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掌上明珠



悄悄的,上個星期五又回到了台灣,
短短的,七天之後又回到了L.A.
因為很想看看媽媽,也希望能幫她把一些事情給處理好.

廿多年前爸爸出車禍以後,
媽媽就是這個家的一家之主,什麼事都是她說了算,
如今她病倒了,家中頓時群龍無首,許多事情變得很混亂,
弟弟按著媽媽先前的意思,把舊房子清理了,
並且找了仲介要來幫忙賣房子...
他興沖沖的跑到醫院,跟媽媽報告了他的進度,
沒有想到,媽媽生氣了  :  " 不賣 ! "
" 什麼 ? 不賣 ? 那房貸怎麼辦 ? " 
" 不賣 !  不賣 ! " 媽媽又重覆說了二遍,
 弟弟生氣的走了,
那天晚上,媽媽的血壓高到一百七十,
顯然地,她是在生弟弟的氣....

" 妳快點兒回來, 幫忙把這些事情處理好, 我不想再玩下去了,媽媽快要把我給搞死了... " 晚上接到弟弟的電話. 

考慮了幾天,經過廖先生的同意,
花了不少錢,為小ㄅㄨ買了全套公主的床單和棉被,
為了要賄賂她,在媽媽不在的這幾天裡能乖乖聽爸爸的話,
然後,我又跑回台灣了...1.  死裡復活
星期天一早,我去醫院裡陪媽媽,
媽媽的體力很差,講沒二句話就會睡著,
而且講話的內容有一半都是胡言亂語,
要不就是不合邏輯,要不就是講一些壓根兒就沒有的事兒,
到了下午,她開始吵著要跟我一起回家,
大家都一直哄她,也無法把她安撫下來,
最後只好等她睡著以後,才得到機會可以偷偷的溜回家.
回去以後,我跟弟弟說,
媽媽現在頭腦不清楚,她說的話你不要當真,
房子的事,看樣子暫時是無法處理,只好先擺著,等過一陣子再說吧...

星期一的情況和星期天的差不多...

星期二早上,
我一踏進病房,媽媽就跟我說,
" 慧敏,我想到一個不用工作就可以賺錢的方法..."
我楞了一下,媽媽怎麼突然說起這麼有智慧的話,
" 好呀,媽媽,妳說說看,要怎麼樣可以不用工作又可以賺錢. "
" 妳回去跟妳弟弟講,叫他把我們店裡那間房間整理好,然後打通,多買一些設備回來,然後再請二個歐巴桑來幫忙做,然後妳弟弟只要收錢就可以了,不用工作. "
沒錯,這是我媽媽平常會說的話,不是胡言亂語,
那一天,媽媽白天都沒有睡,
有時和我聊天,有時還會跟看護和護士開開玩笑,
保守估計,媽媽大約有九成以上是清楚的,
心裡覺得很喜樂,只是不敢相信,上帝竟似在傾刻之間就動了工.

之後的每一天,媽媽的病況都有神奇的進展,
星期三,
我想趁她頭腦還清楚的時候趕快把房子的事處理好,
終於搞清楚,她並不是不想賣房子,
只是不要託仲介賣,她在住院前就已經找好了買主,講好了價錢,
" 這樣可以省幾十萬的仲介費 " 她說.
喔  ~~~ 了解了, 不是不賣, 是不要找仲介賣.
然後,她開始可以專注的看電視,
民視正火的連續劇 " 娘家 " , 她不但能看,還解釋劇情給我聽.

星期四,
媽媽一大早從病房打電話到弟弟的店裡要跟他交待事情,
剛好那天,弟弟身體不舒服,在家裡沒有去工作,
媽媽馬上又請看護幫忙撥電話到家裡去,
劈頭第一句就是 : " 你身體又不舒服啦 ? "
我弟弟嚇得差點沒從床上摔下來,
" 媽媽居然可以打電話來查勤了, 她怎麼突然好的這麼快,真是讓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啊 ! " 我弟弟說.
之前因為媽媽吃東西都會吐光,
弄到後來沒有體力又營養不良,不得已只好插鼻胃管,不再以口進食,
那天,媽媽開始試著吃了點豆花,沒有再吐,還坐輪椅出去曬太陽,
前一個禮拜有推出去一次,只坐了五分鐘,
但是這次,她坐了足足有半個小時.

星期五,
媽媽一直跟我說 : " 我要作復健,我要快點好起來,我要起來走路... "
短短四天的時間,母親以驚人的速度在恢復著,
彷彿一個將死的人突然從死裡復活一般...
讓我在這一個禮拜中,每天都活在驚喜的光景當中,
每一天都帶著極大的感恩之心從醫院離開,
深知,沒有從上帝而來的恩典,就不可能經歷到這一切...

我不知道母親體內的惡性腫瘤現在是否更加惡化,復健之路也必然是艱辛的,
往後治療之路仍然漫長,
但我媽她是個堅強的女人,過去沒有任何的困境曾經打垮過她,
現在她完全清醒了,我相信她會靠著堅強的意志力和禱告渡過這個難關的.
往機場的路上,心中有許多不捨,
巴不得自己能多留些日子,能親眼見證上帝每一天在母親身上的作為,
直到她完全的康復為止,
儘管多有不捨,但我是帶著信心,放心的離開了病中的母親,
因為我知道母親有上帝在親自照顧著.


2. 弟弟的信心
我弟弟是全家惟一沒有信主的人,
過去我和姐姐不知拜託過多少個牧師傳道人去關心探訪他,
結果幾乎每一個傳道人都是碰了一鼻子灰回去的,
這次母親病了,住進醫院,好友蔡同學不但為我的母親費財費力,
還對我弟弟百般的鼓勵,關切,不斷的給予幫助與扶持,取得了弟弟對她的信任,
所以也有機會能帶領弟弟,使他的信心得以往前一步.

幾次與弟弟一起討論母親病中的種種問題,
都會聽到他說 : " 這件事沒有辦法,只好交給上帝了... "
我還聽過他說 : " 媽媽這幾次手術都非常的成功,真的是上帝在幫助..."
寫到這裡,眼淚又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因為我了解我弟弟,無論是誰,都無法去帶領他成為一個基督徒,
只有上帝自己動工,才能使弟弟跨出這信心的一步.

從七月到十月,我弟弟的躁鬱症似乎是好了,
不但可以工作,還忙著搬家,
母親在醫院中的大小事情也都安排,處理的很好,
有時在電話中還可以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到了十月下旬,或許是太多複雜的事情與壓力,
那天他打電話來說 : " 二姐,我躁鬱症又發作了,我沒有辦法再處理這麼多事了,
妳趕快回來..."
後來,我知道那一陣子,他跟兒子發了脾氣,把兒子給嚇哭了,跟看護發脾氣,
也跟母親發了脾氣,那天媽媽的血壓高到一百七十,
蔡同學也打電話來,
" 王慧敏,妳快點給我回來,我沒有辦法同時照顧妳家的二個病人..."

我也急了,只好求主,
" 主 ! 求你完全醫治他,讓這個躁鬱症徹底的離開他,永不再犯... "
到台灣的那晚,還聽他說,過二天要去看醫生,
後來,我因為每天到醫院,早已忘記了我弟弟還有躁鬱症這件事,
回想起來,才猛然發現,我弟根本就沒有去看醫生,
卻早在不知不覺中又恢復了正常的情緒.

即使在他人生的路途還很漫長,未來如何我們都不知道,
但是每一步路都祈求上帝的保守與帶領,總是不會錯,
相信只要有信心,上帝必定能全然的醫治.


3.  小小心願的成就
前二次回台灣的時間一次是七月,一次是八月底,那時媽媽的情況還滿好的,
因為在美國的電影沒有中文字幕,每次看了都不知所云,
所以就想趁在台灣的時間看二部好電影,
還有二顆蛀牙已經開始在痛了,也想抓緊時間把牙齒給補了,
結果,弄到後來,電影也沒看成,牙齒也沒補成,
不記得當時在忙什麼,總之,匆匆忙忙的又回來了...

回到美國,二顆牙齒隱隱作痛,看樣子不補是不行了,
在美國,補一顆牙齒要美金三百元,
說真的,我寧可坐飛機回台灣補,
所以,我作了一個禱告, 求神保守我的蛀牙不要再痛了,
一直到我再次回到台灣把牙補好為止.
結果,真的從禱告的那天開始到這次回台灣把牙齒都給補好,
中間這二個月的時間,
牙齒偶爾會有一點點痛痛的感覺,但絕大部份的時間都是不痛的,
讓我可以忍耐到台灣再補牙.

禱告真的很有效,上帝真的很奇妙...  :)

更有趣的是,那天早上跑去補牙,還儍儍的跟人家約了吃午飯,
結果,在牙醫診所等了半天,眼看著中午的約會就已經來不及了,
只好改成第二天晚上再去補,忙著赴約去了,
那天心中還有小小的抱怨,浪費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結果居然沒有補成,
等第二天牙補好了,醫生吩咐我說,八個小時都不能吃東西,
我才愰然大悟,如果昨天如願補了牙齒,
那中午那頓豐富的午餐,真的就只剩下流口水的份兒了.
上帝對祂兒女的照顧,真的是無微不至,連小事祂都眷顧.

再講到,本來想在台灣看的那二部電影,
一部是 " 姐姐的守護者 " , 另一部是 " 冰原歷險記3 "
結果,在來台灣的飛機上,二部都有播,
不但如願看到有中文字幕的,而且還是免費的呢...
當我看到螢幕上寫著這二部電影的名字時,
不禁會心一笑,對上帝說 ~~~
" 主啊,你真好,什麼事你都記得,連我心中這點小小的心願你都為我成就了... "

在為這篇見證找題目時,
想到了雲跟我說 ~~~ 我們都是天父的 " 掌上明珠 " ,
是呀,經歷了這麼多奇妙美好的恩典,
我們不是天父的掌上明珠,還能是什麼呢?




Counter Stats
entertainment in sydney
entertainment in sydney Counter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激起的浪花



我母親住院至今已經二個多月了,
這二個多月的時間,我經歷了許多,
媽媽的病情非常的戲劇化,
一天之內,有人打電話來說她昏迷,神智不清,發燒,整天都在鬧,
又有另一個人打來說,哪有?我就看她都很好啊....
常常弄得我七暈八素的,總是在掙扎,
我到底是哪個時候該回去?10月3日,要去舊金山參加 Tina  婚禮的前一天接到電話說,
媽媽已經不行了,大概就是這二天的事,趕快回來吧,
我心裡很矛盾,到底是要趕回去,還是照原計劃去參加婚禮?
我跪在神面前,這回,我真的哭了,
十八年前,我錯過了見父親最後一面,
這次,無論如何,我求主給我機會.

這一段時間以來,我終於體會到一個家庭在面對父母年老,生病的種種困難,
一天24小時,電話隨時都有可能響起,
有時深夜12點,有時半夜1點,有時清晨4點,6點...
七早八早或七晚八晚的電話鈴聲,特別讓人覺得心驚肉跳,
講完電話以後,腦子裏就不停轉著各種想法,後半夜幾乎都無法入睡...
常常覺得接電話接到要崩潰...

每次看到子女為照顧父母的問題,為了爭財產的問題,鬧到兄弟鬩牆,姐妹翻臉,
都覺得無法明白,為什麼每一家都要搞得這個樣子,到現才知道為什麼,
我後來慢慢發現,這段期間,
母親的病是最單純不過的事,就是交給醫生,然後去禱告,
反而是周邊一些有的沒的,像看護的問題,財務問題,子女照顧的問題,兄弟姐妹之間的合作關係,熱心的親友的建議,
每一個人都會貢獻自己的意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時大家都不是惡意,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想法,
接電話,講電話,聽每個人講都有道理,卻找不到彼此之間的交集...
前一通電話講了一個多小時才掛,後一通電話又接著來,
常把我搞得頭昏腦漲,簡直要抓狂.
想到在LA的蘇牧師公一家八個子女,
能一家和協的處理二位老人家的照養問題,
直到他們二位都在九十歲高齡過世,
真的只能說是世間少有.

常常為這些事情禱告,
感覺到上帝在藉著這些事情在重新建造我的娘家,
父親過世到現在十八年,
對我們而言苦難算是結束了,
我們家慢慢開始沉靜到像是一灘死水,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
過去在苦難中許多沒有處理的心結,傷害,都漸漸沉在水底,
家人之間再沒有什麼爭鬧,但彼此之間的感情很疏離,
最近為了財產的問題,姐弟之間把許多事都談開了,
談開了,才知道原來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是為這個家犧牲最多的人,
談開了,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帶著傷,和過去對彼此的誤解,
談開了,才知道過去大家都遭遇了些什麼事,
我和姐姐住得最近,但我們從沒有談過父親在世的那段日子,
這次有機會,我寫了三封長信給她,
和弟弟這廿年來,每次談話從不超過五分鐘,
我和他只差一歲,但和他之間的距離卻是那麼的遠,
這次我們有許多機會長談,
他跟我講他那時所遭遇的許多事,其中有百分之八十,我完全不知道.

上帝把我們家搖了一下,
使得一向平靜無事的湖水,一下子激起了許多浪花,
攪混了我們平靜的生活,
把許多我們自以為早已經過去的或遺忘的事,又再次翻攪出來,
原來,我們有那麼多那麼多的問題都沒有去處理.
神對我說,妳的家廿年來是呈現沒有成長的滯留狀態,
神不能再坐著不管,祂希望我們家更進步,更成長,
每個人都能把心裡的位置空出來,來承接更豐盛的恩典,
我們都會背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
~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
你知道嗎? 這節經文也可以用 " 家 " 這個字來代換,
~ 若有一個家在基督裡,那就是一個新造的家,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
我存著盼望仰望神,相信我的家正走在這條路上.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咒詛與祝福(2)





我後來想起來,我過去已經寫過一篇關於排行的文章 ~~ 你算老幾
大家可以參考,那關於排行的部分,我就不再贅言,
單就 " 一個人能受家庭的祝福或是咒詛 " 提出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從社會上的各種現象看來,
從小生長的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未來的生命有著絕對的影響力,
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我們的原生家庭並不能完全約束一個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方向,
台灣有一句話說 " 歹竹出好筍 " ,
意思是一個沒出息的父親有時候也能養出品德高超,成就非凡的孩子,
同樣,即使是一個敬虔的傳道人家庭,也會養出一個悖逆的兒子來.

一個窮苦的家庭,可能激勵孩子們努力向上,後來孩子反而成為富有的人,
但也有的孩子卻極為自卑,變得像他父親一樣沒出息,
尤有甚者,混幫派的,在外面偷拐搶騙的,也是大有人在;

而一個富有的家庭,會養出紈絝子弟,敗光父母的產業,
而另一個孩子卻可能因為家庭提供的資源豐富而成就非凡;

聖經以西結書十八章 講到,沒有父親吃葡萄,兒子酸倒了牙,
如果一個人行公義的事,但是他的兒子是作強盜的,
兒子不會因為父親得到耶和華的喜愛而得以規避他當得刑責;
若這個強盜的兒子,看到父親所犯的罪,便懼怕,不照樣去作,
反而離棄假神偶像,行公義,好憐憫,
他必會得到上帝的恩佑, 不會受到他父親的牽累.

" 你們還說:『兒子為何不擔當父親的罪孽呢?』
兒子行正直與合理的事,謹守遵行我的一切律例,他必定存活。
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
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
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  
以上摘自聖經以西結書十八章19-20 ~~

台灣現在也打算要修改過去 "父債子還 " 的惡法,
一個父親負債千萬而死,可憐的孩子才剛出生就已經背負著巨額債款,
對這個孩子而言,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每一個人只需要擔當他個人的責任就行了,
有一些人所謂的 " 咒詛 " 是指一種代代相傳,無法躲避,要無辜的後代子孫承擔祖宗之過的意味,
我覺得這個不是聖經的觀念,聖經裡沒有家族遺傳咒詛的明顯例子.

一個人成長的原生家庭固然是重要的,
其他影響的因素還有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文化價值
比如,中國人重男輕女的觀念,形成了沒有公平對待男女的文化,
造就了許多大男人主義者和許多苦毒苛薄的年老婦人;
在戰爭,貧苦的社會中成長的人也與在富裕生活中成長的人有著極大的差異;

學校的老師,同學,工作的經驗,個人的遭遇...等,
對一個人的個性的成長和一生的道路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這就是為什麼孟子的母親要一直搬家,
現代的父母想盡辦法要把孩子弄進好學區的原因.

但在所有影響一個人蒙祝福或招咒詛的原因中,
最重要的卻是 " 個人的抉擇 ",
在重男輕女的社會中也有疼老婆,怕老婆的男人,
也有的女人一生受盡欺負,生命反而得著磨練與成長的機會,
而且立志將來絕不要再去欺負別的女人,
因此反而成為一個慈祥,和靄的老太太...

所以,當一個新生命呱呱落地時,
上帝就給了他一個百分之百新的機會,
無論在何種環境當中,這個孩子都可以使用他的自由意志來作選擇,
即使是在一個招咒詛的家庭中,
他仍然可以選擇離開這個咒詛,走向一條新的蒙福的道路,
這就是為什麼啟示錄中說到,將來上帝要按著 " 個人所行的 " 來審判,
因為,到時候你不能說,因為我爸爸壞,我的家是招咒詛的,所以我只好跟著壞,
神會問你說,既然你爸爸壞,招咒詛,
我給了你自由意志,那你為什麼不選擇離開呢 ?

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如何脫離 " 咒詛 ",
如果你父親會打老婆,你無意中也習慣用打老婆來解決夫妻之間的衝突,
你知道這知道這樣作不對,
但你就是沒有辦法脫離這個由原生家庭留下來的 " 咒詛 ",
有一個方法,就是先跟上帝認罪,承認自己的過犯,
然後每一天倚靠上帝,求上帝賜下恩典,讓你有力量勝過這個軟弱,
你還要讀聖經,因為聖經是上帝的話,祂會藉著聖經教導你該如何對待你的妻子,
然後,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
你不會一下子就作的很好,但只要有心,不怕失敗,繼續堅持下去,
慢慢的,不知不覺的,你會發現你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改善,
你們夫妻之間的關係會因為你的小小改變而愈來愈好,
如此又會更激勵你更多的改變自己,
這樣子成為一個良性的循環,慢慢的你就能脫離原生家庭留下來的打老婆的咒詛了.

以我個人為例,
因為從小我媽媽就會對我們三個小孩大吼大叫的責罵,
所以,我很自然的就會這樣對待我的女兒,
我不喜歡自己這樣,我要改變,
所以每次我都會很約束自己儘量不要對孩子吼叫,
有時候還是會不自由主的,不經思考的對孩子又叫又罵,
但是,我已經比我媽媽的情況要好很多很多了...
我還在努力當中,我知道我也不太可能會徹底的改變成另外一個人,
但我知道,至少我的女兒將來對她的孩子的吼叫肯定不會像我媽媽那麼多,
我要把這個原生家庭留給我的不良的習慣消除,
從我開始停止,不必再一代一代的往下傳.

結論是,
有的人,一生活在原生家庭的傷害及不良的影響當中而不自知,
那是他們沒有別的範本可以參考,
聖經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新的範本,
它教導我們夫妻,親子,人際之間,與造物者之間的相處之道,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脫離咒詛,得著蒙福的人生,
靠著上帝賜給我們的愛,力量與恩典,我們可以漸漸成長,
雖然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
但所付出的代價絕對值得,
至少你可以給你的孩子一個更優良的原生家庭環境來引導他的成長,
咒詛和祝福,不是一個宿命,
要化咒詛為祝福也絕非難事,
只在乎你有一顆願意改變的心志,
並打開你的心,讓上帝牽引你的手,過每一天的生活,
如此必能離開咒詛,走上蒙福之路.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doctors
melbourne doctors Counter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咒詛與祝福(1)



多花點時間親近上帝,
我相信這樣作是對的,
因為把每天惟一可以安靜的時間拿來親近上帝,
所以相對的,部落格就真的管不上了,
在這裡要跟大家抱歉,
現在花在部落格上的時間比以前要少許多.

前一陣子,雲問了關於原生家庭的咒詛,
這幾天在腦子裡思考了這個問題,
在這裡把我的意見跟大家分享...一. 聖經中的咒詛
查了一下聖經中所有關於咒詛的經文,
大致歸類如下~~

1. 因為亞當夏娃犯罪,耶和華咒詛了撒旦,咒詛了地,卻沒有咒詛人,
人只是因為地受到咒詛而吃苦,卻沒有直接提到上帝咒詛人(創三14,17節)

2. 基本上,上帝咒詛人的情況只有一個,那就是 " 悖逆神 " ,
在舊約中不遵守律法的人受到耶和華的咒詛 (參申命記廿七15-26)

3.  人給人的祝福是有效用的,如以撒,雅各為兒女的祝福,先知的祝福...都是實際有效的,
但人對人的咒詛,在聖經中卻沒有明顯的效用,
巴蘭受雇去咒詛以色列人 , 為上帝所攔阻,沒有成功;
以色列的君王若不敬畏神,耶和華會派先知去宣告祂的咒詛,
但雖然是先知本人說出的咒詛,但這個是從上帝而來的;
新約中沒有人咒詛人的例子,
耶穌教導我們說,若有人咒詛我們,我們應該反而去祝福他們,
但沒有講到我們該如何去破除這個咒詛,
我想原因是,只要是屬上帝的人都是蒙福的,
所以不會受到咒詛的影響...

4. 聖經中也沒有提到撒旦會咒詛人,
只說撒旦會說謊,會引誘人,卻沒有提過咒詛是從撒旦而來.

5. 咒詛是可以破除的,只要有人真心歸向上帝,就能離開咒詛
摩押人被禁止進到耶和華的殿中敬拜神,
但是摩押女子路得卻因為有著一顆敬畏上帝的心而成為神的兒女,
甚至有榮幸成為大衛的曾祖母,
迦南人和妓女都是為上帝所咒詛的,
約書亞記中,喇合不但是個迦南人,又是個妓女,
但因為她的信心,全家得倖免於難,逃過被以色列人殺害的命運,
而且還成為耶穌的祖先,名字列在耶穌的家譜之中;
耶穌遇到一個外邦婦人,求祂拯救她的女兒,耶穌本不願幫助,
但是外邦婦人死纒爛打,連以色列人剩下的碎渣兒都要,
所以她的女兒得到了耶穌的醫治.

從這些足以見得上帝的恩典可破除一切的咒詛,
不管你感覺到自己是受到多大的咒詛,
只要誠心向上帝祈求,一定能從災禍中離開,進而擁有一個蒙福的人生.


二. 關於原生家庭的咒詛
我們會發現,每一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會有一些事物會世世代代不斷的重複發生,
比如,某一種疾病重覆出現在同一個家族之中,
或是家中幾代都有人自殺,或好幾個人都意外死亡,
比如美國的前總統甘乃迪家族,台灣的蔣家,家中的男人都早死...
有的家庭,總有人酗酒,吸毒或被關...
所以我們覺得似乎這些家庭是受到了 " 咒詛 "...
似乎有一個魔咒緊緊的捆綁著這些家庭.

我有上過原生家庭的課,看過一些相關的事,
但真的不是很有研究,
所以,以下我的意見僅供參考...

我個人比較傾向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生命成長有著莫大的影響,
卻不傾向朝向靈界的,無可考據的 " 咒詛 " 去思考這些問題.
我的解釋是這樣的,
比如,疾病...
除了基因的遺傳以外,
每一個家庭都有固定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居住環境及思考模式,
比如,一個家庭習慣吃哪些食物,不吃哪些食物,習慣吃宵夜,或不吃宵夜,
這些都會造成同一個家庭的人容易患上同類的疾病;
包括憂鬱症,普遍的,我們知道憂鬱症患者的直系血親有極高的比例會得到憂鬱症,
但是目前醫學界還無法證明是身體的遺傳基因,
而是傾向因著同一個家庭的人有著類似的思考模式而導致患者的直系親屬罹患同樣的疾病.
所以,若要脫離家族疾病的 " 咒詛 ",
除了禱告祈求上帝的幫助,了解基因遺傳...以外,
往自己家庭平常習慣的飲食方式及生活方式去思考解決的方案,
或許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向.

第二,我相信父母親或是扶養人,還有一個人幼年所生長的原生家庭,
在一個人生命中扮演著絕對的,不可磨滅的重要角色.

1. 父母的影響
我們從一出生就從父母學習生活中的一切待人處事的態度及生活方式,
從同性別的父母我們學會了如何扮演一個男人或女人的角色,
從異性的父母,我們學會了如何與異性相處,
我們的父母也在示範,教導我們將來如何作別人的父母,
比如,我小的時候,在我作錯事的時候,我媽媽就會生氣的罵我,
所以,現在我女兒若是不乖,我很自然的也會很生氣的罵她,
因為我母親是我惟一可以效法的對象,我沒有看過別的媽媽怎麼對待她的孩子,
所以,當我在遇到同樣的情形時,我很自然的就會用我媽媽所用的方式去反應.
又如,我父親會作菜,會幫忙作家事,所以,我弟弟在家裡也會作菜,作家事,
我老公的父親是從作家事的,所以,我老公在家裡不太作家事,連煎個荷包蛋都不會,
若是一個父親以酗酒或離家出走來面對家裡所發生的問題,
將來兒子長大了,若是家庭出了問題,他自然也會以酗酒或離家出走來逃避問題,
這樣子一代一代循環下來,就好像是一個 " 咒詛 " 一樣的轄制著這個家庭,
其實,這其中只要有一個人覺悟到這個現象,
願意去學習用一種新的,好的,合適的方法去做,
那麼從他開始,就可以脫離這樣的一個 " 咒詛 " 了.

2. 家庭的影響
一個人出生時的排行,性別,家庭當時的情況....許許多多複雜的因素,
都在影響著一個孩子的成長及未來的性格.

A. 排行
老大,
一般來說,老大的出生大都受到極多多竉愛及照顧,
因為是這個家庭的第一個孩子,
所以他們得到較多的關注,較多的資源,
所以會有 " 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 " 這句話,
我們也會發現,一般家庭裡,老大從小到大的照片最多,
到老二只照了一些,老三就差不多沒有什麼照片.
曾經有一個統計,證明在這個世界上的領袖或是有成就的人物,
排行老大的人比其他排行的人要多,
可能就是因為,老大從小就得到較多的資源的緣故.

但是老大也承擔著較大的責任與壓力,
若是一個家庭的父親母親失去了他們的功能,
比如爸爸過世,或媽媽重病在床,無法照顧家庭,
通常身為老大的大哥或大姐就要承擔起父母的角色,
由他(她)來賺錢或照顧年幼的弟妹,
所以,老大通常是較有責任感的,喜歡掌權的人.

老么,
在家庭中大都扮演著小可愛的角色,
在老么出生時,父母經過歲月的洗禮,年齡較增,
所以對老么有更多的包容及庝愛,
並得著兄姐諸多的照顧,
所以老么的個性通常是較閑適的,
即使自已已經為人父母,仍需要許多的保護與照顧.

老二(或是中間子),
個性通常變化比較多,也比較複雜,
若是中間子的年紀是接近老大,則他們的個性就會比較傾向老大,
如果年齡較接近老么,則個性就比較傾向老么,
老二為了要爭取父母的注意力,需要比老大和老么費更大的力氣,
所以有人說,老二的城府比較深,
因為他們需要有周旋於老大與老么之間的本事,以求得在家庭中的生存空間.
有些中間子,很早就離開家過自己的生活,
即使年長,也不太願意參與家庭的事務,
有些人拼命努力用功讀書,有些中間子的成績則非常的差,
無論是讓自己很優秀,或是讓自己成為父母的擔憂,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他們在努力的為自己在家庭中找到一個地位.

我先生是九個兄弟姐妹中的老七,
個性是偏向老么,閑雲野鶴型的,
從小就努力讀書,不僅考上留美考試,攻讀熱力學博士,
後來又去讀律師學院,考上了律師,
他一直努力上進,可惜得到父母的關愛仍然不多.

我個人是三姐弟中的老二,
個性多變,有時像老大,有時像老么,
從小安靜害羞,乖巧聽話,但成績普通,
長大以後,個性變得比較活潑,
但有時卻希望全界只剩下我一個人,不想與任何人接觸,
有時我也搞不懂自己喜歡什麼,需要什麼,
大概就是人所說的城府較深的那種人.
我們家老大和老么之間的關係較疏遠,
而我卻和二者都維持著不錯的關係,
或許是因為聽話順服的關係,所以也得著父母較多的竉愛,
所以我算是策略運作比較成功但城府較深的老二.


待續....
(下篇將介紹獨生子,小團體,及不同性別的子女及出生時的家庭環境...)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optometrists
gold coast optometrists Counter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女兒的婚禮



女兒廖提娜的婚禮是在舊金山舉行的,
所以上個星期五我們中午開車出發前往北加,
前後共開了七個多小時...或許是受了母親在台灣病情加重的影響,
或是因為廖提娜早在去年五月就已經登記結婚,
對我而言,她早就結婚了....
所以,此次對於女兒的婚禮,似乎並沒有什麼喜樂或興奮之情,
又或許她並不是我親生的女兒 ?
反正,此刻的心情是五味雜陳...


1.  台灣訂作的旗袍
廖提娜婚禮穿的旗袍是我從台灣幫她找師傅作的,
作一件旗袍比我想像中還要複雜,
全身上下要量尺吋的地方大概有十幾廿處,
因為提娜無法親身到店裡去量身,
所以一切的資訊都是藉電郵往來,
當我把提娜寄來的尺吋給師傅看的時候,
他搖著頭說,這個尺吋不對,不可能是這個數字,
那個尺吋也不該是這個數字,
那怎麼辦 ....
" 那這樣好了, 我跟新娘子的身高一樣,她比我瘦一點, 那參考我的尺吋行嗎 ? " 我問.
" 也只有這樣了...  " 師傅說.

旗袍拿到手,從台灣帶回美國,
提娜一直很擔心,
為了省錢才託我到台灣訂作,
萬一需要修改,搞不好修改的錢比作旗袍的花費更多,
我跟她說,我己經為著旗袍禱告了,應該不會有問題,
感謝上帝的保守,
大家可以從照片看出來,旗袍非常的合身,
一點都不需要修改.


2.  婚禮的進行
提娜從大學開始離開教會,已經十幾年了,
她是一個很貼心,很週到,很有創意的女人,
平常和她相處都很愉快,
一直到這次她辦婚禮,
才充份的顯現出她的許多價值觀和作法已經與身為基督徒的父母迥然不同,
她邀請廖先生為她證婚,但只給她老爸5分鐘的時間勉勵,
後來討價還價,希望能有10 分鐘左右,
她卻要她老爸承諾,只有10分鐘,一秒鐘都不能多.
婚禮在一個偏僻的,鳥不生蛋的酒廠門口舉行,而不是在教堂,
前後加起來只有20多分鐘,
沒有詩歌,沒有鋼琴,管風琴,
取而代之的是提娜小姐平日最喜歡的情歌和搖滾樂.

廖老爹在盡力爭取的10分鐘勉勵中,給了他全心的祝福,
也帶領會場中近 90 % 的非基督徒為新人作了祝福禱告.
我則深深的感受到,雖然我不是她的親生母親,
但既然嫁到這個家庭來,身為提娜和菲利浦的繼母,
為女兒,女婿的得救禱告,是我當盡的責任,以後該要好好的,認真的為提娜禱告.


3.  創意婚筵
或許對提娜而言,
一個簡單的,廿分鐘的婚禮,戴個戒指不是那個的重要,
感覺上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喜筵上面了,
比起許多年輕人,提娜辦了一個十分有創意的婚筵...

在美國的婚筵上,有一個習俗,
就是在筵席間,只要有人用湯匙或义子敲杯子,或盤子,發出噹噹噹的聲音,
新郎新娘就要Kiss,
當筵席的噹噹聲第一次響起時,
女婿尤金起來講話了,
他說,在他的婚筵中有一個不一樣的規定,
就是他準備好了所有赴席的情侶或夫婦的名單,
每一次有人敲餐具要他們親嘴的時候,
他們就抽一張紙條,抽到哪一對夫婦,
那對夫婦就要先Kiss,當作是個範本,
然後新郎新娘再照著他們示範的樣子Kiss一遍...

結果,每一對被抽中的夫婦為了要整新郎新娘,都非常賣力的演出,
各式各樣的熱吻都有....
新郎新娘也都照樣作一遍,效果十足   :)
但是因為大家都怕被抽到,所以到後來根本都沒有人敢敲餐具叫新人親嘴,
都是新郎想要整人的時候,就自己敲餐具,自己抽籤,
被抽到的人只好先親了,
不幸的是,我跟廖先生也被抽中了...  :S


4.  提前的人生經歷
常覺得上帝在我身上的恩典真的是太多,太大,
常覺得自己不配得上帝如此的恩待,
才四十多歲的我,提早經歷了兒女飛出巢的過程,
當年結婚時,二個年輕人還在讀大學,
因為還在依賴父親的幫助,
所以,雖然不住在家裡,但是常常回家或打電話,
有時是詢問父親的意見,有時是為了尋求幫助,
一眨眼八年過去,提娜和菲利蒲都已經是卅歲的成年人了,
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資源,自己的家,
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與支持,也不再參考我們的意見,
不僅一個月難得接到一次電話,
有時甚至過節都不一定會回來....
女兒這次的婚禮沒有參考父親的意見,
看樣子,明年兒子結婚也是自有主張...

現在,我有一個事事都要倚靠父母的幼兒,
也有一雙飛出巢的兒女,
從被需要到不被需要的過程,剛好就是從我結婚到現在.
記得有一位師母跟我們分享,
隨著兒女的成長,父母的角色也必須不停的調整與轉換,
原本是褓姆,什麼都是你替孩子決定和安排,
後來是鐵軌,孩子照著你安排的路綫而行,
到後來是路標,偶爾提提意見,指示一下前面的方向,
到老了就成了春聯或壁紙,只是存在,裝飾用的,卻毫無用處,
沒想到,我年紀輕輕就已經進入壁紙的境界了,
只希望我和廖先生都能享受,並作張快樂的壁紙,
對於成年的兒女,只能以關心,代禱來代替囉嗦和干預,
所幸,我們還有一個可愛小ㄅㄨ,
讓我們還有幾年的機會可以享受被需要的幸福感.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link
gold coast link Counter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失足3




短篇小說連載,暫時到此告一段落,
書該還給教會了,
若有機會遇到能發人深省的的小說,
再與各位分享.

請看 " 失足 " 最終回....

胡峰實在不記得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
也許是自我意識故意忘記自己的罪行,
也許真如婚後朋友間傳來的謠言:
寶珍下了迷藥,她是醫院中的化驗師,
很容易得到這類東西的.
總之,基於道義上的責任感,
他毅然挑起了婚姻的擔子,
而且寶珍的態度也著實感動了他.
她不像別的女孩那樣蠻橫,反而一再向他表示 :
讓我愛你就行了,你不需要擔心怎樣來回愛我.
想到以後不用追逐在愛情的戰場上,
想到可以現成享受一個溫馨的家,
胡峰那時真的心情輕鬆快樂起來,
隨之便開始進行婚禮上的各樣準備了.

婚禮還是滿體面的,雖然觀禮者都帶著驚訝的表情,
雖然茶會中的主席一再把寶珍的名字唸成葆玲,
引起當事人尷尬而全體哄笑的場面.
婚後一段日子,也相當的寫意.
胡峰顯然體重增加了,露出中年人那種滿足於現狀的跡象.
但不久,寶珍鬧著要搬到西部加州去,
因為她找到一份條件優渥的工作.
胡峰的自尊心第一次受到打擊,
他覺得這種大事應該先跟他商量,
可是寶珍辯稱,那是她婚前申請的,沒想到現在才有回音.
而且加州不像波士頓這麼冷,將來對孩子的健康,大有好處.

胡峰在初為人父的驚喜中,接受了這個決定.
事實上,他也不得不 " 娶雞隨雞 ".
寶珍出來做事多年,薪金比他多,職位比他高,
現在她有 " 更上一層樓 " 的機會,他是沒有理由阻礙的.
另外一方面,在教會裡也不覺得那麼受歡迎了,
至少阮李二家就給他冷面孔看.
李德貞仍然歡頭喜面的做事奉的工作,
可是跟他打照面的時候,就露出憐憫的眼光.
阮葆玲的表情又不一樣,是鄙夷的,輕蔑的將頭一擺,就從他身邊過去了.
假如他記得不錯的話,這兩家人都沒有來參加他的婚禮.
教會中的情形既然是這樣,
換個地方,另外去一個沒有知道他底細的教會,也不錯.

到加州來總有五年了吧,
好像寶珍就從來沒有上過教會,
先是藉口害喜,不舒服,
後來是孩子太小,礙事.
現在回想起來,胡峰發現自己也沒有怎樣勉強她去,
倒像是帶著幾分喜悅,自己能毫無牽掛地回到以前單身漢的時代去受人家的讚賞.
漸漸地,寶珍對他常去教會嘖有煩言了,
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煩言轉變成了吼罵及恐嚇 : 離婚 ! 離婚 ! 我要離婚...

離婚的理由就是說他精神虐待,遺棄,在外面有女人.
離婚的條件是胡峰搬出去,她們母女跟房子一道留下來.
她不需要什麼贍養費,以後胡峰有什麼經濟上的困難,她還可以 " 救濟 " .
這些都是從她吼罵中得到的消息.
胡峰好多次都想詰問她 :
" 妳不是說過,只要讓妳愛我就行, 不需要我的回愛嗎 ? 怎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呢 ? "
可是他始終說不出口,因為覺得自己太理虧了.
這不等於承認自己從來沒愛過她嗎 ?
一個做丈夫的,無論如何都有責任愛自己的妻子,
但是,這是多麼難盡的責任啊 !
他恨自己在盡責任時的虛偽,
有時又恨自己連這點虛偽都做不出來.

胡峰發現自己正在用大毛巾擦乾頭髮,
不知什麼時候,他已經踏出浴缸,做完了許多機械性的習慣動作.
回到家裡,他就變成了機械人,難怪寶珍受不了.
這些年來,他對於這個家實在是毫無貢獻,
寶珍趕他出去是應該的.
記得有一次,寶珍在吼罵中透露過,
她有了小珍,感情上有了寄託,不需要他回來吃現成飯了.

他突然醒悟,實在是小珍出世後,寶珍的 " 母愛 " 就轉移了,
噢 ! 這個女人 ! 利用我來為她生個孩子,
現在她滿足了,我的利用價值也不存在了.
胡峰死勁擦自己的頭髮,甚至搥打頭額,
悔恨自己的受騙受辱.

好吧 ! 跟她離婚.
明天一早就找房子,先搬出去,慢慢才辦手續.
女兒只好犧牲了,這是離婚的後遺症之一,沒辦法.
以後當然還會產生許多別的問題,
例如每次人家提到 " 離婚 " 這個字眼時,
每次人家問起他的婚姻狀況時,每次填什麼表格時,
心都會有被刺痛的感覺.

可是,不離婚又怎麼樣 ? 自己已無能為力了.
好像今天平心靜氣地勸她去教會,
她居然道出 " 本來就不信 " 的秘密.
婚姻的補救本該從靈性方面著手的,
她既然拒絕接近上帝,從上帝那兒支取愛和力量,
自己又有什麼方法改變她呢 ?

是的,自己的愛得不夠,愛得無力,
而且愛得越來越累了...
每次的衝突,每天的冷戰,
都只有把自己拖入更軟弱的泥潭裏,
不但振翅乏力,精神都要崩潰了.

至少,離婚是一段生活的結束,另一段生活的開始.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總是有希望的,
在上帝那兒總有餘下的恩典.
他曾經為離婚的事,向上帝求問過無數次,求神賜下確實的憑據.
(以前為結婚的事肯這樣謹慎祈求就不致失足了,他狠狠地搥自己...)
今天憑據來了,竟沒有快樂自由的感覺,仍是傷痛 !
啊 !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原來是詩人親身的體驗,並非憑空的想像啊 !
這一道烙痕是要終身帶著的,
只有求主的恩膏隨時滋潤了.


------------------------------------------------------------------------------------------------

1.  請各位弟兄不要介意,我要說句實話,
我真的也遇過文中像胡峰這樣自以為每個姐妹都會為他著迷,
自以為在姐妹眾多的教會中身價很高的弟兄,
然後,明明已經在和別的姐妹交往了,
還不時的用深情專注的眼神,連一秒鐘都捨不得眨似的凝視著妳,
讓妳搞不清楚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位弟兄的作法,連我這個理智過於感性的女傳道都被他迷惑了,
為了他,我一直到婚後,都還要花好幾年的時間療傷止痛.

我昨天才和一位姐妹一起交通,
她也曾被似類的弟兄傷害過,
我們談起傷害她的那位和傷害我的那位,
二個人現在在信仰方面的光景都大不如前,
姐妹說, : "師母, 我覺得上帝好像會報應這樣的人 ..."
當然,說 " 報應 " 好像有點兒殘忍,
應該說,神會管教這樣心態不正確的弟兄,
讓他們在為自己所選擇的婚姻中學點功課...

因為我本身不是弟兄,對於姐妹們逾齡未婚的壓力與窘境,我比較能體會,
我是讀了這篇小說之後,才知道某些弟兄心中的想法,
再回想自己曾經的遭遇,似乎還真有不少這樣的人,
若有弟兄們看到這篇文章,歡迎也給一些回應...
在教會裡,還是姐妹們的聲音比較大,比較多,
所以真的很不了解弟兄們的想法啊....

2.  這是我的建議啦,
若是遇到你的配偶婚前是假裝信主,
或是婚後軟弱離開主了,
我覺得那就不要把他當作基督徒一樣的去要求他聚會或服事,
而是要把他當作是未信者一樣去包容他,等候他,
如果我是胡峰的話,
我會放棄一些教會的事奉和聚會,多花時間陪陪妻女,
我們不能把參加教會聚會當作逃避問題的地方,
面對不信的配偶,你到教會的頻率愈高,
愈會引起他心中的不滿與仇恨,
不如把自己的家庭當作是宣教的工場,
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愛,在家中為上帝作美好的見證,
只有愛,包容和忍耐才能溶化他的心,
如此才有可能挽救自己婚姻的危機.

不管當初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結的婚,婚後都沒有後悔的機會,
就像文中所說的,即使當初是因為犯錯而成就的婚姻,
在上帝那裡都還有餘下的恩典能幫助你渡過你婚姻中的難關.

3.  胡峰的痛苦是因為他還在假清高,假聖潔,
婚姻有問題,就要求助牧師和教會弟兄姐妹的幫助,
胡峰還在教會戴著 " 屬靈老大哥 " 的面具,還去輔導別人,
其實,他若是願意脫下自己的面具,承認自己的軟弱,承認自己需要弟兄姐妹的們代禱與安慰,事情也不致於走到這個地步,
畢竟上帝把我們擺在同一個教會,就是要我們肢體之間能互相扶持的.

很早以前,我就發現, 一些在教會所謂的 " 屬靈人 " (尤其是牧師和傳道人) ,
若沒有坦承面對自己的軟弱與不完全,
我看到很多人很ㄍㄧㄥ, 看到他們為了保有那副屬靈的面具,都活的好辛苦,
不如讓人知道自己和所有的弟兄姐妹一樣都有軟弱,
不如讓人知道自己和所有的弟兄姐妹一樣,
承認婚姻對你而言同樣是一個不容易學的功課,
不如讓人知道你和所有的人都一樣,
你生來就是不完全的,別人走過的路,你也在走,
過聖潔的生活並不是你的本能,
在成聖的過程中,你也有軟弱,你也會失敗...
大家一起彼此在主裡扶持,成長,
我跌倒了,你拉我一把,你跌倒了,我拉你一把,
這樣的信仰生活,是不是過得更容易一些呢....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handyman
melbourne handyman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