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說實話,你真的想上天堂嗎?



一個兒童主日學的小男生跟我說,
老師,我不想上天堂...
為什麼? 我很驚訝的問他,
從來沒有聽過有人不想上天堂的,
他說,因為天堂很無聊....

一個兒童主日學的小男生跟我說,
老師,我不想上天堂...
為什麼? 我很驚訝的問他,
從來沒有聽過有人不想上天堂的,
他說,因為天堂很無聊....當時的我也才剛信主沒有幾年,
想一想,小男生說的也沒有錯,
我們印象中的天堂是 ~~
每天都穿著白衣服,拿著豎琴到處飄來飄去,
整天沒事做,只是一直彈樂器,一直唱詩讚美神,
不再有我們喜歡吃的東西,也沒有好看的電影和連續劇,
沒有電腦遊戲,一切在地上好玩的事情都沒有了,
而我們要在這樣的地方活到 " 永遠 " ...
唯一讓人感到有點兒興奮的,
大概就是,到天堂的人可能會多長出一雙翅膀,至少可以完成想飛的夢想...
聖經裡描寫,天堂是黃金街,碧玉城,沒有晚上,只有白天,
聽起來滿不錯的,但是,請大家老實的說,
你真的,真的很想要上天堂嗎?

聽說,回教徒的天堂很棒,
在天堂有酒有肉,可以吃喝快樂,還可以討四個老婆,
聽說,回教徒只要參加聖戰,而且在聖戰中死亡,就可以上天堂,
大概是因為他們的天堂太棒了,
所以,很多回教徒會很勇敢的為真主阿拉而死,
因為死後要去的地方是這麼的棒 !

如果我們基督徒和回教徒是二家旅行社,
各自在為自己的 " 天堂之旅 " 作促銷活動,
一個說,我們的天堂可以在那裡彈琴唱歌,然後你可以得到一雙翅膀飛來飛去,
另一個說,我們的天堂可以在那裡吃喝享用不盡,你可以做任何你覺得快樂的事情,還可以娶四個老婆,
一般的普羅大眾會選擇哪一個 ?男人會選擇哪一個 ? 女人會選擇哪一個 ? 小孩會選擇哪一個 ?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
書名叫 " 去過天堂的孩子 "  (以琳出版,2011年3月)
是一個叫貝貝的8歲小女孩,她聽到兒童主日學老師講到,
天堂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只要不斷的禱告,說不定上帝會帶你去.
她聽了以後就回來問上帝 : " 是不是有好玩的地方 ? 有嗎? 有嗎? 有嗎?...."
上帝沒有回答她,她就不停的一直問著相同的問題,
一個星期以後,終於有一天,她聽到了上帝的回答 : " 有啦 ! "
然後,上帝真的帶她上了天堂,
連續五個月,每一天在她五分鐘的禱告中,上帝帶她遊歷了天堂.
貝貝的外公是個長老會的牧師,曾在桃園及屏東的長老教會牧過會,
貝貝的媽媽從小在教會裡長大,是個信仰穩固的基督徒.

貝貝所看到的天堂真的好棒,
有玩不玩的遊樂園設施,可以養寵物,大家可以跟耶穌一起去爬山,
天堂有很多節慶,有恐龍節,你可以帶著你的寵物恐龍出來遊行,逛大街,
有布丁節,布丁會從火山噴出來,大家都拿著袋子,箱子來接布丁,接到的就可以帶回家吃,
沒有被接到的布丁掉在地上,不但不會摔爛,還會彈起來飛翔...
土地是有生命的,沒有眼睛和嘴巴,但是會哭會笑...
在天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工作,
做完自己的工作以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像是拜訪朋友,參加節慶,爬山,出國旅遊,逛街,或睡覺...等.
讀起來真的覺得好想早一點兒上天堂喔 !!

" 天堂應是個奧妙高深,難以測度的地方,在孩子的眼中,卻以如此簡單具體的方式,自然的呈現出來,
其中有,愛心商店,雲被戳破,修補太陽,門卡,會員卡,打針,點燈,蓋章....等描述,
這可能是靈裡的一些意境,而耶穌是個最擅長用比喻說故事的人,
能把難懂的,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孩子,....貝貝天堂經歷充滿童趣與單純,因為她只是個孩子."
 
" 上帝似乎容許人將他想像,自由意念帶入天堂,也許正因為如此,天堂才會如此豐富,
然而,天馬行空,看起來好像完全不受限的自由意念,卻又受到上帝愛與尊重之管理法則的規範."

以上二段摘自書中第56頁,

這二個原則是我願意接受貝貝的天堂經歷的原因,
1.  耶穌一定會而且能用孩子能懂的方式讓他們認識深奧的真理,
所以,耶穌一定也會而且能用你我能懂方式讓我們可以認識深奧的真理,
只要我們能誠實的面對自己信仰的疑惑,並像孩子一樣單純的求問祂,
祂必能用我們能懂的方式使我們明白.

2. 以前我總是不懂,為什麼聖經對天堂的描寫那麼的少,
因為聖經給的資料太少,所以我們才會發展出 "在天堂穿白衣,彈琴唱讚美詩," 的觀念,
其實,上帝不給我們太多資訊,是為了讓我們有夠多的空間可以去想像出有個人特色的天堂,
聖經給我們幾個簡單的原則,然後我們可以天馬行空的去想像我們的天堂,
但這些想像又該受到上帝愛的法則的管理與約束.

我個人對天堂與地獄,其實有一些想法和體會,
過去不曾發表過我的看法,是因為怕被基督徒用石頭打死,
這幾天讀了貝貝的經歷,其實有許多處和我一直以來的體會有許多相似相通之處,
似乎是上帝要藉著這本書給我一個肯定,讓我知道我所領受的真的是出於祂自己.

1.  在天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份內的工作要做
路加福音十九11-25 提到每一個人都會得到一錠銀子,
表明大家機會均等,都有服事上帝的機會,
有的人把握機會服事神,在地上服事大有果效,將來他在天上可以管十座城,
服事果效差一點的,將來在天堂管理的地方也會小一點,
也許你可以作5個城巿的巿長,或一個城巿的巿長,
或者,也許你只管一棟房子,那就作個家長吧 !!
無論如何,將來在天堂絕不是沒有事可做,當時的我也才剛信主沒有幾年,
想一想,小男生說的也沒有錯,
我們印象中的天堂是 ~~
每天都穿著白衣服,拿著豎琴到處飄來飄去,
整天沒事做,只是一直彈樂器,一直唱詩讚美神,
不再有我們喜歡吃的東西,也沒有好看的電影和連續劇,
沒有電腦遊戲,一切在地上好玩的事情都沒有了,
而我們要在這樣的地方活到 " 永遠 " ...
唯一讓人感到有點兒興奮的,
大概就是,到天堂的人可能會多長出一雙翅膀,至少可以完成想飛的夢想...
聖經裡描寫,天堂是黃金街,碧玉城,沒有晚上,只有白天,
聽起來滿不錯的,但是,請大家老實的說,
你真的,真的很想要上天堂嗎?

聽說,回教徒的天堂很棒,
在天堂有酒有肉,可以吃喝快樂,還可以討四個老婆,
聽說,回教徒只要參加聖戰,而且在聖戰中死亡,就可以上天堂,
大概是因為他們的天堂太棒了,
所以,很多回教徒會很勇敢的為真主阿拉而死,
因為死後要去的地方是這麼的棒 !

如果我們基督徒和回教徒是二家旅行社,
各自在為自己的 " 天堂之旅 " 作促銷活動,
一個說,我們的天堂可以在那裡彈琴唱歌,然後你可以得到一雙翅膀飛來飛去,
另一個說,我們的天堂可以在那裡吃喝享用不盡,你可以做任何你覺得快樂的事情,還可以娶四個老婆,
一般的普羅大眾會選擇哪一個 ?男人會選擇哪一個 ? 女人會選擇哪一個 ? 小孩會選擇哪一個 ?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
書名叫 " 去過天堂的孩子 "  (以琳出版,2011年3月)
是一個叫貝貝的8歲小女孩,她聽到兒童主日學老師講到,
天堂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只要不斷的禱告,說不定上帝會帶你去.
她聽了以後就回來問上帝 : " 是不是有好玩的地方 ? 有嗎? 有嗎? 有嗎?...."
上帝沒有回答她,她就不停的一直問著相同的問題,
一個星期以後,終於有一天,她聽到了上帝的回答 : " 有啦 ! "
然後,上帝真的帶她上了天堂,
連續五個月,每一天在她五分鐘的禱告中,上帝帶她遊歷了天堂.
貝貝的外公是個長老會的牧師,曾在桃園及屏東的長老教會牧過會,
貝貝的媽媽從小在教會裡長大,是個信仰穩固的基督徒.

貝貝所看到的天堂真的好棒,
有玩不玩的遊樂園設施,可以養寵物,大家可以跟耶穌一起去爬山,
天堂有很多節慶,有恐龍節,你可以帶著你的寵物恐龍出來遊行,逛大街,
有布丁節,布丁會從火山噴出來,大家都拿著袋子,箱子來接布丁,接到的就可以帶回家吃,
沒有被接到的布丁掉在地上,不但不會摔爛,還會彈起來飛翔...
土地是有生命的,沒有眼睛和嘴巴,但是會哭會笑...
在天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工作,
做完自己的工作以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像是拜訪朋友,參加節慶,爬山,出國旅遊,逛街,或睡覺...等.
讀起來真的覺得好想早一點兒上天堂喔 !!

" 天堂應是個奧妙高深,難以測度的地方,在孩子的眼中,卻以如此簡單具體的方式,自然的呈現出來,
其中有,愛心商店,雲被戳破,修補太陽,門卡,會員卡,打針,點燈,蓋章....等描述,
這可能是靈裡的一些意境,而耶穌是個最擅長用比喻說故事的人,
能把難懂的,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孩子,....貝貝天堂經歷充滿童趣與單純,因為她只是個孩子."
 
" 上帝似乎容許人將他想像,自由意念帶入天堂,也許正因為如此,天堂才會如此豐富,
然而,天馬行空,看起來好像完全不受限的自由意念,卻又受到上帝愛與尊重之管理法則的規範."

以上二段摘自書中第56頁,

這二個原則是我願意接受貝貝的天堂經歷的原因,
1.  耶穌一定會而且能用孩子能懂的方式讓他們認識深奧的真理,
所以,耶穌一定也會而且能用你我能懂方式讓我們可以認識深奧的真理,
只要我們能誠實的面對自己信仰的疑惑,並像孩子一樣單純的求問祂,
祂必能用我們能懂的方式使我們明白.

2. 以前我總是不懂,為什麼聖經對天堂的描寫那麼的少,
因為聖經給的資料太少,所以我們才會發展出 "在天堂穿白衣,彈豎琴" 的觀念,
其實,上帝不給我們太多資訊,是為了讓我們有夠多的空間可以去想像出有個人特色的天堂,
聖經給我們幾個簡單的原則,然後我們可以天馬行空的去想像我們的天堂,
但這些想像又該受到上帝愛的法則的管理與約束.

我個人對天堂與地獄,其實有一些想法和體會,
過去不曾發表過我的看法,是因為怕被基督徒用石頭打死,
這幾天讀了貝貝的經歷,其實有許多處和我一直以來的體會有許多相似相通之處,
似乎是上帝要藉著這本書給我一個肯定,讓我知道我所領受的真的是出於祂自己.

1.  在天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份內的工作要做
路加福音十九11-25 提到每一個人都會得到一錠銀子,
表明大家機會均等,都有服事上帝的機會,
有的人把握機會服事神,在地上服事大有果效,將來他在天上可以管十座城,
服事果效差一點的,將來在天堂管理的地方也會小一點,
也許你可以作5個城巿的巿長,或一個城巿的巿長,
或也許你只管一棟房子,那就作個家長吧 !!
無論如何,將來在天堂絕不是沒有事可做,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基督徒的人際關係



在這裡想回答Avon的問題,
因為我知道這是許多基督徒的困惑...

教會一直教導基督徒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然後神就會賜福你的生活,
還有教會會一直跟信徒與同工說,要把上帝擺在你生活中的第一位,
然後,教會有很多很多的聚會,要求信徒要投入,
週三禱告會,小組,主日崇拜,探訪,佈道會,短宣隊,社區工作,弱勢關懷,課輔班....
如果真的每一個聚會,每一個服事都參與,真的是參加不完,
所以很多熱心愛主的基督徒其實很辛苦,
因為一週五天,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聚會,二天的週末時間也都賣給了教會,
所以與家人之間的相處真的是少之又少,
更不用談,我們可以多跟家人朋友談談心,講講話,彼此聯絡感情,
尤其是傳道人的家庭,很多傳道人的孩子會說,
我要作我爸的會友,而不要作他的孩子,因為只有會友才能得到牧師的關懷,
也有很多熱心服事的同工,他們有未信的家人,
但是他們的家人卻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熱心服事而得到幸福與快樂,
要不就一直催你一定要到教會去聚會,要不就一天到晚都在教會裡忙,
忙得家裡亂七八糟,沒時間整理,
忙得孩子回到家裡沒有晚餐可吃,一天到晚都看不到媽媽,
很多傳道人的配偶在抱怨,很多教會同工的家人也在抱怨,
很多人覺得,上帝和教會把我的爸爸媽媽和配偶搶走了...
有的基督徒,家裡已經吵翻天了,
他們覺得很苦惱,但仍然抱著無奈到教會裡聚會與事奉,
他們相信,只要他們忠實的在教會裡服事與聚會,
他們家庭的問題自然就會解決.....

在這裡,我要糾正一個觀念,
教會事工與聚會不等於上帝,也不等於神的國和神的義,
所謂的神的國和神的義,是指上帝要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去遵行的事情,
聖經裡提到,我們基督徒在社會上所扮演的各個角色,每一個角色我們都要去作好它.

如果妳是一個妻子,那妳就該溫柔,安靜,順服,敬重妳的丈夫,
而不是讓他感覺到妳是基督徒,所以妳是屬於高等人種,
他不是基督徒,還不願意信主,他就是十惡不赦,
聖經裡並沒有說,作妻子的只當順服基督徒的丈夫,
或許他不是一個基督徒,但他還是妳丈夫,仍然值得妳的順服與敬重,
我們不但不能輕視他,反而要更加的溫柔,更加的愛他,更加倍的敬重他,
讓他感受到,我的妻子信了耶穌以後變得這麼好,
慢慢的他就會受到感動,打開心來接受這樣的信仰,
" 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這樣若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他們雖然不聽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過來,這正是因為妳們有貞潔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 ~ 彼前三1-2 ~

我認識一位姐妹,她的丈夫不信主,
因為她是家庭主婦,所以老公有點兒輕視她,
覺得她在家裡很閒,都不用作什麼事,而且也不太喜歡她到教會來,
只要她投入教會稍微多一點,丈夫就會有抱怨,
有時,她會跟我說,
慧敏傳道,對不起,星期六,我不能參加教會的服事,因為我每個禮拜六都要陪我老公打網球,
有時,她會說,
最近我老公開始抱怨我參加教會的時間太多,所以某項服事,我暫時不參加了,
有時,她先生心情好點,她就多服事一點,先生若有抱怨,她就暫時退一下,
她很有心,但是因為丈夫不信主,所以她很辛苦,
所以,我從不怪她,因為知道其實她很為難.
如此辛苦了十幾年,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
她先生好像在一,二年以前受洗成為基督徒了.

其它,聖經也教導為人子女,我們應當要孝順父母,
如果你是一個職員,你應該要更殷勤的為你的上司工作,
而不是利用上班時間讀聖經,聯絡教會事工,
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
作僕人的要服事主人像是服事上帝一樣,
作老板的要對善待員工,因為他們也是上帝所愛的,
他們為你工作是憑勞力賺錢,這樣的精神是值得尊重的,
他們並不會因為錢沒有你賺得多,在上帝的眼光就顯得低下.

簡而言之,我們信了耶穌以後,
並不是說我們在諸多的身份地位中又多了一個叫 " 基督徒 " 的身份,
而是,因為信靠耶穌,
所以我們更有力量,更有愛心與智慧去作一個好妻子,好丈夫,好兒女,好父母,好老闆,好職員,好公民,....
在教會裡的服事和聚會,目的應該是幫助及裝備信徒,
能使他們能更好的負起這個社會所賦予我們的許多責任,
如果,一個基督徒想要作一個順服的好妻子,所以說,我要花時間去陪伴我的家人,
但是教會卻說,妳這樣作不屬靈,不是一個好基督徒,
這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嗎?

耶穌基督是我們生命的主,一切生活的準則都應以聖經的話及聖靈的感動為主,
這叫作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也就是所謂的把上帝擺在第一位,
但是一天到晚都在教會忙,卻不一定就是先求神的國,也不代表這就是把上帝擺在第一位.

而在人際關係的優先順序方面~~

第一順位是配偶
因為配偶與你是一體的,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你們的後半輩子都將要在一起彼此相扶持,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將配偶擺在我們生命中的第一位,愛他,敬重他,珍惜他,疼她,保護她,體貼她,
和他(她)牽手走一生.

第二順位是兒女
因為兒女是上帝託給我們的產業,我們有責任將他們教養成合神心意的人,
我知道有許多傳道人忙著教會的服事,卻沒有時間孩子還小的時候花時間陪伴他們成長,
等孩子上了小學以後慢慢的問題就開始跑出來,
然後師母才驚覺到該從教會的事工上退出來,好好的,專心的陪孩子.
我從結婚以後就從忙碌的女傳道變成一事無成,毫無成就感的家庭主婦,
尤其孩子生出來以後,能作的就更少了,
我一直為這樣的光景感到無奈和沮喪,
一直到孩子現在上小學了,
教過她的老師,不約而同的都說她是一個情緒穩定,非常專注,溫和有禮又認真的孩子,
我才曉得該感謝神,讓我在這幾年的時間,有機會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第三順位是父母
許多華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
認為媽媽只有一個,老婆不好可以換,
所以,把父母放在配偶前面,如此,造成許多怨偶,
因為姻親而離婚的夫妻比例很高,
其實,我們不是不愛或是不孝順父母,
而是要清楚知道,聖經教導 ~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
平常我們對父母的關心,噓寒問暖和幫助,都是必須的,
若是父母年老有病,需要兒女的照顧,我們更是要全力以赴,甘心樂意的服伺他們,
但我們不能再像兒時一般凡事都倚靠父母替我們作決定,讓父母來支配我們家庭的事情,
我們也不能把所有時間都拿去陪伴父母,而忽略妻子或丈夫及孩子的需要,
我們已經結婚成家立業了,自己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
父母應該學習放手,讓成年子女可以自己過自己的生活.

第四,才是教會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會呢?(提前三5)
聖經上選同工的條件就是他的婚姻家庭和個人的品德方面都要有美好的見證,
有淫亂有外遇的人,不可以碰教會的事工,
個性方面要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人,善於教導,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爭競,不貪財,
而且兒女要端莊,凡事順服,要好好的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提前三1-13)
所以,一個人在婚姻家庭方面及個人品格方面都要好的見證,
才能成為教會的同工,服事人,作教導的工作,作眾人的榜樣,使教會更新成長.
很多人,忙於教會的事工,忙到自己沒有時間好好的靈修禱告,親近神,
忙到自己和家人之間的關係搞得一塌糊塗,家人之間互相憎恨,吵吵鬧鬧,
每一個教會都有性情剛烈,自以為是,自以為義,極難相處的同工,長老或執事,
有的兇悍到跟牧師拍桌子,罵人,糾眾結黨,
教會裡什麼事都要管,卻從來不止好好的對付自己的生命,
手不潔,心不清,這樣子怎麼能夠好好的為主作工呢?

我們需要常常到主的面前來親近祂,求主光照我們生命中軟弱之處,並賜給我們改變的力量,
我們更需要求主賜智慧給我們,指教我們該如何數算自己的日子,
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巧妙安排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作息,
滿足配偶,兒女,父母及教會的需要,將上帝託付我們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照顧好,
使我們的家庭和教會能為耶穌基督在社會上成為美好的見證.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母與女


ㄅㄨ打從出生就是我親手帶大,
沒有阿公,阿媽,沒有褓姆來插過一天花....

從餵奶,換尿布,到帶著她學走路,學騎三輪車,
晚上陪著她睡覺,然後用我的破英文給她唸故事書,
小時,我把她放在購物車上,帶著她跑遍大江南北買菜,逛街,
一邊開車,一邊回答她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到現在每天陪著她寫功課,練鋼琴,打羽毛球,
母女倆兒窩在沙發上看電視,討論劇情,
晚上二個人擠在ㄅㄨ的小單人床上聊天,或給她唸中文故事書,
她不再坐在購物車上,基本上,現在購物車都是她在推的...

還記得她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
整個上午,我在家裡走來走去,不知道要作什麼;
沒想到,才一轉眼間,ㄅㄨ都上小學了,
老實說,孩子還小的時候,其實像個小寵物,
妳可以愛她,照顧她,跟她玩兒,但妳不會得到對等的反應與回饋,
現在已經七歲的ㄅㄨ就真的像個完整的 " 人 " 了,
她有著專屬於她的鮮明個性和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她作了許多事已經不能用 " 小孩都會這樣做 " 去概括,
許多時候我會覺得 ~~ " 這有ㄅㄨ的味道 " , " 嗯 ! 這是我女兒會作的事 ",
但還有更多的時候,我是感到驚訝,
" 奇怪,這不像是我教的..." , "以我對她的了解,這不是ㄅㄨ會去做的事. "
孩子長大了,我發覺,我需要去觀察,認識她到底是個什麼樣個性的人,
也需要學習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的孩子....

我沒有帶過別的孩子,不知道和別的孩子比起來,我的孩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ㄅㄨ到目前為止,她遇到二位導師,
她們不約而同的告訴我,小ㄅㄨ是個極為專注的孩子,
不管是寫字或是畫圖,都是慢慢的,很有耐心的,而且一定完成,不會半途而廢,
難道別的小孩不是這樣嗎?
老師說,有很多孩子沒有辦法專注下來;
不要說別的小孩了,連我這個作媽媽的向來就不是個有耐心的人,
ㄅㄨ的專注應該是廖爸爸家的遺傳.

不僅ㄅㄨ的專注不是我教的,
她面對挑戰與失敗,挫折的能力也超乎我的想像,
孩子是我從小帶大的,我知道她內向,害羞,害怕接觸新的人事物,
所以,都不太敢給她太大的壓力,
要她去接觸新的人事物都只能循循善誘,慢慢引導,
卻不曾知道她的裡面有著非常強大的意志力.

小ㄅㄨ不喜歡運動,
我跟她說,如果常常運動才會長高,才會健康,讀書才會讀得好,
所以,我要她參加學校週末的育樂營,
ㄅㄨ沒有任何抱怨和掙扎,也不跟媽媽討價還價的就答應了,
舞蹈班和羽毛球班,她選了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