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靈修的經文是馬可福音,
我開始學習使用"四福音經文合參"作為靈修時的參考,
讓我對耶穌的事蹟有了不同角度的認識.馬可福音三1-6治好枯乾了一隻手的人( 太 12:9-14 路 6:6-11 )
3:1 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裏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
3:2 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
3:3 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
3:4 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
3:5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
3:6 法利賽人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馬太福音所強調的是~"在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
為嚴謹的安息日律例開了一扇美善之門,
在安息日除了一大堆"不可做"的條例以外,
耶穌告訴以色列的會眾~還有許多美善的事可以去行.
而馬可在同樣的一件事上所著重的卻是~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
以色列人守安息日守到心變剛硬了,
同樣的,基督徒聚會也會聚到心剛硬了.
信主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
我們聽道聽到後來,心裡已經不再受感動了,
我們的心已經像被烙鐵烙慣了一樣,
無論台上的人如何大聲疾呼,
都已無法喚回我們期盼生命改變的熱忱,
牧師講第一句,我們已經知道下一句是什麼了.
更甚者,還有對主日敬拜批評論斷,挑東揀西的,
總覺得牧師這裡講不對,那裡講不好,
(關於這點,我自己真的要好好反省,檢討).
還有一些同工,
聚會時在會堂後面或裡裡外外,走來走去,忙來忙去,
根本就沒有用一顆安靜的心來敬拜主,
反正就是覺得自己都懂了,都會了,
聽了幾十年的道,許多聖經節連翻都翻不到,
卻覺得自己已經不需要再學習了.
聚會聚到心都硬了,
難怪信主愈久,服事愈殷勤的人,生命愈難被改變.
求神保守我們,時時用一顆謙卑柔軟的心來敬拜主,
惟有讓聖靈藉著神的話不斷的來改變我們的生命,
我們的事奉才能真正的討主喜悅.
我還是喜歡倪柝聲的這段話:
神注重我們所是的,過於我們所做的,
真實的工作乃是生命的流露,
算得數的事奉總是基督的活出,
將自己獻給神,
不是為神工作,乃是讓神工作,
不讓神工作的就不能為神工作.
與弟兄姐妹共勉之,
但願我們都不是那些心裡剛硬到讓耶穌憂愁的人.
2006年8月31日 星期四
2006年8月30日 星期三
克里姆林宮的鐘聲praying with the KGB
最近在台灣,大概最常聽到的問候語不是"你呷飽未?"而是"你倒扁了沒"?
每每看到台灣新聞,我常問我自己,
如果我現在在台灣的話,
身為一個傳道人,我應該做的是什麼?
我該如何帶弟兄姐妹來面對台灣目前現在的困境?
是跟著大夥兒一起捐一百塊參加倒扁靜坐,
還是跟著全台灣最大的基督教教派~長老會一起挺扁?
我更思考著,遠在美國的我,到底可以為台灣做些什麼?
最近看完的一本書~克里姆林宮的鐘聲Praying with the KGB
書前是作者楊腓力(Philip Yancey)特別為中譯本所寫的序,
我讀了以後,讓我開始對台灣的未來深具信心,
因為我知道台灣的拯在乎上帝.
書名:克里姆林宮的鐘聲Praying with the KGB
作者:楊腓力(Philip Yancey)
出版社:校園
中譯本序
這個世界在一九八九年之後就不再一樣,
在柏林圍牆倒塌的同時,許多的牆垣也倒下來.
共產主義在它的故土~歐洲,被連根拔起.
過去是無神主義的國家,竟然懇求基督徒宣教士去幫助他們重整社會道德.
這是奇妙的轉變!
對東德人民來說,一九八九年十月九日是劃時代的轉捩點.
這件重要的大事發生在萊比錫(Leipzig)實在很合適,
那是十六世紀馬丁路德講道的城堡,
是十八世紀巴哈彈風琴的地方.
一九八九年,萊比錫有四個教會~其中包括巴哈的教會(Thomaskirche),
每個禮拜一下午五點舉行禱告會,
牧師帶領會眾唱信義會古老的詩歌,
一手捧著聖經,另一手拿著報紙向會眾講道,帶領著會眾輪番禱告.
最初是幾個基督徒參加,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只有幾十個人.
這些禱告會的人漸漸加增,
不單吸引了虔誠的基督徒,也吸引了政治上的異議份子和平民百姓.
在每一次聚會之後,幾所教會的會眾就會聯合在一起,
舉著蠟燭和教會的旗幟,在這古老城市漆黑的街道上徒步行走.
那是政治抗議遊行的雛型.
事實上,全東德所有的抗議遊行都是以這種方式開始 : 始於崇拜!
後來西方的大眾傳播媒體知道這樣的事並開始宣傳,
東德共產黨的管理階層也開始警覺並商討對策,
想要清除這些和平遊行的隊伍.
祕密警察包圍了教會,有時候甚至毆打遊行者.
然而,萊比錫的群眾仍不住的增加:
數百,數千,一直到為數五萬人.
十月九日,幾乎每個人都感覺到政治壓力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刻.
東柏林在慶祝立國四十週年之時,
把萊比錫的遊行視為挑釁,煽動的反革命表現.
警察,軍隊在萊比錫嚴陣以待,
東德領袖何內克(Erich Honecker)已經下令軍隊射殺遊行者.
這個國家正預備重演"天安門廣場"的悲劇.
萊比錫信義會的監督警告大家將要面臨大屠殺的災難,
醫院緊急清理救護病房,教堂和音樂廳都答應打開門,
好讓遊行者可以避難棲身.
到禱告會開始的時候,千名共產黨員湧進尼古拉(Nikolai)教堂,
佔據了所有的座位,教堂只好開放罕用的廂座.
成千的抗議者就擁擠在其中.
據"基督徒世紀"(Christian Century)雜誌報導,
那天晚上的崇拜聚會是一個轉捩點:
許多原本是要來搗亂的黨員生平第一次意識到,
教會是真的在努力進行和平的改革.
沒有人確實知道,那天晚上軍隊為什麼沒有開槍,
有人說是戈巴契夫親自打電話警告何內克,
有人說,軍隊因為看見成千上萬的群眾就膽怯了.
但每一個人都認為,是萊比錫的禱告會引發了這極其重要的改變.
結果,七萬人和平地上街遊行,穿越萊比錫的市中心,
隨之而來的星期一,有十二萬人參加;一週之後,五十萬人;
萊比錫全市的人幾乎都走上了街頭!
十一月初出現了空前眾多的遊行群眾,
差不多有一百萬人在東德各處遊行,何內克引咎辭職.
警察拒絕向群眾開槍.
十一月九日午夜,一件沒有人敢想像的事發了:
被人憎恨的柏林圍牆開了一個缺口.
東德人民蜂擁穿越邊境檢查站,
越過守衛~那些守衛曾受命對逾越者格殺勿論.
拿著蠟燭的群眾沒有犠牲任何生命,就把政府推翻了.
和平革命的風氣蔓延全球
就像清新的勁風吹走污染的空氣.
單在一九八九年就有十個國家約五憶人民經歷了非暴力的革命,
其中包括:波蘭,東德,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外蒙古和蘇聯.
CNN聞電台的節目製作者和撰稿人包德門(Bud Bultman)說:
"我們這些大眾傳播工作者,瞠目結舌的看著那些極權主義的高牆一堵堵的倒下,
在我們趕著報導這些急遽變化的事件時,往往忽略了一些幕後的故事.
我們把照相機對準千萬的群眾,
看著他們在為自由禱告,
看著他們拿著盟誓的蠟燭,
卻忽略了另一個更高的層次~~
那明顯可見的宗教和靈性的特質,我們視而不見! "
有些人看見了,至今東德人還常在說那一段日子是一個神蹟.
"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雜誌報導:
"不管禱告是否真能移山,但禱告的確是鼓勵了萊比錫的群眾."
"聽他們在唱"上帝是人堅固保障",
就會讓你相信真是如此."
十月九日的幾個星期後,萊比錫街道上懸掛著一面巨大的橫幅,
上面寫著:"教會,我們感謝您! "
我錯過了東德的革命,
但在二年之後,我看見類似的事情發生在馬克主義的發源地~蘇聯.
蘇聯瓦解的那一天,被嚴禁了七十年的俄國國旗取代了蘇聯國旗,
那天,我正在那裡.
.....
p.s.
我並不是主張教會要開始計劃一個和平不流血的革命行動來推翻政府,
在這篇序言,我所看到的是,
許多看似不可能改變的事情後來之所以有了奇蹟,有了美好的結果,
大部分是從一小群基督徒的禱告開始的.
上帝之所以臨到 一些地方,是因為~~~祂接受了邀請!
哪裡有對上帝的渴望,祂就在那裡出現.
上帝能改變一個人,更能改變一個國家,
神正在普天之下行大事,
如果東德,俄國等共產主義國家都可以出新綠的嫩芽,
何況台灣這塊民主沃土呢?
台灣現在已經無路可走了,
即使參加倒扁行動,倒的了扁嗎?
即使倒的了扁,救的了台灣嗎?
在四處無門之際,
我們還有一片天可以抬頭仰望,
如果四圍的路都封死了,
我們還是可以看見上帝的拯救從天而來,
只要我們禱告.
每每看到台灣新聞,我常問我自己,
如果我現在在台灣的話,
身為一個傳道人,我應該做的是什麼?
我該如何帶弟兄姐妹來面對台灣目前現在的困境?
是跟著大夥兒一起捐一百塊參加倒扁靜坐,
還是跟著全台灣最大的基督教教派~長老會一起挺扁?
我更思考著,遠在美國的我,到底可以為台灣做些什麼?
最近看完的一本書~克里姆林宮的鐘聲Praying with the KGB
書前是作者楊腓力(Philip Yancey)特別為中譯本所寫的序,
我讀了以後,讓我開始對台灣的未來深具信心,
因為我知道台灣的拯在乎上帝.
書名:克里姆林宮的鐘聲Praying with the KGB
作者:楊腓力(Philip Yancey)
出版社:校園
中譯本序
這個世界在一九八九年之後就不再一樣,
在柏林圍牆倒塌的同時,許多的牆垣也倒下來.
共產主義在它的故土~歐洲,被連根拔起.
過去是無神主義的國家,竟然懇求基督徒宣教士去幫助他們重整社會道德.
這是奇妙的轉變!
對東德人民來說,一九八九年十月九日是劃時代的轉捩點.
這件重要的大事發生在萊比錫(Leipzig)實在很合適,
那是十六世紀馬丁路德講道的城堡,
是十八世紀巴哈彈風琴的地方.
一九八九年,萊比錫有四個教會~其中包括巴哈的教會(Thomaskirche),
每個禮拜一下午五點舉行禱告會,
牧師帶領會眾唱信義會古老的詩歌,
一手捧著聖經,另一手拿著報紙向會眾講道,帶領著會眾輪番禱告.
最初是幾個基督徒參加,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只有幾十個人.
這些禱告會的人漸漸加增,
不單吸引了虔誠的基督徒,也吸引了政治上的異議份子和平民百姓.
在每一次聚會之後,幾所教會的會眾就會聯合在一起,
舉著蠟燭和教會的旗幟,在這古老城市漆黑的街道上徒步行走.
那是政治抗議遊行的雛型.
事實上,全東德所有的抗議遊行都是以這種方式開始 : 始於崇拜!
後來西方的大眾傳播媒體知道這樣的事並開始宣傳,
東德共產黨的管理階層也開始警覺並商討對策,
想要清除這些和平遊行的隊伍.
祕密警察包圍了教會,有時候甚至毆打遊行者.
然而,萊比錫的群眾仍不住的增加:
數百,數千,一直到為數五萬人.
十月九日,幾乎每個人都感覺到政治壓力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刻.
東柏林在慶祝立國四十週年之時,
把萊比錫的遊行視為挑釁,煽動的反革命表現.
警察,軍隊在萊比錫嚴陣以待,
東德領袖何內克(Erich Honecker)已經下令軍隊射殺遊行者.
這個國家正預備重演"天安門廣場"的悲劇.
萊比錫信義會的監督警告大家將要面臨大屠殺的災難,
醫院緊急清理救護病房,教堂和音樂廳都答應打開門,
好讓遊行者可以避難棲身.
到禱告會開始的時候,千名共產黨員湧進尼古拉(Nikolai)教堂,
佔據了所有的座位,教堂只好開放罕用的廂座.
成千的抗議者就擁擠在其中.
據"基督徒世紀"(Christian Century)雜誌報導,
那天晚上的崇拜聚會是一個轉捩點:
許多原本是要來搗亂的黨員生平第一次意識到,
教會是真的在努力進行和平的改革.
沒有人確實知道,那天晚上軍隊為什麼沒有開槍,
有人說是戈巴契夫親自打電話警告何內克,
有人說,軍隊因為看見成千上萬的群眾就膽怯了.
但每一個人都認為,是萊比錫的禱告會引發了這極其重要的改變.
結果,七萬人和平地上街遊行,穿越萊比錫的市中心,
隨之而來的星期一,有十二萬人參加;一週之後,五十萬人;
萊比錫全市的人幾乎都走上了街頭!
十一月初出現了空前眾多的遊行群眾,
差不多有一百萬人在東德各處遊行,何內克引咎辭職.
警察拒絕向群眾開槍.
十一月九日午夜,一件沒有人敢想像的事發了:
被人憎恨的柏林圍牆開了一個缺口.
東德人民蜂擁穿越邊境檢查站,
越過守衛~那些守衛曾受命對逾越者格殺勿論.
拿著蠟燭的群眾沒有犠牲任何生命,就把政府推翻了.
和平革命的風氣蔓延全球
就像清新的勁風吹走污染的空氣.
單在一九八九年就有十個國家約五憶人民經歷了非暴力的革命,
其中包括:波蘭,東德,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外蒙古和蘇聯.
CNN聞電台的節目製作者和撰稿人包德門(Bud Bultman)說:
"我們這些大眾傳播工作者,瞠目結舌的看著那些極權主義的高牆一堵堵的倒下,
在我們趕著報導這些急遽變化的事件時,往往忽略了一些幕後的故事.
我們把照相機對準千萬的群眾,
看著他們在為自由禱告,
看著他們拿著盟誓的蠟燭,
卻忽略了另一個更高的層次~~
那明顯可見的宗教和靈性的特質,我們視而不見! "
有些人看見了,至今東德人還常在說那一段日子是一個神蹟.
"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雜誌報導:
"不管禱告是否真能移山,但禱告的確是鼓勵了萊比錫的群眾."
"聽他們在唱"上帝是人堅固保障",
就會讓你相信真是如此."
十月九日的幾個星期後,萊比錫街道上懸掛著一面巨大的橫幅,
上面寫著:"教會,我們感謝您! "
我錯過了東德的革命,
但在二年之後,我看見類似的事情發生在馬克主義的發源地~蘇聯.
蘇聯瓦解的那一天,被嚴禁了七十年的俄國國旗取代了蘇聯國旗,
那天,我正在那裡.
.....
p.s.
我並不是主張教會要開始計劃一個和平不流血的革命行動來推翻政府,
在這篇序言,我所看到的是,
許多看似不可能改變的事情後來之所以有了奇蹟,有了美好的結果,
大部分是從一小群基督徒的禱告開始的.
上帝之所以臨到 一些地方,是因為~~~祂接受了邀請!
哪裡有對上帝的渴望,祂就在那裡出現.
上帝能改變一個人,更能改變一個國家,
神正在普天之下行大事,
如果東德,俄國等共產主義國家都可以出新綠的嫩芽,
何況台灣這塊民主沃土呢?
台灣現在已經無路可走了,
即使參加倒扁行動,倒的了扁嗎?
即使倒的了扁,救的了台灣嗎?
在四處無門之際,
我們還有一片天可以抬頭仰望,
如果四圍的路都封死了,
我們還是可以看見上帝的拯救從天而來,
只要我們禱告.
2006年8月18日 星期五
一位令我沒齒難忘的恩人
他一回頭,我只望了他一眼,
但廿五年來,我卻常常想到他,一九八一年,我剛考上松山商職夜間部,
因為上課都是在晚上,白天在家裡閒的慌,
所以就找了一份工讀生的工作,地點在南京東路三段.
第一天上班,剛好是學校的第一次月考,
同事告訴我,坐46路公車,坐到總站就是松山商職了,
但我應該在公司的這邊坐車,還是該過馬路到對面去坐呢?
這還不簡單,看站牌不就知道了,
我先到公司門口的站牌看一下,如果沒有到的話,就到對面去坐,
嗯,這裡寫著總站是松山商職,沒錯,
車子很快就來了,今天還滿順的.
學校的降旗典禮是五點四十分,我四點卅分就下班了,
我有很充裕的時間,一定來得及.
車子開著開著,已經快五點四十了,怎麼還沒到?我心裡開始有點兒著急,
如果降旗典禮趕不上,六點十分第一堂考國文總該來得及吧?
六點了,交通的尖峰時刻到了,車子上的人越來越多,車速也變得十分緩慢,
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得趕緊下車,叫輛計程車才行,
可是我的口袋裡只有五十塊,可能不夠付計程車錢,所以我又不敢下車,
六點十分考試的時間到了,我人還在公車上,
我顧不了這許多,趕緊下公車,順手攔了輛計程車下來.
一上車,我就開始哭了: "司機,我要到松山商職,請開你快一點,因為我考試來不及了"
司機是一位有點塊頭的年輕人,講話條斯慢理的,他問我是怎麼回事,
我告訴他,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又是學校的第一次月考,
我依照指示坐了46路公車,但是卻趕不上考試.
"怎麼會呢?" 一路上他一直用各種方法來安慰我~
"妳現在先不要哭,等一下到老師那裡再哭,..."他說.
"妳有沒有哥哥呀?以後可以請妳哥哥載妳去上班呀!"他說.
"我沒有哥哥..."我說.
"妳沒有哥哥呀,好可惜...有哥哥很好玩吔..."他說.
"妳是讀哪一科的呀?"他問說.
"綜商科."我說
"那我學的跟妳很像吔,我是應用數學系的."他說.
"這個工作我不能做了,我明天就要去辭職."我說.
"不要辭啦,找工作不容易,我們再來想想辦法,好不好?"他說.
我一邊回答他的問題,一邊擔心的盯著計費表看,
快要100塊了,可是我只有50,怎麼辦?
他停了一會兒沒有講話,
紅灯亮了,他把車子停了下來,
該死的紅灯,你不知道我趕時間嗎?
就在等紅灯的當兒,他轉過臉來,
問我說,妳看我像不像壞人?
方方的臉,掛了一副黑框的近視眼鏡,看起來是個忠厚老實的人.
"不像"我說.
"那我以後去接妳上學好不好?"
"不用了,我已經決定要辭職了."
"好呀,...."他說,然後又找一些話來安慰我.
終於,學校到了,車子就停在校門口,
我記得表上好像顯示著120,
我拿出了我唯一的50元給他:"可以請你等一下嗎?我去跟我同學借一下錢."
我正轉身準備要走,他把我叫住了:"等一下..."
他把50元又放回我的手上說:"妳都還沒有吃晚餐,這個錢妳拿去吃飯吧,不要餓壞了."
"謝謝你...."當時口拙的我,真的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
(後來才想起來,我可以記下他的車號,或留他的姓名電話,這樣就有機會可以報答他了.)
我頭也不回的飛奔進學校,連目送他的車子開走都沒有,
第一堂國文考試已經結束了,我真的照他的話,跑去哭給老師看,
晚上十點,同學都考完回家了,老師還留下來陪我補考國文,看來這招是滿有效的.
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
他那個時候表示要每天來載我去上學是有目的的?
我覺得不是,要不然他不會只提一次而已,
他可以趁人之危,多慫恿一下,也許我就會願意了,
而且他也可以主動留電話要我跟他聯絡,我想那個時候我一定會願意的,
但他什麼都沒有做,也沒有問我的名字,也沒有問我公司在哪裡,車子就開走了,
就好像是童子軍日行一善一樣,他並沒有期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回報.
也許,這許多年來,我的記憶會把他的形象過份美化,
但當年這位應用數學系的大哥哥真的讓我覺得很溫柔,很溫暖,
這件事發生以後的三個月,我父親出事了,
從此,我們經歷了世間的冷暖,
也終於看清了父親那些落井下石的朋友的真面目,
但是這位大哥讓當年尚末信主的我相信,這個社會還是有愛有溫暖的.
附註:
第二天,我到公司去辭職,但是大家都一直挽留我,
所以我又留下來做了將近一年才離職.
後來我才知道46路公車的路綫有點兒詭異,
一般的公車都是有二個終點站,
從這個終點站開到那個終點站,又從那個終點站開到這個終點站,
但46路只有一個終點站,那就是松山商職,
它是一個circle,從松山商職出發,走南京東路然後繞了大半個台北市,
再走回南京東路,然後回到松山商職,(這就是當年我上車的方向.)
所以如果我一直坐下去的話,
我會又回到南京東路,又看到我們公司,然後松山商職就快到了.
所以,我應該過馬路到對面坐車,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好像車子開個六站左右就到了,
總站同樣是松山商職,但真的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但廿五年來,我卻常常想到他,一九八一年,我剛考上松山商職夜間部,
因為上課都是在晚上,白天在家裡閒的慌,
所以就找了一份工讀生的工作,地點在南京東路三段.
第一天上班,剛好是學校的第一次月考,
同事告訴我,坐46路公車,坐到總站就是松山商職了,
但我應該在公司的這邊坐車,還是該過馬路到對面去坐呢?
這還不簡單,看站牌不就知道了,
我先到公司門口的站牌看一下,如果沒有到的話,就到對面去坐,
嗯,這裡寫著總站是松山商職,沒錯,
車子很快就來了,今天還滿順的.
學校的降旗典禮是五點四十分,我四點卅分就下班了,
我有很充裕的時間,一定來得及.
車子開著開著,已經快五點四十了,怎麼還沒到?我心裡開始有點兒著急,
如果降旗典禮趕不上,六點十分第一堂考國文總該來得及吧?
六點了,交通的尖峰時刻到了,車子上的人越來越多,車速也變得十分緩慢,
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得趕緊下車,叫輛計程車才行,
可是我的口袋裡只有五十塊,可能不夠付計程車錢,所以我又不敢下車,
六點十分考試的時間到了,我人還在公車上,
我顧不了這許多,趕緊下公車,順手攔了輛計程車下來.
一上車,我就開始哭了: "司機,我要到松山商職,請開你快一點,因為我考試來不及了"
司機是一位有點塊頭的年輕人,講話條斯慢理的,他問我是怎麼回事,
我告訴他,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又是學校的第一次月考,
我依照指示坐了46路公車,但是卻趕不上考試.
"怎麼會呢?" 一路上他一直用各種方法來安慰我~
"妳現在先不要哭,等一下到老師那裡再哭,..."他說.
"妳有沒有哥哥呀?以後可以請妳哥哥載妳去上班呀!"他說.
"我沒有哥哥..."我說.
"妳沒有哥哥呀,好可惜...有哥哥很好玩吔..."他說.
"妳是讀哪一科的呀?"他問說.
"綜商科."我說
"那我學的跟妳很像吔,我是應用數學系的."他說.
"這個工作我不能做了,我明天就要去辭職."我說.
"不要辭啦,找工作不容易,我們再來想想辦法,好不好?"他說.
我一邊回答他的問題,一邊擔心的盯著計費表看,
快要100塊了,可是我只有50,怎麼辦?
他停了一會兒沒有講話,
紅灯亮了,他把車子停了下來,
該死的紅灯,你不知道我趕時間嗎?
就在等紅灯的當兒,他轉過臉來,
問我說,妳看我像不像壞人?
方方的臉,掛了一副黑框的近視眼鏡,看起來是個忠厚老實的人.
"不像"我說.
"那我以後去接妳上學好不好?"
"不用了,我已經決定要辭職了."
"好呀,...."他說,然後又找一些話來安慰我.
終於,學校到了,車子就停在校門口,
我記得表上好像顯示著120,
我拿出了我唯一的50元給他:"可以請你等一下嗎?我去跟我同學借一下錢."
我正轉身準備要走,他把我叫住了:"等一下..."
他把50元又放回我的手上說:"妳都還沒有吃晚餐,這個錢妳拿去吃飯吧,不要餓壞了."
"謝謝你...."當時口拙的我,真的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
(後來才想起來,我可以記下他的車號,或留他的姓名電話,這樣就有機會可以報答他了.)
我頭也不回的飛奔進學校,連目送他的車子開走都沒有,
第一堂國文考試已經結束了,我真的照他的話,跑去哭給老師看,
晚上十點,同學都考完回家了,老師還留下來陪我補考國文,看來這招是滿有效的.
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
他那個時候表示要每天來載我去上學是有目的的?
我覺得不是,要不然他不會只提一次而已,
他可以趁人之危,多慫恿一下,也許我就會願意了,
而且他也可以主動留電話要我跟他聯絡,我想那個時候我一定會願意的,
但他什麼都沒有做,也沒有問我的名字,也沒有問我公司在哪裡,車子就開走了,
就好像是童子軍日行一善一樣,他並沒有期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回報.
也許,這許多年來,我的記憶會把他的形象過份美化,
但當年這位應用數學系的大哥哥真的讓我覺得很溫柔,很溫暖,
這件事發生以後的三個月,我父親出事了,
從此,我們經歷了世間的冷暖,
也終於看清了父親那些落井下石的朋友的真面目,
但是這位大哥讓當年尚末信主的我相信,這個社會還是有愛有溫暖的.
附註:
第二天,我到公司去辭職,但是大家都一直挽留我,
所以我又留下來做了將近一年才離職.
後來我才知道46路公車的路綫有點兒詭異,
一般的公車都是有二個終點站,
從這個終點站開到那個終點站,又從那個終點站開到這個終點站,
但46路只有一個終點站,那就是松山商職,
它是一個circle,從松山商職出發,走南京東路然後繞了大半個台北市,
再走回南京東路,然後回到松山商職,(這就是當年我上車的方向.)
所以如果我一直坐下去的話,
我會又回到南京東路,又看到我們公司,然後松山商職就快到了.
所以,我應該過馬路到對面坐車,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好像車子開個六站左右就到了,
總站同樣是松山商職,但真的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2006年8月14日 星期一
週日的講道
這個星期天,是我老公在華語堂講道的日子,
當他上台以後,我開始把紙筆拿出來,
準備仔細記下他講道的優缺點,
因為通常他在服事之後,都一定會問我的意見,
問我優點是什麼,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一,不要講 "我看電視時,看到....." 這樣人家會以為你很愛看電視.
我一邊記著,一邊仔細的聽....
聽著,聽著,忽然聽到一段話,讓我覺得我找到了答案,
有一件事是我最近在上帝面前禱告尋求的,
居然在今天,從我老公的講道中得到了回答,
我放下了紙筆,我要專心的聽道,
就當我是一般的會眾,我正在敬拜神,而不是在作評審委員.
聚會結束後,許多人來告訴我:"廖傳道今天真的講的太好了."
不是我誇張,甚至有一位姐妹是噙著淚水說的:"今天真的很感動."
我告訴他們:"請你等一下直接告訴重遠,他會很受激勵的."
還有一位弟兄,特地打電話到家裡來,告訴我老公說,
他信主這許多年,今天的講道是唯一他從頭到尾都聽得懂的.
到了晚上,重遠問我,今天講的這篇道和以往有什麼不同之處,
為什麼反響(借用大陸弟兄姐妹的用詞)會這麼大?
老實說,今天講的和他往日所講的差別並不太大,
"我想是聖靈的工作吧!" 我說.
一來,是因為,上帝也藉著他的講道回答了我的問題,
二來,在我們出來全職事奉之前,我們實在需要經歷上帝真實的同在.
還有,我立即想到了一件事,
今天的這篇講道,是從我們結婚以來,
唯一一次他事前沒有講給我聽過,
這次不知為什麼就是沒有時間先聽他講一遍.
以往,他都會先講給我聽一遍,
然後我再按照我的感想給他一些建議,
像哪些例子不合用,哪些句子不恰當...等,我都會跟他說,
我老公是一個很願意聽老婆建議的人,
他都會從善如流,照我的意思修改,
其實到了禮拜六也改不了什麼,
大概就是稍微修飾一下而已.
因為這次沒有時間聽他先講一遍,
所以我想,那就多為他禱告吧.
整天,即使帶著孩子,心裡也會有一下沒一下的為他禱告,
沒想到,神真的讓我們經歷到禱告的能力,
有一件事我終於懂了....那就是:
為丈夫的禱告,比對他的批評指教更為有效.
我想這是上帝在我正式成為師母之前所給我上的第一課.
還有一點就是,今天他所講的,完全是他自己的東西,
不像以前,還會摻雜著一些我的東西在裡面,
這樣就變成既不完全是他的東西,也不完全是我的東西,
反而不能表現出他真正想要表達的,
我們教會有一位台語堂的長老,聽說我老公今天在華語堂講的很好,
就跑來跟我們說鼓勵的話,
我說,那是因為他這次講道,我完全沒有給他意見,
那位長老立刻跟我打恭作揖說:"那拜託妳以後不要再給他意見了."
林X治長老,你不想活了你....哈!
當他上台以後,我開始把紙筆拿出來,
準備仔細記下他講道的優缺點,
因為通常他在服事之後,都一定會問我的意見,
問我優點是什麼,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一,不要講 "我看電視時,看到....." 這樣人家會以為你很愛看電視.
我一邊記著,一邊仔細的聽....
聽著,聽著,忽然聽到一段話,讓我覺得我找到了答案,
有一件事是我最近在上帝面前禱告尋求的,
居然在今天,從我老公的講道中得到了回答,
我放下了紙筆,我要專心的聽道,
就當我是一般的會眾,我正在敬拜神,而不是在作評審委員.
聚會結束後,許多人來告訴我:"廖傳道今天真的講的太好了."
不是我誇張,甚至有一位姐妹是噙著淚水說的:"今天真的很感動."
我告訴他們:"請你等一下直接告訴重遠,他會很受激勵的."
還有一位弟兄,特地打電話到家裡來,告訴我老公說,
他信主這許多年,今天的講道是唯一他從頭到尾都聽得懂的.
到了晚上,重遠問我,今天講的這篇道和以往有什麼不同之處,
為什麼反響(借用大陸弟兄姐妹的用詞)會這麼大?
老實說,今天講的和他往日所講的差別並不太大,
"我想是聖靈的工作吧!" 我說.
一來,是因為,上帝也藉著他的講道回答了我的問題,
二來,在我們出來全職事奉之前,我們實在需要經歷上帝真實的同在.
還有,我立即想到了一件事,
今天的這篇講道,是從我們結婚以來,
唯一一次他事前沒有講給我聽過,
這次不知為什麼就是沒有時間先聽他講一遍.
以往,他都會先講給我聽一遍,
然後我再按照我的感想給他一些建議,
像哪些例子不合用,哪些句子不恰當...等,我都會跟他說,
我老公是一個很願意聽老婆建議的人,
他都會從善如流,照我的意思修改,
其實到了禮拜六也改不了什麼,
大概就是稍微修飾一下而已.
因為這次沒有時間聽他先講一遍,
所以我想,那就多為他禱告吧.
整天,即使帶著孩子,心裡也會有一下沒一下的為他禱告,
沒想到,神真的讓我們經歷到禱告的能力,
有一件事我終於懂了....那就是:
為丈夫的禱告,比對他的批評指教更為有效.
我想這是上帝在我正式成為師母之前所給我上的第一課.
還有一點就是,今天他所講的,完全是他自己的東西,
不像以前,還會摻雜著一些我的東西在裡面,
這樣就變成既不完全是他的東西,也不完全是我的東西,
反而不能表現出他真正想要表達的,
我們教會有一位台語堂的長老,聽說我老公今天在華語堂講的很好,
就跑來跟我們說鼓勵的話,
我說,那是因為他這次講道,我完全沒有給他意見,
那位長老立刻跟我打恭作揖說:"那拜託妳以後不要再給他意見了."
林X治長老,你不想活了你....哈!
2006年8月9日 星期三
熱力學博士與小會計
我老公當年是大同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第一名畢業的,
後來又考上自費留學到美國來,讀到熱力學博士,
但是後來因為結婚,又有了孩子,
所以論文就寫不出來,所以就沒有畢業,
但至少也讀到博士了啊!
我呢,因為家境清寒,幼年失學,
所以只能去讀公立的商職,
畢業以後,就出來當個小會計,
一做就做了四年,直到考進了神學院.
但是,如果知道我們家的情形的話,
有人會以為我是熱力學博士,而他是小會計...因為美國這裡的氣候很乾燥,
所以乳液是每日生活的必須品,不然會老的很快,
乳液有二種包裝,一種是要倒過來用擠的擠出來用,
另一種,是裡面有一根塑膠管通到底,用按的按出來用,
結了婚,剛來美國的時候,
我發現家裡沒有用完的乳液很多,到處都是瓶瓶罐罐的,
仔細研究才發現,
原來當乳液快用完的時候就會變得很難擠出來,
所以就另外開一瓶新的來用,
但是,那瓶沒有用完的又捨不得丟,
所以就留得到處都是乳液.
在台灣,我們常用的方法,就是會把那種用擠的乳液,頭下腳上的倒過來擺,
到了要用的時候就很方便了.(我想大家應該都懂我的意思吧!)
所以我就這麼做了.效果真的很好,那些存貨果然開始出清了,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
那些用按的(就是裡面有一根管子的那種)也被倒過來了....
我看了,真的忍不住的笑了出來....
我真不敢相信,這是我們家那位熱力學博士,機械工程系第一名的老公幹的.
有時候,我們會買一些需要自己組裝的器具回來,像電扇,小孩的推車,蓮蓬頭....等,
起初,我都是拜託他幫忙裝,因為要我看英文說明書實在是很吃力,
他很仔細的看了說明書,但是到最後,都是裝到一半就弄不出來了,
"妳再研究看看吧,我去睡了..." 他說.
第二天早上,他總是會用帶著驚奇的口氣說:"咦! 妳是怎麼弄好的?"
答案是,看看那些零件的長相,就可以猜出來應該怎麼裝了呀,
嗯!怎麼會這樣呢?到底誰是學工的,誰是學商的呀?我都有點兒搞不清楚了.
到現在,他都會跟我說,妳先研究好了,再告訴我該怎麼用,
喂.....到底是誰會讀英文啊?
這幾天我們家老爺郵購了數位相機回來,
他知道哪個廠牌比較好,也看的懂產品介紹中的一大堆資料代表著什麼意思,
解析度啊,什麼的都難不倒他,
可他就是不知道如何使用那台數位相機,
他丟給我一本厚厚的使用說明書,要我好好研究研究,
所以,這就是我現在的新任務囉,
問題是,這麼厚一本說明書要看到什麼時候啊?
以前在台灣,連中文說明書都懶得看了,更何況是英文的?
所以,就每個鍵都給它按看看,然後再猜猜看瑩幕上出現的圖案是什麼意思,
應該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吧!
好在姑娘我英文雖然不行,但頭腦還算可以,
當初要買的時候,我就建議我們家老爺買一台跟Tina & Philip他們二個人的一模一樣的機種,
到時候,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用的話,只要問問他們二個就行了.
一個熱力學博士加一個小會計等於二個落伍的土包子,想來實是很好笑 :)
但二人也就這樣相依為命的過了五年,
有時,我也會有點兒抱怨,裝蓮蓬頭不是男人的事嗎?
老公的回答是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丈夫心裡倚靠她..."
好吧,只要能被稱作是個"才德的婦人",
小會計也可以當博士用囉!
後來又考上自費留學到美國來,讀到熱力學博士,
但是後來因為結婚,又有了孩子,
所以論文就寫不出來,所以就沒有畢業,
但至少也讀到博士了啊!
我呢,因為家境清寒,幼年失學,
所以只能去讀公立的商職,
畢業以後,就出來當個小會計,
一做就做了四年,直到考進了神學院.
但是,如果知道我們家的情形的話,
有人會以為我是熱力學博士,而他是小會計...因為美國這裡的氣候很乾燥,
所以乳液是每日生活的必須品,不然會老的很快,
乳液有二種包裝,一種是要倒過來用擠的擠出來用,
另一種,是裡面有一根塑膠管通到底,用按的按出來用,
結了婚,剛來美國的時候,
我發現家裡沒有用完的乳液很多,到處都是瓶瓶罐罐的,
仔細研究才發現,
原來當乳液快用完的時候就會變得很難擠出來,
所以就另外開一瓶新的來用,
但是,那瓶沒有用完的又捨不得丟,
所以就留得到處都是乳液.
在台灣,我們常用的方法,就是會把那種用擠的乳液,頭下腳上的倒過來擺,
到了要用的時候就很方便了.(我想大家應該都懂我的意思吧!)
所以我就這麼做了.效果真的很好,那些存貨果然開始出清了,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
那些用按的(就是裡面有一根管子的那種)也被倒過來了....
我看了,真的忍不住的笑了出來....
我真不敢相信,這是我們家那位熱力學博士,機械工程系第一名的老公幹的.
有時候,我們會買一些需要自己組裝的器具回來,像電扇,小孩的推車,蓮蓬頭....等,
起初,我都是拜託他幫忙裝,因為要我看英文說明書實在是很吃力,
他很仔細的看了說明書,但是到最後,都是裝到一半就弄不出來了,
"妳再研究看看吧,我去睡了..." 他說.
第二天早上,他總是會用帶著驚奇的口氣說:"咦! 妳是怎麼弄好的?"
答案是,看看那些零件的長相,就可以猜出來應該怎麼裝了呀,
嗯!怎麼會這樣呢?到底誰是學工的,誰是學商的呀?我都有點兒搞不清楚了.
到現在,他都會跟我說,妳先研究好了,再告訴我該怎麼用,
喂.....到底是誰會讀英文啊?
這幾天我們家老爺郵購了數位相機回來,
他知道哪個廠牌比較好,也看的懂產品介紹中的一大堆資料代表著什麼意思,
解析度啊,什麼的都難不倒他,
可他就是不知道如何使用那台數位相機,
他丟給我一本厚厚的使用說明書,要我好好研究研究,
所以,這就是我現在的新任務囉,
問題是,這麼厚一本說明書要看到什麼時候啊?
以前在台灣,連中文說明書都懶得看了,更何況是英文的?
所以,就每個鍵都給它按看看,然後再猜猜看瑩幕上出現的圖案是什麼意思,
應該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吧!
好在姑娘我英文雖然不行,但頭腦還算可以,
當初要買的時候,我就建議我們家老爺買一台跟Tina & Philip他們二個人的一模一樣的機種,
到時候,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用的話,只要問問他們二個就行了.
一個熱力學博士加一個小會計等於二個落伍的土包子,想來實是很好笑 :)
但二人也就這樣相依為命的過了五年,
有時,我也會有點兒抱怨,裝蓮蓬頭不是男人的事嗎?
老公的回答是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丈夫心裡倚靠她..."
好吧,只要能被稱作是個"才德的婦人",
小會計也可以當博士用囉!
2006年8月3日 星期四
闔家歡
七月廿九日是重遠神學院的畢業典禮,
廖家的兄弟姐妹,不管信主沒信主的大家都到了,
畢竟,廖家出了很多個醫生,但出了個牧師卻是廖家史上頭一遭.
Tina 和 Philip也分別從紐約和舊金山趕回來參加爸爸的畢業典禮,
自從Tina 去年到紐約去工作以後,
我們一家五口能聚在一起的機會就變得非常少,趁這次有機會全家團聚在一起,
二個年輕人先抛開了好友和同學的爭相邀約,
首先參加了長逹二小時十五分鐘的中文畢業典禮,
Tina 和 Philip 二個人拿著一個字都看不懂的中文程序單,
聽了二個多小時完全聽不懂的中文畢業典禮,
哎.....真是難為他們了.
第二天下午,全家人開車到海邊,趕著看夕陽最後一眼,
詩恩因為哥哥姐姐都回來了,顯得特別的興奮,開心,
一路上走著,跳著,笑著,
左手拉著爸爸,右手拉著媽媽,一步下一個階梯,
不像平常都是等二腳都落在同一階上,才走下一步,
哥哥姐姐二個人就像媒體包圍明星一樣,
跑在詩恩的前面,不停的用數位相機來捕捉她的每一個可愛的動作和表情.
之前,我買了一盒五百片的拼圖,
我把它攤在餐桌上,沒事就拼它個幾片打發時間,
Tina 看到了,自願要幫我把它全部完成,
我們二個人就趁著詩恩睡午覺的時候,
一面搜尋著每一片看起來形狀差不多,顏色也差不多的拼圖,
一面聊著她因為還沒有結婚所承受的社會壓力
還有她因為要逃避壓力而新結交的男朋友,
我的英文不好,她的中文不好,所以就中英文參半的聊著,
還好我是卅五歲才結婚的,至少可以同理她的感受,
I know how you feel, 我說.
don't care about what people say, just enjoy your single life.
希望我的破英文多少可以為她打打氣.
星期三一大早,Philip和他正在努追求的未來女友一起開車回舊金山,
他從車內快樂的跟我們揮手道別,
"I saw a big smile on his face." Tina 說,
到了中午,重遠也載著Tina到機場搭飛機回紐約了,
"Tina 趕不上飛機,只好多等二個小時坐下一班." 老公回來跟我報告,
又趕不上飛機了? 哎.....這就是Tina,
永遠都好像是特地趕到機場去歡送飛機的.
照以往慣例,二個年輕人走了以後,
留下了雜亂的"犯罪現場"~~~~
半顆Tina用湯匙吃剩下的西瓜,
到處丟的收據,便條紙,衣服,購物袋,使用後沒有關機的電腦,吃剩的食物和亂七八糟的浴室,
照以往慣例,我又開始在我老公的耳邊碎碎唸~
Tina 和Philip都太懶了,請你下次提醒他們.....
只不過,今年多了一個廖詩恩,她一直在我耳邊碎碎唸~
ㄅㄨ ㄅㄨ想哥哥, ㄅㄨ ㄅㄨ想姐姐......
廖家的兄弟姐妹,不管信主沒信主的大家都到了,
畢竟,廖家出了很多個醫生,但出了個牧師卻是廖家史上頭一遭.
Tina 和 Philip也分別從紐約和舊金山趕回來參加爸爸的畢業典禮,
自從Tina 去年到紐約去工作以後,
我們一家五口能聚在一起的機會就變得非常少,趁這次有機會全家團聚在一起,
二個年輕人先抛開了好友和同學的爭相邀約,
首先參加了長逹二小時十五分鐘的中文畢業典禮,
Tina 和 Philip 二個人拿著一個字都看不懂的中文程序單,
聽了二個多小時完全聽不懂的中文畢業典禮,
哎.....真是難為他們了.
第二天下午,全家人開車到海邊,趕著看夕陽最後一眼,
詩恩因為哥哥姐姐都回來了,顯得特別的興奮,開心,
一路上走著,跳著,笑著,
左手拉著爸爸,右手拉著媽媽,一步下一個階梯,
不像平常都是等二腳都落在同一階上,才走下一步,
哥哥姐姐二個人就像媒體包圍明星一樣,
跑在詩恩的前面,不停的用數位相機來捕捉她的每一個可愛的動作和表情.
之前,我買了一盒五百片的拼圖,
我把它攤在餐桌上,沒事就拼它個幾片打發時間,
Tina 看到了,自願要幫我把它全部完成,
我們二個人就趁著詩恩睡午覺的時候,
一面搜尋著每一片看起來形狀差不多,顏色也差不多的拼圖,
一面聊著她因為還沒有結婚所承受的社會壓力
還有她因為要逃避壓力而新結交的男朋友,
我的英文不好,她的中文不好,所以就中英文參半的聊著,
還好我是卅五歲才結婚的,至少可以同理她的感受,
I know how you feel, 我說.
don't care about what people say, just enjoy your single life.
希望我的破英文多少可以為她打打氣.
星期三一大早,Philip和他正在努追求的未來女友一起開車回舊金山,
他從車內快樂的跟我們揮手道別,
"I saw a big smile on his face." Tina 說,
到了中午,重遠也載著Tina到機場搭飛機回紐約了,
"Tina 趕不上飛機,只好多等二個小時坐下一班." 老公回來跟我報告,
又趕不上飛機了? 哎.....這就是Tina,
永遠都好像是特地趕到機場去歡送飛機的.
照以往慣例,二個年輕人走了以後,
留下了雜亂的"犯罪現場"~~~~
半顆Tina用湯匙吃剩下的西瓜,
到處丟的收據,便條紙,衣服,購物袋,使用後沒有關機的電腦,吃剩的食物和亂七八糟的浴室,
照以往慣例,我又開始在我老公的耳邊碎碎唸~
Tina 和Philip都太懶了,請你下次提醒他們.....
只不過,今年多了一個廖詩恩,她一直在我耳邊碎碎唸~
ㄅㄨ ㄅㄨ想哥哥, ㄅㄨ ㄅㄨ想姐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