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生活雜記11



分享幾件最近的心得感想....
傾聽
在教會服事快20年了,
很清楚知道傾聽的重要性,
可是,真的很難做到,
當有需要的人把他們的問題帶到妳面前來的時候,
妳很難只是聽卻完全不說出妳自己的想法或完全不給意見,
常常當我們說出我們的想法和意見時,
卻往往帶出不理想的效果來,
有時,我會指出對方的錯來,
有時,我會提出自己以為不錯的想法,
有時,我會想方設法的替對方解決問題,
但事情卻因此愈搞愈糟,
因為當我說出以上這些內容的談話時,
對方會以為我在替他的對頭辯解,
或以為我在指摘他,說他做的不對或不好,
所以,他又提出他的想法來反駁,
我又需要為自己解釋,其實我並不是不體恤他的立場,
一路談下來,愈描愈黑,常常不能給予對方真正的幫助.

最近教會有一位姐妹剛失去了她的工作,
她打電話來一直在抱怨她的公司,她的同事和許許多多不公平不公義的事,
根據過去的經驗,
此時,我如果再給她任何建議,鐵定是自找麻煩,
所以,決定什麼想法都不講,什麼意見都不提,
對方足足講了一個小時,直到她完全渲洩夠了,
其間,我只用了 " 嗯哼..., 喔...., 是....,我知道...."等簡短的回應,
最後,對方問 :"師母,我這麼努力工作的人,為什麼總是遇到這些不公平的事?神為什麼不賜福與我?"
" XX姐妹,其實,上帝一直很保守妳,很賜福予妳,想一想,妳每天都吃的飽,睡得著,身體健康,
因為妳很正直,所以妳問心無愧,沒有煩惱,什麼都不用擔心,這些都是上帝給的妳的寶貴恩典."
" 其實, 前一陣子因為工作非常累,所以老實說,我都沒有讀聖經,現在我要把生活作息調整好,我要參加查經班,主日一定去教會,而且要每天讀聖經."
這是姐妹最後自己作的結論,
然後我們一起在電話裡禱告,結束了這次的談話.

其實,我真的什麼都沒有說,
只是傾聽而已,
我了解女人,有時候她們並不想聽到太多的指摘和建議,
她們只是想藉著說話,渲洩裡面的情緒而已,
太多的建議只是讓她們更不滿,更受傷,
所以只要花時間傾聽就可以了,在講話的過程中,她們的感覺和受傷的心已經得著了醫治,
在聽的過程中,在心中為她們禱告,
聖靈便會在她們的心中動工,
反而更容易解決她們的問題,
這次我得著了一個愉快又寶貴的輔導經驗.


同理心
我們常被教導,要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你能夠體恤別人所處的情境,了解他們的感受,
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
這是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環.
但是我最近發現,
其實同理心也不能太多,太泛濫.

我一直認為廖先生不是一個具有很多同理心的人,
但是正因為如此,廖先生的家人都很獨立,很堅強,
相較之下,很多男人,很保護自己的家人,
他們的家人就會比較依賴,比較軟弱,
跟很多女人一樣,我很怕開車,也很不想開車,
我很怕會撞到人,很怕被別人撞,也很怕把車撞壞,把人撞傷,
在台灣更要擔心停車的問題,
開車在人來人往,車子橫衝直撞的馬路上,
壓力真的很大,細胞死不少,
但是廖先生從來不讓我有藉口可以不開車,
想一輩子當香車美人的願望,從來都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剛回台灣時,真的不敢上路,
常常跟廖先生反應,台灣的馬路真的很可怕,
廖先生總是悠悠的丟下一句 ~~ 開車小心一點就好了,慢慢開沒有關係,
什麼嘛! 一點同理心也沒有,
沒辦法,必要的時候,也只有硬著頭皮上路去,
不知不覺得也開了快二年,現在大致上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可以自由的去很多地方,不必等誰有空來載,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如果是體貼的好丈夫,就不會像廖先生這麼無情,
所以,我知道很多作妻子的都不會開車,無論到哪兒都要等老公來載,
因為她們的配偶很體貼太太開車上路的緊張心情.
想一想,還是上帝比較了解我,為了預備了一位最適合我的配偶,
其實,我還滿感謝廖先生的無情,
如果不是他,我可能到現在都必須過著仰人鼻息的日子,
無論到哪裡都要等人來載,對我而言真的不是件快樂的事.

廖先生的二個孩子,也很獨立,
一旦上了大學,廖先生就不再管他們了,
他們不會看中文,也不太會講中文,
每次他們來台灣,廖先生只交待我把我們家的地址電話抄在一張小紙上,叫他們帶在身上,
然後就放他們到處趴趴走,
反正到最後就是攔下一台黃色車子,把地址秀給司機看,然後付錢回家,
老爸從沒有擔心過誰,時間到就上床睡覺,無論他們多晚回來也不管.

本來也不覺得這有什麼,
我們對廖先生的二名子女向來都是這樣,
直到最近,有另一名親戚也從美國回來,
他的中文講得很好,只是不會看字,
但是在台全程都需要有一位台灣在地人陪伴,
相較之下,才了解二名繼子女的偉大,
如果,他們有一位事事為他們設想週到,安排妥當,全程陪伴的父親,
他們大概也沒有 "無論把他們放到哪裡都能夠活的很好,玩得很快樂" 的能力了.

這些讓我想到,
現代的父母具有太多太豐富的同理心,
凡事都要幫孩子計劃好安排好,
絕不能讓孩子吃一點點苦,受一點傷,
也不讓孩子多承受一點兒壓力,
每天只要讀書,讀書就好,
這樣是不是也剝奪了孩子成長,茁壯的能力呢?


檢定考試
一直以來都想要學吉他,
因為想到以後有可能去到一個偏僻落後貧困的地區傳福音,
在沒有鋼琴等貴重樂器的情況之下,
吉他就是最好的樂器,可以帶大家唱詩讚美神,
去年終於找到機會,開始了學吉他的生涯,
沒想到,吉他看起來容易,學起來不然,
手指按的快痛死了,才學一個月就已經衝動的想放棄了,
無奈,那個時期,女兒也在鬧著不想學鋼琴,
所以,如果我停下來不學吉他,
女兒就等於找到不學鋼琴的理由,
她會說,媽媽覺得太難,太忙,就可以不學,
那我學鋼琴也很難,學校功課也很多,所以我也不要學了...
想到這裡,即使再辛苦,再難,也不敢停下來不學.

小朋友學鋼琴,每年都會有1-2次的檢定考試,
理所當然的替女兒報了名,
她也沒有抱怨什麼,反正就是接受了,
過了一陣子,音樂教室的老師突然問我,
要不要一起參加吉他檢定,
當時心裡很掙扎,
年紀大了,學什麼都慢,手腳遲鈍,沒有像年輕時一下子就學會了,
吉他學了快一年,只想慢慢的進步,不想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
但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想什麼,居然一口答應,
我想,大概還是想給自己一個接受挑戰的機會吧....

星期日母女二人一起去考試,
考的時候,真的好緊張,
考完以後,也是提心吊膽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考過了沒,
今天下午迫不及待的打電話去查問結果,
我和女兒都通過了這次的檢定考試,真的很開心...

我很感謝神,讓我在年近半百之際,還有學習的機會,
我們作父母的總是不斷的催逼孩子學這學那,考這考那,
其實,我們並不能真正的體會孩子在學習時所受到的壓力和困難,
一直到自己也開始學吉他,
從開始就想打退堂鼓,到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到每天應付忙碌的生活,到參加緊張的檢定考試,
一路走來才能體會並了解孩子在學琴過程中的遭遇與壓力,
如果,我們要孩子勇敢堅持,那麼我們自己就一定要勇敢與堅持,
如果,我們自己不做,那麼我們也沒有立場要求女兒去做,
父母自身的模範與榜樣才是唯一教養的關鍵,
為了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為人父母的我們就必須要更多的學習與成長,
我們如果只要求子女去做,自己卻做不到,
那麼孩子們也就不會有美好的品格表現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