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作文



小ㄅㄨ現在上小學四年級了,
從中年級開始就要學寫作文了,
本週老師出了個題目~~我四年級了,
升三年級時,老師出的題目是~我三年級了,
估計每一學年開學,小朋友都必須要寫一篇 " 我X年級了 " 的文章...
可能是因為不熟悉寫文章的技巧,
ㄅㄨ每寫一句都要徵求媽媽的意見,
有一句,她寫到~開學前幾天,心情既興奮又緊張,
" 妳有很興奮嗎?明明開學前一天晚上還哭著不想上學..." 我問.
" 妳應該寫~要開學了,卻一點兒都不想上學才對..." 我又補了一句.
ㄅㄨ臉上露出一點兒為難的表情,
猜得出她是在想,如果寫一點兒都不想上學,
老師看了一定會很不高興....

我們寫文章是為了表達心中的感情和想法,
如果我們寫的不是我們心裡真正的想法,而是寫別人看了會高興的文章,
那我們就不是在作真正的自己,
只不過是一個沒有自信,需要不斷去討好別人的人,
如果我們寫的是我們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再加上好的邏輯與組織力,就會是一篇能夠打動人心,摸著人心的文章了...

小朋友年紀還小,作文方面才剛起步,
對內心的感受還不能準確的體會、拿捏並正確清楚的表達出來,
所以,沒有跟她講這麼深奧的大道理,
只是提醒她,她內心中真正的情緒和想法可能是什麼,
如果是哭著不想上學,就絕對不會為開學的事感到興奮.

" 不要寫跟大家一樣的答案,妳應該要寫心裡真正的感覺才對,
這樣妳的文章才會特別,才會感動人,放心,老師看了不會生氣的."

小ㄅㄨ聽話的把文章改成~心中有幾分好奇,猜疑,又夾雜著一點都不想上學的心情...

中間ㄅㄨ寫到~新老師、新課本、新教室還有二位新轉來的同學...
然後就接不下去了...
" 對於這許多新的人事物,妳的想法和感覺是什麼?
用一句話形容心中對這些新的人事物給妳的感覺,把這段收掉就好 !!" 我指點她.
小ㄅㄨ左想右想,想破了頭還是想不出來,
" 剛開學,應該一切都在適應中吧 ! " 我提醒了一下.
" 可是我又不是轉學生,也不是新生,同學都和上學年一樣,怎麼能寫一切都在適應中? " ㄅㄨ說.
" 好吧!那妳自己再想想...."
最後,她還是寫了 "一切都在適應中" ,
她說,老實說,新老師、新課程,真的需要時間去適應...
希望她不是受了媽媽的影響才這麼說的.  ><


教導孩子,訓練孩子寫作文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有一次我和一對夫婦談話,他們夫妻倆兒都是大學教授,
他們提到了,有幾年教育部規定升學考試不考作文,
他們發現那幾年裡他們學校招收進來的大學生,
許多人寫的論文和報告有很大的問題,
因為沒有邏輯,架構,沒有重新消化、組織,再運用文字把自己的心得看法表達出來,
就只是一大堆片段資料的集合,完全看不出中心思想在哪裡,
這就是缺乏作文訓練的結果,
因為作文就是在訓練孩子們把所蒐集的資料,心中的感覺,觀點和看法...等這些片段的資訊,
加以分類,分析,找到新觀念,再重新加以組織,整理,將自己的話化成文字表達出來,
這是一個包括了邏輯思考,分析,規劃,組織整理,文學詞彙能力的整體配搭運作的複雜過程,
孩子們如果沒有訓練他們把作文寫好,
則他們在以上所提及各方面的能力及配搭運作就會出問題,
一方面,他們因為缺乏邏輯思考,分析組織的能力,使他們無法吸收新知,舉一反三,開創變化,
另一方面,他們也因為缺乏文學詞彙能力,而無法與人有良好清楚的表達與溝通.

有一個小男生,他的數學很厲害,
參加過許多次數學競賽,都拿到很不錯的成績,
有一天,他父親跟我說,
學校現在還要他們背論語喔!!
言下之意,是現在還學這種古老的東西幹嘛?
他數學好,以後只要繼續往數學方面發展就好了,
國語本來就會講了,還學這些古文作什麼呢?

可是,國語很重要啊,如果他上大學了,他需要寫報告,寫論文,
將來出去找工作,他需要寫履歷,寫自傳,
他與人溝通,需要把心裡的想法分析,歸類,組織,再用文字和語言表達出來,
讓人能夠明白他裡面的感想,感動,感覺,感情和對所有人事物的各種看法,
如果心裡的想法無法清楚讓他人明白,就會有許多誤會產生,
人際關係就會因此出問題,
所以,作文和國語課真的很重要,
無論孩子的專長與才能是在哪一方面,
趁還小的時候,一定要鼓勵他們學會如何把自己內心的觀念和想法清楚的用文字表達出來,
那將會是孩子一生中一個很大的資源....

我每一天都要花一些時間寫靈程日記和讀經筆記,
靈程日記是我與上帝之間的對話,
好話,壞話,氣話,感動的話,疑問的話,抱怨的話,委曲的話,難過的話,感謝的話....有什麼我就說什麼,
神從不會不回答我的問題,祂總是耐心回應我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疑惑,
每一天來到上帝面前,把自己的裡面清一清,
我發現,我現在已經很少有堆積過久的苦毒和忿怒,
只要我有把問題和傷害帶到神的面前來,基本上心情都能夠很快得到平復.

讀經筆記則是我研讀聖經的亮光與心得,還有我為自己和教會的禱告,
其中包括我對經文的解釋,或找到補充的資料,
主要是寫上這段經文的信息和我如何應用在自己的信仰生活和教會事奉之中,
讓我知道如何按著聖經服事主,為主而活...

這一本一本留下來的文字,
就好像是我個人生命及信仰的編年史,
有時翻一翻它們,就會記起當年的情景,
好多好多似乎是已經遺忘的人事物又回到眼前,
許多過去走過的路,得到的恩典,神的管教與安慰,
都留在一本一本的日記裡,成為自己很好的激勵.
從沒有想過,一枝禿筆竟能陪伴著我經歷並記錄了幾十年生命成長的歲月.

很不幸的,我發現臉書的發明害了我,
以前很喜歡寫部落格,
雖然要蘊釀出一篇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讀者的文章來真的很辛苦,
但是透過將裡面的想法轉化成文字的過程,我對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似乎是從寫文章的過程中才能意識到自己個什麼樣的人,
但是自從上了臉書以後,
心裡若是有什麼想法或情緒就上去丟二句話,
我不需要再花時間去思考,整理自己的內心世界.

但是在臉書上,妳只知道,妳情緒發洩了,好多人按讚挺妳,
但妳沒有靜下來仔細想想妳到底怎麼了,
讓妳生氣、傷心或快樂、開心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妳沒有花時間靜下來整理妳這個人,
因為臉書中的訊息通常是片段的,還有很多是沒頭沒腦的,
有人放了一句話,但是沒有人懂那是什麼意思...

前二天,我帶女兒去台中巿的新圖書館,
我好喜歡那個圖書館,那是個很棒的圖書館,
沒有臉書以前,我可能會花幾天的時間,
寫一篇圖書館遊記,寫裡面的設備和我所看到的人事物,寫我為什麼會那麼喜歡它,
但是現在更簡單的方法就是,上臉書去PO二句話,
我還很 "負責" 的上網找了一個介紹台中圖書館的網站,讓大家去看,
但是我沒有花時間寫上我的看法,我的感覺,和我為什麼要介紹大家去那個圖書館,
臉書上的感動就像是煙火一樣,咻一下,碰一聲,就從人們的眼簾消失,沒有留下任何印象,
誰也不記得誰曾經留下了什麼傷心,什麼痛,什麼開心,什麼快樂,

平常大家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大概就不會像學生時期一樣常寫作文了,
有了社交網路以後,我想寫作文的人一定更少了,
但如果人類失去了寫作文的能力,
則我們將失去的可能不止是 "寫作文的能力",
而是許多生命的悸動,思考的能力,真誠的關切和許多脫離表面,更深更深的內心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