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小ㄅㄨ成長日記(7)
但願小ㄅㄨ永遠在基督的愛裡長大....1. 無尾熊長大了
ㄅㄨ從出生四個月開始就會認生,
從小總是如形隨行,寸步不離的黏著媽媽,是個標準的無尾熊小孩,
小的時候,我把她抱在手上,她常常緊緊的摟著我的脖子,死都不肯放,
再大一點兒,會走路了,終於可以放下來,她就抱著我的大腿,
到更大一點兒,長高了,就抱著我的水桶腰....
如此這般,到現在也快要滿七歲了,都上小學一年級了.
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從不敢奢望有一天可以直接把她丟在一群小孩子當中,
或是交給另外一個大人照顧,
離開美國的教會到現在,其中有大概四個月的時間,
漂漂蕩蕩,還沒有找到固定的教會,
小ㄅㄨ從來不肯獨自一個人參加教會的兒童主日學,
無論該教會的老師多麼的和靄可親,平易近人,
小ㄅㄨ都不願意嚐試著去參加,要不然就一定要媽媽全程陪伴參與.
ㄅㄨ自己也很想上兒童主日學,
但總是跨不出那一步.
廖牧師本來想藉這段沒有牧會的時間,多到不同的教會去觀摩,
後來,我跟廖牧師反應,
為了小ㄅㄨ能好好的上兒童主日學,
我們不能再這樣子東奔西跑了,
我們需要固定在一個教會,
讓小ㄅㄨ有機會去適應一個陌生的環境,
可以好好的接受兒童主日學的教育.
因此,我們開始為這件事情禱告,
直到去年九月份,我們來到了台中的一個30人左右的小教會 ~ 恩惠堂,
ㄅㄨ在那裡的兒童主日學安定了下來,也交到了好朋友,
去年年終的最後一個禮拜,恩惠堂和其它台中的幾間教會作聯合主日崇拜,
那天的兒童主日學,總共有約六十個小孩,
地點和老師都是ㄅㄨ所不熟悉,不認識的,
我把ㄅㄨ送進去時,她的好朋友安安還沒有來,
在一大群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當中,
按照往常慣例,我想,我今天大概只能和孩子在兒童主日學裡敬拜神了,
但我是問了一下,
" ㄅㄨ, 妳可以一個人在這裡嗎? 等一下安安就會來了 ...."
原本以為,她會皺著眉頭,拉著我的手,不讓我走,
沒想到,ㄅㄨ居然很平靜的跟我點點頭,
我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又反覆的問了她幾次,
她都跟我點點頭....
臨走前,我這個神經媽媽還不死心,
" 妳確定厚 ? 我走囉 ? "
" 妳不用媽媽留下來陪妳嗎 ? "
一邊問,一邊不可置信的離開了教室....
也許,經過了這許多的變動,
ㄅㄨ接受了人生終須有變動的事實,
或者,她發現每次的變動都是變得更好,變動並沒麼可怕,
又或者她發現了其實她有強大的適應力,足以去適應一個不斷變動的世界....
無論如何,小無尾熊終於長大了,
可以離開媽媽這棵大樹開始她的探險行動了....
2.虎姑婆
上個星期三晚上,上床以前,ㄅㄨ突然開始掉眼淚,
一問之下,原來上星期四台語課時,老師放了一部台語電影,叫虎姑婆,
虎姑婆會吃小孩的手指頭,讓小ㄅㄨ看了以後非常的害怕,
因為上週這個電影還沒有看完就放學了,
ㄅㄨ晚上想起來,明天台語課時,老師還要接著看虎姑婆,
所以,開始擔心掉眼淚....
安慰了幾句發現沒有什麼用,
" 那我們來禱告好了,求耶穌讓台語老師明天忘記放..."
" 可是小朋友會提醒老師..." ㄅㄨ說
" 那就禱告,讓小朋友不要提醒老師..."
" 那就禱告,讓老師忘記帶DVD來,這樣小朋友提醒了也沒有用..." ㄅㄨ補充.
" anyway,不管上帝怎麼做,反正就是不要看虎姑婆就對了." 媽媽結語.
那天晚上,爸爸媽媽和小ㄅㄨ一起禱告,
第二天放學回家,
小ㄅㄨ說,台語老師說今天太忙,有別的事要做,所以沒有時間看虎姑婆.
喔,那很好啊, 耶穌聽了我們的禱告.
那下個禮拜呢 ? 我開始想這個問題,
我們該繼續禱告,還是該打電話跟老師反應,
後天又要上台語課了,我還沒有想好該怎麼做,
無論如何,求主幫助,讓小ㄅㄨ總是經歷到上帝是愛她,保護她的神.
3. 再給他一次機會
那天小ㄅㄨ上學時被隔壁的調皮小男生給打哭了,
ㄅㄨ爸爸回來講,說小ㄅㄨ被 " 霸凌 " 了,
一聽之下,覺得有點兒生氣,
校園霸凌的情形,原來如此之猖獗,
小ㄅㄨ被打,是在任課老師的課,所以導師並不知道這件事,
所以當下就寫了張紙條,貼在聯絡簿上,請老師處理,
晚餐後,念頭一轉,把小ㄅㄨ找來問,
"ㄅㄨ, 1號同學打妳,是在開玩笑,還是很兇的打 ? "
" 媽媽,我搞不清楚他是不是在開玩笑... "
" 那他打妳,妳有很痛嗎? "
" 沒有 ! "
" ㄅㄨ, 這樣好不好,我們先不要報告老師, 因為如果他是在跟妳開玩笑,然後忽然被老師處罰,這樣 1 號同學心裡就會很受傷,媽媽覺得這樣不太好..."
因為我知道,上次有一個小男生向一個女生丟石頭,結果被老師處罰的很嚴重,
我記得小時候,班上男生有的也是皮的要死,但大多沒有惡意,
女生被欺負,通常也都算了,
不會像現在,父母太過寵愛自己的小寶貝,一天到晚緊張兮兮的,
老師受到家長的壓力,也只好下重手處理,
校園的霸凌事件,的確令人感到不安,
但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而言,
恐怕得先冷靜,不要急著給孩子貼上霸凌的標籤,
隨便就說一個七歲的小男生在霸凌,
然後給他很嚴重的處罰,我覺得對小孩子不是很好,
總也得查清楚了,再下決定,
所以我決定再給這個小男生一次機會.
" 那要怎麼辦 ? " ㄅㄨ問.
" 這樣好了,妳明天先去問那個1 號小朋友,為什麼打妳,他大概會說 ~ 我哪有?
不管他說什麼,妳就跟他說 : 我媽媽說,再給你一次機會,如果你下次再這樣,她就要寫聯絡簿報告老師. "
我怕小ㄅㄨ不知道怎麼講,所以跟她一起練習,
我當1 號小男生,她當ㄅㄨ,
練習了幾次,確定她記住了,
第二天早上,又特別提醒她要記得說.
放學回來,我問ㄅㄨ結果怎麼樣,
ㄅㄨ說,她問了 : " 昨天你為什麼打我 ? "
1 號小男生說 : " 哪有 ? " ( 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是調皮男生的典型反應.)
ㄅㄨ說,1 號同學聽到詩恩媽媽說,再一次就要報告老師,驚訝的把嘴巴張得好大,
接下來的幾天,平常調皮搗蛋,總是讓坐在隔壁的小ㄅㄨ覺得很困擾的1 號調皮小男生收斂了許多,
上個星期,老師給全班換位子, 1 號同學被安排去跟別的小朋友坐了.
許多時候,大人會以大人的角度來處理小孩子的事情,
覺得小孩子打人就要嚴加管教,這樣對被打的那個小朋友才公平,
其實,小孩子很單純,並沒有我們大人的世界這麼的複雜,
作家長的不是不處理,但是不要太大驚小怪,
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也給他們成長改過的機會,
如果要處罰,也要確實的讓他們知道正確的作法為何.
孩子從小會打人,罵髒話,完全是父母親沒有盡到教導的責任,
要改變孩子,應該要從他的父母親著手,
我贊成未成人的青少年若是霸凌,或是犯罪,
應該要公佈父母親的名字,連父母親一起承擔刑責,
提醒父母應該要負起教導兒女的責任,
不是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學校或是教會.
希望這次的經驗能讓ㄅㄨ學習到,
在報復還擊以前能多給別人一次機會.
訂閱:
文章 (Atom)