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失足3




短篇小說連載,暫時到此告一段落,
書該還給教會了,
若有機會遇到能發人深省的的小說,
再與各位分享.

請看 " 失足 " 最終回....

胡峰實在不記得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
也許是自我意識故意忘記自己的罪行,
也許真如婚後朋友間傳來的謠言:
寶珍下了迷藥,她是醫院中的化驗師,
很容易得到這類東西的.
總之,基於道義上的責任感,
他毅然挑起了婚姻的擔子,
而且寶珍的態度也著實感動了他.
她不像別的女孩那樣蠻橫,反而一再向他表示 :
讓我愛你就行了,你不需要擔心怎樣來回愛我.
想到以後不用追逐在愛情的戰場上,
想到可以現成享受一個溫馨的家,
胡峰那時真的心情輕鬆快樂起來,
隨之便開始進行婚禮上的各樣準備了.

婚禮還是滿體面的,雖然觀禮者都帶著驚訝的表情,
雖然茶會中的主席一再把寶珍的名字唸成葆玲,
引起當事人尷尬而全體哄笑的場面.
婚後一段日子,也相當的寫意.
胡峰顯然體重增加了,露出中年人那種滿足於現狀的跡象.
但不久,寶珍鬧著要搬到西部加州去,
因為她找到一份條件優渥的工作.
胡峰的自尊心第一次受到打擊,
他覺得這種大事應該先跟他商量,
可是寶珍辯稱,那是她婚前申請的,沒想到現在才有回音.
而且加州不像波士頓這麼冷,將來對孩子的健康,大有好處.

胡峰在初為人父的驚喜中,接受了這個決定.
事實上,他也不得不 " 娶雞隨雞 ".
寶珍出來做事多年,薪金比他多,職位比他高,
現在她有 " 更上一層樓 " 的機會,他是沒有理由阻礙的.
另外一方面,在教會裡也不覺得那麼受歡迎了,
至少阮李二家就給他冷面孔看.
李德貞仍然歡頭喜面的做事奉的工作,
可是跟他打照面的時候,就露出憐憫的眼光.
阮葆玲的表情又不一樣,是鄙夷的,輕蔑的將頭一擺,就從他身邊過去了.
假如他記得不錯的話,這兩家人都沒有來參加他的婚禮.
教會中的情形既然是這樣,
換個地方,另外去一個沒有知道他底細的教會,也不錯.

到加州來總有五年了吧,
好像寶珍就從來沒有上過教會,
先是藉口害喜,不舒服,
後來是孩子太小,礙事.
現在回想起來,胡峰發現自己也沒有怎樣勉強她去,
倒像是帶著幾分喜悅,自己能毫無牽掛地回到以前單身漢的時代去受人家的讚賞.
漸漸地,寶珍對他常去教會嘖有煩言了,
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煩言轉變成了吼罵及恐嚇 : 離婚 ! 離婚 ! 我要離婚...

離婚的理由就是說他精神虐待,遺棄,在外面有女人.
離婚的條件是胡峰搬出去,她們母女跟房子一道留下來.
她不需要什麼贍養費,以後胡峰有什麼經濟上的困難,她還可以 " 救濟 " .
這些都是從她吼罵中得到的消息.
胡峰好多次都想詰問她 :
" 妳不是說過,只要讓妳愛我就行, 不需要我的回愛嗎 ? 怎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呢 ? "
可是他始終說不出口,因為覺得自己太理虧了.
這不等於承認自己從來沒愛過她嗎 ?
一個做丈夫的,無論如何都有責任愛自己的妻子,
但是,這是多麼難盡的責任啊 !
他恨自己在盡責任時的虛偽,
有時又恨自己連這點虛偽都做不出來.

胡峰發現自己正在用大毛巾擦乾頭髮,
不知什麼時候,他已經踏出浴缸,做完了許多機械性的習慣動作.
回到家裡,他就變成了機械人,難怪寶珍受不了.
這些年來,他對於這個家實在是毫無貢獻,
寶珍趕他出去是應該的.
記得有一次,寶珍在吼罵中透露過,
她有了小珍,感情上有了寄託,不需要他回來吃現成飯了.

他突然醒悟,實在是小珍出世後,寶珍的 " 母愛 " 就轉移了,
噢 ! 這個女人 ! 利用我來為她生個孩子,
現在她滿足了,我的利用價值也不存在了.
胡峰死勁擦自己的頭髮,甚至搥打頭額,
悔恨自己的受騙受辱.

好吧 ! 跟她離婚.
明天一早就找房子,先搬出去,慢慢才辦手續.
女兒只好犧牲了,這是離婚的後遺症之一,沒辦法.
以後當然還會產生許多別的問題,
例如每次人家提到 " 離婚 " 這個字眼時,
每次人家問起他的婚姻狀況時,每次填什麼表格時,
心都會有被刺痛的感覺.

可是,不離婚又怎麼樣 ? 自己已無能為力了.
好像今天平心靜氣地勸她去教會,
她居然道出 " 本來就不信 " 的秘密.
婚姻的補救本該從靈性方面著手的,
她既然拒絕接近上帝,從上帝那兒支取愛和力量,
自己又有什麼方法改變她呢 ?

是的,自己的愛得不夠,愛得無力,
而且愛得越來越累了...
每次的衝突,每天的冷戰,
都只有把自己拖入更軟弱的泥潭裏,
不但振翅乏力,精神都要崩潰了.

至少,離婚是一段生活的結束,另一段生活的開始.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總是有希望的,
在上帝那兒總有餘下的恩典.
他曾經為離婚的事,向上帝求問過無數次,求神賜下確實的憑據.
(以前為結婚的事肯這樣謹慎祈求就不致失足了,他狠狠地搥自己...)
今天憑據來了,竟沒有快樂自由的感覺,仍是傷痛 !
啊 !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原來是詩人親身的體驗,並非憑空的想像啊 !
這一道烙痕是要終身帶著的,
只有求主的恩膏隨時滋潤了.


------------------------------------------------------------------------------------------------

1.  請各位弟兄不要介意,我要說句實話,
我真的也遇過文中像胡峰這樣自以為每個姐妹都會為他著迷,
自以為在姐妹眾多的教會中身價很高的弟兄,
然後,明明已經在和別的姐妹交往了,
還不時的用深情專注的眼神,連一秒鐘都捨不得眨似的凝視著妳,
讓妳搞不清楚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位弟兄的作法,連我這個理智過於感性的女傳道都被他迷惑了,
為了他,我一直到婚後,都還要花好幾年的時間療傷止痛.

我昨天才和一位姐妹一起交通,
她也曾被似類的弟兄傷害過,
我們談起傷害她的那位和傷害我的那位,
二個人現在在信仰方面的光景都大不如前,
姐妹說, : "師母, 我覺得上帝好像會報應這樣的人 ..."
當然,說 " 報應 " 好像有點兒殘忍,
應該說,神會管教這樣心態不正確的弟兄,
讓他們在為自己所選擇的婚姻中學點功課...

因為我本身不是弟兄,對於姐妹們逾齡未婚的壓力與窘境,我比較能體會,
我是讀了這篇小說之後,才知道某些弟兄心中的想法,
再回想自己曾經的遭遇,似乎還真有不少這樣的人,
若有弟兄們看到這篇文章,歡迎也給一些回應...
在教會裡,還是姐妹們的聲音比較大,比較多,
所以真的很不了解弟兄們的想法啊....

2.  這是我的建議啦,
若是遇到你的配偶婚前是假裝信主,
或是婚後軟弱離開主了,
我覺得那就不要把他當作基督徒一樣的去要求他聚會或服事,
而是要把他當作是未信者一樣去包容他,等候他,
如果我是胡峰的話,
我會放棄一些教會的事奉和聚會,多花時間陪陪妻女,
我們不能把參加教會聚會當作逃避問題的地方,
面對不信的配偶,你到教會的頻率愈高,
愈會引起他心中的不滿與仇恨,
不如把自己的家庭當作是宣教的工場,
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愛,在家中為上帝作美好的見證,
只有愛,包容和忍耐才能溶化他的心,
如此才有可能挽救自己婚姻的危機.

不管當初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結的婚,婚後都沒有後悔的機會,
就像文中所說的,即使當初是因為犯錯而成就的婚姻,
在上帝那裡都還有餘下的恩典能幫助你渡過你婚姻中的難關.

3.  胡峰的痛苦是因為他還在假清高,假聖潔,
婚姻有問題,就要求助牧師和教會弟兄姐妹的幫助,
胡峰還在教會戴著 " 屬靈老大哥 " 的面具,還去輔導別人,
其實,他若是願意脫下自己的面具,承認自己的軟弱,承認自己需要弟兄姐妹的們代禱與安慰,事情也不致於走到這個地步,
畢竟上帝把我們擺在同一個教會,就是要我們肢體之間能互相扶持的.

很早以前,我就發現, 一些在教會所謂的 " 屬靈人 " (尤其是牧師和傳道人) ,
若沒有坦承面對自己的軟弱與不完全,
我看到很多人很ㄍㄧㄥ, 看到他們為了保有那副屬靈的面具,都活的好辛苦,
不如讓人知道自己和所有的弟兄姐妹一樣都有軟弱,
不如讓人知道自己和所有的弟兄姐妹一樣,
承認婚姻對你而言同樣是一個不容易學的功課,
不如讓人知道你和所有的人都一樣,
你生來就是不完全的,別人走過的路,你也在走,
過聖潔的生活並不是你的本能,
在成聖的過程中,你也有軟弱,你也會失敗...
大家一起彼此在主裡扶持,成長,
我跌倒了,你拉我一把,你跌倒了,我拉你一把,
這樣的信仰生活,是不是過得更容易一些呢....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handyman
melbourne handyman Counter

4 則留言:

  1. 謝謝,很好的短篇.
    (1) 有些人"想"當大眾'情人(心態不正).
    (2) 同意. 他應該少去教會,多花時間陪陪妻女, 對'家'有貢獻;用"愛",作好見證.
    (3) 同意. 要面對事實,不要假裝清高,假裝婚姻沒有問題;要求助牧師和教會弟兄姐妹的幫助.




    也希望我們教會的年輕人能好好的預備將來婚姻的道路.

    Amy

    回覆刪除
  2. 一、"她沒有家人在此,同住的女友今天也回家過節去了."

    ㄧ個弟兄單獨到一個姐妹家作客,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就算是姐妹邀請你去,就算你再屬靈,就算你有千百種理由認定兩人絕不可能發生關係,也絕對不可以。沒人能保證自己可以抵擋性的試探。

    二、"一個做丈夫的,無論如何都有責任愛自己的妻子,但是,這是多麼難盡的責任啊 !他恨自己在盡責任時的虛偽,
    有時又恨自己連這點虛偽都做不出來."

    聖經說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這樣看,我想胡峰根本就不愛自己的妻子,他只想盡責任,只想為自己犯的錯作補償。就像坐牢一樣。

    當他單身時,他也沒愛過人,只是在享受被愛的感覺。或許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愛吧。寶珍也一樣。

    "她有了小珍,感情上有了寄託,不需要他回來吃現成飯了.他突然醒悟,實在是小珍出世後,寶珍的 " 母愛 " 就轉移了"

    在這故事中看不出寶珍有愛過任何人,她只是需要一種「有人需要她」的感覺。她需要「被需要」。所以她有了小珍,就不需要胡峰了。

    三、胡峰自以為可以掌控一切,遊走在眾女之間。結果呢?寶珍一道料理就把他擺平了......我想胡峰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太驕傲了,因為人人都覺得他條件好。其實他是裝出來的。

    "在李,阮兩家,他一方面要在長輩面前,謹慎保持自己美好的形象,另一方面又要提醒自己,不可在女友面前表示得過份親熱,免得陷入圈套.那兩頓飯吃得好辛苦 !"

    單身弟兄容易陷入這種狀況,因為物以稀為貴^^
    一個弟兄長時間單身,又沒有什麼大問題,很容易會被教會的長輩們關心,也容易受到歡迎。關心到一個程度,我幾乎以為弟兄單身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惡;受歡迎到一個程度,我以為那弟兄幾乎是天使的化身。他自己也真以為他有那麼好。

    聖經的確說「那人獨居不好」(那時夏娃還沒被造,那人純指亞當),但我想也不是除了結婚就絕對別無他路。耶穌應該也沒結婚吧。

    我不知道單身姐妹會有多想結婚,為了眾家姐妹的幸福而不停關切弟兄的感情,也無可厚非。但是,雖然他是弟兄,雖然他單身,也不代表他就適合結婚。單身弟兄,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個弟兄,沒必要當他是個寶。

    ......趁著我還單身,實在想說些話。有一日若是我結了婚,再說這種話,就會被評為不知疾苦了......想說的是:結婚是一種需要,而不見得是必要。單身也可以過得很好,不需要去羨慕結婚的人。




    馬克白,
    你我真的是英雄所見略同耶,
    你寫的這些都是我在讀的時候的感受,
    只是後來懶得把它們都整理出來,
    謝謝你喔,
    看見你如此享受單身生活,真的為未來能嫁給你的姐妹高興,
    因為你是一個身心靈健康的好弟兄,
    相信上帝一定會帶領你的腳步,
    對了,什麼時候回台灣啊...

    Amy

    回覆刪除
  3. 我在學生時代 學校的女生跟男生的比例是4:1
    也就是 一個班級至少要5個女生才會出現1個男生
    相對地 團契裡面男女比例就會相當懸殊
    而我遇過一種姐妹
    總以 "弟兄跟姐妹的關係要有分隔"為藉口
    而不邀請弟兄參與學校小型聚會
    甚至會阻礙其他姐妹對弟兄的熱情邀約
    因為跟我在一起的一群弟兄跟一些姐妹
    都希望大伙聚在一塊會比較好

    但那姐妹 就會藉口 "弟兄跟弟兄就好"為理由
    而趕走我們
    當時那種感覺還蠻不舒服 而且有被趕
    好像不歡迎我們的感覺

    偏偏那個姐妹
    最後才真是把她給看清了
    因為 她所謂 "弟兄跟姐妹的關係要有分隔"
    只是因為她看不上我們
    所以不歡迎我們

    因為只要她看上眼的男生
    反倒自己主動貼過去了

    最後 她在她的姐妹群當中
    竟然是最早走入婚姻的

    說句對姐妹們比較抱歉的話
    但我不是針對你們
    而是 那個姐妹對我而言根本就是假清高




    這位姐妹如此積極的為自己找結婚的對象,
    所以真的很快就就嫁出去了,
    不像我們都拖到快四十歲,

    Well , 每一個人都在選擇他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還是祝福他們吧...

    Amy

    回覆刪除
  4. amyliao:
    我將於十月十九日返台休假十一天,希望十一天以後我還會想回泰國,哈哈。雖然我只是協力宣教(或著可以算是實習吧)但這實在是會讓人吐血的工作~~~

    好像......我們有機會在台灣遇到是嗎?




    馬克白,沒有錯,我十月下旬應該會回去看我媽,
    到時候把小魚約出來見個面,聽你分享你的泰國宣教經歷,
    我也有去泰北短宣過喔...
    把持聯絡...

    Am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