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再回台灣一 週記


八月五日才從台灣回到美國,
三個禮拜以後,
八月廿六日,我又回來了,
因為...我媽媽實在是病的不輕...

1.   母親的現況
七月份我曾發了一封緊急的e-mail給一些弟兄姐妹,
因為我媽媽她最近病情惡化的非常的快速,
身體日夜的疼痛,使她連好好睡一晚覺和好好吃頓飯的機會都沒有,
後來病到連擠牙膏和咀嚼的力氣都沒有了,
只能喝些流質的營養品,體重剩下不到四十公斤,
我覺得她不能再繼續待在家裡吃止痛葯了,
她得馬上送進醫院檢查和治療.

當時正在嚐試帶媽媽到新光醫院檢查,
所以請弟兄姐妹們特別為此禱告,
從那時起大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我都沒有update任何新的資訊,
因為從媽媽住進新光檢查到現在,醫生都沒有給我們一個確切的結果,
一直昨天為止才大抵有一個輪廓出來~~~
我媽媽早先得到的是腎臟的惡性腫瘤,
因為延誤就醫,所以又蔓延到脊椎,和泌尿系統,
癌細胞把她的一節脊椎腐蝕掉,碎骨頭壓到她的神經,
所以造成她的腰部疼痛難當.

這個星期一已經臨時動手術把脊椎的癌細胞及碎骨取出,
手術很成功,她恢復的很快,
腰部已經不疼痛了,所以可以吃飯,吃水果,聊天講話,罵人,
我去照顧她二天了,每天有事情被她碎碎唸,
當然是那種疼愛的責備啦,不是真的在罵人,
到星期五已經可以下床走路,
昨天還點了菜,要我回家煮雞湯給她喝,
體重已經恢復了二公斤,現況一切良好.

等脊椎的傷口恢復後,或許還要再作一些泌尿器官的檢查,
基本上醫生不打算再為母親進行其它的手術,
而計劃採放射性治療或是化療,
這些都需要等泌尿系統的檢查結果出來才一併作評估,
哎...我可能在還不知道媽媽所有的治療計劃時,我又得回美國了.
其他只好繼續仰望上帝的保守與帶領了.

上個月在決定送母親到醫院以前,
心中有許多的不安,遠居美國,女兒尚年幼,馬上又要回美了,
對於母親未來醫治的道路,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度過,
當時心中響起一段經文~~
我的軛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
那個時候我立刻向上帝祈求說,
" 主啊,是的,你所給我們的軛一定不會太過艱難,你所給我們的擔子一定不是我們擔不起的..."
果然,到目前為止,上帝為我們所的一切安排與計劃都是最美的.

首先,當初在考慮到底是送和信好,還是送新光好,
大部份的人都建議我們送和信,
因為和信醫院在治癌方面有極佳的風評,
但是後來基於距離,經費,及人力資源的考量,
我還是決定把媽媽送到新光醫院,

感謝神 !!!
上帝為我們在新光醫院安排了對病患和家屬都很有耐心,醫術也很好的醫生,
腫瘤科的主治大夫溫武慶醫師,和臨危受命替母親作脊椎手術的陳慶霖醫師,
都是在新光醫院中很受病患推崇的好醫師,
讓我們不安和擔憂的心能夠安定下來,
媽媽現在恢復的很好,先前的疼痛已有大幅改善,
目前她的體內尚有其它地方存有癌細胞,
還需要經過長期的抗癌過程,
需要大家多多的為我的母親和家人代禱.

2.一路上的巧遇
從洛杉磯國際機場,到回台灣的路上,
一路上與幾位姐妹不期而遇,
每一次的 " 恰巧 " 都看到是出於上帝奇妙的安排,
先是在機場巧遇一位台福教會的姐妹,
很高興的知道我們是坐同班飛機回台灣,
登機後找到位子坐下來,才發現我們就坐一塊兒,中間隔一個走道,
多年沒有見面,我們在機上有美好的分享,
談到新婚頭幾年的適應問題,談到信仰的許多方面,
我十分堅信這段美好的分享機會 ~~~
剛好搭同一班飛機,剛好比鄰而坐,
是上帝的安排.

前天我到內湖去辦點事兒,
中午十一點半,事情辦完了,
就想說,既然已經來到內湖,
就希望能跟過去服事過的榮恩堂的姐妹出來吃個午飯,
因為沒有帶通訊錄,所以就把腦中僅有的二個電話號碼拿出來撥撥看,
結果二通電話都沒有人接,
那表示,我將要孤獨的一個人用午餐了...我心裡想,
我一邊走,一邊看,想找一個合適的餐廳,
忽然聽到有人在叫 : " 王姐? "
回頭一看,居然是多年不見的,清純可愛的惠恩小姐,
當年我結婚的時候,她還是個國中生,
現在已經要讀研究所了...
" 王姐,妳不是在美國嗎 ? "
" 對,我回來看我媽媽,妳呢? 妳現在要去哪裡? "
" 我要去和我媽媽一起吃午飯 . "
惠恩的媽媽~~綉珠姐,是我以前在榮恩堂的財務同工,
每個月按時把我的薪水撥到我的戶頭裡,
所以很高興的,理所當然的,我就和惠恩與綉珠姐一起吃午餐,
飯後,綉珠姐回公司上班,
惠恩則貼心的陪我聊天,等公車,
當時心中真的很感謝神,
因為心裡想要與榮恩堂的姐妹吃個午飯,
所以上帝真的奇妙的讓我在路上巧遇惠恩和綉珠姐...

中午去醫院,在捷運站一眼望見一位十分眼熟的人,
原來是我在浸神的老師~~陳靜漪老師,
我們有好多好多年沒有見面,
這次也在上帝的巧妙安排中在車站不期而遇,
我們在短短的聊了一下,
我拿我們的全家福照片給陳老師,
陳老師說,看到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又能在美國繼續事奉主,她覺得很高興,
捷運列車來了,我們很快的揮手道別,
也許在陳老師而言只是一次巧遇,
但是,對我而言,
這是第三次的巧遇,
連續三次的巧遇就已經不能說是 " 巧合 ", 而要說是 " 奇遇 ".

這幾年,每次回台灣我都會發現,
我想見的朋友不一定見的到,
想聊絡的人也不一定聯絡的到,
但沒有想要聯絡或根本就已經失聯的人,
反而在許多奇妙的場合中相遇,相聯...
每一次出門回台以前,都會藉禱告把在台灣的行程交給上帝安排,
感謝上帝,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上帝的手親自牽引著我每一日的生活...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study
gold coast study Counter

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生活雜記(2)


1.  鳥也有鳥格

話說去年聖誕節買了二隻小鸚鵡給小ㄅㄨ作聖誕禮物,
記得那時還信誓旦旦的說,要好好的以愛心照顧牠們,
沒想到還不到半年,我的愛心就開始崩潰...因為牠們實在是太吵,太髒了,
每天從早到晚吱吱喳喳的叫個不停,
無論是在講電話,看電視或用電腦,
二隻鳥真的是把我吵的頭昏腦脹,
有時候,不得不把牠們關到廁所或是書房去,
可是過沒多久,心好的廖先生又會把牠們給拎回來,
說,把牠們關在書房裡太可憐了...
而且二隻鳥很喜歡互相追逐,
吃東西又會把穀殼噴的到處都是,
不管一天吸多少次地,反正不到一個小時又是羽毛,穀殼滿地都是,
沒想到養鳥比養魚還要煩人.

七月份因為回台灣一個月,
所以把鳥託給教會一位簡弟兄幫忙照顧,
他的家裡大概有十幾隻小鸚鵡吧,
因為他很有經驗,對養鳥很有興趣,所以我也放心,
回來以後,簡弟兄跟我說,
 " 師母,你家的二隻鳥都是公的,要不要我送妳二隻母的湊成二對,
這樣,明年春天,Grace就可以繁殖小鳥了..."
我心想,光二隻鳥就快把我給吵死了,
如果再來二隻,那我可招架不了,
但是我已經答應小ㄅㄨ了,明年讓她可以觀察鸚鵡生鳥寶寶的過程,
所以,我就把我家的一隻公鳥,跟簡弟兄換了一隻母鳥,湊成一對就好.

把鳥拎回家以後沒有幾天,
我開始注意到,二隻鳥沒有以前那麼吵了,
而且地上也乾淨許多,
經過觀察的結果,發現是新來的母鳥比原本那隻公鳥文靜許多,
以前那二隻公的就是每天打來打去,追來追去的,
所以,才會又吵又髒,
現在可好了,一公一母二鳥相處的還挺不錯的,
直到如今才能感受到一點兒養鳥的樂趣.

經過此事我才明白,
原來鳥就跟人一樣,
每隻鳥有每隻鳥的性格與脾氣,
有的調皮好動,有的文靜乖巧,
並不是所有的鳥都一樣愛叫,一樣好動,
尤其跟人類很像的是  ~~~
男生的鳥真的比女生的鳥還要調皮啊 !!!


2.  時間真的是很奇怪的東西

到現在還想不透,
時間真的是很奇怪的東西,
同樣的時間做同樣的事情,
但是如果把順序改了,
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以前喜樂小組聚會是星期六下午二點~~四點,
但是後來大家都在抱怨,
說聚會時間卡在中間,結果為了聚會,變成其它的事都不能做了.
怎麼會呢 ? 我就想不通,
按照邏輯來算,一樣的時間做同樣幾件事情,結果應該都一樣啊!
結果,我們把聚會時間改為晚上七點鐘,
就發現星期六那天的壓力真的少很多,
以前二點聚會時,我必須在中午十二點以前把所有週報及講章全部弄好,然後e-mail 給同工,
然後趕著弄午飯,然後催著慢吞吞的廖氏父女趕快吃飯,趕快換衣服,趕快出發,
每次到了禮拜六,全家都心情不好,
我是因為趕著在聚會以前完成每一件事而心情不好,
廖氏父女是因為我心情不好而心情不好,
因為他們會因為動作太慢而被罵.

自從聚會時間改成晚上以後,
我就有充裕的時間來為第二天的主日作預備工作,
我可以從容的預備午餐,甚至還可以睡個午覺,然後再到教會.
所以,同一天作同樣的幾件事,
如果安排的順序不同, 結果就會完全的不同...

同樣的原理,
我最近又有了新的體會,
其實也是我的掙扎啦...
不知道大家是否感覺到,
最近我比較少用心思在我的部落格上面?
文章少了,短了,回應也少了...
這是我調整生活作息以後的結果,
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以前我是利用小ㄅㄨ上學的時間,
每天大約有二個小時,
我會用來寫文章,回信,在網上作些事情,
然後,下午再利用ㄅㄨ睡午覺的一個小時來靈修禱告,
但是後來小ㄅㄨ不睡午覺了,
所以,我就無法專心的讀經禱告了,
雖然小ㄅㄨ已經不需要整天守著她,
但是小丫頭一會兒跑來要我修玩具,一會兒跑來說肚子餓,
實在是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好好靈修.

這次趁著從台灣回來倒時差的當兒,
也順便把讀經時間挪到早上孩子上學比較清靜的時候,
然後再利用下午的時間來寫文章,
所以,現在可好了,
靈修沒有問題了,文章可寫不出來了,
因為無法專心的安靜下來,好好的組織,思想及查考資料,
勉強寫了幾篇,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麼,
覺得沒有真正的放在裡面去思考,咀嚼,
寫出來的東西覺得浮浮淺淺的.
說真的,這一陣子,連我自己都不想上自己的網站來看.

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兩難的事,
經營部落格要花時間,需要安靜,需要專心,
親近上帝也是要花時間,要安靜,要專心,
但是以我目前的情況,我只能選其中一樣...
難怪,有人說,當幼兒的母親,通常靈性都會退步,容易感到沮喪,
我想這是真的,
孩子把我們的時間切割成許多零碎,
所以沒有一段可以安靜和專注的時間,
像我現在坐在這兒打字,
其實就是犧牲了我的靈修時間,熬夜來做的,
換句話說,為了打這篇文章,
我今天就沒有時間親近上帝了,
想想真的是不該啊...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office lease
gold coast office lease Counter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台灣週記(7) 鄉愁





時代在變,台灣在變,我也在變...1.  忠孝節義
印象中,台灣的計程車司機大都有很鮮明的黨派色彩,
但是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現在的台灣仍然在轉變之中,
這次回台,坐計程車,和一位司機聊起來,
他說,他沒有特別支持哪一個黨,
" 只要能夠讓老百姓過好日子,就是共產黨來也沒有關係... "
" 喔 ? 真的嗎 ? 如果共產黨來了,你不會為台灣站起來反抗嗎 ? "
" 反抗什麼 ? 人家胡錦濤也做的不錯啊,妳看大陸現在那麼進步..."

當時,我的腦中浮現出小時候學校教導的那些忠孝節義的故事,
廿四孝~~臥冰求鯉,孟宗哭筍,彩衣娛親,黃香溫席,
還有誰為父親嚐了糞,我現在己經忘了...,
而現在,同樣也是孝子孝女,但是意義卻大不相同,
我們都在順兒, 兒,
對於為自己的父母所當盡的孝道,卻常常用 " 忙 " 這個字來推託,
尤有甚者,我知道好幾年前,台灣有一個很有錢的富翁去世了,
他沒有像王永慶一樣事先把遺產規化好,
所以,他的子孫們為了爭財產而鬧的不可開交,
為此還拖了幾年,不肯把他們的父親下葬,
想起以前高中時背的一首白居易的詩 ~~ 慈烏夜啼
...昔有吳起者,母殁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連沒有參加母親的喪禮都己經是 " 其心不如禽 " 了,
那像現在那麼多殺父母的,爭財產的,嫌棄年老父母而不聞不問的...
他們的心又能用什麼來形容呢?

小時候,老師用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鼓勵我們要效忠自己的國家,
那個時候還有什麼 " 反共復國 " , " 殺朱拔毛 " 的口號可以喊一喊,
( 好笑的是,從小就喊這些口號喊到長大,
但是並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含義,
毛, 我知道是毛澤東,可是... " 朱 " 是誰啊? )
一些忠孝節義的故事,像楊家將, 包青天...都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故事,
但是現在,在選票掛帥,利字當頭的政治體系之下,
天底下能找的到幾個岳飛,又能找的到幾個包青天呢...

司機的一番話,
我回去思量了好久,
如果中共真的來了,雖然言論可能會比較不自由一點,
但是大家都有飯吃,都有錢賺,有太平日子可以過,
我會不會為了保全台灣的主權而戰呢?
老實說,我可能不會....
因為如果我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
自己儍楞楞的跑去 " 抛頭顱,灑熱血..."
我不知道將來我的故事會被放在忠孝節義的故事裡,
或是放在 " 廿四儍 " 專集裡...

well, 總之,
那天司機的一番話,
讓我猛然驚醒,意識到...
幾曾何時,忠孝節義在我們的社會上已經悄悄的灰飛煙滅了,
時代在變,台灣在變,我也在變,
我驚訝連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忠孝節義了....


2.  為什麼鄉愁總是找上我
初到美國,
沒有一個熟識,知心的朋友,沒有人脈,沒有資源,
沒有看的懂的電視節目,沒有每日必讀的中國時報,沒有每日必喝的麥香紅茶,
常常一個人對著電腦上親友和弟兄姐妹寄來的伊媚兒掉眼淚....
想家....想台灣...想得很,
在美國,我懷著濃濃的鄉愁過每一天的生活,
有時候聽到有從台灣來的人說,十幾年沒有回台灣了,
我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能這麼久都不想回台灣,
台灣可是我朝思暮想的地方呢!
恨不得回去了以後,就再也不要回美國了...

將近八年的光陰匆匆過去,
我還是幾乎每年都回台灣,
因為我還是那麼的想念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們,
慢慢的,我卻發現,尤其是這二年,
當我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是有鄉愁,
那個鄉愁竟然是 ~~~ 我想念美國,
這不公平,為什麼鄉愁總是找上我?

原來,這幾年來,
在美國,我也開始有了好朋友,
建立了人脈,找到了資源,
家庭關係日漸穩固,
也有了屬靈的家,有自己牧養的一群羊,
所以,在美國的時候就想念台灣的家人和朋友,
在台灣的時候卻又掛心著美國的家人和朋友.

以前讀余光中的 " 鄉愁 " ,
不明白,為什麼鄉愁會從一枚小小的郵票,到老的時候就大到成為一個海灣呢?
也許是因為小時候什麼都不懂,所以不懂的懷念,不懂的鄉愁,
到老了以後,才會真正的懷念起自己的故鄉,才會有返鄉的渴望,
又或許是因為人愈老,待過的地方愈多,
則會帶給我們鄉愁的地方也就愈多...
原本以為在美國待久了,對故鄉的鄉愁就會愈來愈淡了,
卻沒有想到,如今二地都有讓我牽掛的人事物,
鄉愁反而增多了...

又或許是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
有的人喜歡流浪,喜歡居無定所,喜歡新奇的事物,
有的人...就像我,
一個念舊的人,總是在懷念舊事,懷念老友,懷念以往,
而 " 鄉愁 " 總是喜歡找上一個念舊的人....



Counter Stats
locksmith australia
locksmith australia Counter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台灣週記(6) 台灣味兒



在我的眼中,台灣就是全世界惟一充滿濃濃 " 台灣味兒 " 的地方....

1.  一流司機
在台灣的那段時間,常常要陪著生病的母親去醫院或是診所,
因為母親體弱,無法走路,轉捷運,搭公車,
所以最常搭的就是 " 小黃 "
(就是計程車,台灣政府規定所有的計程車都必須漆成黃色)
在車上,我常常為司機捏一把冷汗,
明明旁邊就一輛摩托車衝過來,照樣擠過去,
明明旁邊二台車已經開的很靠近了,照樣硬切進去,
有一次,我看到覺得好危險,不禁叫了出來 ~~~
" 小心,小心旁邊那台車..."  連續二,三次,
那位司機對我說,
 " 小姐,妳不要擔心,我技術很好,經驗很多,我已經六十五歲了,開車開了廿五年,沒有問題的啦 !! "
我很佩服在台灣開車的所有運匠,
能夠自由穿梭在台灣的大街小巷,
如果是我,以我個人保守的開車方法和美國的開車習慣,
恐怕等到半夜,轉彎還轉不過去呢 !!!

想起一個笑話來,
有一個從外國回台灣的華僑,坐上一台計程車,
只見車子東倒西歪,橫衝直撞,把這位華僑給嚇壞了,
他問司機說 : " 難道台灣都沒有二流駕駛嗎? "
" 先生,二流駕駛都被撞死了... " 司機悠悠的說.
這個雖然是個笑話,但我覺得很真實,
二流技術的駕駛很難在台灣生存啊 !!!

2.  " 押寶式 " 排隊法
在國外,排隊的方法基本上是 ~~ first come, first servied, " 先到先享用 " ,
上廁所的時候,排隊是從入口開始,一路排下去,
等裡面有廁所空出來,下一位就可以進去,
這樣,很有秩序,一點都不會亂,
但是幾年來,每次回到台灣,
發現台灣的女性上廁所排隊,很多還是採用古老的 " 押寶式 " 排隊法,
就是 " 憑感動 " 任選一間廁所的門口站著,
或看哪一間廁所前排的人比較少,就挑哪一間去排,
為什麼我說這是 " 押寶式 " 的排隊法呢?
因為,如果妳選的那間,剛好裡面的人佔用廁所很久,
那妳等在外面不是等到膀胱都快爆炸了嗎?
眼看著那些比妳晚進廁所的人都已經上完了,
心裡更是嘔的得很,只能怪自已押錯寶了.

其實,這種 first come, first servied (先到先享用) 的方式,
在台灣也是行之有年,
像到郵局,銀行去辦事,就抽個號碼牌,
等叫到你的號碼,就去櫃枱辦事,既省時又省力,
只是不知道大家為什麼不會舉一反三,
應用在排隊上廁所的事上,
不是一樣很輕省又很有秩序嗎?

有一次在桃園機場,剛好我是第一個等的人,
所以很習慣的就等在入口處,
有一位小姐跑進來,正想衝進廁所的時候,發現我擋在門口,
她遲疑了,問我說 : " 是在這裡等嗎? 還是在裡面等? "
我說 : " 應該是在這裡等吧 ! "
她很識趣的排在我後面,
接下來,進來的人就很自然的接著排下去了,
所以, 各位女士們,在排隊上廁所時,
如果有機會可以示範 first come , first servied, 比較進步的方法來排隊,
慢慢的,幾年以後,台灣女性排隊上廁所的方法或許就改過來了,
這樣子,廁所裡面才不會擠成一團嘛 !!

3.  深藏不露的台灣人
我們在台南的親家,是一位很具台灣南部色彩的商人,
他會在吃飯的過程中,三不五時拿起杯子來跟大家敬酒,
在台南的那一個禮拜,天氣好熱好熱,
親家會把衣服掀起來擦臉上的汗水,露出大大的肚皮來,
有一次他把車子停在加油站旁邊,然後光天化日之下,開始換褲子(長褲換短褲),
然後把我們那個儍兒子廖菲利浦叫下車,
跟他說 : " 天氣太熱了,你也換條短褲吧 ..."
我們兒子夠義氣,當場也脫了長褲,換上短褲,
我在車子裡面真的是儍眼啊,
不要看我們親家一口台灣格語,一副很 " 台 " 的樣子,
人家是成功大學畢業,跑到美國去留學,然後學成回來繼承父業的ㄋㄟ,
而且我們親家的叔叔們,兄弟們,都跟我們親家是一個樣兒,
但是不要小看他們,他們都是喝過洋墨水,很多都是國,台,英,粵語...多聲帶的喔,
所以,聖經說的沒有錯,真的不能光憑外表認人啊.

到金門旅遊,有一對跟我一樣年紀,差不多四十多歲的兄弟,
帶著他們的老母親出來旅遊,
也是,外表一副很鄉土的樣子,
跟他們聊起天來,才知道原來是碩士畢業生啊,
我們那個年代,大學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廿幾,
能考上大學已經不錯了,能讀到碩士畢業,就真的很厲害了,
真的是 " 黑瓶子裝醬油 " ~~~看不出來呀 !!

更離譜的是另一個同團旅行的中年男士,帶老婆和二個兒子,
其中那個老二,真的是皮到不像話,
看他老爸那個樣子,每次都用台灣國語罵人,罵了也沒有用,
根本就是個完全不懂如何教養子女的土老百姓嘛,
那個調皮小男生,小學三年級,對我們小ㄅㄨ很感興趣,
所以有機會跟他聊了起來,
一聊之下,才知道,原來他老爸是在某高工當英文老師啊,
真是失敬失敬....

只能說台灣人真的是深藏不露,
即使受了高等教育,仍然充滿著濃濃的台灣味兒,
完全沒有那種自以為是,高人一等的態度,
在我看來,這就是台灣人既可愛,又特別的地方啊 !!!


在國外待的愈久,就愈發現,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文化,造就出不同氣質的人來,
同樣都是華人,住在台灣和住在美國的華人感覺上有很大的差別,
小ㄅㄨ是道地的華人,父母都是在台灣生長的,
但是小ㄅㄨ在台灣的這段期間,
當有人知道她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孩子,
就會說 : "難怪...,她看起來不像台灣人. "

離開台灣愈久,
每次一回去,就會聞到濃濃的 " 台灣味兒 " ,
不知道怎麼說,
反正吃的,用的,住的,所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就是很 " 台灣 ",
只有當你失去,又得到的時候,你才會感受到它的存在,
什麼叫 " 台灣味兒 " ?
如果你有機會到國外住個三年,五年,再回到台灣來,
然後你就會聞到,會感受到,體驗到,
 " 台灣味兒 " 真的是無所不在的充滿在整個空氣中啊 !!!




Counter Stats
work sydney
work sydney Counter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台灣週記(5)垂聽禱告的神


無論大事小事,禱告就是了 !!!

有人覺得只有很大的困難,才可以向上帝禱告,
有些事情實在太小了,不值得麻煩上帝,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不論大事小事,上帝都願意幫助...1.  電池沒電了
兒子廖菲利浦訂婚的那天,
我拿起相機來,想把整個訂婚的過程用拍下來,
沒想到,我打開我的數位相機後才看到電池沒電的訊號出現了,
這下子怎麼辦?訂婚典禮才剛開始,
我不想漏掉某些過程,我希望能完整呈現整個訂婚的過程,
現在跑去充電也來不及了,只好默禱天上的神,
" 主啊 !! 求你保守這個電池能讓我拍完整個過程 . "
結果,電池真的等我拍完整個訂婚及筵席的過程以後才沒電的,
真的很感謝神...

2. 給我一個坐的馬桶
在台灣公共廁所大都是蹲式的,
小ㄅㄨ生在美國,長在美國,
不要說用了,她是連看都沒有看過這種廁所,
在金門的三天,整天都在外面,看到的都是蹲式廁所,
我鼓勵小ㄅㄨ試著用用看,
但是因為她的褲子太小,
脫下來以後就限制了她的腳,勉強跨在廁所二邊,但是重心不穩,
她抱著我,深怕跌進廁所裡,而且一下子腳就酸了,
這樣子讓她很害怕上廁所,
所以,已經到了下午了,一整天小ㄅㄨ都一直沒有上廁所,
" 這樣好了,ㄅㄨ ! 我們來禱告,求耶穌為我們預備一個乾淨的坐的馬桶,好嗎?" 我說.
ㄅㄨ說好,所以在進廁所以前,我帶她作了一個簡短的禱告,
帶著一點點懷疑,不知道上帝會不會聽我們這麼微小的禱告,
進了廁所,每一間都有人,只有一間沒有人用,
我打開門一看,
哇 !! 真的是" 乾淨的, 坐的馬桶 " 耶,
" 媽媽,真的是坐的馬桶耶,真的是坐的馬桶耶... " 小ㄅㄨ很高興,
那天,小ㄅㄨ終完成了她上廁所的大事,
第二天,第三天,ㄅㄨ要上廁所以前,都會說 : " 媽媽,我們再向耶穌禱告,好嗎? "
結果,連續三天,我們都能找到乾淨的,坐的馬桶,
上帝真的了解我們的需要,垂聽我們的禱告.

從ㄅㄨ出生開始,我就為她禱告,
我希望ㄅㄨ的信仰不儘是父母的信仰,而是她自己的信仰,
求耶穌能讓她自己親自經歷到上帝是那位又真又活的神,
但願在未來的年日裡,小ㄅㄨ能更多的經歷到上帝垂聽她的禱告.

3. 我的化粧包ㄌㄟ
其實,我是一個不化粧的人,而且我也不會化粧,
重要的場合,我也習慣只擦個口紅而已,
即使如此,我還是有一個化粧包,
裡面放著我的唇筆,一隻口紅,慣用的指甲刀,護唇膏...等一些平常慣用的東西,
說是不重要,但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個包,
帶到台灣去,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
我的化粧包不見了,我把所有的皮箱的東西都倒出來,
仔細的找也是找不到...
算了,或許過二天它自己會跑出來,
到了要上飛機的前一天,還是沒有找到,
我可不想把我的化粧包留在台灣,我需要用它啊...
我坐在床邊,心裡想,還是禱告吧,求上帝幫我找出來,
正在想的同時,我一抬頭,描到房間裡的一個書櫃,
剛好看到我的化粧包,夾在眾多雜物之中,
原來,因為書櫃中的東西太多,太亂,
我的化粧包夾在當中,若沒有仔細看,還真的會看花了眼,把它給忽略了,
因為想著要禱告,上帝開了我的眼,所以一下子就看到了,
神真的好奇妙,我還只是想著該為這件事禱告,都還沒有禱告呢,
神已經應允了我未開口的禱告呢...

信仰的真實就在於在每天的生活,在許多小事上,我們經歷到神的幫助,
如果我們都在等那些天大地大的事發生才來倚靠神,
那我們會失去許多建立信心的機會,
信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信仰,
只有在小事上經歷神,建立我們的信心,
將來在面臨重大事件的時候,
我們才會夠大的信心來仰望上帝的幫助,
讓我們學先在生活的小事上來經歷神吧...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accountant
gold coast accountant Counter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台灣週記(4) 松商同學會


我們和蘇珊大嬸一樣,都是四十多歲的中年歐巴桑

因為擔心媽媽的病情,所以一直沒有心思把這次回台灣的的點點滴滴,和心裡的感受整理出來,
上次勉勉強強的寫了篇 " 台灣週記(3) "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麼...
這二天回到美國,有時間好好的親近上帝,
藉著上帝的話語,才開始把一切的憂慮都卸下來,
耶穌一直在我的心裡提醒我 : " 把妳的母親交給我,不要再憂慮了好嗎? "
昨天下午,我自己又開始不停的打電話到台灣聯絡我的家人和朋友,
希望把嚴重貧血的母親送到醫院去輸血,
忙了一下午,也沒有忙出個什麼名堂來,
才相信若沒有交託在上帝的手中,一切的忙碌都是徒然,
終於甘心放下一切,將母親交在上帝的手中.

這次回台灣,最最令我興奮的一件事,
就是畢業廿四年來,我第一次參加了高中同學會,
見到了睽違多年的同學們....去年在部落格上刊了一篇 "  懷念我的高中同學 ",
希望能找到我的高中同學,
其實心中並沒有抱著很大的希望,
只是自己默默的把所有我記得的同學的字放在禱告當中,
不知道她們現在過的如何,所以求主賜福給每一個我所懷念的同學們,
沒有想到,我不但找到了我的同學們,
居然還有機會回到台灣,開了同學會,
也許這不是我們班第一次開同學會,反正我是第一次參加.

這次同學會總共到了十六個人,
有從洛杉磯和紐約來的,也有遠從高雄來的,
令我驚訝的是,廿多年來,同學們的外型居然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一樣的臉龐,一樣的髮型,差不多的身材,
只不過帶點中年熟女的韻味與滄桑.
只有莊爺變的比較多,
記得以前她是個運動健將,體格壯碩,
沒有想現在變的好瘦,身材超好,還留著一頭性感的捲髮,
高班開玩笑說,現在不要再叫她莊爺了,要改叫她 " 莊姬 "  :)
所有的同學都還在工作,
小孩有從七個月到上大學的不等,
目前最晚結婚生子的是曹煜芬,
四十歲結婚,四十三歲生了個胖兒子,
其他還有幾位同學仍待字閨中.


From 松商同學
松商同學
後排:高莉蘋,郭黎薇,曹煜芬,房德樺,林純琴,王慧敏,莊美惠,林文如,林麗珍
前排:林秋蓮,李倖慧,潘美月,廖素梅,周淑珠,邱淑惠與兒子


同學會從中午十一點半,硬生生的給人家坐到下午五點半才離開,
因為大家有太多談不完的話題啊,
雖然有那麼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絡和見面,
但我覺得我們之間仍是那麼的親切與熟悉,
彷彿昨天晚上,大家還在一起上課似的,
我們聊懷孕和生小孩,聊工作,聊生活,回憶以前上學時的點點滴滴.

想起當年我們一起到國父紀念館練啦啦隊,
到了四年級畢業時,許多同學都開始準備考大專,
所以很多學校的課業都放棄不讀了,
記得高班當時考會計時,交了白卷,
會計老師崔獨秀是一個怪咖,
看到高班的考卷,說她勇氣可嘉,一題都不會寫,還敢寫名字,所以給她 2分;
松商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都很嚴格,
中文打字和英文打字,打錯字都要倒扣的,
結果所有打對的字還不夠給老師倒扣;
游泳考試不及格,不能畢業,
珠算檢定沒有二級,不能畢業,
同學們互相幫忙,妳幫我考游泳,我幫妳考珠算,
彼此掩護,只希望大家都能順利畢業,
當時為了能順利畢業,大家的壓力都很大,相對的花招也很多,
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有趣,
真的是,人不輕狂枉少年啊....

同學會開完,回到家裡,仍不死心的上網尋找失聯的同學,
結果我在FACE BOOK 上找到了彭雅姮,
因為彭雅姮有跟張玉枝聯絡,所以也就找到了張玉枝,
不知又有誰找到了葉麗惠,
因為葉麗惠有跟吳貴玲聯絡,所以也就找到了吳貴玲,
就這樣,班上四十多個同學,
聯絡上的大概有二,三十個吧,
昨天,我把所有我記得的同學名字都寫下來,
現在我記得的同學,已經高達37個了.

我感謝神,給我這麼大的恩典,
想念我的同學們,已經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
居然在我的 " 有生之年 ", 可以再與她們重逢,
決定要把握機會,好好的愛她們,為她們禱告,保持聯繫,
有人開玩笑說,下次要等娶媳婦的時候再聚,
願我們的友誼能從年少一直維繫到年老....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gardeners
gold coast gardeners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