不算是好消息.

    王姐

    回覆刪除
  6. 王姐 to 快樂小魚2008年12月12日 上午8:32

    是「進度」比較快,手誤


    大家都到了交往男女朋友的年紀了,
    鼓勵大家~~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耶穌故,二者皆可抛.

    有了耶穌就有幸福的婚姻,
    大家保重....


    王姐

    回覆刪除
  7. "有了耶穌就有幸福的婚姻"

    去其婚姻可也

    ==>有了耶穌就有幸福


    所以有人說,婚姻要幸福,一定要有 第三者",
    而這個 "第三者" 就是耶穌,

    Amy

    回覆刪除
  8. 友誼真是互相的啊..
    總不能一張熱臉去貼冷板凳.
    我常有時覺得教會的朋友太冷漠,
    就只是參加聚會追求,但私底下卻很少主動交往
    嘗試過幾次邀約活動,對有些人就漸漸放棄.
    有時候,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或許他們認為"有耶穌就好了"吧?
    我只是一個凡夫俗子,沒那麼聖潔.有時候還蠻嘔的.


    我聽過一位牧師說,真正的團契是在團契時間結束以後才開始,不過在忙碌的社會,能固定來教會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我們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妳說中了我心裡的感覺,
    毅然決定不再寄那麼多的卡片,
    就是因為一直用自己的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的感覺真的很差...


    王姐

    回覆刪除
  9. Dear Amy:
    Although we don\'t often keep in touch, I still read you articles in you Blog all the time. I and Jamine always think about you.
    Happy Christmas.

    Sabrina


    Hi, Sabrina,
    謝謝妳的關心與問候,
    我也常常想到妳,Jamine和你們的二個女兒,
    有時也為你們禱告,
    良善組的每一個人都很愛我們,對我們很好,
    常常懷念你們,
    祝你們有一個平安的聖誕節,
    有一個美好的新年...

    love
    Am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