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牧師的孩子
那天寫了神學院同學們一起聚餐的事情,
文中提到,很多時候,牧師,師母為了要照顧教會的需要,
常常把孩子們的需要給犧牲了,
想到不少牧師的孩子,真的過的很辛苦,
從小在教會裡進出,
因為父母是傳道人,他們得到許多來自會友的愛與禮物,
但他們也承受著一般孩子所無法想像的壓力....記得有一個牧師的孩子說,
有一次上兒童主日學的時候,老師問了一個聖經上的問題,
他不會回答,老師說 : " 你是牧師的兒子,為什麼不會呢 ? "
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 所以你應該很乖,很順服,很屬靈,
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你的聖經應該很熟才對,
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所以你應該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
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你不應該奇裝異服,
這些是許多會友心目中對牧師的孩子的要求標準.
有一個教會的會友看到牧師的女兒穿了一件較短的上衣,剛好蓋住肚子,
牧師的女兒在教會裡服事,彎下腰時不小心把腰部的那段肉給露出來了,
會友生氣了,說牧師的女兒穿衣服這麼不檢點,
他們怪牧師師母沒有把孩子教好,然後他們離開了這個教會.
不僅是會友無意間會給牧師的孩子們壓力,
很多時候,牧師,師母自己也會給孩子很多的限制,
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所以你不可以做這,不可以做那,
這部電影不可以看,那部電影也不可以看,
這種音樂不可以聽,那種音樂也不可以聽, 因為這些都是魔鬼的工作...
因為你爸爸是牧師,收入不多,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幫你買這個,買那個....
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我不曉得上帝在這些孩子們的心中是位什麼樣的天父,
如果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們還是會喜歡上教會,喜歡作基督徒,喜歡服事,喜親近神,
那真的是個神蹟....
我的孩子也是牧師的女兒,
但是很感謝神,也許是因為她還小吧,教會的弟兄姐妹給她很多的愛,但是沒有壓力,
我和廖牧師從來沒有對她說過一句 : " 因為妳是牧師的小孩,所以妳要...." 之類的話,
在這裡,我想要分享,我個人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作法.
1. " 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 " 從來就不是個人品德端正的正確理由
我們教導孩子去做一件對的事情,應該告訴孩子正確的理由,
要說 : " 因為你在教堂裡跑來跑去很容易撞到人,
你自己和其他人都有可能會受傷,所以不要在教堂裡跑來跑去..."
不要說 : " 你是牧師的小孩,怎麼可以在教堂裡跑來跑去..."
我們教導孩子,一定要讓孩子了解正確的原因是什麼,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會分不清楚,
為什麼那天在公園裡可以跑來跑去,而今天在教會裡就不可以,
所以,如果我們不把正確的理由給孩子,
他就會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跑,什麼時候不可以跑,
所以,下次他到了教會,他就會想再試試看,
上次在教會,媽媽說不可以跑,但...或許今天可以,
如果,我們講清楚了,孩子就會舉一反三,
他們很聰明,他們會明白,
因為教會有許多的桌椅,傢俱,很多人來來往往,
很容易使自己或別人受傷,所以不可以在教會裡跑來跑去.
而 " 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 " 從來就不該是管教孩子的理由,
我們不管是處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或是社會地位之中,
不是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才需要守規矩,
任何一個人都應該要學會體諒人,學會努力與付出,
學會有禮貌,學會接受愛與付出愛,
不管你是出身豪門或是路上的清道夫,你都應該有良好的品格,
不是因為你是一個基督徒或你是牧師的孩子,所以你才沒有說謊的權利,
這樣會讓我們的信仰成為一種壓力,而不是自由,
這樣會讓我們的孩子覺得,我真的是三生不幸,活該倒楣生在牧師的家裡.
不能說謊的真正原因是,
如果你說了一句謊話,就必須繼續不斷的說更多的謊去圓那第一句謊話,
除非你有很好的記憶力,否則,總有一天人們仍會識破你的謊言,
那時,你將會成為一個沒有誠信,不值得信賴的人,
你會失去你的朋友,家人,同事,弟兄姐妹對你的信任,
你的人生如果是用許多謊言建立的,
那將是一個充滿問題,疑惑,猜忌,沒有安全感,孤獨的人生.
所以我們傳道人無論是教導教會的會友或是教導自己的孩子,
都不要只告訴他們,因為你是基督徒,因為你是牧師的孩子,
所以你不可以作這個,你不可以作那個,
上帝給我們聖經,並不是為了要約束我們,讓我們受捆綁,故意要讓我們不快樂,
相反的,祂知道,我們該如何而行,才會有一個真正自由快樂的人生.
而上帝也從來沒有特別要求牧師的孩子,一定要表現的超乎世人的標準與期待,
上帝創造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目標與生命的意義,
我們教養孩子是要引導他們能符合上帝創造他們的目的,
而不是符合世人所謂成功的標準.
很多時候是我們作父母的有壓力,
如果,我們的孩子表現的不好,
就表示我是一個失敗的父母,甚至是一個失敗的牧師,這樣子在會友面前就沒有好的見證,
所以,無形中,我們就會給予孩子許多他們所承擔不起的壓力,
所以牧師,師母們首先要放下的是自己的面子,
如此,才能還給孩一個快樂的童年,拿掉他們身上不必要的重軛.
我養育我的孩子,只有三件事 ~~ 健康,快樂,敬畏神.
她不需要考上明星學校,她不需要從事熱門行業,
她更不需要繼承父母的衣缽,將來一定要是個傳道人或宣教士,
我只希望她能一生為主而活,
無論走到哪裡,她都能成為周圍人的祝福.
2. 孩子要買東西,經濟能力不許可怎麼辦?
許多牧師放下了世界上的工作成為一個全職的傳道人,
許多教會因為經費有限,所以能夠供應牧師全家生活費的真的不多,
我們都經歷過捉襟見肘,經濟窘迫的時刻,
尤其孩子回到家裡說,學校裡同學有什麼什麼,但我都沒有,
孩子問你說,我可不可以買一雙好鞋,可不可以買件好看一點的禮服參加畢業派對,
但是家中的經濟能力實在不許可,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不要跟孩子說,教會給你爸爸的薪水不多,所以我們家沒有能力給你買這些.
或者我們不會這樣說,但我們會表現出當牧師真的很可憐的樣子.
這樣,孩子就會覺得當牧師真的很可憐,要什麼沒什麼.
我覺得我們作父母的要先學會知足與感恩,
我們要真的享受在上帝給我們的恩典當中,
這樣我們就是在示範,教導孩子如何感恩,
以前在美國牧會時,每次午餐後,都會剩下一些菜,
現在大家生活都過的不錯,很多人不是很喜歡帶剩菜回家,
看見同工們處理這些剩菜也是很苦惱,
所以,我都會幫忙帶幾包回家,
我不會說 : " 真是的,每個禮拜都要幫忙銷這些剩菜..."
我會說 : "上帝對我們真好,我們的冰箱像寡婦的油瓶一樣,東西吃也吃不完."
我常常提醒孩子 : " 妳看,教會的叔叔阿姨都好愛妳,幾乎每個禮拜都有人送妳小禮物耶... "
我女兒很老實,有時叔叔阿姨給她的糖果餅干,不是她喜歡吃的,她就不拿,
回家我就會告訴她 :
" ㄅㄨ, 媽媽知道妳不吃這種餅干,但是如果妳沒有很快樂的收下來,阿姨就會很傷心,妳想想看,妳好心送給人家東西,但對方卻拒絕不收,妳是不是也會很傷心呢?所以,我們要很有禮貌,很快樂的收下來,跟阿姨說聲謝謝,然後妳可以拿去跟別的小朋友分享,懂嗎? "
我們要教導孩子學會為每一件我們所得到的大小恩典感恩與知足,
讓他們感受到,爸爸能作牧師服事神是我們家莫大的恩典與榮幸,
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所擁有的真的好多好多,而不會總覺得自己有許多的缺乏.
除了感恩,我們也要教導孩子分享,
不管我們擁有多少,只要我們願意,還是有可以分享出去的,
回到台灣,我很快的就到世界展望會認養了一個莫三比克的小孩,
每個月七百塊錢,可以讓這個孩子有飯吃,有書讀,
我把收到的認養小孩的照片拿給ㄅㄨ看,告訴她,
在這個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有飯吃,也沒辦法去學校上學,
我們每一個月捐很少的錢,就可以幫助他們了,
所以,我們不能自私的獨享上帝的恩典,乃是要分享出去.
我打算從她小學三年級開始給她零用錢,
到時要教她,每個月要留出一部分奉獻,還有一部分作慈惠工作,
剩下的才是她可以自由支配使用的錢.
當我們的孩子學會感恩與分享的時候,
他們對物質就有了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我相信,他們會明白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的道理,
而不會願意把錢花在不必要的奢侈品上了.
但有許多時候,一些花費是必須的,
比如,畢業旅行啦,或是啦啦隊的制服,社團需要用的東西,同學一起要參加的活動...
我們不忍讓孩子放棄這些和同學一起參與學校活動的機會,
但是這些費用通常又都不低,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覺得這正是讓孩子親身經歷上帝的好機會,
牧師的子女們,打出娘胎就開始接觸教會,
對很多孩子而言,信仰只不過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生活方式,
除非,他們親身經歷到上帝的幫助與同在.
在經濟方面的需要,總是會讓我們經歷上帝的幫助,
所以,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來,算一算,
你存的零用錢有多少, 爸爸媽媽可以支持你多少, 加起來,我們還差多少,
這個差額就是我們可以經歷神的大好機會,
我們可以拉著孩子的手說,我們一起來禱告吧,
不夠的部分,求主為我們預備...
我相信孩子們會從缺乏中親身經驗到上帝是活生生的,是與他同在的,
有一對傳道人夫婦,二個人都是高學歷,
他們放棄高薪,帶著三個孩子出來服事神,
微薄的薪水只能讓一家五口節省的過日子,
有一天,孩子們吵著好想吃一種餅干,
回到家裡,赫然發現餅干已經擺在桌上,
原來是一個會友剛好來到傳道家裡送了一包過來,
一家人都覺得好驚喜,
其實,不是真的窮到連一包餅干都買不起,
但是卻經驗到上帝的愛是這麼的細心,週到而體貼.
對於小孩來說,上帝很抽象,看不見也摸不到,
只有在生活中真實的經歷才能使他們明白信仰的可貴,
如此,我相信孩子將來長大了,就不會離開教會,離開神 !!!
3. 與其禁止,不如教導
有一次我聽見有二位傳道人說,
學校裡要求學生要背弟子規,但是他們不讓他們的小孩背弟子規,
為什麼呢 ? 因為弟子規裡有這麼一句 " 喪盡禮,祭盡誠 ,事死者,如事生"
意思是,父母過世時一切喪葬事宜要合乎禮儀,祭拜的儀式要莊嚴肅穆,誠心誠意,
對待死去的父母,要像他們生前的時候一樣.
因為裡面有講到關於祭拜的內容,而基督徒是不祭拜的,
所以,孩子不可以背弟子規.
還有的傳道人家裡不准孩子看哈利波特,
因為裡面都是在講巫術,巫術是聖經中所禁止的,是撒旦魔鬼的工作,
所以孩子們不可以看哈利波特.
我也知道有牧師發起聯名,拒絕校園裡教導孩子佛教的靜思語之類的文選.
其實,我們這樣做是在教孩子敵視其他的人和其他的宗教,
我們在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污穢的,都是邪惡的,都是罪惡,所以,我們要拒絕,要排斥,要遠離,
但我們所處的社會中,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不是基督徒,
校園裡面,老師和同學大都不是基督徒,
老實說,基督教根本就不是這個社會的主流,
佛教,道教,民間宗教的觀念就環繞在我們的四周圍,
我們作傳道人的,其實是活在很狹小的教會的環境裡,
我們不能體會孩子每天所面對的校園環境和會友面對社會環境的壓力與困難,
我們教導孩子們和會友用這樣拒絕和敵視的態度來面對他們每天的生活,
有沒有想過,他們要怎麼與周圍這百分之九十五跟我們信仰不同的人相處?
我覺得,要避免孩子接觸到不正確的,錯誤的,與聖經真理不合的思想是很難的,
所以我們不是去禁止他們不要讀這個,不要看這個,
而是去教導他們如何從每天所接收到大量的訊息當中,分辨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而且要教導他們,如何在現今這個時代,在孩子的校園生活中,靈活的把真理運用出來.
關於弟子規,我們可以試著用這樣的方法和態度來,教導我們的孩子 ~~
" 以前的人祭拜死去的父母親,是表示對父母親的追思與想念,這樣的動機與態度其實是很好的,但是在祭拜的過程中,有的人會把父母或祖宗給神明化了,拜的時候會拜雞,拜鴨,拜水果,這些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基督徒也要慎終追遠,也不能忘記我們已過世的父母與祖宗,但是我們用的方法不一樣,我們可以舉行一個家族的追思禮拜,大家一起來作見證,來想念父母生前對我們的照顧與疼愛,..."
中國古代的文學裡,很多時候會提到 " 祭拜 " 這二個字,
但不一定都是拜偶像的意思,
有許多時候,是對祖先的一種慎終追遠,或是對 " 老天爺 " 的一種尊敬,
所以,我們不要一看到 "祭拜 " 就好像看到鬼似的,
我們也要教導孩子,如何正確,理智的看待我們中華文化.
另外,哈利波特,
我不知道禁止孩子看哈利波特的人,自己到底有沒有看完哈利波特,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要一看到 " 巫術 " 二個字,好像遇到了牛鬼蛇神,
彷彿看了哈利波特就會中邪似的,
真的如果你試著從一個超然不帶任何有色眼的角度去讀它,
你會發現它裡面並不是在教你怎麼通靈,怎麼行巫術,
它是在講另一個空間裡,另一個世界裡的人,
那群人正用著和一般人類不太一樣的生活方式在生活著,
我們的孩子吃的糖果是草莓口味的,而他們吃的是鼻涕口味的;
如果,哈利波特裡有巫師,所以小孩子不可以看,
那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美人魚,彼得潘,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幾乎所有的童話裡也都有巫婆,精靈,神仙之類,那應該也要通通禁止才對呀.
如果孩子說,同學都看,所以我也要看,
那好啊 ! 我們找一天,爸爸媽媽跟你一起看,
看完以後,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
你覺得片中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有哪些地方你覺得跟聖經上的真理不符合?
一部片子裡面一定有很多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的問題.
我一直覺得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信仰不是真的信仰,
同樣的,沒有經過自己親自思考和消化的信仰也不是真的信仰.
很多暴力色情,有著變態情節的電影,我們可以明擺著讓孩子知道,
這些影像會傷害我們的心靈,所以不要去看,
其他的影片,我們都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
並教導他們如何去分辨與思考我們的信仰與人生.
最近我在看一部連續劇,叫飯糰之家,
就是在講一群平凡小巿民的生活經歷,
我在看的時候,小ㄅㄨ總是會擠在我身邊跟我一起看,
然後一邊看,我就一邊解釋給她聽,
" 妳知道嗎? 那個媽媽其實很愛她的兒子,可是她卻故意把他趕出去,很多chinese 的父母都嘛是這樣,其實,馬麻覺得,這個時候如果給她兒子一個hug,而不是把他趕出去,一定會更棒...."
" 對呀..." 小ㄅㄨ附和著.
別看她才小學一年級,好像什麼都不懂,她有時候也會邊看邊發表意見呢.
異教的文學是不是真的一點都碰不得?
那天,廖先生在看電視,聽一位法師在開釋,
我以為他看一會兒就會轉台,沒想到他看了好久,
我很好奇,知道一定有原因,
廖先生說,這個法師講得很好,很多都是聖經中的道理,
如果他戴頂假髮,再把道袍換成牧師袍,你會以為就是一個牧師在講道.
很多法師也讀聖經,開釋時也引用聖經,
另外,也有很多所謂 " 一般啟示 " 的部份,
就是一般所謂的五常倫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即使不讀聖經,從生活的歷練中也能有許多的領悟.
我們今天如果都不讀,不聽,不接觸,
還以為人家講的都是一些邪門歪道,都是要你去拜觀音,拜菩薩,
那你真的就太落伍了....
我們不但要讀,要聽,要接觸,還要去思考,
如果今天一個法師講道的內容跟一個牧師講的大致相同,
我們需要去明白,我們的信仰跟人家比起來到底是哪裡不一樣?
我們的信仰真正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救贖,
我們的信仰最寶貴的地方在於我們有耶穌基督,
我們都知道那些作人作事的道理,但是我們卻做不到,
我們不是靠修行,靠自我約束,
乃是靠主耶穌基督在我裡面變化更新我的生命,所以我們可以做到.
所以,不要害怕讓我們的孩子接觸這些,
因為你擋不了,
孩子現在在學校,你可以去抗議,
將來他出去工作了,老闆初一十五都要拜拜,你還要去替他抗議嗎?
如果我們肯花時間,陪著孩子一起來讀,一起來思考,
給他的信仰一個挑戰 ~ " 法師講得這段話在聖經的哪一節經文出現過?我們的信仰和他們所講的到底是哪裡不同 ? 如果所有的宗教都講一樣的道理,那我們為什麼一定要信耶穌 ? "
然後引導他找到正確的答案,
這樣是不是比嚴嚴的禁止他們去接觸異教文化來得更有幫助呢 !
4. 把對孩子的承諾當作去會見總統一樣慎重
我們對孩子的每一個承諾都要當作去會見總統一樣的慎重,
信守你對孩子的承諾,這樣子,你的孩子就會很順服,很有安全感,很聽妳的話,
因為他知道爸爸媽媽只要說出來的話就一定會做到,
他不用一天到晚猜,一天到晚等,媽媽說的這句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否則,他對你所說的話都會有所質疑,
當你很慎重的跟他溝通一件事情的時候,
在他心裡想的可能是 ~~ 這句話應該不用當真,
這樣子,等他再大一點以後,你就很難管教他了.
ㄅㄨ從很小,我就會很誠實的跟她溝通每一件事情,慎重的跟她約定,不會隨便敷衍,
有時她說,媽媽我想去公園騎腳踏車,或是要去動物園,
我會說 : " 好,可是媽媽這二天比較忙,沒有時間,等星期三下午媽媽沒有事就帶妳去,好嗎? "
我不會說 : " 好,媽媽有空就帶妳去."
你什麼時候有空?孩子不知道,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
然後,接下來整個禮拜你把你的行事曆排得滿滿的,
然後你很無奈,你覺得你好忙,都沒有時間陪伴你的孩子.
所以,我們要很慎重的拿起筆來,
在你的行事曆寫下跟孩子約定的時間和要跟他一起做的事,
一旦跟孩子約好了,就不可以任意的取消,
如果其他的人要跟你約時間,就跟他們約別的時段,
這個禮拜排滿了,就跟他們約下個禮拜,
不要輕易把跟孩子的約定犧牲掉.
如果,不巧,約好的那天真的有緊急的事情發生了,
也要跟孩子解釋清楚,告訴他為什麼這件事比帶他出去玩更重要,
然後要很慎重的更改日期,而不是取消...
" ㄅㄨ,今天下午原本計劃要去公園玩,但是因為教會的老奶奶生病了,我們需要現在就去醫院看她,為她禱告,求主耶穌讓她快點好起來,所以我們改明天下午去公園,好嗎 ? "
如果,有一個計劃我們一延再延,都沒有機會去完成,
我就會跟廖先生商量,夫妻二個人分工合作,
一個人去忙重要的事,另一個人帶孩出去屢行我們給她的承諾.
所以,每一次我們改變計劃時,ㄅㄨ都會同意,從來沒有一次哭鬧或耍賴,
雖然她會有一點兒小失望,但是她知道,媽媽說改成明天去,明天就一定會去,
而不是無限期的拖延,直到這個約定自動失效.
我們都聽過曾子殺彘的故事,
曾子和妻子要到巿場去,曾子的孩子哭鬧著也要跟去,
曾子的妻子為了哄孩子留在家裡,
就說,如果你乖乖留在家裡,等爸媽回來給你殺條豬,
曾子的孩子聽了很高興,等爸媽回來就有豬肉可以吃了,所以就不再哭鬧了,
曾子和妻子回來以後,曾子就帶著孩子去牽豬,
曾子的妻子就阻止說,我剛才是為哄孩子不要哭鬧,所以才騙他要殺豬,其實不是真的要殺啦 !
曾子說,我們作人要守信用,要作榜樣給孩子看,說要殺豬,就該殺豬,
說著就和孩子二個把豬拉出去殺了.
為了守信用,曾子付上了不少代價,
最近我也為了要向孩子守信用,花了不少錢,到現在心還在滴血....
話說,從我們回台灣到現在,我發現ㄅㄨ的個性比以前開放許多,
她現在敢在客人面前彈琴,搖呼拉圈,敢自己一個人待在陌生的地方,
以前扭扭捏捏不敢做的事,慢慢的都敢做了,
有一天我就想試試她現在進步到什麼地步,
想起以前要帶她去拍張照片,千拜託萬拜託,不肯就是不肯,
所以我就試探性的問她 : " ㄅㄨ,今年妳生日的時候,媽媽想送妳一個生日禮物,就是帶妳去拍一些可愛的照片,作成一本專輯,妳要嗎?"
令人意外的是,ㄅㄨ居然一口就答應了,
我上網一查,天啊...拍幾張沙龍照要這麼多錢,
所以,就很懶得去進行,(其實是有點兒想混過去)
眼看著ㄅㄨ的生日就快到了,她看見媽媽都沒有在安排,
所以,就一直催我 : " 媽媽,我的生日都快到了,我們什麼時候去拍照 ? "
沒辦法,既然已經答應了,下狠了心,花了五千多塊,帶ㄅㄨ去拍了21張美美的沙龍照,
真的是荷包大失血啊....
就是因為孩子把我們的每一句話都當真,
所以我們不可不慎,一定要謹慎自己口中的話語,謹慎自己所作的承諾,
將來,孩子們長大了,在他們的心目中,父母還是最值得信賴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Dear Amy,
回覆刪除Thanks for your sharing. That will help many Christian parents about how to educate their kids . May God bless you and your family
版主回覆:(2011-03-29 08:24:48)
最近把我所知道的弟兄姐妹的孩子們一一列名,為他們禱告,求主使用他們這一代的孩子們在未來的世代都能成為大能的勇士.
AMY
我好想認識妳!!!XDD
回覆刪除我是PK
也在負責一些PK的事工
對PK超級無敵有負擔!
看到你這篇文章
我整個就是想要轉寄或印出來給我爸爸看
因為這是最近我一直在與他談論的事情(我們教會剛好這個月的主題是"家庭")
文章真得寫的好棒!
Keep it up the good and faithful heart for God, He'll use your gift of words much further than you've ever known!
in Christ,
Lydia以愛
另外一個很想認識你的原因是,
回覆刪除因為最近在準備要出國去唸神學院了,
(到頭來還是繼承了爸媽的衣缽..XD)
有在預備自己有一天當上女傳道然後再變成全職媽媽的心理準備
所以,可以有這個榮幸認識你嗎?顆顆
粉絲1號XDD
版主回覆:(2011-06-01 07:09:07)
以愛,我寄信給妳了...
AMY
王姐,你紅了啦!
回覆刪除你的文章被登在「信望愛全球資訊網」與「信望愛資訊中心」的FB粉絲團中了,你的粉絲會越來越多唷~
未來有沒有可能星星教會的會友,有來自茫茫網海的呢?呵呵~
版主回覆:(2011-06-01 07:05:41)
親愛的小魚,
我們現在已經有一個姐妹是因為有人看了我的網站,而輾轉介紹她來我們教會聚會的.
不過,我覺得最開心的是,因為這個部落格,我結交了許多好朋友,
我們甚至可以彼此分享與代禱,互相支持與鼓勵,
雖說網路世界花花綠綠,虛虛實實,還是能得到真實的友誼,真的很棒!
妳的部落格也要好好管理,都長草了...
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