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7日 星期四

用比喻的目的

用比喻的目的( 太 13:10-17 路 8:9-10 )
4:10 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
4:11 耶穌對他們說:「 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
4:12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比喻需要有人解釋,
尤其是天國的奧秘,若沒有耶穌解釋或聖靈的光照,就沒有人能明白.
所以若只是聽見比喻而沒有上帝親自解釋,
即使聽了也不會明白天國的奧秘.

耶穌說,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
這"你們"到底是指哪些人呢?
按馬可福音四10-11,我們可以知道是指那些聽了以後不明白,
(包括門徒也都不明白).
但他們想要知道這些比喻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以他們私底下又"跟隨"耶穌,又"問"耶穌問題,
然後耶穌講給他們聽,所以他們就明白了.

有心尋求神的人,絕不會放著問題而不去理會的,
他們一定會來到神的面前來尋求神的回答,
而耶穌也應許我們~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
如同約伯,他不明白,他就一直追著上帝問,
儘管他的三個朋友也給了約伯一些答案,
但約伯並不滿意,他要上帝親自回答他,
然後他就從神那裡得到了答案.

合參馬太福音耶穌所說的同一段話(十三10-17),
耶穌也講到"凡有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凡有的"是指有在尋求的人,
"凡沒有的"是指沒有在尋求的人,
許多基督徒聽道聽了幾十年也是聽不明白,
讀聖經也讀不懂,所以到後來就不讀了.
所以他們的屬靈生命也就停止成長了,
他們無論哪一點都不像基督,
只有一點最像基督,那就是~~~~
永遠都不改變.......................... :(
這便是連他所有的也奪去了.

如果我們對於真理有不明白的地方,
應該要去請教牧師或屬靈長輩,
也要去禱告求問神,
上帝會透過祂的僕人或是藉著其它的管道讓我們明白,
不去求問神人就是所謂的"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的人.

其實聖經只要來回的讀,就會讀懂了,
因為我們讀聖經時不是在研究一門學問,
而是在聽神對我們說話.
神既要對我們說話,
就一定是我們能懂,能明白的.
縱使聖經真有些許的難題,我們真的無法明白,
(那些就留給神學院的教授去研究吧).
其他絕大部份的經文都是我們一般的信徒可以明白的.

好比今天的這段經文,我已經讀過許許多多次了,
我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麼耶穌要故意用比喻讓一些人聽不明白呢?
這次我就來回的讀這段經文,仔細推敲每一個字句,
終於讓我發現~ v.10
那些"跟隨"耶穌又"問"耶穌的人能夠明白比喻的意思,
是因為他們來尋求耶穌,
耶穌跟他們解釋了,所以他們能夠明白.
因此,我得到了一個答案~
"只要跟隨耶穌,又問耶穌問題,
就不用怕自己會是那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白的人了."

所以聖經本身就能回答聖經中的問題,
只要我們每天持恆不間斷的讀,我們總是會明白的,
即使是像啟示錄這樣的經文,
只要我們不要企圖把我們所知道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硬塞硬套在那些象徵性的經文裡面,
啟示錄的信息是我們都能理解的,
即使其中的許多細節我們不能完全明白.

主! 你應許我們~"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但願你賜我們有一顆渴慕追求你的心,
並將那又大又難的事向我明們顯明.(耶卅三3)
讓我們真能明白你天國的奧秘. 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