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讓猴子自己走
那一天ㄅㄨ的鋼琴老師,給我作了一個心理測驗,
題目在下面,大家也可以試著作作看:
你有一隻猴子,一條蛇,一個背包,一隻鳥,
你要帶著這四件東西上山,請問你會怎麼做?
我的答案是:
把蛇放在背包中,然後把背包背上,(因為怕蛇跑出來咬人)
然後把猴子放在肩上,(因為印象中好像都是一個雜耍老人肩頭上坐著一隻猴子.)
然後把鳥抓在手中(因為鳥會飛,很難控制,怕牠會飛走,抓不回來...)
鋼琴老師聽了以後,臉上露出詭異的表情,
她說,猴子是代表妳的配偶,蛇是代表金錢,背包是代表家庭,鳥是代表孩子,
她又說,大部份的女人的答案都跟妳的差不多,
不論用什麼方式,女人都是把所有的東西都背在自己身上,
鋼琴老師說,她自己的答案也是把所有的東西都帶在身上.
原來,女人天生油麻菜籽的命不是沒有原因,
因為太多時候,我們喜歡把配偶的事,孩子的事,和家裡的事都自己一個人做光了.
聽了鋼琴老師的話以後,我不信邪,
晚上找個性如閒雲野鶴般的廖先生來試試看,
廖先生的答案是:
把蛇放進背包裡,讓猴子背,
然後讓猴子自己走,鳥兒自己飛.
廖先生沒有一樣東西是放在自己身上的,
而且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讓猴子背了,
當廖先生的 "猴子" 還真可憐,
這樣的答案,實在令我生氣,真是太不公平了...
話說,廖先生動了取結石的手術以後,
上上個星期一需要回醫院檢查,門診的時間是在下午,
那天一大早我就趕著上網幫他查門診的時間表,
廖先生有點兒不耐煩的丟下一句話 : " 那是下午的事,現在在急什麼? "
我本來是出於一片好意,想說他這次可能會把放在輸尿管中的雙J管拿出來,
到時需要有家人陪同,所以才想說,等一下陪他一起去門診,
廖先生的態度,讓我覺得我好像有點兒過度雞婆,好心被辜負.
正打算發二句牢騷的時候,腦中浮現了一句話~~~讓猴子自己走...
" 好,你說的對,你是個大人,自己可以作這件事, 以後我要學著讓猴子自己走." 我跟廖先生說.
那天下午,門診時間已經快到了,廖先生還沒有開始行動,
我忍著,什麼都不做,看他到底要摸到什麼時候,
廖先生雖然不會打中文,無法用電腦查詢,
但還是慢吞吞的自己打了電話,問了時間,自己走路去門診,然後自己回家,
這次讓我徹底覺悟到,我平常真的為家人做太多了,
廖先生好歹也是個成年人了,不可能笨到連去醫院看個病都不會,
要怪,就怪我平日太雞婆,
每次都立志要放著讓他自己去做,但是到最後還是會不自覺得什麼都幫他張羅好....
難怪,我老覺得我為丈夫這麼忙,這麼辛苦,而他卻似乎一點兒都不在意也不感恩,
感情是我替他做的太多了,人家壓根兒就不指望妳替他做這些...
經歷過這件事以後,
讓我決定,以後我不但要讓猴子自己走,還要讓鳥兒自己飛,
ㄅㄨ是我唯一親生的孩子,所以,我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她一個人身上,
每天都在為她的一些小事在煩惱,
昨天晚上有沒有把鉛筆削好,衣服穿多還是穿少,
在學校有沒有把牛奶喝完,太過老實的她,如果被同學欺負,不知有沒有那個應變能力...
但如果我有三個孩子,我想大概就沒有空想這些有的沒有的了...
回想自己小時候,爸媽從來不管我們在學校怎麼了,
被小朋友欺負自己要應付,被老師處罰那是活該,根本不敢回家跟父母說,
說了不但沒有好處,反而要多挨一頓罵,
孩子愈來愈大,也該學著要放手,教導她凡事該為自己負責任,
總不能一直為她操心到老吧 !
大膽的在家庭日記上分享了 "媽媽的辛勞需要大家的體諒與幫助",
沒想到居然得到了廖先生和廖小ㄅㄨ的 "廣大" 迴響,
那天開了個小小家庭會議,
廖先生願意洗星期一到星期五晚餐後的碗,
廖小ㄅㄨ則負責洗禮拜六和禮拜天的碗,
而且二個人都做的很盡職喔,
原來家人不是不體諒,只是我以前沒有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表達我的心情與需要...
常常聽到老一輩的媽媽們會抱怨,
"我為你們XX家做牛做馬30年,你們卻一點都不知感恩....,"
其實,我們不要等著家人來跟我們說謝謝或期望他們會主動來替我們分擔,
我們作女人的,有時只是需要學會讓猴子自己走,讓鳥兒自己飛,
把別人該負的責任還給他們,
必要時,自己向家人提出分擔家務的要求,
我們或許就能脫離油麻菜籽的悲苦命運,
作一個快樂又蒙福的女人....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家事略記
我們家廖牧師雖然早已過了耳順之年,
但其實他沒有太多的世俗奸巧,仍舊是一個很單純,很善良,卻又很執著的人,
他不像許多傳道人會講很精彩,引人入勝的道,
但是他卻是很忠實的,一板一眼的傳講聖經的話語,
有人說,他的道就像是一杯脫脂牛奶,
喝起來沒有什麼香濃的味道,但是卻很營養.
一旦他得到一個好方法可以讓他更認識神,更與神親近,
他就會義無反顧的去執行,
但是因為他這樣子的個性,反而給我們家帶來了小小的危機...
話說去年,廖牧師跟我說,
他讀了一本書,說到所有服事的根本,是在於你花多少時間親近上帝,
一切服事的智慧都是直接從上帝那兒得到的,而不是去研究別人成功的例子,模仿別人的作法,
書上還說,牧者應該關起門來花時間禱告,親近神,而且門要鎖起來,才不會被人打擾.
他說的這些我覺得很對,很贊同,也不反對他多花時間親近神,
廖牧師一旦決定要做的事情,他就會十分堅持,徹底的去做,
接下來將近一年的日子裡,牧師每天都花許多時間關在書房裡親近神,或是讀書或是寫講章,
慢慢的,我發現,他幾乎是只有在睡覺和吃飯時間才會離開書房,
或者偶爾出來看看新聞,沒一會兒又進去了.
廖牧師平常就是一個惜字如金,沉默寡言的人,
但因為我們夫妻幾乎是24個小時都生活在一起,所以總也找得到可以溝通的時間,
通常,不管我講什麼,做什麼,發多大的脾氣,他都是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
我常常覺得,我真的不了解我的丈夫,不知道他的心裡在想什麼,
但至少,我這直腸子的人,還是有機會把我想說,想講的都表達出來,
但自從廖牧師決定開始閉關親近主以後,
不僅是他不講話,連我講話發表的機會都被剝奪了...
我常常覺得書房的那扇門,把一個家庭隔離成二個世界,
門裡,一個牧師總是跪在那兒禱告,不問世事;
門外,師母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督促她寫功課,安排節目,參加學校的活動,以及照料教會所有的大小事務,
一家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像是活在二個不同世界的人.
常常女兒放學回家,總是一整個晚上看不到爸爸,
不是因為爸爸出門不在家,而是因為爸爸在書房裡讀經禱告,親近神,不要人進去打擾他,
有時候,好不容易等他出來,想跟他溝通二句,但是話還沒有講完,他就又進房裡去了,
我明顯的感受到我們家出了問題,
連八歲大的小ㄅㄨ也感受到家裡面跟以前不一樣了,
有好幾次,她跑到書房門口一邊敲門,一邊喊著:"爸爸開門,爸爸開門,你為什麼一定要鎖門?你為什麼一定要鎖門?"
這種情形持續了許久,讓我們母女倆兒和廖牧師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疏離,愈來愈緊張,
"反正你只跟上帝親近,不跟老婆孩子親近,不如你去當神父算了,為什麼還要結婚生小孩!!!"
那天在車裡,我真的生氣了,所以說了重話.
我很生氣,也很沮喪,但是既然老公關起門來不讓我罵,
也只能到上帝面前來尋求幫助,
"上帝,你看看,我嫁得這什麼豬頭老公..."我抱怨著,
神卻對我說: " 妳要相信我,我所配合的每一對夫妻都是最適合彼此的,把他交 給我,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家庭日記
有一天,ㄅㄨ跟我說 :
"媽媽,我記得妳曾經建議一位叔叔開始寫家庭日記,來幫助他和小孩之間的溝通,
那我們家是不是也可以開始寫家庭日記,
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爸爸在想什麼,爸爸也可以知道我們在想什麼了,妳覺得好不好?"
家庭日記是我從一本書上學到的方法,
就是全家每一個人都輪流在同一本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感覺,心得,想法或是在學校,工作中所發生的事,
無論寫什麼內容都沒有關係,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可以讀,也可以在別人的日記下方寫下自己的回應.
嗯,這個方法是很好,只是不知道爸爸會不會有興趣參加,
小ㄅㄨ說,她要去邀請爸爸一起參與寫家庭日記的活動,
其實,我沒有多大的把握牧師會不會有興趣參加這樣的活動,
沒想到ㄅㄨ一邀請,廖牧師就答應了,還是女兒的魅力比較大.
ㄅㄨ找了一本筆記本,在首頁寫下了家庭日記的規則和目的,
規則 : 每個人有二天的時間可以寫,到第三天就要換下一個人,
順序 : 1.ㄅㄨ 2.媽媽 3.爸爸
目的 : 讓家人可以彼此了解,不會不了解自己的家人.
寫家庭日記的活動就此開始了....
輪到我寫的時候,我寫下了我的心聲,
" 爸爸整天關在書房裡,讓我感覺到我們是二個世界的人,
....書房的門隔絕了我們彼此之間的溝通,
好多次,媽媽都好想放棄與爸爸溝通的所有努力,....
謝謝小ㄅㄨ提出這麼好的建議,也謝謝爸爸願意參與寫家庭日記的活動,
讓媽媽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好想趕快看到爸爸寫的喔....."
爸爸寫到~~
" 前幾天因為頭痛,連咳嗽都會痛,心情很不好,所以當媽媽關心我,問我是否感冒時,
我回了一句 "有沒有感冒,妳自己不會看嗎?" 害媽媽生了很大的氣,
在這裡,我要跟媽媽道歉,我應該學習聖經的教導,不論何時都要用溫柔的話語回答...
也謝謝小ㄅㄨ提出寫家庭日記的建議..."
然後過了幾天,我發現書房的門開了,
現在,只有在廖牧師特別需要安靜的時候才會鎖上門...
廖牧師住院了
每一回,當我來到神面前為我的婚姻和家庭禱告的時候,
神只有一個答案給我,那就是 ~~
要存著信心和盼望禱告,永遠不要對妳的丈夫絕望,把他交給我,我可以解決你們的問題 !!
有一次我看到Good TV的真情部落格,
有一對夫妻作見證,丈夫因為和教會的同工彼此有了誤解,開始信心冷淡,離開教會,
而且在家裡脾氣很暴躁,夫妻之間的感情遇到了很大的危機,差一點就要離婚,
妻子來到神的面前,求告上帝說 : "主,無論用什麼方法都可以,只求你使我的丈夫能夠改變,回轉."
沒想到,妻子後來得了癌症,但因著這樣的苦難,卻將她丈夫的心挽回了,
他打電話給牧師,哭泣著向牧師認錯,
他開始回到教會,而且服侍妻子,照顧孩子,家庭從此充滿了愛,喜樂與神的同在.
看完了這對夫妻的見證,
我跟上帝說 : " 我覺得很感動,原來一個妻子的禱告,真的可以完全改變她的丈夫,我也會存著盼望繼續為我的丈夫和我的家庭禱告,不過.....我可不想得癌症,上帝!你得替我想想其他的辦法...."
上個星期六,廖牧師在夜裡突然腰疼的很厲害,忍了一會兒,覺得無法忍耐,只好到醫院去掛急診.
醫師猜測,應該是結石,但是照X光和超音波都沒有找到結石的位置,
因為醫院週末不上班,廖牧師只好先在醫院裡住二天,靠嗎啡和止痛葯來抑制疼痛,
等醫院的工作人員和主治醫師來上班了,再作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廖牧師住院期間,我白天到醫院裡陪伴廖牧師,下午接小孩回家,陪她寫功課,睡覺,
晚上睡覺時,一張雙人床,旁邊睡著的是女兒而不是老公,
以前總是嫌他太過沉默,在不在家好像沒有什麼兩樣,
現在才發現,原來在家卻不講話跟因為生病住院而不在家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老公在家時,常常生氣,現在他不在家,卻又覺得心裡空空的.
小ㄅㄨ第一次到醫院看爸爸,她哭了,
她不喜歡醫院,覺得裡面住的都是生病的人,有很多細菌,而這些細菌會讓她生病,
" ㄅㄨ,媽媽覺得醫院是一個很棒的地方,因為很多生病的人,在那裡都得到醫治,可以開開心心的過幸福的日子,妳說是不是?" 我跟ㄅㄨ說.
接下來的二天,每次接她放學後,我都是先帶她到醫院看爸爸,陪爸爸講講話,然後才回家,
小ㄅㄨ說: " 媽媽,雖然我不喜歡醫院,但是我還是要去看爸爸,...." 聽了叫人感動,
ㄅㄨ到醫院,使盡渾身解數,又唱歌又跳舞又扭屁股的,逗的爸爸哈哈大笑,
病痛和苦難,好像真的把我們一家人的距離都拉近了...
廖牧師已經接受了內視鏡的碎石治療,
需要喝大量的水把碎石排出,
一切只等著下週回診,看看恢復的如何,
牧師出院後,好像整個家庭的氛圍都不一樣了,
我想是因為這場不大不小的病讓我們都體會到,我們是彼此相愛也是彼此需要的,
一個妻子的禱告,果然能改變自己的丈夫和家庭,
上帝照著祂的應許成就了一切,祂早就說過,祂會負責解決一切,只要我們繼續憑著信心禱告,
只不過,當初我禱告說 : " 主,我不要生病,你一定要替我想想別的辦法..."
沒想到卻是我老公進了醫院,
還好,不是很嚴重的病,
只能說,誰先禱告,就誰先贏囉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