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回到台灣並且定居在台中之際,
有很多手續需要去辦,
有時還需要跑到台北去,
要節省時間,最好能夠一日來回,又不會太累,
最好的方法就是坐高鐵,
高鐵既舒適,又快速,
從台中到台北,只要五十分鐘,
但是一開始就習慣坐高鐵以後,
慢車就坐不來了,
有幾次帶著小ㄅㄨ坐巴士回來,
為了保護小朋友的眼睛,
規定在車上不能看書也不能用3C產品,
二個小時在車上,什麼事都不能做,
其實是有點兒無聊的,
如果ㄅㄨ是醒著的,
她就會一直問:現在到哪裡了?還有多久?...
時間就是金錢,
多花點錢能夠節省許多時間,
於我個人而言,是絕對划得來的一筆交易,
所以,慢慢的,我也都是搭高鐵往來於其它縣巿,
若是要出去走走玩玩,也都是直接開了車子,就去了,
至於其它的交通方式,則一概不考慮...
暑假活動策劃暑假將臨之際,
為娘的從五月初就開始上網找資料,
盡力為孩子安排一個充實,快樂又可以好好休息的假日,
微電影製作,羊毛氈,小廚師,游泳課,....這些都是小ㄅㄨ喜歡且有興趣的課,
然後ㄅㄨ陪著爸媽去了一趟俄羅斯知性之旅,
其他時間就在家裡睡到自然醒,
看看書,看看電視,吃飽睡,睡飽吃,
當豬就是了.
來趟背包小旅行吧!
想起一家人平常舒服日子過慣了,
應該要跨出去,給自己一個小挑戰,
所以決定趁著暑假活動的空檔,
就帶著孩子來趟背包小旅行吧!
一只背包,不開車,不坐高鐵,
旅遊全靠一雙腿和大眾運輸工具.
但是,該去哪兒好呢?坐什麼交通工具呢?
因為過去完全沒有經驗,所以無論怎麼想,也抓不出個頭緒來,
直到某一天夜晚,
"鐡道之旅" 四個字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嗯!坐火車是個不錯的想法,
不要說ㄅㄨ從沒有坐過火車,
就連我這個從小在台北出生長大的半百中年婦女,
一生搭火車的次數大概用三根手指就可以數完,
那我們就去坐坐火車,體驗一下吧!
二人行或是三人行?
原本心裡在想,
這趟背包小旅行要走好多路,要花時間等車,換車,
可能會很累,
一家之主廖先生年紀有一把了,
大概不會對這類的旅遊感興趣吧,
所以,一開始就沒把他算進來,
而且還一直跟他預告說,
只有我們母女倆兒要一起出去玩喔!
我花了一天的時間,
上網查了好多資料,
連火車時刻表都不是馬上就看得懂,
需要研究一會兒才意會的過來,
還要找合適的旅遊點和住宿點,
慢慢的,
一張計劃表從零開始,經過一番努力後,終能完美呈現.
對於自己的傑作,我覺得很得意,
拿去秀給老公看,
然後禮貌性的邀請了廖先生,
其實心裡想著,他是絕對不可能參加的,
沒想到他居然毫不猶豫,一口答應,
他說,他中學的時候,每天都坐火車上下學,
到現在已經幾十年沒有坐火車了,
他也想去回味一下.
沒有想到火車的媚力竟是如此之大,
連挑剔成性的廖先生都抗拒不了火車的媚力啊!
就這樣,原本是母女二人行的背包之旅,
就成了三人行的家庭旅遊日了.
山線與海線
在查火車時刻表的時候,
發現從竹南到彰化之間有分山線和海線,
哇!太好了,
我們可以去的時候坐山線,看山景,
回來的時候坐海線,看海景,
廖先生還特別交待,回來的時間最好能趕上日落,
這樣就能一邊欣賞海景,一邊欣賞夕陽之美了.
懷抱著滿心的期待,
來回一趟,
奇怪,不管是山線或海線,
怎麼都是普通的房子,道路和農田呢?
後來,我終於明白,
原來坐山線看不到山,坐海線也看不到海,
山線與海線的差別,
只在於停靠點的不同而已,
山線是走比較裡面的鄉鎮,
如泰安、后里、豐原 、潭子...,
海線是走比較外面的鄉鎮,
像大甲、梧棲、清水、沙鹿、龍井...等,
聽說,真正要看海景的話,應該要走南迴鐵路,
原來是這樣,
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雖然有點兒小失望,
但是坐火車搖搖晃晃,叩婁叩婁的感覺,再配上一盒鐵路便當,
還是別有一番樂趣.
在路上,我問ㄅㄨ,
網路流行的小學生的白痴造句法,
" 一列火車經過,況且況且況且況且況且況..."
妳覺得火車行進的聲音是不是真的就是 "況且況且況且 " 的呢?
我們研究的結果是,真的蠻像的,
小朋友不是白痴,是真的很聰明喔 !
鶯歌陶博館
到了鶯歌車站,走路十分鐘,
就來到了鶯歌陶瓷博物館,
雖然這是公家機關,但是管理的非常好,
入場不收門票,各種設備都很有鶯歌的特色,也很貼心.
免費的寄物櫃很有古早味,每一扇門板的樣式都不相同,
忘了照張相,本來想從網路抓一張下來,
後來想想還是算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蒐尋,有很多把那裡的寄物櫃拍的很棒的照片.
場內還備有語音導覽,中英文都有,也是免費的,
從裡面的展物,我們可以了解到陶瓷在台灣整個發展的過程和未來的展望,
原來現在有很多精密儀器的材質都是用陶瓷的,
連我們鑲的假牙也是用陶瓷的材料.
三樓有很棒的陶瓷藝術作品展,
原本預計在館內待1.5-2個小時,
結果,我們全家在裡面逛了4 個小時,
一直待到休館時間到了,我們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後來,廖先生還念念不忘說,
館內的紀念品商店沒來得及去逛,
所以第二天回車站搭車以前,
又跑去參觀了他們的紀念品商店,
總得買個能夠證明我們曾經 "到此一遊" 的紀念品回家吧!
我們曾經到過一些國營的地方展示館,
記得有去過一家竹子的展覽館,
裡面很大,也展示了一些東西,
但是乏善可陳,覺得作得敷衍了事,很沒誠意,
很多設備都壞掉,要不就是缺東少西的,
來了一次,根本就不會想要來第二次,
可能也是因為如此,所以這間展覽館真的是門可羅雀,
全館只有我們三個人在參觀.
但是鶯歌陶博館真的看得出地方政府的用心,
我看到好多小朋友由安親老師帶著來參觀,
很多工作人員在清潔和維持秩序,
一直在旁提醒,不要摸,要安靜,不要越線,
大家都很樂意接受勸導,
連小朋友都很守秩序,
所以,現場雖然人多,
但是很有秩序,不會吵亂的像菜巿場一樣.
我看過一些文章在批評台灣人民沒有素養,
到博物館就像逛菜巿場一樣,
大聲講話,很沒水準,
其實,如果館內有人在旁邊提醒,勸導,
不要放任人們在館內吵吵鬧鬧,
這樣慢慢的教育,
我相信台灣人民也一定能成為有素養的好公民.
這次參觀鶯歌陶博館,
覺得很開心,
知道公務人員中,還是有很多努力工作的人,
也看到了台灣未來的潛力.
神的恩典
出發前就知道,旅遊的這幾天恐怕會下雨,
心裡覺得很矛盾,
如果下雨的話,到哪兒玩都很掃興,很不方便,
但如果不下雨,炎炎八月天,
走在外面太辛苦,不中暑也難.
所以,就向神禱告,
求神給我們陰涼的天氣,
就是看起來要下雨,卻一直沒有下下來的那種天氣,
果然,在三峽,鶯歌的這二天,
天氣都是陰陰的,雨要下不下的,
要不就是滴個幾滴,連傘都不用撐,
一直到我們回到鶯歌車站,
預備要搭火車回家的時候,
外面開始下起了不小的雨,
神真的很奇妙!
感謝神!替我們把雨水留在天空二天,
也感謝神,在暑假的尾聲中賜給我們如此美好的假期.
再來趟鐵道之旅吧!
這是我們第一次自己背起行囊,
坐著慢慢吞,況且況且的火車遊覽台灣小鎮,
和快速的高鐵比起來,
又有一番不同的情趣,令人回味與想念;
台灣環島都有鐵路,
期待明年暑假,
讓我們再來趟台灣鐵道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