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有一種愛叫放手

(網路圖片)

天離地有多高,ㄅㄨ這一代的孩子和我們那個年代的差距就有多大,
從她小學二年級開始,
就常常聽到她提起班上有許多 "男生愛女生" 的故事....

到了高年級,
就已經不是 "誰喜歡誰" 這麼簡單的事了,
而是,某個女生去跟心儀的男生告白了,
告白的行動通常會選在學期結束時,而畢業旅行則達到最高峰,
或是,某個男生同時跟二個女生搞曖昧....
老師說,某某某 !! 請你趕快表態,叫一個安心,一個死心。
這年頭當小學老師還真不簡單,還要出面排解感情糾紛。

每天放了學,ㄅㄨ就會播報班上最新的戀愛消息,
" 媽媽 !! 我跟妳說, 我和我的死黨發現, XXX喜歡OOO。"
" 今天我突然聽到教室後面有尖叫聲,原來有人跟她喜歡的男生告白了..."
基於一個母親對女兒的關愛,自然也想知道,
ㄅㄨ每天像個新聞主播一樣,播報著別人的故事,
那班上有沒有哪個男生正暗中欣賞著我的寶貝女兒呢?
問了以後,得到的答案始終是 "沒有啊 ! "
我的女兒這麼懂事,功課這麼好,怎麼就沒有男生喜歡她呢!

孩子才幾歲,這種倆小無猜的 Puppy Love,又能代表什麼? 
但自從當了媽媽以後,就真的變儍了,
儍到孩子一次考試得了全班第一,就以為她將來一定會得諾貝爾奬,
儍到只要有一個男生說喜歡我女兒,就表示她果然是魅力無法擋,
ㄅㄨ才12歲,我就已經開始為她的感情婚姻問題擔心了...
當然,我也不是真的那麼杞人憂天啦,
她說沒有就沒有囉,
就是順口問問而已,
也不是真的在煩惱什麼。

隨著驪歌的響起又消散在不捨的空氣之中,
小ㄅㄨ畢業了,
所有的小小愛情故事也都跟著畫上了句點,
但是ㄅㄨ有個好奇又八卦的媽媽,
總是不停的繼續追問著班上的戀愛情況,
深怕有什麼漏網之魚是ㄅㄨ忘了秉報的。

" Grace, 妳現在已經畢業了,總可以老實告訴媽媽,班上到底有沒有男生喜歡妳了吧!"
ㄅㄨ終於鬆了口,承認班上有一個男生喜歡她,但是他始終沒有勇氣跟她表白,
既然他沒有跟妳告白,那妳怎麼知道他喜歡妳呢?
很簡單呀...
她開始描述許多徵兆,還有班上幾個男生一直在旁邊起哄...等等等,
那畢業旅行之前妳有先想好,如果他跟妳告白,妳要怎麼回應嗎?
" 有啊!,我有問方老師(她的鋼琴老師),還LINE給Tina姐姐 ",
這種事,妳居然是問妳的鋼琴老師和Tina 姐姐?
" 妳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可以為妳禱告,替妳出主意啊 ! "
" 妳以後如果交男朋友,媽媽不希望,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我鄭重警告她。
作媽媽的顯然是在吃醋,心理不平衡了....

早上親近神、禱告的時候,
照例把我所關心的人事物都帶到上帝的面前來,
為ㄅㄨ禱告的時候,心中還是有著那種 "媽媽怎麼可以是最後一個知道..." 的遺憾。

隨即,我想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父親出車禍的那一年,姐姐大一,我高一,弟弟國三,
媽媽一個人要張羅好多事,
工廠的事,醫院的事,照顧父親的事,經濟短缺的事....
這麼多複雜又麻煩的事正困擾著一個沒有上過一天學,只會寫自己名字的中年婦人,
媽媽為了維繫這個家,已經是焦頭爛額,身心俱疲了,
至於我們姐弟三人,她也只能任由我們自生自滅,自求多福了,
兒女無論作什麼,都沒有多餘的心力可以管了,
只要不當流氓,不進監牢就好。

從那時起,
我沒有再為任何事情去麻煩過我媽媽,
註冊自己去,工作自己找,
學費,車費,伙食費...等自己負責,
畢業了,失戀了,被炒魷魚了,身上沒錢了,
生活中的挫折,沮喪,痛苦和所有的不如意,
統統自己找人,找朋友,找資源,自己想辦法去處理,
回到家裡,就不會再說一句話,也不會再掉一滴眼淚。

甚至後來跑去讀神學院, 我也沒有跟媽媽商量, 
只有告知她說,幾月幾日,我就會搬到學校的宿舍去,
讀神學院時,收入很少,
缺錢時就禱告,不會回家去跟媽媽要。

最有趣的是,
有一次我媽媽去大陸旅遊,
她從大陸打電話來,
問我好不好,
我跟她說:媽!我要結婚了!
她說:喔!那很好!
表面上,若無其事,
後來我才知道,那天晚上她失眠了。


或許當時是環境使然,
所以造就了我很早就具備了獨自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
我習慣不跟媽媽商量討論,
無論如何也不會求助於她,
或跟她索要任何人力或財力上的支援。
不是我不愛她或不信任她,
只是心庝她,
不希望在她已有的諸多煩惱中再添上更多的憂慮,
雖然我不能賺很多的錢來減輕媽媽的重擔,
但至少我可以照顧好我自己,不要讓她為我而煩惱.

我要感謝我的母親,
謝謝她的放手,謝謝她對我的信任,
她從來沒有反對或干預我的任何抉擇與決定,
她包容我凡事只有告知而毫無商量餘地的不良習慣。
我只有高中畢業,我沒有受很高的教育,
我沒有飛黃驣達的成就,沒有強而有力的家庭背景,
我有的只有上帝,所有的困難找祂就對了,
還有媽媽的放手,
讓我具備了可以在社會上生存,甚至可以貢獻一己之力的態度與能力。


現在我對我的孩子就不一樣了,
從小把她捧在手掌心,
怕她磕了,碰了,傷了,病了,
隨時等著要提供她所需用的資源,愛,鼓勵和讚美,
隨時看著一旦苖頭不對,就立刻伸出援手,
然而,當我知道她在有需要時找了別人時,
那個打撃該有多大啊 !

但是我看著一天天成長的ㄅㄨ ,
其實,她真的像我,
她不是不愛媽媽,不信任媽媽,
她只是覺得她自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她知道找老師,找姐姐,找朋友,找資源,
然後自己去解決這個小問題,
所以就不用麻煩媽媽了。

我問她後來怎麼處理這個暗戀她的男生,
她說,很簡單,就裝儍啊!
所有的暗示一律聽不懂,
畢了業以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很有智慧啊,也不傷感情,
就像她的媽媽一樣  :)

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有一種愛叫作放手,
就讓她自己去找人,找朋友,找資源,
就讓她自己去想辦法,自己去碰壁,自己去找答案,
如果她有能力,就不要當媽寶,
不需要什麼事情都找媽媽。

爸媽不是不能愛小孩,不能提供孩子資源,
只是要學習放手,把孩子交給神,
讓孩子從小就學習自立自強,
學習凡事靠著信心,藉著禱告,尋求上帝的幫助,
即使爸媽不在身邊,他們也可以活得很好,
使他們具備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與態度,
甚至可以回過頭來成為父母親的幫手。

家永遠在那裡,爸媽也在那裡,
孩子若是傷了,病了,累了,
隨時都可以回來,我們只要等著就好,
孩子!
爸媽愛妳,所以願意讓妳飛出巢外,
爸媽愛妳,所以也歡迎妳隨時回來。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智慧與聰明

(網路圖片)

ㄅㄨ小學畢業了,
班上家長決定要送給辛苦二年的班導師一份禮物...
經過多次討論,
禮物選好了,也買好了,
全班家長分攤,一家400元,
買了小腿按摩機,另外又訂了二份雜誌,給老師作教學參考,
實用又有意義。

但問題是,
禮物要如何送到老師的手上?
如果直接跟老師說,
以我們對老師的認識,
她一定會堅持不收,
按摩機太大了,也不方便帶到學校去,
那就寄到老師家去吧, 
給她一個意外的驚喜!
反正訂雜誌也是需要老師的地址啊!

然而, "打聽地址" 遠比我們所想像的要難的多,
本來跟學校打聽,
學校說,因為個資問題,不能隨便把老師的地址給我們,
後來我想到一個好辦法,
小ㄅㄨ平日蒙老師的欣賞與疼愛,
請她拿畢業留言本去給老師寫,
上面有 "地址" 一欄,老師或許會填一下地址欄,
" 如果老師說,地址欄不需要填,有fb就好,妳就跟老師,我媽媽習慣聖誕節的時候寄 "真的" 聖誕卡,所以一定要地址...懂嗎?" 車上還跟小ㄅㄨ千叮萬囑的.
結果,ㄅㄨ嘟著嘴回來報告任務失敗....
" 老師說,妳們最近很詭異,地址不能給 !!! "
原來老師已經識破我們的詭計.

幾個家長又商量著,
打算找一天中午吃飯時間,趁全班同學都在,
大家一起進班,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禮物送給老師,
老師無論如何也不致於當場拒絕。
但是學校在上課時間門禁森嚴,
上課時間,如果家長要進班,
需要導師親自跟警衛室聯絡,
要找個什麼理由,老師才會同意讓我們進班呢?
" 就說有畢業相關事宜需要跟老師當面討論..."
但畢業的事情平常都已經放到群組上了,
現在又說還要去班上討論,老師一定會起疑的,
左想右想,一直想不出個好辦法,
大家都開玩笑說 : "送個禮物怎麼好像在考我們的智商!! "

那一陣子,為了送禮物的事情,感覺神經緊崩,壓力很大,
有一天,又想到這件事情,
突然覺得很沮喪,
因為想到前二週在教會講道的題目是: 智慧與聰明,
我跟會友說,只要專心尋求神,神就一定會賜智慧與能力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可怎麼這會兒,我卻沒有智慧來處理送禮物的事情呢?
我禱告求主,一定要教導我,讓我能夠有智慧完成把禮物送出去的使命。

一天晚上和幾位家長再度商量此事,
起初還是在討論,如何把禮物成功的送到老師家(在沒有地址的情況下)
有一位家長曾經送老師回家過,
她知道老師住在哪個大樓社區中,只是不知道是幾號幾樓,
如果冒然送到大樓警衛室,
若整個社區住戶很多,警衛可能不認識所有的人,
東西還是有可能送不到老師的手上.

後來,我提出,
我們何不尊重老師的意願,
這二年來,我們班的親師關係還算不錯,
臨了,不要為了送禮物鬧得彼此難看或不愉快,
反而把原本的美意給弄醜了。
所以,決定派最會跟老師聊天的蔡媽媽去找老師聊聊天,
跟老師說,
我們大家真的是誠心的想要感謝老師,
而且禮物已經買好了,
希望老師能收下我們的誠意;
如果老師願意接受,就請她把地址留給我們,
禮物和雜誌都會寄到她家去;
如果老師堅持不收,我們也不要為難老師,一定要她打破自己的原則,
就把準備好的小朋友寫的謝卡送給老師就好,
雜誌就不訂了,小腿按摩機退回去!

沒有想到大家都覺得這個建議很好,
" 慧敏姐這個建議很好,我們就這樣做吧!"
我詢問了蔡媽媽是否願意接受跟老師聊天的艱鉅任務,
沒想到她居然欣然答應,
事情進行至此,心中的重擔已經輕了一大半。

幾天後,愛聊天的蔡媽媽傳了二行字過來,
一看,居然是老師家的地址,
蔡媽媽使命必逹,
居然讓老師破例收了我們的禮物,
順利拿到地址,
大家都覺得很開心,
送禮物的動作開始積極進行,
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原本,我希望得到神的智慧,
能夠編出個好理由,
讓我們能順利進班把禮物交到老師手裡,
而她卻沒有機會也不能拒絕,
甚至不惜說一些無關緊要的小謊也沒關係。
但這是虛浮不坦白,也不尊重人的方法,
所以,神不給我方法,也不讓我去達成這個目標。
祂的確有賜給我智慧去處理這件事,
但是用坦誠、尊重、清楚表逹、不把自己以為好的強加在別人的身上...的態度去處理事情,
神給的智慧是從真理的角度去看事情,而不是用人的方法去做事情,
神給的智慧是來自神的價值觀和想法。

當我們都決定要尊重老師的意願和想法,而不是強送禮物的時候,
我們心中的大石頭就都落了下來,
也深信老師無論收不收我們的禮物,
她的心裡都是開心的。

從天上來的智慧才能有美好的結果,
若只運用人的小聰明,小手段,
即使任務達成,
卻有可能帶來其它的麻煩,或產生別的後遺症,
聖經上的教導是真的~~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就是聰明。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箴言十一章22 節


婦女美貌而無見識,如同金環帶在豬鼻上。
~箴言十一22 ~
這節經文,有一度曾經是我的人生座右銘,
對我個人而言,
作一個聰明女人絕對比作一個美麗的女人來的更重要!
在我還是個國中生的時候,
即使當時尚未信主,
我便在心裡暗暗立志要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而不是一個只注重外表的人,
我絕不要讓人在跟我相處以後覺得好失望,
覺得「她沒有外表看起來那麼好」!

1995年接下了獨自一人牧養一個100多人教會的重任,
當時的我只有29歲!
那個時候的我,完全沒有自信,表面上看起來很自戀,很驕傲,
其實心裡面很不喜歡自己,
我常常覺得,為什麼自己不是40多歲,50多歲的人,
如果我是個40多歲的成熟女人,
而不是個20啷噹的毛躁年輕人,
我就會有更多的智慧來牧養教會,
我會更知道如何照顧教會裡從零歲到八十歲的每一隻羊,
這樣,教會的弟兄姐妹就不需要因為傳道人還那麼年輕而受一些無謂的苦。

我跟很多女人不一樣,
我不喜歡 "保持年輕",我喜歡 "趕快變老",
小時候就希望趕快長大,
長大以後就希望趕快變老。
40歲以前,我很沒有自信,很自卑,
有時候真的受不了自己,覺得自己好幼稚,
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對,什麼都不夠,什麼都不好。
我常常覺得,
人們只是放在心裡不說而已,
其實很多人不喜歡我,而且看輕我,
只是因為我還年輕,我很幼稚,我不成熟 !!!

四十歲以後,
心胸突然開闊了,
覺得這世界上真得沒有什麼好計較的,
覺得每一個人都很棒,很特別,
沒有一個人應該被我討厭。
我開始欣賞、喜歡別人,懂得與人和諧相處以後,
然後,我漸漸地開始喜歡自己,
年紀愈大就愈喜歡自己,
喜歡閱讀,喜歡看,喜歡聽,喜歡想,
覺得自己終於開始漸漸達到年輕時對自己的期許與標準。

因此,我們要如何來投資,經營自己的人生呢?
是外在的美麗,還是內在的見識呢?
如果投資在外貌,
妳會對自己愈來愈不滿意,
永遠覺得自己不夠瘦,身材不夠好,比例不夠完美,
永遠覺得自己皮膚不夠白,五官不像林志玲,服裝跟不上流行,
妳的心一直斤斤計較於頭上的一根白髮,臉上的一條細紋,體重計上又多了0.5公斤...
明明就是五十歲,硬要裝成30歳的樣子,
所以就砸錢去買保養品,去作整型手術,
主要也不過就是希望聽到一句:妳們看起來像姐妹,不像母女!

但是,我們的年齡只會愈來愈增加,而不會減少,
隨著身體的逐漸老化,
肉體需要花錢改造的部份愈來愈大,
保養品愈擦愈多,化粧品愈塗愈厚,
內心的擔憂卻反而有增無減...

但若我們把時間、金錢、精神和體力投資在內在的見識方面,
妳的心就會開始產生變化,
妳會愈來愈愛人,
或甚至領悟出如何正確的、合神心意的去愛人,
轉過頭去看看妳那已經結褵十年,或廿年的枕邊人,
這麼長的歲月裡,他的缺點還是在,
但為什麼妳現在看他的眼光卻不一樣了?
因為妳的心改變了,
妳知道:這就是他!
妳知道:這些是上帝創造他的 "特點",而不是妳眼中所謂的 "缺點"。
妳也會愈來愈有自信心,愈來愈愛自己,
不管環境如何,
妳永遠都會找到那最美好的一面或最精彩的那一個點,
妳會有智慧去發現在每個人裡面的那些良善與美好的地方。

算一算自己認識耶穌至今已經是第32個年頭了,
我很蒙福,有耶穌真好,
無法想像,如果有一分一秒需要離開我的主!
但是上帝管教的手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生活中還是有著大大小小的風浪吹襲著,
沮喪,困難,擔憂,焦慮,生氣,難過....還是充滿在每日的生活當中,
但這些都是上帝用來磨練、調整、改變我的工具,
外體雖然日漸衰老朽壞,但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婦女美貌而無見識,如同金環帶在豬鼻上,
豬在此是用以形容沒有見識、笨頭笨腦的人,
即使戴上了珍貴的金環,
仍然掩飾不了他的愚拙;
多花點時間閱讀,讓知識來告訴妳,在這個世界上妳有多渺小,
多花點時間親近上帝,讓祂有機會對妳說說話,開導開導妳。

其實,我也不是說自己現在就有多聰明,多成熟,
只是期許自己~~~
如果自己真的只是隻豬,
還是能盡力去補補我的豬腦,
而不是費盡力氣去找一支不相配的金環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