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我願意




星星教會的故事或許無關乎人數的增長,
也不是轟轟烈烈,傳頌千代的宣教歷史,
只是在生活中,生命得勝與改變的小小故事....

教會草創,以前理所當然該有的東西,
等到需要的時候才發現一樣也不存在...我們借用美語班的教室,
後來才發現,我們需要一個招牌,
讓過路的人知道這裡有個教會;
第一次領聖餐才發現沒有人可以預備聖餐用品,
通常,聖餐具上面會蓋著一塊白布,上面有個十字架,
問遍所有的基督教書房,都沒有人在賣這個東西;
因為,聚會場地不是自己的地方,
所以,有一些用品都是我們每個星期天從家裡帶來,聚完會再帶回家,
為了方便攜帶方便,我需要一個尺寸剛好的縮口布袋來裝我們的聖餐用品,
而尺寸剛好的縮口袋真的不容易找到...

一開始,
領敬拜是我,帶兒童主日學也是我,
訂便當是我,做聖餐餅,預備聖餐用品也是我,
打字,作投影片,印週報,.....
只要能想到的事....通通都是我....
我們需要同工,需要有人來分擔服事的重擔.

星星教會開始到現在,好快...半年了,
上帝帶領來到教會都是單純可愛又善良的弟兄姐妹,
他們肯聽牧師的教導,也主動的參與服事,
漸漸的分擔了一些原本由師母一手包辦的事奉.

熱門事工~~做聖餐餅
自從六月份第一次領聖餐以後,
許多姐妹愛上了師母親手烘烤的聖餐餅,
現在很多教會的聖餐餅都是買現成的,
那是一種比50塊硬幣再大一點兒的小白圓薄威化餅,
而星星教會的餅是手工用麵粉烤出來的無酵餅,
分餅的時候,牧師把這塊餅整個都擘碎,
每一個人都分到這塊餅的一小部分,
特別能感受到耶穌的身體就是這樣為每一個人破碎的屬靈含意,
放在口裡,吃起來脆脆,香香的,特別令人感動,
只要吃過餅的姐妹都會來問我,
" 師母,這個餅是怎麼做的?我也想要學著做,我可以幫忙預備聖餐."
已經有四位姐妹表明要幫忙做餅和預備聖餐,
真沒想到,做聖餐餅居然成為星星教會的頭號熱門事奉,
也更深的體會到萬事互相效力的真理,
20年前無意中從教會師母那裡學會的聖餐餅,
從沒有想到有一天真的派上用場了.

純手工招牌
多次想到教會該有個招牌,
讓想來參加聚會的人很容易就發現星星教會聚會的地方,
想了許多種不同的方案,
因為佳音美語平日都在營業,
不適合掛一個固定的招牌,
所以招牌必須是活動是,聚會的時候擺出來,
聚會結束以後就收起來,
想到過用布做的,或是一塊立牌,
也曾想過做個跑馬燈,晚上美語教室休息以後,
可以讓跑馬燈介紹這裡有個教會...
正在猶豫,不知該怎麼做會比較好一點.
有一天主日崇拜之前,我正在樓上作預備的工作,
聽到樓下弟兄姐妹一陣騷動,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小ㄅㄨ跑上來跟我說,媽媽,妳快來看,張奶奶帶一個很棒的東西來耶....
我跑下樓一看,原來是一個純手工做的聚會招牌,
長得像這樣

From 星星教會


原來教會的張奶奶早就注意到教會沒有招牌的情形,
所以和未信主的張爺爺合作,親手做了這塊招牌,
看著這塊招牌,心裡面有著萬分的感動,
只是不擅甜言蜜言的我,
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心中對張奶奶這份心意的讚美與感動,
現在,我們每週早上一到美語教室,就會把這塊招牌拿出來,
好想向來往的路人大聲宣佈:"這是我的會友親手做的耶..."
這是身為星星教會師母的驕傲 !!


我的手因為車禍受傷了
慈姐妹大約是教會開始的第一個月就來到星星教會,
當時,我們常常為著聚會沒有司琴而煩惱,
有一次,完全不懂彈琴是怎麼一回事的廖牧師竟然跟慈姐妹說,
"慈姐妹,妳可以去學彈琴嗎?因為教會需要有人司琴."
拜託 !學琴難道是二,三天的事嗎?
即使馬上開始學總也得練個二,三年吧,
這樣根本就是緩不濟急嘛 !
因為這個建議實在太荒謬了,所以我根本就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但我不曉得慈真的聽進了牧師的話,很認真的在思考這個問題.
隔了好幾個禮拜,
有一天,我忽然收到慈的簡訊 ~~
" 師母,我的手曾經因為車禍受傷了,
所以沒有辦法練鋼琴,妳可以教我帶敬拜讚美嗎?
我可以領敬拜,這樣師母就可以彈琴了."
看著她的簡訊,捨不得刪,留在手機裡作記念,
也許是年紀大了,很容易為會友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而感動,
慈現在每一個月領敬拜一次,
我要求她,剛開始不熟練的時候,
要把帶敬拜讚美的每個程序甚至要講的每句話都寫下來,
慈都很認真的照著師母的教導去做.

她也是我們的兒童主日學老師,
即使學生只有小ㄅㄨ一個人,
她也是很認真的教學,
雖然每次教得時候都會很緊張,
因為廖小ㄅㄨ每次都喜歡問一大堆問題,
但是她很高興的跟我說,
師母,我是因為教了這季的兒童主日學,才有機會好好的把士師記讀一遍.

我什麼時候開始教?
芬姐妹在十月份來到我們教會,
有一次,我嚐試性的問她,是不是有可能跟慈一起輪流教兒主,
她說,可是我沒有教過,我會緊張...
聽起來她的意願不大,所以接下來二個禮拜我就沒有再跟她提起這件事,
沒有想到,有一天她居然跑來問我,
"師母,妳不是說要我教兒童主日學嗎?那我從什麼時候開始?"
如此這般,芬也開始了兒童主日學的事奉,
記得芬第一次要教的時候,出現的卻是慈,
"咦?今天不是芬要來教嗎?" 我問.
" 她太緊張,太焦慮了,所以打電話叫我這次先代她教." 慈說.
喔...沒關係,慢慢來...
我心裡疑惑著,不知道芬到底會不會來接兒童主日學的工作,
但是下個禮拜,芬鼓足勇氣來了,還邀了慈來作陪,
幾次以後,她現在已經不會害怕了.

我也要買一本
星期四早上固定來查經班的有三位姐妹,
除了芬以外,其他二位不是星星教會的會友,
二週前的那次聚會,我把下一季的兒主教材拿給芬,
我們是用道光的教材,下一季要講的是耶穌的比喻,
另二位姐妹看到芬都已經開始教兒童主日學了,
都露出非常的羨慕表情,
我跟她們說,教兒童主日學是最容易了解聖經的方法,
因為,為了要讓小孩子能夠明白,教材都會把真理寫得淺顯易懂,
二位姐妹不約而同的說 : " 師母,我也想買一本回家讀."
" 好啊 ! 好啊 ! 妳們買回去讀了以後,就主動跟教會或是小組長說,
請給我十分鐘分享關於耶穌的比喻. "
方姐妹說 : " 師母,可以耶,我們小組長每次都為找不到願意分享的人而苦惱."
另一位玲姐妹是比較內向的人,不擅言詞的人,
沒想到,她也說,我要想想看,有什麼機會可以在教會分享神的話.
雖然她們二位都不是星星教會的一員,
但和她們一起查經也都已經超過半年了,
我也把她們當作是自己的小羊在牧養,
看到她們都在渴慕,都在成長,
從不覺得自己能做什麼,到現在願意走出來,敢主動開口分享,
成為她們教會的祝福,
心裡還是覺得非常的欣慰.

可以請妳來司琴嗎?
教會十月份來了一位溫柔的卓姐妹,帶了她的四歲女兒芯芯,
我知道她是一位醫生,然而在交談之間,才曉得她高中時期是音樂班畢業的,
教會最大的需要就是司琴的同工,
現在,眼前就有一個音樂班畢業的姐妹,
因為卓姐妹剛來不久,我不太確定她是否會繼續來聚會,更不知道她是否願意出來服事主,
所以,我一直在禱告也在觀察,想知道她是否是上帝為我們預備的司琴同工.

有一次,因為負責預備聖餐的張奶奶需去動白內障手術,所以不能來教會,
會後卓姐妹拿著一個小筆記本來跟我說 :
" 師母,下個禮拜我可以幫忙預備聖餐,妳可以教我怎麼做聖餐餅嗎? "
" 喔 ! 好啊 ! "
我一邊告訴她聖餐餅的作法,她一邊拿著小筆記本抄下來,
我心裡一直掙扎著,不知要不要開口跟她說 : " 聖餐餅我來做就好,妳可不可以來幫忙彈琴."
我心裡琢磨著,她既然會主動來找我要預備聖餐,就表示她有一顆樂意服事的心,
所以,聖餐餅的作法才講到一半,就不想講了,
我問她說 : " 卓姐妹,下個禮拜'妳可以幫忙司琴嗎?聖餐的部分我可以預備."
如我所料,她果然一口就答應了.
廖牧師起初耽心她帶著孩子,萬一不能準時到就麻煩,
但是卓姐妹那天早上不到十點鐘到已經帶著孩子在那裡練琴了.
原本我也不太確定卓姐妹是只幫這一次,還是願意長期委身在教會司琴的事工中,
接下來有一個主日,沒有司琴的同工來,
週間接到卓姐妹的電話,
當我聽到她跟我說 : " 師母,我在等這個禮拜的譜喔 ! "
我的心中便向上帝獻上無比的感恩,
因為知道,祂垂聽了我們半年多來的禱告,
為我們預備了一位忠心順服的司琴同工.

星星教會人數很少,就像一個家庭一樣,
盡管我們都不是什麼大才,
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為神的家獻上自己微薄的心力,
在大型教會,人才濟濟,資源豐富,
若沒有十分專業的才能,恐怕很難找到可以操練和服事的機會,
而在像星星教會這樣的小教會裡,
只要你說一聲 " 我願意 !",就會有許多服事與磨練的機會,
我們服事上帝的人, 到後來都會發現,
原本以為服事是我們在為主,為人付出代價,
但是,慢慢的才真的明白,
有機會服事主是一項莫大的恩典,
是這位萬王之王不嫌棄我們,才肯用像我們這樣的人,
在服事中,我們成長,我們改變,我們也蒙恩,
所有豐富的恩典都會藉著服事的過程,
豐沛的臨到我們個人,我們的家庭和我們的教會,
就好像列王記上十七章記載的那名寡婦,
因為她願意把她所有的那一點兒油和一點兒麵粉奉獻給耶和華,讓先知以利亞先吃飽,
神就源源不斷供應她的需要,
總是那麼一點兒油,總是那麼一點兒麵粉,
卻供應了她自己,兒子和神的僕人在飢荒時的需要,
又像奉獻出五餅二魚的小孩兒,
我們所有的雖然很少,但只要我們願意拿出來,交在耶穌的手中,
透過耶穌的祝福,可以餵飽五千人,
我相信有這許多弟兄姐妹願意對主說 : " 我願意 " ,
星星教會必定會是蒙福且討神所喜悅的教會,
祂也必定要使用我們成為這個世代更多人的祝福 .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開車二三事


我不喜歡開車,
但是因為在美國如果沒有開車就等於是沒有腳,
所以只好硬著頭皮給它開下去,
不知不覺也開了八年多,
回到台灣,很高興,以為終於可以甩掉方向盤,
改坐大眾交通工具和走路,
但是搬回來以後,才發現,
台灣雖然只是個小島,台北和台中的生活形態卻很不一樣,
台中因為缺乏大眾運輸工具,有很多地方,走路也走不到,
白白高興了老半天,結果大部份的時候還是得開車上路....在台中開車比在美國要恐怖的多,
那些四處流竄,神出鬼没的摩托車讓我精神緊張,
只要一個閃失,就會撞到人,
運氣不好,遇到惡人逮到機會跟你獅子大開口,
糾纒你好幾年,花多少錢也消不了災.

看到不少太太們一輩子不敢開車,
一大家子全靠老公一個人接送,也一樣過的幸福美滿,
所以,心裡打算也要作一輩子香車美人,
無論如何是絕沒有那個膽子敢開車在台中的大街上趴趴走.
但是慢慢的我發現,天生個性使然,
一來,不忍心廖先生一個人開車負擔全家的交通責任,
二來,自己也不喜歡一直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
開車固然令人緊張害怕,但是必須總是倚靠另一個人才出得了門,也不是我願意過的生活.
有時出門帶領聚會,才一個小時的時間,廖先生就要為此花一個小時來回跑二趟,
為此常常令我感到對廖先生過意不去,
所以,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還是鼓起勇氣開車上了路.
畢竟還是沒有那個貴婦的命,
即使嫁進豪門,大概也是一輩子勞碌命.

基本上我只是在家附近跑跑,
太遠的地方,或交通太擁擠的地方都還是需要勞駕我們家老爺親自出馬,
我發現台灣人的開車技術真可以說是神乎其技,讓我望塵莫及,
首先我不會倒車入庫,我只會直接把車頭開進停車格內,
再來不會路邊停車,尤其是前後二端都有車的那種,
我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把我的車子擠進那小小的一塊地方,
我們家的停車位空間也是小小的,有時還非得倒著開才能把車停進去,
所以,決定要好好練練倒車入庫的技術,
試了幾次,慢慢抓到倒車入庫的竅門,
有一次我回到家洋洋得意的跟廖先生說: " 我今天一次就把車子倒進車位裡咧!"
廖先生大呼神奇,稱讚我的開車技術大有進步.

二個禮拜前,我們發現車子的右後方,不知道是被哪個缺德鬼擦撞的,
才新買一年的車,連裡面的橘色漆都擦磨出來了,看了真得叫人好心疼,
夫妻倆兒討論了一會兒,覺得停在我們右邊的那個鄰居嫌疑最大,
廖先生打電話給大樓的管理室,希望能找到對方出面協調,
掛了電話以後,夫妻倆兒還不死心,
像偵探一般,按著時間,地點和車子磨損的狀況繼續琢磨著,
愈推敲,真象就愈來愈明顯,
廖先生說,我覺得,我們的車子應該是妳撞得,
我也說,看這個樣子,撞車的原凶好像真的是我耶.
原來是因為我們的停車位左邊是一根柱子,
因為距離沒有抓好,所以我在倒車時,車子的右後方磨到柱子,
我卻一點兒感覺都沒有,還儍儍的一直給它開進去,
所以車子就給磨成那副德性.
找到 "原凶" 之後,廖先生決定暫不修車,
" 沒關係,老婆!妳儘量練,等到都壞得差不多了,我們再一起大修."
真虧得老公如此體貼,善體人意,
不過最近也不太敢練倒車入庫,
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直接開進去,讓車屁股朝外吧.

上個禮拜六,廖先生參加同學會的旅遊,需要到朝馬站搭巴士,
為妻的負起接送之責,把他載去,再把他接回來,
晚上去接老爺的路上,我非常的緊張,
中港路一直開下去就是朝馬站,
但是要走高架路的下方,而不可以上高架道路,
我為了防止來不及轉換車道而誤上高架道路,
所以早早的就轉進了右邊的慢車道,
沒想到在還沒有進朝馬站之前,
我所行駛的右邊車道竟然自成一路,
往右邊一路轉去,我竟然上了往高速公路的交流道,
怪的是這條單行道很彎,很長,不是馬上就上高速公路,但是也出不來,
無法迴轉,也沒有別條路可走,
一路上黑嘛嘛的,除了我以外,半台車都沒有,也沒有半個路標,我這是到了哪兒了?
我心中一直禱告,求主帶領我至少能找到回家的路.
不行,廖先生還在車站等著我呢,
我得先找個地方把車停下來,打個電話給老公,叫他先坐計程車回家,
然後我再自己慢慢找路回去,
一路左彎右轉的,好不容易看到左邊有一條出路,
我想,姑且先彎出去,找個地方停下來打電話和設定GPS,
然後就可以放心的,慢慢找路回家了,
一邊開車,一邊禱告,
其實,我沒有很慌張,因為過去有太多上帝帶我回家的經驗,
我深信,這次上帝也一定會伸手幫助我的.
當我順著路左轉出去的時候,眼前開始出現路燈和商店的燈光,
我仔細一看,出現在眼前的竟然就是 " 朝馬站" !!!
真是太神奇了,上帝再一次引導我這個喜歡玩迷路遊戲的路痴,
不需要GPS的帶領,祂直接就帶領我走回正確的道路.

對我而言,開車真的是一件既危險又緊張卻又不得不做的事,
每一次開車出門,只能不斷的仰望上帝的保守與帶領,
感謝神!祂每每伸出祂的慈繩愛索牽引保護我,
讓我無論在美國還是台灣,開車總能平平安安.   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