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小ㄅㄨ成長日記(1)

little girl.jpg

今天來寫幾件小ㄅㄨ近來的情況,
小孩子,除了身體成長的很快以外,
他們的心靈也在迅速的發展,
好想寫下孩子所問的每一個問題,
分享她的每一幅作品,錄下她的每一個可愛的動作和聲音,
並在她的 " I can do " list 上再添上一件本來不會現在會做的事...
只可惜,沒有一個母親能完全做到這些,
能留下來的很有限,
很多,很多只能留在回憶裡...

1.自制力超強的小ㄅㄨ
在 " 自制 " 方面,我常常覺得ㄅㄨ不像個四歲多的孩子,
她的自制力有時候比許多成人還要強.

A.  ㄅㄨ很喜歡吃冰淇淋,不管天冷天熱都吃,
因為不希望她吃的太多,
所以規定她,週間不可以吃,
只有週末才可以吃,而且一天只能吃一次,
有時候,在週間,覺得她表現的很好,
所以想給她一點冰淇淋奬勵她,
她就會問,今天是weekend 嗎?
我說,不是...
" 那....為什麼我今天可以吃ice cream? "
" ㄟ...好吧,那就不吃囉,等星期六再吃,好嗎? "
" OK !! " ㄅㄨ快樂的說.
媽媽承認自制力還沒有四歲的ㄅㄨ來的強.

B.美國的聖誕節有個不成文的習俗,
就是收到的禮物先不要打開,也不可以告訴別人你送了什麼給他,
然後等到開禮物那天,大家都會得到一個大驚喜.
ㄅㄨ的學校在聖誕節期間有一個交換禮物的活動,
學校給每個家長另外一個小朋友的名字,
然後我們就帶著孩子去為這個小朋友挑一個十塊錢左右的禮物,
老師說,要保守秘密到交換禮物的那天,讓小朋友自己開禮物.
那天,ㄅㄨ跟我說 : " 媽媽, 今天雪倫跟我說她送我的禮物是一個公主的DVD player(玩具的)."
" 老師不是說要保守秘密嗎?雪倫沒有保守秘密,那妳有沒有告訴她,妳送她的是什麼呢? "
" 沒有,我只跟她說,我送她一個(有)公主(圖案) 的東西,但是沒有告訴她,我們要送她一個帽子. "
" 乖小ㄅㄨ,妳真的很棒,很會保守秘密. "

C.因為服事的緣故,許多時候,小ㄅㄨ該睡午覺的時間,我們卻必須在教會服事,
所以,在去教會的路上,我會跟小ㄅㄨ說,
妳先在車上睡一下,不然等一下會太累,
小ㄅㄨ在車上喜歡哇啦哇啦的講話,
一會要猜謎,一會要講故事,要不就是問東問西的,
但是只要我一告訴她,需要在車上先睡一下,
她很快的就開始安靜下來,然後一會兒就睡著了,
有一次,我坐在她的旁邊,
我轉頭看著她說: " ㄅㄨ,先睡一下,不然等一下會太累..."
" 媽媽,那妳不要看我,我要睡了."
" 好..."  我轉頭向窗外看去,
ㄅㄨ開始安靜不講話,
三分鐘後, ㄅㄨ睡著了....

2.ㄅㄨ玩乒乓球
教會新買了一組乒乓球桌,
主日下午有幾位弟兄姐妹留下來打乒乓球,
ㄅㄨ從沒有看過乒乓球,所以就好奇的跟在叔叔阿姨旁邊湊熱鬧,
一會兒,她便發現有一件好差事很適合她,那就是~~~撿球.
ㄅㄨ的個子小,不管小白球滾到哪兒,
椅子中間,桌子底下....小ㄅㄨ都能夠鑽進去把它們給找出來,
她跑來跑去,鑽來鑽去,忙的不亦樂釆,
天冷得很,但是她卻忙得二個臉頰紅冬冬的,像顆紅蘋果似的.
後來,我和廖先生二個人先後來到車子旁,準備要回家了,
結果找來找去都沒有看到小ㄅㄨ,
廖先生以為是我帶著ㄅㄨ,我則以為ㄅㄨ是跟著爸爸走了,
結果,我們二個人又跑回教會去,
原來ㄅㄨ又跑去幫叔叔阿姨撿球了.
" 走啦...Grace  !!! " 我喊著.
" 媽媽, 乒乓球真的很好玩  !!! "  ㄅㄨ邊跑邊跳著說,
乒乓球是很好玩,但好像不是這樣玩的...

3. 小ㄅㄨ說謊話
孩子愈長愈大,心思開始愈來愈複雜,
最近發現,ㄅㄨ開始會說謊了,
今天是十二月卅一日,除夕...
學校明天一月一日開始放假,
但是今天早上,小ㄅㄨ不肯上學,想在家裡看電視,
我不許她隨便請假,就要她去問她爸爸,
小ㄅㄨ跑去問,一會兒跑出來跟我說 : " 爸爸說,OK..."
真的嗎?我不相信...
我去問廖先生 : " 你答應Grace今天不用上學啊? "
" 沒有啊,是她跟我說,今天No school.  "
原來,ㄅㄨ跑去跟爸爸說,今天不用上學,
爸爸搞不清楚學校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放假,以為ㄅㄨ說的是真的,所以就應了一句OK,
然後,ㄅㄨ就跑來跟我說,爸爸說ok.
當然,ㄅㄨ被處罰了,她哭的很傷心,
我抱著她,安慰她說,媽媽處罰妳,是希望妳能作對的事情,一個會說謊的人,是不會有朋友的.以後不可以再說謊話了,知道嗎? "
ㄅㄨ臉上掛著二行淚,哭哭啼啼的上了車.

根據聖經上的教導,人天生就是有罪性的,
不用人教,孩子自己就會犯罪,
我相信人性本善,也相信人性本惡,
這個孩子未來是善是惡,就看我們怎麼去扶持這棵小小的幼苗,
我們盡了作父母的責任去教導他們,
最重要的還是要教導他們作一個敬畏神的人,
在未來的年日裡,我們對孩子的影響力和掌控力會愈來愈少,
若他們在上帝的手中,由上帝掌管他們的一生,
我們才能真正的放心.

------------------------------------------------------------------------------

後記:
後來,我發現不一定是小ㄅㄨ說了謊,而是溝通的問題,
ㄅㄨ有時候講話不是整句的表達,而是只挑重要的字,
也許她跟爸爸說 " no school " 並不是要騙她爸爸,
而是要告訴爸爸她今天不想去上學,
ㄅㄨ爸爸一時不察,也沒有多問她幾句,
所以,就以為女兒在告訴她今天學校不用上課,
而ㄅㄨ因為她跟爸爸講了以後,爸爸沒有表示反對,
所以她就以為爸爸同意了....
根據我對小ㄅㄨ和ㄅㄨ爸爸的了解,
事情的真相可能比較接近這樣....

這是今天下午突然有的醒悟,
我跟ㄅㄨ爸爸講了,
順便抱怨一下,他總是不關心孩子學校的事,
聽孩子講話也心不在焉的,連多問幾句話都懶,
才會造成今天的誤會,
ㄅㄨ爸爸也不高興,
覺得我沒有搞清楚就隨便處罰小孩.
不過當務之急,就是要找適當的機會跟小ㄅㄨ澄清一下,
有錯的人都要向彼此認錯....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optometrists
gold coast optometrists Counter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大方向與小細節

一高一矮.jpg

類似的戲碼,常常在我們家演出....

上個禮拜,因為女兒,女婿要回家裡來住,
而我們家床位有限,
所以打算讓女婿在房間的地毯上打地鋪...
洛杉磯這幾天非常寒冷,家裡棉被又不夠,
所以我們在討論如何能女婿睡的溫暖又舒適,
" 我們可以用睡袋呀..." 我跟廖先生建議,
" 什麼睡袋 ? " 廖先生回問?
又來了...,睡袋就是睡袋, 還 " 什麼睡袋 ? "
當你問 " 什麼睡袋 ? " 的時候,你希望我回答什麼?
每次都為了廖先生問這種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感到不耐...
廖先生沒有理會我的不耐,
繼續在那裡自言自語的說 : "紅色那個好像不夠溫暖. "

一直到那天晚上出去買東西的時候,
我才忽然想起來,
有一次我讀一篇文章,忘了出處在哪裡,
講到不同個性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模式,
有一種人,他們是一種包裹式的想法,
腦中出現的畫面是大方向,
像我就是屬於這種人,
當我講到可以用睡袋的時候,
我的腦中出現的是一個指令~~用睡袋來解決女婿打地鋪的問題.
有另一種人,是細節型的,
腦中出現的是一項一項的小細節,
像廖先生,當他聽到我說 " 用睡袋 " 的時候,
他的腦中已經出現家裡幾個放在不同地方,不同顔色,不同功用的各種睡袋...
所以,當他問到 " 什麼睡袋 ? " 的時候,
他是在想,用哪一個比較溫暖,比較合適,
然後他隨即又想到,紅色的那個不行,因為不夠溫暖...

本來,在心中還有點兒不高興,
不明白廖先生為什麼老是問那些沒頭沒腦,叫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
原來,是二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同樣的一句話,在我們腦中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畫面.
想到這裡,不禁莞爾,心情忽然開了,覺得上帝創造人真的好有趣...

像我這種只想到 " 大方向 " 的人,通常都不會想到太多的細節問題,
所以,最合我心意的上司就是,給我一個指令就好,
大概類似,在什時間以內,要達成什麼樣的結果.這樣就夠了,
我不想要有太多的細節規定來約束我.
我自己會想辦法達到那個目標,
我以前和一位牧師同工,真的令我覺得非常辛苦,
每一件事都要照他規定的格式來作,
包括,我打出來的成人主日學講義,
用什麼樣的字體,幾級大小的字,所有格式都要統一規格...
當然,我並不是那麼不願意照他的規定來做,
只不過,在作的時候,心裡會覺得很不愉快,
因為我不喜歡花那麼多時間和心思來講究這些細節問題,
只要我的教材內容編寫的好,不就沒有問題了嗎.

婚後才發現,廖先生也是這種很要求細節的人,
對於我這個凡事只量其大約的人來講,真的有許多功課要學,
每個禮拜幫他打主日講道的大綱,就是我的試煉期,
我告訴我自己,這次幫他打字,一定要心平氣和,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但是很少成功....
舉個例子,
對我而言, 主,神,上帝,這幾個詞兒,
撇開神學的角度不講,這三個名詞的意思是一樣的,
耶穌基督,基督耶穌,主耶穌基督,這三個名詞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還有,反省,省察,省思,也都有共通的意思在,
但是我們家廖先生,
他會一直花時間在這幾個意思根本就是一樣的字上面,
一會兒寫 " 主 ", 一會兒改成 " 神 ",
昨天,光改 " 反省 ", " 省思 " , " 省察 "...這幾詞兒,就改的我要抓狂,非跟他翻臉不可,
這有什麼差別呢?
我只要讓聽的人知道,我們需要常常在主面前自省,不要讓他們以為犯罪是無所謂的事情就好了,
誰會在意你用的是哪一個詞兒呢?
每次我都是如此這般,一邊改字,一邊碎碎唸...
而且更可氣的是,
常常,我好不容易改好了,已經E-mail 給同工之後,
廖先生又要再改,然後又要重開機,重改字,重寄一遍,
遇到這樣的人,真的不吐血也難.

但是,夫妻之間真正要和平相處的話,
我們都不能要求對方需要為此而有所改變,
我們只能一生一世,長長久久的包容彼此之間的差異,
如此才能牽手走一輩子.
其實,只要想想,他是另一個上帝所創造的,和妳完全不同的人,
不管是看大方向的,或是管小細節的,
都彼此需要,也應該彼此欣賞.
如此,你不單不會為對方的行為感到生氣,還會欣賞上帝的創意和奇妙的傑作.

那天在廖先生的壽筵上,
大家都對他說了幾句祝壽的話,就感恩與祝福的話
我請求他包容並原諒我常常對他不耐煩的態度,
期許自己能成為丈夫的好幫手,讓他在教會裡成為人人尊敬愛戴的牧師,
廖先生居然很感性的說 : " 妳已經幫我很多了  .... "
我們夫妻倆都是極缺乏情調的人,難得對彼此說幾句貼心的話,
(本來我還有點兒幽默感,偶爾喜歡開開小玩笑,但是每次跟他講笑話都好像是在對牛談琴,所以現在鬥嘴,開玩笑的工夫比以前退步很多.)
那天,我們聽到了彼此的心聲,
讓我對我們的婚姻更有把握,也更感謝神,
二個完全不同的人,
只有靠著包容和忍耐,靠著我們對上帝 (或主,或神) 的信心與順服,
才能有幸福,美滿,榮耀神的婚姻.

Counter Stats
burleigh accommodation
burleigh accommodation Counter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歡樂感恩聖誕節

聖誕節.jpg
跟大家分享今年感恩節,聖誕節的幾個特別的記事...
1.未來的親家
兒子菲利浦明年要訂婚了,
今年感恩節,準媳婦安吉的父母親從台灣來,二個姐姐分別從夏威夷和紐約來到洛杉磯跟我們全家見面,
同樣是從台灣來的,所以相談甚歡,倍感親切,
我更是高興,以後和親家公,親家母的溝通不會有問題,
而且將來回台灣又多一個地方可以去了...
明年我們夫婦倆會帶著小ㄅㄨ跟菲利浦回到台灣台南辦他的訂婚大事,
對我們而言真的是件歡喜快樂的事.
照片中誰是誰呢?
很簡單,我們全家都長得滿像的,
安吉家三個姐妹也長得很像,
所以,只要看到幾個長得很像的就是一家人囉...

IMG_2516

2.雨季開始了
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的一月是洛杉磯的雨季,
乾旱了一整年的加州終於開始連續的下雨日.
在台灣,尤其是在內湖,下雨下的讓人覺得都要發霉了,
所以我本身並不是很喜歡下雨...
但是我知道在聖經中, " 雨 " 向來都是代表著來自上帝的祝福,
神賜下秋雨,春雨,使農作物豐收,
若是以色列人不討神的喜悅,上帝便使用旱災來攻擊不敬畏神的以色列人,
過去一年,加州沒有水,
不僅讓我看到了因為乾旱所造成的火災,
也讓我看到了在加州人心中的乾旱,
加州需要主....
求神在未來的一年,使恩雨沛降加州,
不管地上的乾旱或是人心中的乾渴都能得恩雨滋潤.


IMG_2535

物以稀為貴,因為這裡經年不下雨,
小ㄅㄨ的小猫雨傘和Hello kitty雨鞋幾乎都派不上用場,
所以她非常的期待而且喜歡下雨天...
雨季來了,
小ㄅㄨ穿著她的大外套和小雨鞋,打著她的小猫雨傘在雨中玩,
她跳在小水窪中,把水花濺起,
又把舌頭伸出來嚐嚐雨滴是什麼味道,
還撐著雨傘在雨中講故事,真是可愛 !!!
" 媽媽, I like rainning day !!! " 小ㄅㄨ說.

3.聖誕樹與聖誕禮物
上帝真得是非常非常的恩待我,
雖然只有四十多歲,但是卻可以享受子女已成年的種種好處,
提娜和新婚夫婿尤金,和兒子菲利浦都回家過聖誕節,
很多事情他們都可以分擔,
像去接阿嬤,或是開車出去跑跑腿,買點東西,跟幫忙照顧妹妹...等,大家都很幫忙,
只要父母親一開口,
聖誕樹就架的美侖美奐,完全不需要我們二位 " 老人家 " 動手.

IMG_2521
小ㄅㄨ幫姐姐,姐夫一起佈置聖誕樹

IMG_2526
大功告成,樹頂上的雪花是ㄅㄨ親手作的.

因為提娜和菲利浦都已經脫離學生生活,在社會上工作,成為有產階級,
所以,今年在接送聖誕禮物方面,和往年有一些不同,
以前他們都會送一些像洗手乳,浴巾,襪子...等小禮物,
也會從朋友們收到類似的東西,美國人很喜歡互贈小禮物.
但今年,看他們幾乎沒有花什麼時間去採購聖誕禮物,
大概只有為家人們預備,
而且禮物也變得較貴重而實用,
今年,提娜夫婦和菲利浦三個人合送我一個GPS(衛星導駛系統),
以後可以自己出門去到任何陌生的地方,不需要擔心迷路,也不必倚靠人,
真的是很貼心,感謝他們的用心,體貼和大方的付出.

IMG_2553
聖誕節的習俗~~把從十二月開始陸續收到的禮物都堆到聖誕樹下,
等到十二月廿五日早晨,全家都圍著聖誕樹拆禮物,一家人一起,充滿了歡笑...


今年收禮物的大贏家當然是我們家的萬人迷~~ 小ㄅㄨ,
她從哥哥,姐姐,伯母,爸爸媽媽,教會的叔叔阿姨,學校的老師,小朋友...等,收到好多的禮物,
當然,我也帶ㄅㄨ到店裡去,她也為她的哥哥姐姐,姐夫和為來的大嫂挑了禮物,
難怪小ㄅㄨ總是期待著聖誕節的來到.
IMG_2554
小ㄅㄨ興奮的拆著每一份愛她之人所送的禮物

IMG_2556
尤金和菲利浦秀出小ㄅㄨ精心為他們挑選的禮物...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花那麼多的時間和金錢去買禮物和送禮物,
在什麼都有的美國,送禮物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覺得為什麼不把這個錢省下來,雪中送炭去幫助連飯都沒得吃的人呢,
但是在美國,
如果你沒有送禮物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就表示你不在意也不愛他們,
這是他們的文化,我必須也跟著用這種方法來向家人表達愛,
只是有點兒擔心ㄅㄨ,怕她以為,聖誕節只是個收禮物日子.


3.六十大壽
IMG_2544
十二月是廖先生的六十大壽,
六十了,已經邁入老年期...
但對他而言,卻是許多新的開始,
六十歲才當牧師,六十歲才當岳父,
六十歲之前,他是律師,自己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
他是老闆,大家都要聽他的,
六十歲,才開始學習怎麼作僕人,
很多,很多的改變與不同,
卻也充滿了過去所未曾經歷的恩典與祝福.

IMG_2549
六十大壽的壽筵,邀請了廖先生的兄弟姐妹


4.家庭新成員
三年前買了幾條小魚給ㄅㄨ,
因為她喜歡看魚在水中游,
本來以為養一陣子就該結束了,
沒想到小魚的生命力很強,活的很久,
每天都要記得餵魚,一個禮拜就要換一次水,
出遠門幾天還得託人家幫忙照顧,
所以,我漸漸覺得厭煩,覺得這些魚怎麼還不死啊....
沒想到在我開始有這個念頭以後,
這二個月來,小魚開始一條一條的死掉,
上個禮拜,連最後一隻鬥魚也死了...
我相信心裡的愛和口中的言語真的帶著力量,
如果,你心裡不愛牠們,又希望牠們死,牠們就真的都死了...

魚死了之後,小ㄅㄨ說,她希望再養一隻竉物,
ㄅㄨ怕猫和狗,我們夫婦倆也覺得養猫狗太麻煩,
她說她想養小鳥,
我心裡打著如意算盤,
養魚要每天餵魚,還要常換水,
養鳥就只要把小盒裝滿食物,好幾天餵一次就可以,而且也不必換水,
應該是比養魚要省事一些,
所以我們就去店裡買了二隻鳥回來了.

IMG_2557
這就是我們家的新成員~~Dora & Boots (朵拉和布茲)

(真正的Dora & Boots 應該是他們)
Dora & Boots





等買回來以後,才發現,我真的是太異想天開了,
養鳥其實比養幾條小魚麻煩太多了,
不但要每天替牠們清大便,換喝的水,
牠們飛的時候,羽毛掉的滿地,吃的時候,穀殼也會到處噴飛,
現在我還要一天掃好幾次地,
更讓我擔心的是,
根據店員給我的資料,牠們可以活~~~
十四年以上.... 哎....  :(
菲利浦看到這二隻鳥,非常有興趣,
上網找了好多關於這種鳥的資料,
" 妳需要每二天餵牠們吃一些水果,"
" 妳不能因為養鳥有不好聞的味道而使用芳香劑,這樣牠們會死掉,"
" 妳需要有時放牠們出來飛一飛.."
" 妳可以訓練牠們講話,"
" 每天至少一個小時跟牠們談話交流..."

哇哩咧...我這是在養鳥嗎?

不過,有了小魚的前車之鑑,
我還是決定要好好的照顧這二隻鳥兒,
這讓我想起了,有人說: " 愛是一種決定,是一種意志力. "
我想這句話是有幾分道理的.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dry cleaners
gold coast dry cleaners Counter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網路世界與我 (附帶道歉啓事)

女人與電腦.jpg
首先要跟這幾天上網來看我的朋友們道歉,
讓你們看到許多不健康,不營養的文字,
真的很對不起大家....

事實上,對於這個人的所有回應,
我是有點不太高興,但並不是真的很生氣,
從小到大,從不缺有人罵我,所以也不差這一個,
我只是故意選擇用強硬的態度和字眼來回應.

那是因為,我之前去到一個也是基督徒的網站,
也是有人上去叫陣,惡搞,講了一些對版主人身攻擊的話,
像 " 妳寫的這些東西有誰要看... "  之類的話,
這位姐妹,一反平常活潑可愛親切的形象,
連寫了幾篇回應,責備這個人,
又寫了二篇文章呼籲網友起來撻伐這樣的人,
結果,因為她的是人氣網站,有許多她的粉絲起來支持她,
大家一起發言和版主站在同一條陣線上,
那個人從此沒有再來找過麻煩.

當初,我想,(本來要回應給這位版主)
我覺得她的反應太過激烈,
總共也只有這麼一個人,其他大多數的人都還是支持她的,
何苦花那麼大的心力,生那麼大的氣去處理呢?
我們是基督徒,就用愛心包容,凡事就和善以待,低調處理吧.
後來,我沒有留下我的回應,
卻看到她寫了一篇文章,解釋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網路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
一般家庭,都必須經過我們的同意,別人才會被容許進到我們家裡來,
但是部落格不一樣,
它像是一個房子,沒有安裝門板,
任何時候,都有人從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而來,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認識不認識這些人,
你不知道那些人是誰,個性如何,背景為何,
連基督徒也都有好多種不同的,
所有的人,都可以不經你的同意在你的家裡進出,
拿走一些東西,或留下一些東西,
有的人是帶著禮物,帶著花兒來,是來跟你交朋友的,
但也有的人是來你家丟垃圾,拉屎,來跟你打架的.

要長年持續經營一個部落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裡絕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我用心寫出來的,
即使是一篇書籍介紹,或是文章的轉貼,
我也不是從別的網站直接貼過來,
我會儘量消化整理,思考組織,然後用自已的話寫下來,
或是分享一些我個人的感受.
每寫一篇文章都是幾番在心中思考演練,組織架構,
雖不能說是嘔心瀝血,但也算是傾心之作,
寫完貼出之後,還要再多看幾遍,
改錯字,改不順的句子,或是再作一些加添刪改,
在部落格上貼一篇文章都要花許多的時間和心力.

但是來批評指責的人,卻很簡單,
不需要思考,也不必有任何的體恤,
只要花一分鐘,口不擇言的講幾句刺傷人的話,
然後不必負任何責任,就拍拍屁股走人,
然後還不許別人反擊保護自己,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只許自己罵人,不許別人罵他,
自已沒事跑到人家家裡打人一巴掌,還不許人家呼叫.
高興的話就再來叫囂幾句,
不高興的話,狠話撂下後,就從此不來,管你是什麼感受,什麼想法,
反正也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還有的更惡劣,拼命在你的版上寫難聽的髒話,
電腦技術好一點的還來洗你的版,
(就是在你的版上登成百上千的無聊廣告,讓你刪留言刪到手軟).

我後來同意這位版主的看法,
我們要叫這樣的人知道,他們這樣的作法是要遭人唾棄的,
大家都要起來反對這種作法,抵制這樣的人,
如果,大家都出來說句話,表明自己堅定的立場,
讓他們知道,大家都不歡迎這種沒有禮貌,不負責任的人,
那麼,至少叫他不會再來你的網上作這種事.

以上是我這次處理這件事的立場,
抱歉,讓大家都難過了好幾天,
事實上,我並不是沒有給這個人機會,
上次,他也是留言指責我,
我把它定位為是一個基督徒給我的建議和勸告,講得也有幾分道理,
而且後來態度也還滿客氣的,
所以,就當他是一個新認識的朋友,
有一陣子還有想到他,後來怎麼都沒有再出現,
想必是不喜歡我的文章吧....

沒想到,前幾天,他突然又出現,還是一樣,一開口就罵人,
而且也沒有針對那篇文章的主題,
只是挖挖以前的瘡疤,直接對我作人身攻擊,'
所以我才決定,這次不再客氣....
我認為,要評估一個人,
不能只看他生命中的某個點,
而是要看他的整個生命曲線,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只用這個人現在的狀況就斷定他的好與壞,
而是要看他五年,十年前是個什麼樣子,
看他這幾年來成長多少,進步多少,而不是只針對他眼前的情況來評論他.
所以,如果,你不是很了解一個人的過去,你就不能說,他現在是一個不對的人,
你如果不能了解那個人的許多方面,你不能單從他的某一方面就斷言他的其他方面如何,
我只不過在網上寫了一篇教養兒女的文章,
他就斷言批評我的牧會工作,還說我的會友在我的心中沒有我的孩子重要,
這是從何說起? 根本就是毫無憑據,不負責任的話.


有人說,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
因為有的人不是美女,卻放了一個美女的照片,
是的說不是,不是的說是,有的說沒有,沒有的說有.
但對我個人而言,
在這個網站中的我,比現實中的我更真實,
在現實世界裡,你看到的是外表的我,
但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我的心...
在現實世界裡,人所知道的是,
一個卅六歲的單身女傳道找到了如意郎君,
但在這裡,我分享了在等候婚姻的過程中,我所經歷的許多掙扎,痛苦,壓力,和對上帝的不解,
後來我發現,
真正使人得幫助和激勵的不是我什麼時候結的婚,嫁給了誰,
而是我所承認的~~~我的掙扎和我的小信,
當我把我私底下向神作的一個禱告毫不避諱的寫出來後,
我才發現,原來那是許多在服事中等候主的姐妹的共同心聲,
這個禱告,在許多姐妹的心中有了共鳴,也成了她們的禱告.

我之所以在這裡掏心掏肺的,甘冒被傷害的風險,
把自己的心中的掙扎,疑惑,思考,軟弱,不信的過程...等,
赤裸裸的,血淋淋的坦露出來,
是因為身為一個傳道人,教導,講道多年,
我知道,分享生命的過程,比分享所得的結果更能幫助人,
當我在前面帶領主所託給我的羊時,
許多路我必須先走過,許多地方我必須先去過,
否則,我就沒有足夠的經歷,也沒有那個概念來帶領弟兄姐妹去到神要我們去的地方,
我不能只拿手指頭指著一個方向,然後告訴別人,你必須去到那個地方,
我覺得我必須講得更詳細,
 " 你可能會遇到什麼情況,如果遇到了該怎麼辦...,"
 " xxx地方,會有陷阱,要小心..."
我還會秀出我的傷疤說: " 你看,這就是我當初在什麼情況之下受的傷."
我覺得,我必須要把自己剖析出來,
好讓我的弟兄姐妹們清楚知道他們可能會有的遭遇,
我希望我的弟兄姐妹都能藉著我的分享,
成功的渡過許多信仰的關口,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不前,
我覺得,我必須要這樣做,才是一個對得起主,對得起弟兄姐妹的傳道人.

本來,我只是把這裡當作是一個生活近況報告的地方,和我的親友們作個聯繫,
但是,打從我知道有許多人從這個網站中我的生命經歷和體驗得到激勵和幫助,
我就把這裡也當作是我的事奉領域,是主所託給我的工作,
讓我有機會去幫助一些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在現實世界中相遇的人,
因為這樣,所以,大家才會在這裡看到我的許多文章,
它們有些或許還是不夠成熟的思想,那是因為我只想到了問題,卻還沒有答案,
比如,這位仁兄一再拿 " 復興 " 這個話題來發揮,
說我不會懂復興,也不能承受復興...等等,
(我真的不懂,我怎麼教小孩跟我懂不懂復興有什麼關係???)
我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因為,說我現在不懂復興,我承認;但我不認為我會永遠不懂,
說我不能或沒有資格承受復興?  誰知道???
我會把那篇文章寫出來,只是想拋磚引玉,讓大家一起來思考,或者是讓大家來經歷我的思考過程,
沒想到會被拿來當箭靶,
真心的感受,一再的被拿出來尖酸的消遣與諷刺,真的讓人覺得寒心,...

呼 !!!
終於把我想說的話說完了,
總之,再一次向大家說聲抱歉,
請大家體諒版主的用心,
不管是寫文章的心,或是維護網站平安的心....
大家放心,向你們保証,
無論這個人再寫什麼,我都不會再罵回去了,
但是,如果下次又有別人來鬧,
大家都要出來幫我說幾句話喔  !!!
但不用像我那麼兇啦,壞人我一個人當就好了...
若有多一點人出來幫我(不是幫我這個人講話,是幫我維持秩序),
那麼就會製造出一個群體的力量,使每一個來到這裡的新朋友都必須用該有的態度來對待彼此,
我也不必一個人費那麼大的力氣去跟人家吵架了.


謝謝大家的忍耐與包容....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dry cleaners
melbourne dry cleaners Counter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The glory of Christmas

crystal cathedral
星期五晚上帶著ㄅㄨ去到洛杉磯的水晶大教堂觀一年一度的表演~~耶穌降生的故事,
門票還真不便宜,一個人要20美元,
但我覺得還滿值得的,
因為場面真的的很壯觀,
(當然,我也會想,耶穌當年出生的時候,真的有這麼 " 普世歡騰 " 嗎?)
或者應該是靜悄悄的?
或者...世界是靜悄悄的,而天上卻是熱鬧的?
這齣戲,在美國還算滿有名的,有的人都會從外州前來觀看,
" 耶穌降生 " 的故事對許多美國人而言是耳熟能詳的,
那為什麼就是在水晶大教堂的演出會這麼有名呢?
因為,在一個半小時的表演當中,
你會看到許多美女天使穿著白色的飄飄長裙在天空中飛舞著,
Angel-GloryXmas-m.jpg








你會看到三博士騎著真的駱駝來了,
king













還有驃駻的羅馬將軍騎著俊馬,拿著火把從你身邊走過,
現場的氣氛之逼真,連ㄅㄨ看了都覺得害怕.

當然少不了約瑟和馬利亞騎的憨厚的驢子,和牧羊人的小羊,
500xmjdonkeyc05.jpg








那些羊有黑臉的,有白臉的,真的好可愛....

連馬利亞手中抱著的嬰孩都是貨真價實的baby,
不是洋娃娃喔...
馬利亞與約瑟
整個劇從頭到尾,
有舞蹈,有歌聲,都是專業的,
無論是小朋友或是成人,都表現的非常好...





這是其中一個小牧羊人唱的 " 平安夜 ",
可能是他的家人幫他拍的吧...


回家的路上,廖先生問我今天晚上最感動的是什麼,
有三個部份,
一個是,當天使傳講神的信息,離開馬利亞之後,
有一段是約瑟和馬利亞,一起手拉手唱著~~~榮耀歸於神,願意順服神的帶領時,
心中覺得特別激動,覺得夫妻能夠攜手決定要一起榮耀神,順服神,真的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心願.

另一個是三個博士帶著禮物獻完禮物之後,
有一個貧窮的小男孩唱著,
我沒有什麼能獻給祂,只能獻我的心.
慈愛的神不看我們給祂什麼,
而是看我們是否是出自真誠的心...

最後是我的體會,
理解聖經需要用些想像力,
若是能想像出當時可能的情景,
或是把經文的情形具體呈現,
如透過繪畫或是戲劇,
則我們對經文就會有較多,較深刻的感動了...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link
gold coast link Counter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小ㄅㄨ戒奶嘴記事補遺

happy girl.jpg

之前在小ㄅㄨ的最後任務 跟大家分享了小ㄅㄨ戒奶嘴的過程,
後來又想起一件相關的事情,
再來跟大家分享...

去年我讀了一本書大概是叫~~言語的威力(或是語言的威力,華神出版)
以下的分享是我把這本書裡面提到的,再加上我過去得到的其他資訊綜合起來的.
上帝是用話語創造了這個世界,
在創世記中記載,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說要有....,就有...,
當上帝創造人的時候,聖經中講到人是按著上帝的形象造的,
所以人分享了上帝一部分的能力與品質,
比如,人像上帝一般有創意,有道德感,....等,
不僅神的話語是有力量的,
因為人是按著神的形象造的,
所以,人也分享了從神而來的,一些在話語方面的力量,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口常常說出哪些話,那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許多基督徒的見証中,都証明了這個說法,
如果,一個妻子常常罵自己的丈夫沒出息,
那麼她的丈夫就會真的愈來愈沒出息;
如果,一個丈夫常常嫌自己的妻子是個黃臉婆,
那麼他的妻子就真的愈來愈像個黃臉婆;
如果父母親常常罵孩子笨,孩子就真得什麼事都做不好;
如果一個人常常說自己怎麼那麼倒楣,那我們會發現,
那個人的運氣真的就是很不好.

我遇見一個傳道人,
他的想法非常的負面,每次聽他談話,
我會覺得在他的眼裡,無論是世界,或是教會,或是他所認識的人當中,
都沒有一個好人,所有的人都是問題叢叢,許多人甚至使他受傷,
我從沒有聽過他讚美過誰,也沒有從他的口中聽過一點兒好消息,
他總是覺得他對別人真誠以待,而卻總是遭到別人的辜負,
他換個好幾個教會,所牧過的教會,一間比一間小,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他常常講這個人有問題,那個人也有問題,
所以,他真得就碰到許多有問題的人.

有一個牧師受託幫助一群重考大學的男生,
這群男生調皮搗蛋,根本就是自我放棄,整天就是在弄他們的髮型,梳他們的頭髮,
牧師氣起來,就叫他們全部都去理光頭,
當然也沒有人甩他,
牧師就自己先去理了個大光頭,
學生一看,不得了,牧師是來真的,
男生通常都是講義氣的,所以很多人就跟著也理了光頭,
然後,牧師在門口放了一面鏡子,
叫學生們每天進教室之前先對著鏡子說: " 我是上帝的兒女,我是寶貴的. " 
慢慢的,學生們開始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願意努力用功,
因為,透過每天的宣告,他們真的體會到自己的寶貝與尊貴.
那一年,許多人都考上了大學. 

因此,我們平常應該常說,肯定的,正面的,鼓勵的話,
尤其是對自己的配偶,自己的家人,要常說正面的話,欣賞,肯定的話,
這樣,家庭生活就會更加的喜樂,幸福.
我以前很喜歡批評別人,現在改了很多,
一則因為後來發現自己也比人家好不到哪裡去,
二來因為常常用批評論斷的的眼光去看事情,
最不快樂的,往往就是自己...

回到ㄅㄨ戒奶嘴的事上,
之前因為苦苦尋不著適當的機會讓ㄅㄨ可以心甘情願的把奶嘴改掉,
又擔心這樣拖下去,含奶嘴睡覺得習慣不知何年何月可以改掉,
想起了所學到關於 " 話語的威力 ", 所以決定要先從話語方面下手,
大約在一個多月以前,
我要ㄅㄨ每天晚上睡覺前說三遍~~~我不需要奶嘴,
然後才可以把奶嘴放進嘴裡,
ㄅㄨ覺得這樣很有趣,
明明口裡說,我不需要奶嘴,
說完卻把奶嘴放進口裡,
所以,每次她都一邊講一邊笑,然後一邊把奶嘴放進口裡,
沒想到,就在講 " 我不需要奶嘴 " 一個多月以後,
ㄅㄨ真得完全不需要奶嘴了.

因此,我相信整個過程會如此出人意外的順利完成,
除了我上次跟大家分享,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時機成熟再順手一推以外,
話語的力量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份.
這不僅是基督徒可以使用的一股力量,
非基督徒也可以用,
因為這是上帝賜給世上所有人的恩典,
我們要用我們的話語去祝福人,說造就人的好話,
常常在口頭上讚美,鼓勵自己的配偶,家人,同事,同工,
他們的生命會因為我們的話語而變的更好,
常常對著鏡子告訴自己,我是寶貴的,我是重要的,我可以作到,
我們會成就許多我們自己都想不到的事;
但不要用我們的舌頭去咒詛人,傷害人,
因為那會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惡劣,
不但你自己不快樂,倒楣,
周圍的人也會跟著倒楣,不快樂.
我們要小心的使用我們的言語,
因為言語的威力也許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大的多.





附加照片~~~告別奶嘴的ㄅㄨ

IMG_2515
ㄅㄨ戒奶嘴的大功臣之一~~提娜姐姐


IMG_2533
ㄅㄨ戒奶嘴的大功臣之二~~芭比電吉他

IMG_2534
ㄅㄨ告別陪伴她多年的奶嘴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electrician
melbourne electrician Counter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嘲弄性別差異的幽默小品


wow wow wubbzy.jpg
摘自~
人生一定要沾鍋
作者:John C. Maxwell
智庫文化出版

寫的真的很絕...男人會花兩塊錢去買他喜歡的東西,即使這東西只值一塊錢;
女人會花一塊錢去買兩塊錢的東西,即使這東西她根本不喜歡.

女人在找到丈夫之前總是擔憂著未來;
男人在找到妻子之後才開始擔憂起未來.

所謂成功的男人就是所賺的錢比太太花掉的多;
所謂成功的女人就是能夠找到這樣的男人.

要和男人快樂相處,你必須非常瞭解他,並且少愛他一點;
要和女人快樂相處,你必須非常的愛她,但千萬不要試圖去瞭解她.

已婚男人比起單身男士較為長壽,
但是,已婚男人比單身男士更想死.

任何已婚男人應該忘記自己的錯誤~~
動用二個人記住相同的事情一點益處也沒有.

女人嫁給男人,期待他會改變,可是,他依舊故我;
男人娶女人,期待她不會改變,可是,她還是變了...

在任何爭吵當中,作出最後裁決的總是女人;
男人在那之後還繼續說的話,就成為新爭論的開端.

男人有二段時間不瞭解女人:
結婚前和結婚後.

蘇格拉底說:
無論如何都要結婚,
如果你娶到好妻子,你將過著快樂的日子;
如果你娶到壞妻子,你會成為哲學家.


-----------------------------------------------------------------------------

男女大不同是不爭的事實,
就存著幽默的心情去欣賞你的婚姻和你的另一半吧 !!!

p.s.

當我笑著跟廖先生分享這幾句妙言絕句的時候,
廖先生卻只不解風情的 " 嗯 " 了二聲,
然後繼續吃他的飯,看他的報紙 :(
真的是...,牛牽到美國還是牛.

如此缺乏幽默感,只能祝他好運,結婚後還是能活得長久...



Counter Stats
burleigh accommodation
burleigh accommodation Counter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刪掉寄聖誕卡片的名單

chrismas.jpg

來美國以後有一個習慣,
每到了年底,就會拼命找個機會照一張全家福照片,
(二個大孩子都不住在家裡,一家人要湊在一起並不容易).
然後拿到costco去作個印有我們全家照片的聖誕卡,
作卡片的基數是50張,
所以,每一年,
二家的親戚,加上我個人的朋友,同學,過去的同工....等,
大概就會寄個四十幾張卡片出去,
頭一年,想寄的對象特別多,好像有六十多個人,
還得想辦法刪掉一些,
慢慢的,每一年想寄卡片的對象就變得愈來愈少,
每次在列名單的時候,就想,
這個人好久沒有聯絡了,感覺關係淡了,
算了,別寄了....

今年,我作了新的決定,
我把數年來完全跟我沒有半點聯絡的人全部刪除,
加上一些長輩,只能寄去表達尊敬之意,不敢希求有所回應,
名單上只剩廿個人左右,
(其中只有十三封是寄到台灣,剩下的是寄到美國的其他地方)
所以卡片就不作了,
用來報告近況的感恩信也不想寫了,
就在卡片上寫幾句問候的話就好了.

會作這樣的決定,其實心中是帶著許多遺憾,還有一些兒傷感,
因為,這表示,有許多人,
我已經不想一廂情願的獨力去維繫一份也許對他們一點兒都不在意的關係了.
或許也表示,隨著時空的隔離,
有些情感,只能任它們漸行漸遠,
畢竟,一段關係的維繫是要靠雙方的努力與用心,
單方面是努力不來的.

其實,我自己覺得我是一個滿重感情的人,
只要曾經擁有過的關係,我都會很懷念,
也很貪心的想要留住曾經在我生命中停駐過的所有過客,
卅年前的國中同學,廿多年前高中工讀時的老闆,或同事(即使只有同事十個月)
神學生期實習教會的同工,即使只相處過一年,
只要我覺得當時相處的不錯,或是對我有恩有情的人...
我都會持續的跟他們保持聯絡,
有幾位也真的到現在都還有在聯絡的,
不過,大部分的人慢慢的都散了,
許多時候是我自己一個人儍乎乎的寄了十幾廿年的卡片以後,
然後失望的決定放棄....

當然,這次決定大刀闊斧的一次刪掉這麼多人,
除了對人有些失望以外,跟自己的改變也有關係,
剛來美國的時候,在這裡人生地不熟的,
半個好朋友都沒有,也不知道到哪裡找人,找資源,
所有的幫助和支持都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
思鄉情切,
所以,特別珍惜從前在台灣的每一段友誼,
所以,想要寄張卡片給他們,表示我珍惜並想念與他們之間的友誼,
希望他們能常常想念遠在美國的我,就像我如此的想念他們一般...
但是,後來我慢慢的覺悟到~~~人在人情在.
許多時候,人情比紙還薄,
對許多人而言,沒有機會再見面就表示緣份已盡,
事實上,我在許多人的生命中其實也不過就是個過客,
我不能期望所有的人會永遠的把我放在他們心中,
我應該要著眼現在,
努力在我現在的居所中重新找到新友誼,建立新關係,
不要再留戀過去了....

當一棵植物從一個地方被移到另一個地方時,
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新的地方生根發芽,否則就會悄悄的死去,
當然,我只能選擇在這裡生根,好好的活下去,
而不是一生帶著鄉愁與懷舊而死去.

這幾年來,
我真的在美國也找到了可以談心,彼此關心代禱的姐妹,
我也有了自己的教會,自己的同工群,
我也開始認識或知道這裡的牧師,師母,和其他傳道同工,
在美國,我開始漸漸的有了我的 " 新勢力範圍 " .

過去~~~
一有問題,就開始計算時差,等著打電話回台灣搬救兵,
現在~~~
有時想打電話給台灣的某位朋友,
往往念頭一轉,還是算了,因為即使打了電話,好像也沒有什麼好聊的;
過去~~~
每年都迫不及待的找時間回台灣,
為的就是見見教會的弟兄姐妹,和老朋友聚聚聊聊,
現在~~~
老實說,已經不是很想回台灣了,
到教會,有一半的人已經不認識,
另一半則由熟悉變成點頭之交,由不熟而變得更加陌生,
真正想見的朋友也剩下沒幾個了.
我想,是我這個離家已久的花兒已經開始生根在美國了,
美國是我的家,是我現在該努力和付出的地方,
台灣是我的故鄉,偶爾才會在心中浮現.

詩人余光中有一首詩叫 " 鄉愁 "
小時候,鄉愁像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像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像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像一彎淺淺的海灣,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

余先生的詩表達出鄉愁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與流逝而漸漸擴大,
從小小的一枚郵票擴大成一彎海灣,
而我的鄉愁卻正好相反,從一彎海灣縮小成一枚郵票,
也許,我還不夠老,經歷的不夠多,
又或者,慢慢的,我的鄉愁又會從一枚郵票變成一彎海灣....

移民來美的年日愈來愈長,
常常對自己到底是誰?根留何處?感到愈來愈懷疑,
對美國,開始漸漸熟悉,卻仍有許多陌生之處,
對台灣,有許多的情感和依戀,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
卻又覺得台灣變得愈來愈陌生,離我愈來愈遙遠....

刪除寄聖誕卡片的名單,對我而言是一個意義非凡的舉動,
活了四十多年,是到了該好好整理的時候了,
把一些原本定義為 "還存在著的友誼" 送進回憶的抽屜裡,
把他們的影像留在相本中,
或許,他們有時會出現在我的日誌中,
或許,他們會是偶爾浮現在腦海中的溫柔回憶,
但他們將不再是我生活的一部份,
也不再是我期待中出現的人影和聲音.

刪除寄聖誕卡片的名單,
表示自己已然接受上帝為我安排的新生活,
放棄對過去的依戀和依賴,
我感謝那些過去曾經是朋友的朋友給我的所有恩情,
但也該珍惜,感謝且欣賞上帝現在所賜給我的一切新的人事物.

只不過心中仍然感慨,
在人世間,
一生一世,長長久久的情感能有多少.....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doctors
gold coast doctors Counter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小ㄅㄨ的最後任務

IMG_2390.JPG
照片中的ㄅㄨ舉起了V字型的勝利手勢~~~
我成功了....
四歲半的ㄅㄨ終於完成了身為幼兒的最後任務,
向小女孩的人生路程再邁一步...每一個幼兒的父母都經歷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許多重要關卡,
把一個嬰兒養育成人的過程是辛苦的,
從斷奶,長牙,學爬,學走路,到訓練孩子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到可以長時間的離開母親(或照顧他的人),到慢慢的獨立....
有的過程可以簡單經過,有的卻需要經過一番奮鬥.

不知道為什麼,許多孩子在睡眠方面都會有不同的癖好,
有的孩子一定要拿著一條毛巾,有的必須抱著自己的小衣服,
有的孩子必須吸吮姆指,或是奶嘴,
沒有那樣東西,孩子就會睡不著覺,
甚至那樣東西不能拿去洗,也不能以別的東西取代,
據說,孩子喜歡那樣東西的特殊味道,
洗了之後,味道沒了,一樣會睡不著,
我有幾個朋友,甚至到了三十多歲,
還得抱著他們小時候的一件衣服,一條浴巾或一個玩具小熊才能入睡...

小ㄅㄨ睡覺也有她的癖好,
她需要二個奶嘴,
一個含在嘴裡,一個拿在手上,
睡覺時,口裡吸吮著奶嘴,手指頭要摸著另一個奶嘴才能入睡.

如何有效的幫孩子戒奶嘴或是改掉吸吮手指的習慣,
幾乎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題,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方法,
有的是在奶嘴上剪一個洞,讓孩子吸不了,
有的會在孩子的姆指上塗上辣椒或其他難吃的東西,
有的是在孩子很小時,可能一歲多就開始給孩子戒奶嘴,
方法更簡單,就是直接把奶嘴都丟掉,讓他沒得吸,
大約會有三天的時間,孩子沒有奶嘴可吃,就會一直哭鬧,晚上都睡不好覺,
幾天過去,孩子自然就習慣了不需要倚靠奶嘴入睡,
不過就是要有心理準備,這幾天爸爸媽媽和小孩都不要想好好睡覺了.
有一個媽媽跟我說,
" 戒奶嘴就跟戒毒一樣."

我有請教過學兒童心理學的人,
一般孩子吸奶嘴吸到三歲都還算正常,
所以,我和廖先生一開始並沒有很注意孩子吸奶嘴的問題,
何況小ㄅㄨ並不需要整天含著奶嘴,只有睡覺得時候才用,
但是隨著孩子的年紀一天一天的長大,
我才發現,大一點戒奶嘴和很小的時候戒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它已經從養育孩子的方法變成一種心理戰術.
小傢伙愈長大愈懂事,
許多時候,我必須跟她說明,溝通,引導,教育,協調,
愈來愈多的時候,我們不能硬來,
因為這樣會傷了孩子,也會傷害我們親子之間的關係.

基於當初訓練孩子上廁所時有點兒操之過急,
造成小ㄅㄨ長達一年的便秘問題,
這次,我就學會要慢慢等待,等時機成熟時,再給上臨門一腳,
事實上,ㄅㄨ早就不需要奶嘴了,
因為她常常在車上不知不覺得就睡著了,
暑假的時候,讓她上全天班,在學校不用奶嘴睡覺,完全沒有問題,
她純粹是心理作用,一回到家裡,躺在自己的床上就開始忙著找奶嘴了.

我用的是長期的心理戰術,
先增加她的羞恥感~~~
" 只有像信弟弟(我們的朋友的小孩)那麼小的小孩才需要用奶嘴,妳已經四歲了,再用奶嘴就很不好意思囉... "

" 我問過Lulu(ㄅㄨ學校的同學)的媽媽,她說Lulu早就不用奶嘴了,媽媽相信妳的同學都沒有在用奶嘴了,妳應該不要再吃奶嘴了... "

" no, 我要用... " ㄅㄨ鬧著說...

儘管ㄅㄨ執意非要奶嘴不可,但是媽媽的那些話還是有用的,
比如,我怕她在學校裡沒有奶嘴會睡不著,所以想讓她帶著以防萬一,
但是ㄅㄨ堅持不帶奶嘴到學校.
這次,ㄅㄨ能把奶嘴戒掉,這個羞恥感發揮很大的作用,
上個禮拜,ㄅㄨ的姐姐提娜回來過感恩節,
ㄅㄨ很喜歡提娜姐姐,無論姐姐到哪裡,她就跟到那裡,
連中午睡午覺都要跟姐姐一起,
" 媽媽, 不要讓提娜姐姐知道我還在吃奶嘴,好嗎? " ㄅㄨ在我耳邊悄悄的說,
然後就跑到姐姐房間去了.
這是第一次,ㄅㄨ在家裡睡覺不用奶嘴,
連續三天,在提娜姐姐的陪伴之下,ㄅㄨ睡午覺時都沒有用奶嘴,毫不困難的就睡著了,
我想,也許時機成熟了,該好好的把握住這個機會,
打鐡該趁熱,現在只要找到一個像提娜一樣夠大的誘因,
就可以讓ㄅㄨ永遠把奶嘴戒掉.

" ㄅㄨ, 如果妳今天晚上能夠跟中午一樣,不吃奶嘴睡覺,媽媽就帶妳去買一個好一點的禮物, 妳有七天的時間,如果這七天裡每天都不用奶嘴,媽媽就每天帶妳出來買禮物,好不好? "

為了能成功的戒奶嘴,真的是灑狗血,花大成本...

到了商店裡,  感謝神  !!!!
ㄅㄨ找到了一個她很早就想要的一個小芭比電吉他,
" 好 !! 如果妳這二天都不用奶嘴了,媽媽星期四就來買給妳. "
" 可是, 媽媽, 如果它被別人買走了呢 ? " ㄅㄨ 很擔心.
" 那媽媽今天先買下來,然後先收起來, 如果這二天妳表現的很好,媽媽星期四就拿出來送給妳,好不好 ? "
母女倆就這樣成交了....
我之所以敢先把東西買回家,是因為ㄅㄨ向來是一個說話算話的孩子,定力極強,講好的事情,一定忍耐做到,耐心等候,絕不耍賴.
二天前,ㄅㄨ如願得到她的電吉他,和一組芭比娃娃屋,總共花了我六十塊美金.
因為之前已經有很長的預備期間,
再加上此次為了得到夢寐以求的電吉他,
ㄅㄨ是自己心甘情願,迫不及待的把奶嘴給戒掉的,
所以,即使不吸奶嘴,也是一夜好眠,
一點沒有睡不著或半夜爬起來哭鬧等不適應的症狀發生,
相反的,ㄅㄨ爸爸已經不用半夜爬起來為女兒找奶嘴了,
(我是個大近視,眼鏡一拿掉,什麼都看不到,所以晚上找奶嘴都是ㄅㄨ爸爸的工作).

ㄅㄨ有一本故事書叫 "In her own time"
意思是,孩子的學習成長都有一定的時機,
雖然有快有慢,但只要耐心等候,
等時機一到,父母只要輕輕一推,孩子就能輕鬆的跨過許多成長的關卡,
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我愈來愈能確定,
平常多多引導,教育,但不要操之過急,
耐心等待,仔細觀察孩子身心靈的變化,等時機一到,輕輕施點兒力,
孩子就可以隨著輕騎過關了.
許多時候,為人父母的總是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
又因為求好心切, 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將來無法功成名就,出人頭地,
常常就忽略了孩子有自己的時間表,
會用強硬的手段,勉強孩子在自己期待的時間裡,去做自己期待他們該會的事,
因此,造成了孩子心中許多不必要的傷害和親子之間不必要的不愉快.

聖經傳道書第三章說,
凡事都有定,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
因此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有他自己的時候,
如果,這個時候試了不行,不妨再等一陣子,
若是觀察到孩子的時候到了,就幫他一把,
ㄅㄨ學校的老師也告訴我,不要太著急,
"妳絕不會看到一個高中生睡覺時還在吃奶嘴的."

讓上帝按祂的時間來帶領你的孩子成長,
我們作父母的不妨從一個主導者退到後面作個幫助者吧,
如此,或許我們會看到上帝在一個孩子生命中的特別計劃,
他會成為上帝要他成為的樣子,而不是我們想要他成為的樣子.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cleaners
melbourne cleaners Counter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男賓止步~女人貼身小秘密

sleeping beauty.jpg
想跟各位姐妹們分享的是,
建議大家在生理期時,可以試著使用衛生綿條,
在台灣,98%以上的女性是使用衛生綿,
所以,當然我一直也都是使用衛生綿,
但是今年在一次因緣際會中,我試用了衛生綿條,
發現,衛生綿條可以補足使用衛生綿時的許多缺點和不方便...衛生綿條是一個長約5公分的棉條被緊縮在一個管子中,
管子下端插著另一個管子,
使用時,是先把較粗的一端放入陰道口中,
然後再將另一端輕輕推入,
這樣就可以把衛生棉條推入陰道中,
陰道口外會留一根棉線,
需要換時,就拉一下棉線,
衛生棉條就可以拉出來了.

使用衛生棉條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在生理期間,晚上可以睡個安穩的覺.
以前用衛生綿時,因為怕經血流出會弄髒床單和褲子,
儘管用的是加長型的,但是因為人體構造的關係,
若是躺著睡,經血還是會隨著股溝流出,
弄髒的機會還是很大,
所以在經期的前二天都無法好好的,安穩的睡上一覺.

而使用衛生綿條,因為是放在陰道內,
所以經血在尚未流出時就已經被吸收了,
不會有弄髒衣物的顧慮,
但是衛生綿條因為體積較小,所以吸收量有限,
若是晚上長時間,在流量大的時候,還是會不夠用,
所以還是在褲底加墊一塊衛生綿比較妥當,
雖然如此,經血已經不會大量流出,
所以,現在晚上就算是量多的時候,也可以安穩的睡個好覺.


第二是生理期間,陰道口不會有滑滑黏黏的不適感,
若是使用衛生綿,在尿尿的時候,
擦拭時整張紙血跡斑斑,要擦好幾次才能擦乾淨,
紅紅的尿液滴到馬桶以外的地方,讓人看到真的很不好意思.
但是使用衛生棉條就沒有這些煩惱,
感覺很乾爽,

第三,是生理期間,可以照常打球,游泳,完全沒有妨礙,
今年夏天,因為女兒要游泳,有了衛生綿條,我隨時可以可下水,
沒有下水的禁期,真的很方便...

第四,用衛生綿時,若是穿緊身的褲子,很擔心會被看出來,
但是衛生綿條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想穿什麼就穿什麼.


在美國,有81%的婦女使用衛生綿條,
但是,我們台灣婦女卻還在使用十分不便捷的衛生綿,
剛開始使用衛生綿條時,
老實說還真的不太習慣,陰道內有異物感,
所以,我是只有在晚上睡覺時才使用,
然後,在量多的時候用少數的衛生綿條和多數衛生綿配著使用,
半年下來,已經習慣了,
現在則是使用衛生綿條多於衛生綿.

若是未婚的姐妹,擔心處女膜會破的問題,
根據資訊報導說是不會,
但我也沒有把握,因為每個人用力輕重還有夠不夠小心都不一樣,
美國女孩都很早熟,很早就有性經驗,或者是她們根本就不在乎,
我們華人沒有那麼開放,若是擔心,還是暫且不用,或是少用(比如生理期時想游泳時再用),
等結婚以後再用.

有時候,要改變多年的一個習慣真的不是很容易,
若是不改變,一輩子也是這樣子過,
但若是想在這每個女人都感到煩惱和不便的日子有一些改善,
大家不妨放開心來,經過一段適應期,
以後的生理期就自在快樂了.

好東西跟好姐妹們分享  :)

這裡有一個關於衛生綿條的網站,有興趣的姐妹可以上去看看.

http://www.wretch.cc/blog/yenhuili/8525193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study
gold coast study Counter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公開譴責與聲明

十字架.jpg
憋了好一陣子了,一直想作一些表達,
可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
剛好在我常去的台灣聖經網上看到轉貼的一篇文章,
也看到許多基督徒的回應,
原來,有許多人和我有一樣的感受.

對於少數幾位公開挺扁,公開宣佈扁無罪的長老會牧師,
以及扁家人一再自比耶穌基督,一再妄稱上帝之名的無恥噁心言論,
我覺得...,或許其他教派或者並不認同這幾個牧師作法的其他長老教會領袖,
應該可以發起基督徒聯名讉責這幾個牧師和發出一個公開聲明.

在台灣百姓都渴望公義彰顯之際,我們不能讓人以為基督徒都是這種顛倒是非黑白,不講仁義道德的一群人.------------------------------------------------------------------------

向十字架上的偶像陳水扁膜拜?<轉貼>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627386.shtml
聯合報╱社論 2008.12.03 03:35 am

扁案的真相愈來愈清楚,扁家的罪行愈來愈浮現;
挺扁而高喊「阿扁無罪」的人口愈來愈少,
但最近幾場挺扁集會卻是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出面領銜主辦。
 
民進黨挺扁尚可理解,因為政黨本來就未必是在追求公義,常有不能自拔或向下沉淪之時;另如李鴻禧之類的學者挺扁,甚至詛咒檢察官三代不得好死,也不意外, 因為這類學者只有這種格局,也只能演此一戲路;但是,做為台灣的一個重要教會,現今竟然成為挺扁的主要支柱,這卻是牧師、信眾及全體社會可堪省思的不尋常現象。
 
近幾個月來,扁家突然將扁案宗教化。一方面,自喻為受難的耶穌;另一方面,將司法及社會制衡因素指為魔鬼。自喻為耶穌,例如,陳水扁說:「我願意死在台灣 歷史的十字架上,而不願死在亂石堆中。」吳淑珍亦說:「像耶穌為我們捨命一樣,我們(扁珍)願一起為台灣捨命。」將司法及制衡因素視作魔鬼,則例如,陳幸 妤說:「上帝會在天堂看著你們這些魔鬼,他會知道怎麼處罰你們。」吳淑珍亦說:「希望上帝感動那些居心迫害我們的人,良心發現,不要對我們政治迫害。」

扁案是神魔正邪大戰;扁是耶穌,司法及社會是魔鬼。民進黨可以呼應扁家的這種看法,李鴻禧等學者亦可;但教會能否同意此種看法?這種看法是否符合純良的教義?

「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基督教對於「罪」及「不義」的見解是:一、在宗教上,「不信耶穌救主就是罪」;在社會中,「違背律法就是罪」。這是凱撒 時代即已成立的見解,又豈能將今日民主憲政體制下的司法指為魔鬼?二、再者,世俗的律法,為罪刑法定主義,特偵組追查不出的犯罪,即不能處罰;但是,在宗 教上,即使特偵組追查不出的犯罪,也是犯罪。何況,世俗的律法,法不誅心,只要犯罪者在法律空隙中逃得過去,即不能處罰;但在宗教上,卻是直指良心,即使 逃得過法律,也逃不過上帝對犯罪者良心的懲罰。其實,不認罪,不除罪,在宗教上皆是「屬魔鬼」,上帝不容。
 
扁案的輪廓已然十分清楚。站在宗教的立場,其實牧師們不能像世俗所問:「起訴了嗎?」「三審定讞了嗎?」而應帶領扁家從良心層面向上帝認罪,再幫助他們從 良心層面懺悔除罪;宗教對於罪的處理,應當先於並高於法律,尤其不能協助罪人欺瞞司法、否定司法,將司法視作魔鬼。以上的見解其實皆屬基督教義的根柢;然 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主辦」挺扁大會,與民進黨及李鴻禧等一起主張「阿扁無罪」,即不免陷入嚴重的教義爭議;台上的牧師們是否冒了全體教友的名?更是否 冒了上帝的名?阿扁是否有罪,難道牧師們比司法機構清楚?難道牧師們比上帝清楚?牧師們非但不主張凱撒的歸凱撒,甚至主張上帝的也應歸於牧師?

在挺扁的集會中,一名挺扁者高舉一個十字架,上面寫著「阿扁是台灣民主的耶和華。」就宗教的立場言,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一、誰能冒耶和華之名?二、陳水扁有否玷辱了耶和華之名?三、陳水扁難道是如洪秀全一般的新耶和華?
 
三十年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主張「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高俊明牧師在美麗島事件後並曾掩護施明德逃亡。這類過程,皆有其可 理解的時空因素與公義內涵。但是,長老教會的部分牧師如今挺扁,無論在宗教教義上,或社會正義上,恐皆已陷於不能自圓其說的困境。畢竟,耶穌是一貧如洗地 釘死在各各他山頂的十字架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至少不能承認陳水扁自稱他的十字架是釘在海角七億、金庫七億堆起的金山之上吧?
 
陳水扁已將十字架上的形象,由耶穌換成了阿扁;牧師們亦給予祝聖加持,儼然已將陳水扁塑造成代表台獨正義的最高宗教偶像。教會不拜偶像,卻為何要眾人向十字架上的人造偶像陳水扁膜拜?

這究竟是上帝的旨意?或只是牧師們的私念?


--------------------------------------------------------------------------
以下是許多基督徒的回應~~

~~耶穌在世上,可沒有貪財!阿扁就自己認罪,何必塘塞自己的罪呢?沉默接受審判,靜待發落吧.乘著恩典時代尚在,趕快重新做人,否則就是永死啊!


~~這篇文章是值得好好深思。
害怕假像讓人誤解基督徒。

~~我是個基督徒,但是我卻非常不能認同基督長老教會對陳水扁的作為。我也不認為牧師有權利代表所有的基督徒發聲。在這個公義不彰,是非不明的世代,基督長老教會的主事者,若是一味的被蒙蔽在民主的假象,而一再地消費基督徒的形象,懇請所有不認同長老教會所做的人,一起大加撻伐。

~~宗教不應去支持任何一個政黨,無論在什麼情況下。

~~真是諷刺啊!耶穌不僅不貪財,更為人類捨了一切尊榮降卑為人,受盡人間痛苦,羞辱而死,耶穌是無罪的!無罪的代替有罪的。而有罪的受審,竟然自比耶穌,那他的十字架是金的,是舒適的,骯髒的,自我中心的,只利己且損人的,跟耶穌的十字架是「正好相反」!求主快開那些牧師的眼!



~~真是個是非顛倒的世代

~~末世到來之前,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

~~對! 我也非常不能認同長老教會的作為,作為一個基督徒,誰能站出來說自己不是個罪人呢?更不用說事實上已是有犯罪行為的人了!
有人可以告訴我長老教會的人到底怎麼了嗎?
 
~~主阿,
求你憐憫台灣的長老教會!
求你伸張你的公義!
求你在台灣顯出你的真理!
奉主耶穌基督之名祈求,
阿們

~~信仰告訴我們是謙卑,認識耶穌承認祂,我們就可得赦罪;不論是誰,均無法去訂任何一個人的罪刑,救恩不是我們認定ok即可;在這聖經網裡,我們要為這一群人禱告,也要為台灣禱告,讓真正的真理公義在各地生根發芽

~~阿扁說:「我願意死在台灣 歷史的十字架上...他污辱了台灣 , 污辱了歷史, 更污辱了十字架, 身為基督徒, 又獻身傳 神的道的牧師, 在挺扁的同時, 絆倒多少未信者, 人需要耶穌因為基督把我們從罪的權勢下救出來,我們得救是因為認罪 , 悔罪, 歸信, 基督赦罪是因為我們認罪. 如果罪人不認罪, 被審判是罪的代價, 如果罪人受審都說是"政治破害", 耶穌的血豈不是白流了嗎? 您們繼續挺吧! 您們不能證明阿扁無罪, 但可以表明自己對信仰的背叛, 因為您們為貪腐效力, 更勝於基督的十字架!

以上轉貼自
http://www.taiwanbible.com/indexNew.jsp?page=/main/view.jsp?ID=5201


---------------------------------------------------------------------
少數長老教會牧師的作法,真的讓人很看不起,令人感到痛心與難過...
我個人覺得,大家都要出來出句話,
即使在自己的部落格裡說些話也好,
表明基督徒追求公義和反貪腐的立場.
無論是誰,都應當唾棄貪腐和不法,
更何況,基督徒,在社會中本應是公義與道德的支持者與推動者,
絕不能因少數人的軟弱,讓台灣百姓把支持貪腐和基督徒畫上等號.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mechanics
gold coast mechanics Counter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募款餐會

餐廳.jpg

不知道這是從誰開始的,
在台灣時,我沒有參加過 " 募款餐會 ",
但是在洛杉磯,有許多的福音機構都辦 " 募款餐會 " ,
最近這一,二年,我參加過好幾次所謂的 " 募款餐會 ".

募款餐會~~~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機構請大家吃飯,
然後被請的人當然不好意思去白吃白喝,總是要捐獻一些,
但一般是不勉強的,捐或不捐,捐多或捐少,一切憑個人的感動,....

無論是哪一個福音機構辦的,
募款餐會大都是一個模式,
地點是在一個滿有規模的,甚至是很有名的大飯店,
有的可以邀集到七,八十桌,少一點的也能邀到卅,四十桌的基督徒前往參加,
如果一桌是坐十個人,換算一下,聚會人數至少都有數百人,
因為教會圈子很小,現在募款餐會又滿流行的,
所以,有時候,在這個募款餐會碰這個人,在那個募款餐會又碰到他,
這個意思是不是,奉獻的人,有許多都是重覆的?

餐會中,會有一連串的節目進行,
有該福音機構的介紹,異象傳遞,事工及經費的需要,
有敬拜讚美,唱詩,也有人作見証...

我無意要批評些什麼,
每個福音機構都是許多忠心,勞苦的傳道人和同工們在努力耕耘的,
我沒有在福音機構服事過,
但是我知道他們的經濟來源不穩固,再加上現在經濟這麼不景氣,
事工要進行,同工們也要吃飯過日子,經濟壓力真的很大...
所以,如果有福音機構的牧者邀請,我們都會去參加,也一定會奉獻,
但是對於這類的募款餐會,我有許多的不解....

1.每次,我們都是在很大的餐廳,吃非常豐盛的菜餚,
像我最近去的這一次,估計一桌連稅帶小費大約要500元美金,
總共卅多桌,就要花費美金15,000以上,折合台幣就是數十萬,
對財務困難的福音機構而言,這不就是一大筆錢了嗎?
可是我們就在一個晚上把這些錢吃掉了,
有的還會買一些紀念品,像筆呀...什麼的,
上面印了該機構的名稱和電話,贈送給所有的人,
這不是也要花錢嗎?
這樣子,讓我有二種感覺,
一是覺得很浪費,不知道有什麼辦法不要這樣吃,就直接把這些錢拿來發展事工,
二是覺得有些疑惑,看他們出手這麼濶綽,不知道這些福音機構到底是缺錢還是不缺錢?

2.是對於聚會進行的場地,我覺得非常有意見,
在餐廳裡,服務生到處走動忙著上菜,收盤子,
弟兄姐妹們圍著一桌一桌的聊天吃飯,夾雜著杯盤撞擊的聲音,
有的人遠遠的看見認識的人,就在桌間穿梭走動講話,打招呼,照相,敬茶....
我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在專心聽台上的人的分享,
我其實很想好好的專心的聽,至少這是我們來參加的目的,
也是對站在台上的人的尊重,
可是,真的很難...
孩子要照顧,同桌的人跟我講話,也不能不理會,
再加上,四周圍的人聲頂沸,
有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在回答台上的問話,覺得自己像個儍子...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所有募款餐會的節目都長達3~4個小時,
每次都是六點就到,然後要坐到九點半以後才散會,
明明就沒有什麼人在聽,節目為什麼要排那麼長,
時間太長,也滿令人抓狂的.
反正,我覺得在餐廳這樣的場所,在吃飯的過程中一邊進行聚會,
所造成的混亂,真是最爛的狀況,根本就無法達到傳遞異象的效果.

如果機構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大家的奉獻,
所以,不必管大家到底有沒有聽到這些分享,
只要大家能踴躍在財力方面支持就好,
還不如作的簡潔一點,
或許可以在上菜前有個20-30分鐘的介紹及分享,
殷切的請大家為支持這樣的事工來奉獻,
然後,就讓大家好好的吃個飯.

若是想要和更多人建立關係,吸引人成為長久支持的伙伴,
或許席間,可以有幾位同工犠牲享用美味飲食的機會,
分別到不同桌子去,跟每桌的弟兄姐妹談一談,
或許可以回答客人提的問題,或是多作說明,
或是請人到不同的桌去作個10分鐘的見証.

然後,在出口處放幾個奉獻箱,
讓客人離開時可以捐出他們的奉獻.

反正,不要在餐廳這樣的混亂場合中進行聚會,
因為,那樣做的意義真的不大....

3.我不太了解,所收到的奉獻扣掉請大家吃飯的這麼多的錢,還有其他的花費,
剩下的真正可以用到事工方面的,不知道還有多少,
或者,不但沒有多,反而倒貼錢呢?
不過,我後來想想,可能是我耽憂太多,
若不是值得的話,大概不會有那麼多的福音機構都忙著辦募款餐會吧...


我曾經和一位全福會的同工提到像募款餐會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不化整為零,不要辦這樣的吃飯的聚會,
就直接聯絡各個地方教會,用他們一次主日敬拜的時間作分享,見証和募款,
這位同工告訴我說,
他們試過,但是沒有教會願意開放讓他們去傳遞異象,
喔,原來是這樣,
看來教會與福音機構之間的彼此配搭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那如果...,
借個大教會,先聚會,收奉獻,
然後再叫一些精美一點的點心,飲料,食物在會後給大家享用呢?
這樣,不但聚會的品質可以改善許多,
花在吃方面的費用也可以節省許多,
畢竟,即使是有心奉獻的人,他們的錢也是不容易賺來的,
不需要都把它們都花在吃喝上面.


哎....我真的是想太多了,我又不在福音機構工作.
我只是在想,如何能把那麼多吃掉的錢轉到福音機構的的荷包裡,
而且嚴正的提出我的建議~~~不要再到餐廳裡邊吃邊聚會了,真的很受不了...

不過,我和廖先生已經在考慮,
以後,若有人再邀請我們參加這類的募款餐會,
我們直接奉獻就好,
至於那桌豐盛的飯菜呢?
我想,不吃也罷,能省多少,就多少,
現在經濟不景氣啊......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study
gold coast study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