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基督徒而言,「追求公平公義」是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都期待這個世界能充滿神的公平與公義,
如同先知阿摩司所說的: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淘淘。
但傳道書卻教導我們,不要行義過份,也不要自逞智慧,因為這樣就是自取敗亡。
什麼是「行義過份」?
行義過份是指過份拘泥於自己所訂的道德指標(不一定是上帝的標準),
不知變通,沒有彈性,
既不寬容自己,也不包容別人的軟弱,也不體恤別人的立場,
不原諒自己和別人的過犯,在道德方面過份的潔癖。
行義過份的人沒有認清人類並沒有「行義」的能力,
因此企圖靠一己之力來維持所謂的「公平公義」。
事實上,因為人的能力與智慧有限,也因著人的罪性,
社會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公平正義,
所以,所謂的「天下大同」、「均富」、「詳和的社會」是不可能在地面上實現的。
有人出生時含著金湯匙,有人則出生在貧民窟中,
所有人天生的立足點就不是公平的,
有的人得到的資源與機會就是比別人多,
而這樣的不公平,是世世代代無法改變的。
共產主義就是行義過份的一個例子,
他們試圖要改變富有人欺壓貧窮人的不公平現象,
所以,他們打倒財主,鬥臭知識份子,
果然他們得到了公平,
但那個公平卻是「均貧」,大家都一樣窮,一樣沒有機會
雖然公平了,但卻沒有一個人是快樂的,
立意是好的,但是能力卻不足,
目標達到了,但結果卻不是他們想要的。
人沒有能力行義,
我們只能儘量去做,
但我們所能作到的,只是片面的公義,或部份的公義,
卻沒有能力使公平公義完全在世界上彰顯,
只有上帝才有使公義完全彰顯的能力。
我們行義不足的部份,就用行善去補足吧!
如同施洗約翰的教導,
就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作起,
有二件衣服的就分一件給那沒有的,
有食物的就分給那些沒有食物的,
努力工作,不要偷拐搶騙,
作一個知足、行善的人。
教會中也有行義過份的人,
有的人在教會待不了,
因為他們無法容忍教會也有瑕疵、罪惡、不完全,
無論換到哪個教會,至終都將失望的離開,
最後落得只能在家裡看電視聽講道。
也有人是因為上帝而跌倒,
他們不滿意上帝為什麼不出來主持公義,
他們怨上帝為什麼不消滅罪惡,懲罰惡人,
(其實他們不曉得,如果上帝真的要徹底消滅罪惡的話,那麼連他們也早就滅亡了。)
所以,上帝不做,那就我來做吧!
在台灣有基督徒因為不滿二黨惡鬥,看不下去了,
所以忿而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美國則有牧師公開燒毀可蘭經向伊斯蘭教徒表達不滿,
也有另一位牧師殺了一位專門在替人安樂死的醫生。
行義過份的人,
就是以惡報惡的人,
他們企圖以自己的生命或別人的生命為代價,
來替天行道,替上帝出來主持公道,
他們的心態與作法便是過份自恃智慧,
結果反而使自己招致敗亡。
面對不公不義的世代,
我們首先要看見的是自己的無能與軟弱,
不以惡報惡,不替天行道,
對於爭取不到的公義,改善不了的問題,
讓我們用禱告交託,用行善來彌補取代,
重要的是,我們能體恤人的罪和軟弱,
人都不完全,人都會做錯,人都需要上帝,
很多時候,人在做什麼,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愛,多一分禱告,
不要行義過份,
讓上帝可以按著祂的時候,祂的旨意來作成祂自己的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