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5日 星期一

朋友

交朋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把我身邊的朋友按彼此之間親疏遠近的關係,
分成不同的層次...
以我為中心,
跟我最親密的朋友,
就是那種無話不談,即使失敗軟弱,也不怕被他們知道的人,是我第一圏的朋友,
距離遠一點兒的,就在第二圏,
以此類推,越外圍的,關係就愈淡,
如此就形成了許多個同心圓...

來美國以後,我才慢慢的體會出那種人際之間的奧妙,
以前在台灣時,覺得是很麻吉的朋友,
常常聯絡,在一起就開開玩笑,感覺我們的關係是很不錯的,
或者以前在教會裡,大家一起同甘共苦,一起事奉的同工,
覺得這樣的革命情感建立的不易,
所以就會常把我的近況寄給他們,多跟他們保持聯絡,
但其中有許多人,幾乎可以說是音訊全無,完全沒有回音,
我才明白,喔.....原來我們之間的情感只是如此的淡薄....

也有一些人讓我覺得很意外,
以前都不常聯絡,甚至完全沒有聯絡,
只是知道在地球上有這麼一個人活著,
離開台灣以後反而聯絡上了,
他們寄e-mail來鼓勵我,為我打氣,
我才知道,原來他們竟是這樣懸念著遠在國外的我.
說真的,像去年回台灣,
打電話要找我出來見見面的,
幾乎都是這類的朋友,
而不是我心裡所想念的那些所謂的"好友".

所以,來美後的這幾年,
我的同心圓們幾經震盪之後,
有了不同於以前的排列及組合方式,
以前遠的,現在近了,以前近的,現在反而遠了.

有的人,在我離開台灣之前,他們表達了他們的心中是何等的不捨,
有的為了我的離開而哭泣,
而他們的依依不捨,仍是我心中最新的畫面,
因為都沒有再update過, 他們不見了...
有的人,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
彷彿我到美國以後二,三個禮拜就會回來似的,
而我們之間的感情就好像始終有一條細細的絲線在牽引著.

還有一些人在我的心中懸懸念念的,
縱使他們都沒有再跟我聯絡,
我也捨不得把他們挪到比較遠的同心圓裡,
就當他們是忙吧,這個時代有誰是不忙的呢?
大家不都是在念書或工作嗎?
有幾個人是像我一樣的家庭主婦,
一天到晚在家裡等著收人家的伊媚兒呢!
就當他們仍然關心我吧,
也許他們只是不善表達他們心中的關懷與思念...

有的人,我把他當好友,甚至為他二肋插刀,
換來的是,背後的批評與冷淡的反應,
我才明白,你想跟他作好朋友的,
他不一定也想和你作好朋友.

有的人,我想跟他聊的更多更深入,
卻發現他那廂已經拉起了防護線了,
他不想讓你知道他內心真正的想法,
喔,我懂了...原來我跟他之間的認知有落差,
我想把他放在我的第二圏,
而他只想把我擺在他的第五圏....

有的人,平常跟他像哥兒們一樣,
但若真的有事,還真的不會去找他商量,

有的人,平常很少有機會跟他談話,
一旦遇到困難,似乎他永遠都在那裡等著要幫助你.

有的人,跟他本來是在一條路上的,
隨著時日的變遷,我們都變了,我們走上了不同方向的路,
我發現在我們之間的差異愈來愈大,
幾乎到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地步,
這算不算是我失去了我的朋友呢?

朋友,實在是一種既詭異又不合邏輯的人際關係.....


對於異性,
許多時候,我更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
有不少弟兄,我不知要如何在我的生命中找到合適他們的定位,
尤其是在我漫長的單身女傳道的生涯中,
我知道有些弟兄,他們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
但我不能跟一位弟兄成為關係親密的朋友.

我也知道有些弟兄很欣賞我,雖然我有時很兇,
但我也只能跟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
因為我也不能作他們的所謂的紅粉知己.

所以在我的生命中永遠都不會,也不能有男性的密友,
而且我覺得這應該是所有的男女對於配偶以外的異性應該守的份際,
不要相信男女之間會有所謂的純友誼,
即使你們覺得你們之間只是很單純的友誼,
相信我,你的另一半是絕對不會這麼想的.

其實,我曾經覺得惋惜過,
為什麼我不能跟某某弟兄成為那種無話不談的密友,
我深思過,答案是~~~真的不能!

朋友,朋友是什麼?
我覺得能跟某些人成為朋友,是一種緣份,
不是你想要跟誰作好朋友,就能跟誰作好朋友,
也不是你跟一個人說好,你們從今以後要作好朋友,你們就會變成好朋友,
那真的得看你們是否真的是"臭味相投",
而友誼隨著年歲的增長,時空的轉移,也有改變的時候,

如果你們之間的情誼不再濃,不再甜,
那就把過去那段美好的時光留在記憶裡,
畢竟你們曾經美好過.

所以我們所失去的並不是真的失去,
只要我們仍然懷念與珍惜....
而只要我們的愛心不斷的在基督裡有所加增,
相信上帝總不會忘記在我們的周圍放下許多愛我們的好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