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一公升的眼淚

很久以前就有幾個人不約而同的寄給我這個感人的日本影片,最近才有空慢慢的把全部十一集都給看完了...

一公升的眼淚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描寫一個叫亞也的十五歲女孩得到了一種無法可治的病叫"脊椎小腦變性症",
我不知道這和我所知道的"漸凍人"是不是同一種病,
反正就是患者會慢慢的失去運動的能力,先是行走有困難,
然後就變的無法行走,然後開始寫字歪斜,
慢慢的失去講話的功能,連吞嚥食物都會有困難,
最後在身體功能一個一個消失之後死去.


 亞也從十五歲得病到廿五歲過世,
這十年之間,她勇敢堅強的與病魔對抗,
還有她的家人所給她的愛,鼓勵和支持,讓我覺得非常的感動,
平常不輕易流淚的我,竟然也哭了好幾回,
趁著還有印象的時候,趕緊把我的心得寫下來....


有時,只是分享自己的痛苦和失敗就能使人得到幫助
(亞也寫下她在病中的沮喪心情讓許多生病的人得到激勵,
知道不是只有他們自己一個人在痛苦之中,
也不是只有他們一個人會為他的苦難感到沮喪與絕望.)
謙卑的承認自己的軟弱和失敗,
可以使自己從強顏歡笑和假裝沒事的捆綁中得釋放,
也能安慰其它和你一樣軟弱失敗之人的心.
比如,之前我終於鼓足勇氣把我在過去幾年的失敗和沮喪寫出來,
曄和蓉的回應真的讓我覺得心情好多了,
因為我知道我不孤單,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會遭遇失敗和挫折,
謝謝妳們 :)

在不幸之間還是可以找到恩典
(麻生醫生對亞也的媽媽說,把握機會跟妳的女兒相處吧,
我的大兒子死於一次意外之中,我連跟他說聲再見的機會都沒有.)

失去的同時也有得著
(亞也發病的初期,走路開始變的怪怪的,寫字也寫的很慢,
為了要牽就她的學習,帶給同班同學很多的不方便,
因而引起同學家長的不滿與抗議,
隣居也開始在她的背後竊私語,猜她到底是得了什麼病;
這一切亞也都要學習忍耐的去接受,
但她也發現,在面對冷漠異樣眼光的同時,
她也接受了許多人對她伸出溫暖的手和給予她關愛的眼神與照顧.)

只要盡力做好你可以做的事,你就是最棒的
(亞也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她惟一能做的事就是用她勉強能動的手,吃力的把她的心情寫在日記中,
她一直覺得她得到太多人的幫助,所以她也要做一些能幫助人的事,
但她始終都認為她無法逹成她的心願,
相對的,她的行動愈來愈困難,
她需要被幫助的時候愈來愈多,而她能幫助別人的夢想似乎更不可能逹成了,
一直到她知道許多在病中的人的因為看了她所發表的日記而受到了激勵,她才高興的流下眼淚,她終於可以幫助人了.)

苦難中的喜樂往往是出自流過淚水的眼
(亞也在高一學年結束之後,面臨必須轉學到殘疾人學校的命運,
在學校的最後一天,她請求老師讓她和同學說幾句話,
她帶著笑容,含著眼淚說:我今天之所以能堅強的站在這裡說話,
是因為我至少流了一公升的眼淚.)
真正的堅強和苦難中的喜樂不是不經努力和痛苦而輕易就能得著的,
乃是經過痛苦,在痛苦中學習,成長,調整自己的心態,
許多過不去的關卡,都必須經過反覆的思量,流下許多委曲的眼淚,
與神不停的爭論,不斷的說服自己要順服神的旨意,
最後才能帶著笑臉走出去面對群眾.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片,可以到下面的網址去看,
也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感動...

一公升的眼淚

1 則留言:

  1. 哈!真巧.因為公司也正在流行這部片子.所以我也找了不少資料."一公升的眼淚"有電視版本跟電影版本.其實是電影版先播的(2004年).但因電影是濃縮成兩小時的.無法將其精髓表現出來.於是電視版出來了(2005年).正如版主說的.有十一集.但是電視版將故事背景時間拉到2005年.而真實的"亞也"是上一世紀的故事.她是在1962年出世的.而在25年後.也就是1988年離世.電影及電視版都是引用她的親筆日記及母親的著作改編成的內容.唯一不同的是劇中跟"亞也"很要好的那個男生是虛構的人物.這是因為她母親的要求.此劇賺人熱淚.不但隨著劇中人的心情起伏.也會對生命有另一種的認識.聽說片名就是要讓看過的人也留下"一公升的眼淚".大力的推崇這部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